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杉嫁接盆景
1. "雲杉" 和 "冷杉" 屬於白松嗎
白松只是一種別名,而不是科名,下面是雲杉和冷杉的詳細資料
名稱: 青海雲杉 類別: 喬木
別名: 泡松 科名: 松科
拉丁名: Picea crassifolia Kom.
生態習性:
生長緩慢,適應性強,可耐-30℃低溫。耐旱,耐瘠薄,喜中性土壤,忌水澇,幼樹耐陰,淺根性樹種,抗風力差。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3m,胸徑60cm。一年生枝淡綠色,二年生枝呈淡粉紅色或褐黃色,常被白粉或無粉,老枝淡褐色至褐色;冬芽圓錐行,小枝基部宿存芽鱗的頂端常開展或反曲。葉四棱狀條形,微彎或直,長1.0~2.5cm,寬約2mm,頂端鈍或具鈍尖頭,橫切面四棱形。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圓柱形或長圓狀圓柱形,長7~11cm,直徑2~4cm,當年成熟,成熟前種鱗背部露出部分綠色,上部邊緣紫紅色,熟時變為褐色,下垂。種子斜倒卵圓形,連翹長約1.3cm。種翅倒卵狀,淡褐色
園林用途:
適於在園林中孤植、群植,常作為庭蔭樹、園景樹。
產地分布:
產中國青海、甘肅、寧夏及內蒙古。
名稱: 紅皮雲杉 類別: 喬木
別名: 虎尾松、高麗雲杉 科名: 松科
拉丁名: Picea koraiensis Nakai
生態習性:
紅皮雲杉為稍陰性樹種,耐全光、耐濕、耐寒,稍呈淺根性,側根發達。帶嶺雲除枝有密毛,果鱗先端狹鈍尖,可與紅皮雲杉區別外,余者均與紅皮雲杉相同,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帶嶺)有分布。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35米,胸徑可達80厘米,樹冠尖塔型。大枝斜伸或平展,小枝有明顯的木針狀葉枕;一年生小枝淡紅褐或淡黃褐,花期5月下旬,9月下旬球果成熟,10月下旬種鱗開裂,種子飛散。
繁殖培育: 種子繁殖
園林用途:
紅皮雲杉冬夏常綠,樹姿優美,繁殖容易,已大面積用於行道樹與庭園綠化,亦可用於街頭綠地,林蔭路的裝飾點綴樹種。紅皮雲杉為東北主要園林綠化樹種之一。其最適生長環境為空氣中濕度大,排水良好,土層肥厚的地方。
產地分布:
其在東北地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兩省中的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及長白山林區。大興安嶺東部和北部的河谷沿岸亦有少量分布。
名稱: 百山祖冷杉 類別: 喬木
別名: (無) 科名: 松科
拉丁名: Abies beshanzuensis M.H.Wu
生態習性:
百山祖冷杉產地位於東部亞熱帶高山地區,氣候特點是溫度低,濕度 大,降水多,雲霧重。年平均溫8-9℃,極端最低-15℃;年降水量達2 300毫米,相對濕度9 2%。成土母質多為凝灰岩、流紋岩之風化物,土壤為黃棕壤,呈酸性,pH值4.5,有機質含 量3.5%。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伴生植物主要有亮葉水青岡Fagus lucida Rehd.et Wils. ,林下木為百山祖玉山竹Yushania shanzuensis C.P.Wang et G.H.Ye和華赤竹Sasa sin ica Keng。本種幼樹極耐陰,但生長不良。大樹枝條常向光面屈曲。結實周期4-5年,多數 種字發育不良,5月開花,11月球果成熟。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具平展、輪生的枝條,高17米,胸徑達80厘米;樹皮灰黃色,不規則 塊狀開裂;小枝對生,1年生枝淡黃色或灰黃色,無毛或凹槽中有疏毛;冬芽卵圓形,有樹 脂,芽鱗淡黃褐色,宿存。葉螺旋狀排列,在小枝上面輻射伸展或不規則兩列,中央的葉較 短,小枝下面的葉梳狀,線形,長1-4.2厘米,寬2.5-3.5毫米,先端有凹下,下面有兩條白 色氣孔帶,樹脂道2個,邊生或近邊生。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於去年生枝葉腋;雄球花下垂 ;雌球花下垂;雌球花直立,有多數螺旋狀排列的球鱗與苞鱗,苞鱗大,每一珠鱗的腹面基 部有2枚胚珠。球果直立,圓柱形,有短梗,長7-12厘米,直徑3.5-4厘米,成熟時淡褐色或 淡褐黃色;種鱗扇狀四邊形,長1.8-2.5厘米,寬2.5-3厘米;苞鱗窄,長1.6-2.3厘米,中 部收縮,上部圓,寬7-8毫米,先端露出,反曲,具突起的短刺狀;成熟後種鱗、苞鱗從宿 存的中軸上脫落;種子倒三角形,長約1厘米,具寬闊的膜質種翅,種翅倒三角形,長1.6-2 .2厘米,寬9-12毫米。�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 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對研究植物區系和氣候變遷等方面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繁殖培育:
因種源缺乏,慶元縣林業部門,先用插條繁殖保存率很低,此後選擇以日本冷杉 Abies firma為砧木進行枝接,用髓心形層對接法、圍土劈接、靠接均獲成功。杭州植物園 也進行了嫁接法繁殖,保存了部分幼苗。
園林用途:
瀕危種。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對研究植物區系和氣候變遷等方面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產地分布:
僅分布於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約1 700米的林中。
名稱: 杉松 類別: 喬木
別名: 遼東冷杉,沙松,杉松冷杉,白松 科名: 松科
拉丁名: Abies holophylla Maxim.
生態習性:
陰性樹,耐陰性強,喜生於土層肥厚的陰坡。不耐高溫及乾燥,淺根性。抗煙塵能力較差。不耐修剪。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可達30m,胸徑約1m。樹冠闊圓錐行,老齡時則成廣卵狀傘形。幼樹樹皮淡褐色。不裂;老齡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狀開裂。大枝開展,一年生枝條淡黃褐色,無毛、有光澤。2~3年生枝條灰色、灰黃色或灰褐色。葉條形。葉緣不向下反卷,長2~4cm,寬1.5~2.5mm,先端突尖或漸尖,無凹缺,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果枝的葉正面頂端亦常有2~5條不很明顯的氣孔線。球果圓柱形,長6~14cm,熟前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或淡褐色,近無柄。苞鱗短,不露出,先端有刺尖頭。
園林用途:
適於風景區、公園、庭園及街路等的栽植。
產地分布:
原產中國遼寧省東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
2. 百山祖冷杉的栽培要點是什麼
因種源缺乏,慶元縣林業部門,先用插條繁殖保存率很低,此後選擇以日本冷杉Abiesfirma為砧木進行枝接,用髓心形層對接法、圍土劈接、靠接均獲成功。杭州植物園也進行了嫁接法繁殖,保存了部分幼苗。
3. 百衫族冷杉
是百山祖冷杉嗎? 名稱: 百山祖冷杉 拉丁名:Abies beshanzuensis 別名:冷杉 英文名:Beshanzufir 科目:松科冷杉屬。 地域:分布於浙江慶元縣百山祖。常綠喬木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現狀瀕危種。百山祖冷杉系近年來在我國東部中亞熱帶首次發現的冷杉屬植物。由於當地群眾有燒墾的習慣,自然植被多被燒毀,分布范圍狹窄。加以本種開花結實的周期長,天然更新能力弱。目前在自然分布區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長不良。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具平展、輪生的枝條,高17米,胸徑達80厘米;樹皮灰黃色,不規則塊狀開裂;小枝對生,1年生枝淡黃色或灰黃色,無毛或凹槽中有疏毛;冬芽卵圓形,有樹脂,芽鱗淡黃褐色,宿存。葉螺旋狀排列,在小枝上面輻射伸展或不規則兩列,中央的葉較短,小枝下面的葉梳狀,線形,長1-4.2厘米,寬2.5-3.5毫米,先端有凹下,下面有兩條白色氣孔帶,樹脂道2個,邊生或近邊生。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於去年生枝葉腋;雄球花下垂;雌球花下垂;雌球花直立,有多數螺旋狀排列的球鱗與苞鱗,苞鱗大,每一珠鱗的腹面基部有2枚胚珠。球果直立,圓柱形,有短梗,長7~12厘米,直徑3.5~4厘米,成熟時淡褐色或淡褐黃色;種鱗扇狀四邊形,長1.8~2.5厘米,寬2.5~3厘米;苞鱗窄,長1.6~2.3厘米,中部收縮,上部圓,寬7~8毫米,先端露出,反曲,具突起的短刺狀;成熟後種鱗、苞鱗從宿存的中軸上脫落;種子倒三角形,長約1厘米,具寬闊的膜質種翅,種翅倒三角形,長1.6~2 .2厘米,寬9~12毫米。 編輯本段地理分布 僅分布於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約1 700米的林中。 編輯本段生長特性 百山祖冷杉產地位於東部亞熱帶高山地區,氣候特點是溫度低,濕度大,降水多,雲霧重。年平均溫度8~9℃,極端最低-15℃;年降水量達2 300毫米,相對濕度92%。成土母質多為凝灰岩、流紋岩之風化物,土壤為黃棕壤,呈酸性,pH值4.5,有機質含量3.5%。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伴生植物主要有亮葉水青岡 ,林下木為百山祖玉山竹和華赤竹。本種幼樹極耐陰,但生長不良。大樹枝條常向光面屈曲。結實周期4-5年,多數 種字發育不良,5月開花,11月球果成熟。 編輯本段保護價值 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對研究植物區系和氣候變遷等方面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冷杉是裸子植物中的一個小家族,但家族成員也不少,僅中國就有20多種,其中7種被列為國家保護植物。 冷杉家族成員的形態結構大致相仿,都屬於較高大的常綠喬木,葉子細長狹小,數量極多。 百山祖冷杉是中國東部發現的冷杉屬植物。它身高17米,樹皮灰黃,小枝條一左一右對稱而生,葉子在小枝條上呈螺旋狀排列。這種冷杉僅產於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約1700米處,目前僅存5株,其中包括1株衰弱的,1株生長不良的。 這是冷杉家族中最珍貴的種類,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編輯本段保護措施 目前已由當地林場負責保護。近年為拯救這一樹種免於滅絕,有關方面正在探索 繁殖措施。 被國際物種組織列為世界上最珍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經過林業專家10多年的精心繁育,目前遷地保護獲得成功。 百山祖冷杉是第四紀冰川期遺留下來的植物,有「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貓」之稱,對研究古氣候、古地質變遷、古生物、古植被等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野生百山祖冷杉全球僅存3株,均生長在浙江省慶元縣的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這3株百山祖冷杉周圍伴生著亮水青岡,擠壓百山祖冷杉實生苗生長空間,難以生長,因而對實生苗遷地保護尤為重要。 為了搶救百山祖冷杉,1991年林業專家採集一批百山祖冷杉種子,次年進行人工育苗。2000年3月,林業專家把這批實生苗移植到慶元縣五大堡鄉種植。經過專家們10多年的精心管護,目前遷地保護的11株百山祖冷杉實生苗株高已達1.95米,冠幅1.3米,地徑0.5米,長勢喜人 編輯本段栽培要點 因種源缺乏,慶元縣林業部門,先用插條繁殖保存率很低,此後選擇以日本冷杉 Abies firma為砧木進行枝接,用髓心形層對接法、圍土劈接、靠接均獲成功。杭州植物園 也進行了嫁接法繁殖,保存了部分幼苗
4. 冷杉盆栽怎麼種 冷杉的盆栽養殖方法
一般情況下都是培養土栽植比較好,干透澆透水,喜濕潤葉片經常噴噴水增加濕度比較好,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比較好
5. 陰性盆景有哪些
1 耐陰樹木抄
枷羅木、鐵樹、黃楊、羅漢松、梔枝、虎刺、小葉女貞、槭樹類、鐵梗海棠、赫楠、竹柏、紫杉等都是耐陰和較耐陰的樹木。
2 陰性花卉
如山茶花、杜鵑、文竹、廣東萬年青、龜背竹、龍血樹、綠蘿、棕竹、竹芋、倒掛金鍾、君子蘭、蒲葵、秋海棠、玉簪、蜘蛛抱蛋等。這些都是原生於叢林疏陰地帶的花卉,在較為庇陰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通常蔭蔽度要在50%~60%.夏季蔭蔽度還要大一些,只有冬季和初春可以讓它們接受多一些光照。
3 強陰性花卉
如蘭科植物、蕨類花卉、和天南星花卉等。這類植物,要求蔭蔽度達到80%~90%,如果受到較強陽光的照射,則容易出現生長停滯,葉片枯黃,嚴重時甚至整株死亡。
6. 羅漢松可以用松樹頭來嫁接嗎
松樹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高20~50米,最高可達75米(美國的糖松P.lambertiana)。極少數為灌木狀,如偃松(P.pumila)和地盤松(P.yunnanensis 紅松(P.koraiensis) 小枝松科是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科,有10個屬、230多種,其中松屬就有90多種,是松科也是整個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屬。 松樹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樹種,除蘇門答臘松分布到南緯2度外,其餘各種都自然生長在由赤道到北緯72度的山川原野上。尤其在溫帶地區,松屬植物不僅種類多,而且往往形成浩瀚的林海,因此松樹被譽為「北半球森林之母」。 松樹最明顯的特徵是葉成針狀,常2針、3針或5針一束。如油松、馬尾松、黃山松的葉2針一束,白皮鬆的葉3針一束,紅松、華山松、五針松的葉5針一束。中國東北的「木材之王」——紅松、北美西部廣為分布的高大樹種(高達75米)—西黃松、原產於美國加州沿海生長速度最快的松樹——輻射松、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的濕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原產的加勒比松、廣布於歐亞大陸西部和北部的歐洲赤松等等松樹的觀賞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從皇家古典園林到現代居民家中都能見到松樹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頤和園中的油松、白皮鬆,樹樁盆景中廣泛使用的五針松等,一些名山勝地,更是山以松壯勢、松以山出名。黃山的黃山松、華山的華山松、長白山美人松……無一不令遊人嘆為觀止。中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從松科來看,就能充分表現出華夏大地是名副其實的「裸子植物故鄉」。在中國廣袤的山林原野中,不僅生長著茂盛的松樹、落葉松、雲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還隱藏著許多極為珍貴稀有的松科樹種。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種,占總數(389種)的1/10。其中銀杉被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錢松等17種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枝油杉、樟子松等21種列為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百山祖冷杉、銀杉被譽為名稱:「活化石植物」、「植物中的大熊貓」、「華夏森林瑰寶」、「林海珍珠」…… 新疆五針松(P.sibirica) 樟子松、新疆五針松、偃松赤松、油松、白皮鬆、華山松、高山松、黃山松、巴山松、馬尾松、雲南松、喬松和思茅鬆鬆樹的種類有很多,觀賞林木有羅漢松、白皮鬆等等;工業林木則有赤松、白松、黃花松等等;常見的還有雪松、黑松、馬尾松 世界上松樹種類將近八十餘種,雖然種類繁多,葉形大都細長似針,通稱松針,針葉多數由一枚葉或幾枚葉成束生在一起,一針一束的單葉松,僅美國的內華達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屬少數種。而兩針一束的雙葉松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廣,如分布於華北、西北幾省區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華中幾省的馬尾松、黃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區的巴山松,以及台灣松和北美短葉松,多數是我國荒山造林的主要樹種。三針一束的三葉松有分布於秦嶺、關山林區的白皮鬆、川滇地區的雲南松、思茅松、華中華南引種的濕地松、火炬松等。四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少,僅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遜松是四針或五針束的。五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多,分布廣,有東北的紅松、西北西南幾省的華山松,還有喬松、廣東松、安徽五針松、大別山五針松、偃松、台灣果松等。松針的不同,有助於我們進行松樹分類和識別,認識松樹的生態特徵。通常五針松是適宜於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較嚴格,而兩針或三針束的松樹就比較能耐乾旱,在較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長。如兩針一束的油松,對陸性氣候和大氣乾旱有較強的適應性,當然,這還與其針葉氣孔帶凹陷。葉面被蠟質可減少部分蒸發有關
7. 百山祖冷杉(冷杉)頻臨滅絕的原因。
去百山祖自然保護區的網站看看,有詳細的介紹:http://www.tzagri.gov.cn/pin/nengyuanhuanbao/huanbao/article/binlinmiejuedelengshan.htm
-----------------------------------------
為什麼全世界這種冷杉會這樣稀少呢?!又為什麼說這種冷杉瀕臨物種滅絕呢?
首先,探索一下百山祖冷杉的稀有原因吧!
第一,全球氣候變遷,逼使冷杉分布區的變遷。在植物分類系統中,冷杉是古老的裸子植物松科中的一個屬,冷杉屬家族全世界有50多種,按照鄭萬鈞裸子植物分類系統,已知中國原產的冷杉屬植物有23種及數變種,百山祖冷杉是在中國發現的第19種冷杉。在地球生物圈生物地帶性群落中,冷杉屬植物多分布於寒冷濕潤的高緯度高海撥地帶。第四紀冰川時期,全球氣溫下降,冷杉的分布區向低緯度,中低海撥擴散,我國江蘇丹陽,江西吉安、浙江天目山(900m海撥)及長江口外現代已成海洋的"東海平原"地層中均有冷杉孢粉發現。冰期過後全球氣溫回升,冷杉不能適應高溫環境,其分布區向高緯度和高中海撥山地退縮,形成現代的我國南方冷杉的孤島狀分布:除原已知台灣冷杉和巴山冷杉分布緯度較南,但都在2300米以上山地;百山祖冷杉發現後,近年相繼在廣西發現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貴州發現梵凈山冷杉,湖南發現大院冷杉等新種以及井崗山發現巴山冷杉新分布。
第二,由於人類開發活動及森林火災,使冷杉分布區的"孤島"面積更為縮小,如浙西南閩東山地,歷史上由於交通阻塞,森林的直接經濟效益無法實現,加上燒荒驅獸,形成了一些山區盲目燒荒的傳統習慣,燒毀當時認為"多餘的"森林。百山祖冷杉自然生長的林份,由於低凹穩風,被燒的次數少得多,是劫難後的倖存者,如被稱為二號樹的這株冷杉,是雪壓且火燒後萌芽長成的,如今基部還有原先樹桿的斷面保存著。浙南這種類型較為原始的植被都是分散分布在各個山頭。
第三,種之間生存競爭激烈。森林群落的主體是由多種木本植物組成的,樹種之間相生相剋現象,在歷史的長河中,是隨著環境(主要是氣候)因子的變遷,按照事物運動的矛盾對立統一規律而演變的,是生物區系演變的一部分。環境的變化逼使生物適應新的環境,使形態或適應能力產生變異分化,適者存,成為新的類群,不適者淘汰或在環境改變不大的區域保存下來;同時生物群體組成的生態系統改變的環境,如森林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吸收二氧化碳而阻緩"溫室效應"的進程等。現存百山祖冷杉自然生長的這個林分,就是上述生物區系演變的一個縮影,建群種為亮葉水青岡和百山祖冷杉,第二層為多脈青岡和紫莖等;灌木層為粉紅短柱茶及兩種小竹(百山祖玉山竹和慶元箬竹)等;草本層有竹節人參、開口箭和蕨類等;層外植物有常青藤衛予、剌果毒漆藤等;苔蘚植物既有短角管苔(原知分布歐州,此處為洲際新分布記錄),又有能治心紋痛的暖地大葉蘚,後者顧名思義是能分布於溫暖地帶的檀物。喬木層主要樹種亮葉水青岡與百山祖冷杉竟爭激烈,冷杉被擠在體緣,在林中的原3號樹冷杉,胸徑20厘米,而樹冠冠幅不到1米,我們採取人工干預,擴大了林冠空間,但仍在1986年因冷杉樹干在亮葉水青岡枝叉間,風吹樹杈磨損了冷杉樹干一圈樹皮而枯死。現存最小的一株冷杉1963年已采過標本,由於伴生樹種林冠閉鎖覆蓋,30多年生仍還高不過2米,近年人工培土和減少庇萌,才開始恢復生機。現存2號樹的大枝都向林緣方向屈曲,以取得更多的陽光,但近年這株樹的大枝也快速枯損,長勢在迅速衰退中。
第四,多雨的小氣候,土壤淋浴作用強烈,遣成土壤貧瘠,百山祖冷杉積聚養分以開花結實的間隔期長,開花的機會難得,最近1982年開花後到1991年才開花。根據德國生態學家H·沃爾侍(Heinri ch Walter)的地球陸地生物圈的地帶生物群落分類劃分,浙江百山祖位於Ⅱ-v地帶群落交錯區,即有夏雨的熱帶與暖溫帶(海洋性)群落交錯區,氣候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鳳區,夏秋多地形雨,而且住往花期多雨,松類是風媒花,雨水將花粉沖洗下地而無法飛揚,嚴重影響授粉,人工嫁接繁殖的植株同樣出現這一情況。
第五,百山祖冷杉種群內部變異分化,形成性別分離和個體生態差異,也是目前自然有性繁殖的障礙之一。據觀察,現存四株冷杉中有三株能開花,這三株中1號樹牢兩性同株,2號樹為雌性株,另一株可能也是雌株,且2號樹遠離1號樹,2號樹花期較1號樹早幾天(2號樹生長立地比1號樹海拔低);同時,這幾株樹並非同年開花,1991年2號樹就未開花。
第六,百山祖冷杉種群個體太少,1969年時有8株樹。三株單株散生;另5株組成一個小群體,二大三小,天然更新尚好,但當年夏天最大的那株冷杉被洪水沖倒枯死,1977年被挖2株,剩下一大一小,現在這2株都能開花,但是近親繁殖,是否影繁殖機制尚不得而知。 總之,百山祖冷杉瀕危稀有的原因有環境因素,也有物種本身內在因素,若仍任其自然演變,很難避免物種滅絕趨勢發展。
8. 紅豆杉盆栽好還是地栽好呢該如何養護呢
紅豆冷杉,又稱紫杉,是一種天然且罕見的抗癌植物。紅豆冷杉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目前,紅豆雪松不僅可以自然種植,還可以盆栽。那麼如何養成盆栽的紅豆沙子呢?盆栽紅豆冷杉有哪些栽培方法?古代有很多紅豆詩歌和歌曲。許多人會錯誤地認為紅豆杉是紅豆。那是個大錯誤。紅豆杉和紅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植物。紅豆可食用,紅豆冷杉不可食用,可葯用。盆栽紅豆雪鬆通常是從地面移植的,那麼如何養成盆栽紅豆雪松?盆栽紅豆冷杉有哪些栽培方法?
6、更換花盆:紅豆雪松的根系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後也過發達。如果原始鍋無法滿足其增長需求,則可以用更大的鍋代替。換鍋時,請注意不要直接挖出紅豆沙子。這會損壞根部。您可以直接將花盆弄碎,然後將其移植到更大的花盆中。您也可以在開始時選擇一個較大的鍋,以避免更換鍋的麻煩。
小結:實際上,盆栽紅豆杉木的栽培方法非常簡單,只要照顧好它,一切皆有可能。
9. 世界上什麼樹最少
百山祖冷杉 世界最珍稀的樹種之一
百山祖冷杉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植物,屬於松科冷杉屬,其枝幹通直渾布滿鱗片,形狀如松,針葉條狀排列,又似杉,所以,百山祖冷杉是 「似松而非松,似杉而非杉」的植物,只在中國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發現有這種百山祖冷杉生長,是由慶元縣林業科技站髙級工程師吳鳴翔發現並命名的,到現在也只存在5顆,就是這5顆,當中有一棵生長不良,另有一棵處於衰弱。是我國的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百山祖冷杉最早為世人所知是國我國植物學家於1976年才向世界宣布發現了這種新植物物種。由於百山祖冷杉目前只有5顆了,所以為了保護和培育繁殖這種已經快要瀕臨滅絕的百山祖冷杉,1985年批准建立了百山祖自然保護區。在1987年,百山祖冷杉又被列為全世界最珍稀、瀕危的12個樹種之一。希望更多的人來保護這種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最早被發現其實是在1965年,有一天吳鳴翔與兩位工人一起上山釆集標本,無意中突然發現一棵不同尋常的針葉樹,當即採集了枝、葉等標本,但未採到果實。直至10年後吳鳴翔才終於採集到了它的球果標本。在有關專家的支持下,吳鳴翔執筆撰寫了論文《百山祖冷杉——一種新的冷杉的發現》。經中國 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核實鑒定,在《植物分類學報》上率先登載,並正式命名為百山祖冷杉,在此之前,全世界已發現的48種冷杉,包括我國塊內的十幾種冷杉在內,全是由外國人定名的。至此,吳鳴翔成了第一個為冷杉植物定名的中國人。
百山祖冷杉為什麼這么少了,除了保護不利外,百山祖冷杉很少開花結果也是原因之一。百山祖冷杉就算有幸結了果,成熟落下後也從沒見發芽長苗。正由於種子繁殖不可能,才導致這種樹存活於世越來越少。如果現存4棵樹一旦枯死,百山祖冷杉這一物種就會在地球上滅絕。為了繁育百山祖冷杉,吳鳴翔和他的同事經過反復試驗,終於以日本冷杉為砧木,採用枝接、對接、劈接和孩接等多種嫁接方法,獲得了成功,這一成果驚動了國內外植物界。目前,又取得了扦插繁殖的成功經驗。美國農業部植物繁殖委員會主席達得里博士稱贊這一成果「對全世界都很有意義」。
10. 紅松,落葉,冷杉,
這里是回答問題的地方。
請到別處打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