畫眉娟盆栽
Ⅰ 請問畫眉有什麼講究的
女人的眉是給男人欣賞的,為女人畫眉則更見情趣。
古人稱眉為七情之虹,修飾眉毛具有美容的作用,對於愛美的女子來說,畫眉便成了經久不衰的一種美容手段。
漢代流行「遠山眉」。女子把眉毛畫得細長舒揚,清秀開朗。其形象代言人當推卓文君。《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意思是卓美人的眉很細長,如朦朧遠山一樣淡淡一抹,含著若有若無的情意。
談到畫眉,古文中出現最多的是蛾眉。《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描寫的是美女庄姜出嫁時豐滿的前額、彎彎的眉。隋煬帝寵姬吳絳仙善畫長蛾,隋煬帝每每「倚簾顧之,移時不去」。
到了唐代,畫眉之風達到巔峰,唐玄宗「令畫工畫十眉圖」,以用來普及畫眉式樣。娟秀細彎的卻月眉,淡如遠山的小山眉,輕若煙霞的涵煙眉,這些都是當時流行的畫眉造型。還有追求眉形濃重而短小的闊眉,元稹詩雲:「莫畫長眉畫短眉。」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女子的桂葉眉,就是當時短闊之眉,眉如彩蝶翩躚,別有一番風流婉轉。女人的眉是給男人欣賞的,為女人畫眉則更見情趣。漢宣帝時京兆尹張敞每天上朝之前都要為愛妻畫眉,因而得了「畫眉京兆」的美譽。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結尾,張無忌為趙敏做的第三件事就是為她畫眉。趙說:「……還有第三件事,你可不能言而無信。我的眉毛太淡,你給我畫一畫。」金老先生不愧為小說大家,以畫眉這樣的小事結尾,香艷中情深款款。
女子天生的秀眉是不必畫的,《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眉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眉似皺非皺,含著淡淡的哀愁,眉毛細長而彎,像是掛在樹梢上的輕煙。脂硯齋看到此處便批道:「奇眉妙眉,奇想妙想。」
楊貴妃的姐姐虢(Guó)國夫人自恃艷冶風流,美貌天成。每逢天子召見,只淡掃蛾眉素麵去拜。詩人張祜《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虢國夫人不施脂粉,素麵朝天,要是對自己的魅力沒自信,誰敢這么做呀?
相比於現代女子名目繁多的文眉而言,古代女子畫眉操作簡單又無損健康,不需傷筋動骨,只消一管筆,就可以對鏡畫眉了。
Ⅱ 畫謎的甲骨文怎麼寫,畫眉的甲骨文怎麼寫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個軌跡,就像流星劃過一樣。當我們覺得人生不如意時,我們總會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可你是否靜下心來好好想過?你吃過多少苦,經歷過多少磨難,哪裡又覺得不如意了。我們都知道努力未必就能成功,但是努力之後不斷的失敗也是生命的財富,向死而生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人的好運氣會用光,壞運氣也一樣,總有用完的一天。努力過後積累的那些失敗,也會成為一個久病成醫的路霸,而這正是好運來臨的拐點。也許有人會說,他比我聰明那麼多,我怎麼努力也追趕不上他的腳步,然後索性放棄。其實這只是一個讓人滯留,讓人安於現狀的借口。更何況,你連跟別人拼努力你都達不到,更不用說拼天賦了。其實聰明只是少數人的屬性。如果你沒有這種屬性,你也可以成為一個真誠的人,正直的人,單純的人,勤奮的人,美好的人……因為這個世界,可不是單靠聰明就能支撐起來的。我曾經聽到過一句話:身邊的人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他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他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只要你足夠好,你就配得上這世上一切好的,並且可以選擇想要的生活。都說貴在堅持,但是堅持在努力。越努力越幸運,百分百的付出或許得到的是百分之一的結果,但是只要心存信念_越努力,越幸運。我相信定能有所收獲!
Ⅲ 畫眉生新月 靚妝似嬋娟對聯的意思是什麼
畫眉即是梳妝打扮,翻譯過來就是把眉毛畫的像初生的新月一樣美麗,而打扮的這么漂亮是像是要去約會。用女為悅己者容,也很貼切
Ⅳ 苔玉盆景是怎麼進行製作的存活的時間有多長
Ⅳ 畫眉是什麼意思啊~~~
樓主,你採納堆廢話。答非所問,倚天劍最後趙敏要張給她畫眉一輩子,是說要娶她的意思。
Ⅵ 可用於盆栽的草類有哪些
這么說吧,幾抄乎所有的草本襲植物皆可盆栽,如常見的有:韭蘭、蔥蘭、玉簪、麥冬、夏至草、羊蹄、狗尾草、虎尾草、畫眉草、斑地錦、扁蓄、水蓼、紅蓼、反枝莧、馬齒莧、青葙、蒲公英、二月蘭、酢漿草、白車軸草、稗、香附子、狼尾草、玉帶草等等。
Ⅶ 國畫 梨花畫眉 有何寓意
寓意著在失意的生活狀態中尋求純潔精神抒發自己的內心世界,嚮往自由的心理。
梨花
梨花的花語是純情,純真的愛一輩子的守侯分離
梨花---- 安慰以及最浪漫的愛情
梨花冰身玉膚,凝脂欲滴,嫵媚多姿,應該是柔的化身;梨花,抖落寒峭,撇下綠葉,先開為快,獨占枝頭,她是剛和柔的高度統一。
亦作「棃花」。 1.梨樹的花,一般為純白色。 南朝 梁 蕭子顯 《燕歌行》:「 洛陽 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細如茵。」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明 高啟 《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開如火炎。」
(2).一種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 陸元光 《回仙錄》雲:『…… 回公 曰:飲器中,惟鍾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葉最小。』」
(3).指梨花槍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營去住幾天,請 劉芳亮 將爺指點指點,去掉花槍,回到梨花正宗。」自註:「梨花,即梨花槍,亦即 楊 家槍法。」參見「 梨花槍 」。
(4).指梨花大鼓。詳「 梨花大鼓 」。
(5).舊武器名。參見「 梨花槍 」。
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吒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多麼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嚮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為官,後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託。
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奼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後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寫畫眉實是寫自己,畫眉鳥的百囀千聲的表達的是歸隱山林、不受羈絆的心曲。看山花爛漫、葉木蔥籠,管什麼金帶紫袍;無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間清流瀉出,洗盡俗塵,只餘下悅耳的音韻流轉。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後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梨花,薔薇科,落葉喬木,高達十米,葉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尖。表面濃綠色,背面淡綠色,四月間開花,花白色,花冠五瓣,花梗較長,數朵相生葉叢中。可盆栽,賞花觀果實則觀賞之佳品。
梨既是一種著名果樹,又是著名的觀賞植物。自古以來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並對其賦予了許多詩情畫意。宋陸游詩:「粉淡香清白一家,未容桃李是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宋江誅:「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雲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又劉芳平詩雲:「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在文人眼裡,梨花最宜月下或雨後觀賞。群植而遠觀效果更好,梨樹樹形亭亭玉立,花色淡雅,葉柄細長,春風過時,臨風葉動,響聲悅耳。梨還是一種紅葉樹種,秋末霜葉鮮艷似染,為園林增添幾分秋色。
梨花,花的畫法,首先用大白雲蘸白色,要濃重些,點出五瓣為一朵。梨花一組是多朵組成,槽生葉叢中,按構圖需要去點梨花,花朵的分布多少和濃淡的變化。梨花點畫完整後,為了使梨花顏色白潔,在花心點一點汁綠,更增加花白的程度。
花苞同樣按畫花的方法去點畫,每一筆白點就是一個花苞,同樣是分組去點畫,花苞的周圍是嫩葉。由於梨花花梗長,在點畫花苞時,應該把梨花梗長表現在夾葉中。
畫梨花葉可根據創作需要,可用墨的深淺變化去表現,用顏色表現梨花葉同樣出效果,用顏色表現葉以濃綠為主,表現正面的葉子。反面葉和花苞周圍的嫩葉可在濃綠色中再加少許藤黃、淡綠色或黃淡綠色,畫葉子用間毫筆或大蘭竹也可。每組梨花的周圍葉子比較多,畫時要考慮畫面的需要,或多或少要根據布局來定,同時在畫時注意根據葉子的前後、深淺變化去表現。
花蕊可用赫石加些姻脂調成醬紫色,用葉筋筆或大紅毛筆去勾畫絲須和點畫花粉,勾畫花絲須要挺拔有力,點蕊要隨意准確,不要亂。花尊、花梗的色基本和葉的背面相同。梨花的枝條要看畫幅的大小來設計枝條的疏密和粗細變化,用筆是以中鋒的線條去表現。梨花的樹干用筆和枝條是有變化的,多年的樹干比較粗大,在表現樹干時,用筆是中側鋒同時用,所出的線條變化很豐富。枝條和樹幹完成後,用淡赫石按枝條和樹乾的線條重新去勾畫一遍,樹可多次分染。畫樹干及枝條可用大蘭竹筆或間毫筆。
Ⅷ 為女子「畫眉」有什麼典故嗎
畫眉在古代也叫掃眉。畫眉給古典文學增加了許多有趣的典故,耐人尋味。
唐張祜《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他們都將畫眉稱為掃眉,大約因為古代女性畫眉的工具是毛筆。古代文人又將有文才的女子稱之為「掃眉才子」,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明程嘉燧《閶門訪舊作》:「掃眉才子何由見,一訊橋邊女校書。」
說到畫眉,就不能不提到張敞畫眉的典故,據《漢書.張敞傳》記載:京兆尹張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妝時,他為妻子把筆畫眉,被長安人笑為『張京兆眉憮』,後來漢宣帝親自過問這件事,張敞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張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愛才,當然不會難為張京兆,從此又多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張京兆畫眉實際上是畫情,正因為如此,才為後人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約的小令《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希望那個姑娘能嫁一個好郎君。元邵亨貞《沁園春》中寫:「掃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大約是詩人效仿張郎給夫人畫眉,卻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張潮自然不掩飾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幹雲直上,吐氣揚眉,便須坐綠窗前,與諸美人共相眉語,當曉妝時,為染螺子黛,亦殊不惡。」
從古至今,愛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隱《無題》中寫一個小女孩學大人化眉的稚態:「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等詩里的小女孩長大時,畫眉除了自賞,也是為了讓人欣賞。南朝子夜吳歌「芳萱初生時,知是無憂草,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簡文帝蕭綱《美人晨妝》詩:「北窗向朝鏡,錦帳復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詩:「洞房咋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間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都生動地表現了女子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展現出最美的一面的意願。
溫庭筠詞中「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是寫一個女子因無人欣賞,連自賞的心情都沒有了,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專寵楊貴妃後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難免舊情難忘, 便給梅妃江采萍密賜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誰料個性強烈的梅妃卻把珍珠原封不動地退回來,並復詩一首:「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後雖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後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隨境遷。
徐士俊的《十眉謠》中有幾句很動人「…雙眉如許,能載閑愁。山若欲語,眉亦應語 。」 誰說不是呢?古語講「眉目傳情」,眉目傳送的自然也就是心裡的私語,李清照《一剪梅》里說「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韋庄《女冠子》說:「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納蘭性德懷念亡妻的《齊天樂•洗妝台懷古》怕是關於畫眉所表達的最凄涼的情話了「冷艷金消,蒼苔玉匣,翻書十眉遺譜。」納蘭堪稱張京兆的知己,盡管他們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眉語的語言
眉的確是能說話的。眉頭湊在一起,愁眉苦臉,是憂慮,是深思;往兩邊分開,便是眉開眼笑和眉飛色舞。橫眉表示生氣,如果不止橫眉,還眉毛亂抖,意味著憤怒之極。低眉當然是順從。眉頭一揚,是驚訝,也是懷疑。擠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們臉上的表情太豐富太微妙了,有時難以辨認,眉毛把它們放大,變得明確。一個賣弄風情的女子不必做聲,只要滿眼含笑看著你,然後眉毛微微一揚,就布置下一個讓你視死如歸的陷阱。從這個意義說,眉妝的最高境界並非合乎時宜,也不在於襯托眼睛,彌補臉型的遺憾。其最高境界乃在於表情達意。「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伊州是曲詞名。劉克庄說:風流的舞姬只顧了同情人眉語傳情,舞錯了曲拍都不知道。清人鄒熊詩道:「……曲中眉語目傳情,獨光照面伴羞縮。朱門子弟易�銷,袖底金錢席上拋。」眉語挑情,最是難拒,人性如此。若問行人哪邊去?眉眼盈盈處。
然而,眉毛既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來自於文化。由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證。有不少人類群體並不 要眉毛。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認為眉毛難看,拔得乾乾 ,連眼睫毛也在掃除之列。喬叟時代的英格蘭時 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飾的兩條眉脊。義大利也有這樣的時代,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許多人以為那沒有眉毛的少婦天下最美。我不覺得。
我還是喜歡一個眉眼盈盈的女子。
Ⅸ 閨房之私有甚於畫眉者,畫眉者當什麼講有典故嗎
畫眉在古代也叫掃眉。畫眉給古典文學增加了許多有趣的典故,耐人尋味。
唐張祜《集靈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他們都將畫眉稱為掃眉,大約因為古代女性畫眉的工具是毛筆。古代文人又將有文才的女子稱之為「掃眉才子」,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明程嘉燧《閶門訪舊作》:「掃眉才子何由見,一訊橋邊女校書。」
說到畫眉,就不能不提到張敞畫眉的典故,據《漢書.張敞傳》記載:京兆尹張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妝時,他為妻子把筆畫眉,被長安人笑為『張京兆眉憮』,後來漢宣帝親自過問這件事,張敞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張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愛才,當然不會難為張京兆,從此又多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張京兆畫眉實際上是畫情,正因為如此,才為後人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約的小令《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希望那個姑娘能嫁一個好郎君。元邵亨貞《沁園春》中寫:「掃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大約是詩人效仿張郎給夫人畫眉,卻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張潮自然不掩飾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幹雲直上,吐氣揚眉,便須坐綠窗前,與諸美人共相眉語,當曉妝時,為染螺子黛,亦殊不惡。」
從古至今,愛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隱《無題》中寫一個小女孩學大人化眉的稚態:「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等詩里的小女孩長大時,畫眉除了自賞,也是為了讓人欣賞。南朝子夜吳歌「芳萱初生時,知是無憂草,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簡文帝蕭綱《美人晨妝》詩:「北窗向朝鏡,錦帳復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詩:「洞房咋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間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都生動地表現了女子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展現出最美的一面的意願。
溫庭筠詞中「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是寫一個女子因無人欣賞,連自賞的心情都沒有了,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專寵楊貴妃後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難免舊情難忘, 便給梅妃江采萍密賜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誰料個性強烈的梅妃卻把珍珠原封不動地退回來,並復詩一首:「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後雖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後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隨境遷。
徐士俊的《十眉謠》中有幾句很動人「…雙眉如許,能載閑愁。山若欲語,眉亦應語 。」 誰說不是呢?古語講「眉目傳情」,眉目傳送的自然也就是心裡的私語,李清照《一剪梅》里說「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韋庄《女冠子》說:「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納蘭性德懷念亡妻的《齊天樂•洗妝台懷古》怕是關於畫眉所表達的最凄涼的情話了「冷艷金消,蒼苔玉匣,翻書十眉遺譜。」納蘭堪稱張京兆的知己,盡管他們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眉語的語言
眉的確是能說話的。眉頭湊在一起,愁眉苦臉,是憂慮,是深思;往兩邊分開,便是眉開眼笑和眉飛色舞。橫眉表示生氣,如果不止橫眉,還眉毛亂抖,意味著憤怒之極。低眉當然是順從。眉頭一揚,是驚訝,也是懷疑。擠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們臉上的表情太豐富太微妙了,有時難以辨認,眉毛把它們放大,變得明確。一個賣弄風情的女子不必做聲,只要滿眼含笑看著你,然後眉毛微微一揚,就布置下一個讓你視死如歸的陷阱。從這個意義說,眉妝的最高境界並非合乎時宜,也不在於襯托眼睛,彌補臉型的遺憾。其最高境界乃在於表情達意。「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伊州是曲詞名。劉克庄說:風流的舞姬只顧了同情人眉語傳情,舞錯了曲拍都不知道。清人鄒熊詩道:「……曲中眉語目傳情,獨光照面伴羞縮。朱門子弟易�銷,袖底金錢席上拋。」眉語挑情,最是難拒,人性如此。若問行人哪邊去?眉眼盈盈處。
然而,眉毛既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來自於文化。由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證。有不少人類群體並不 要眉毛。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認為眉毛難看,拔得乾乾 ,連眼睫毛也在掃除之列。喬叟時代的英格蘭時 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飾的兩條眉脊。義大利也有這樣的時代,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許多人以為那沒有眉毛的少婦天下最美。我不覺得。
我還是喜歡一個眉眼盈盈的女子。
參考資料:http://www.blogcn.com/u2/57/69/luoyewang2006/blog/4783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