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植物特點
NO.1富貴竹
喜陰濕低溫、耐澇、耐肥力強、抗寒力強,溫度適合18℃~24℃,一年四季均可生長,適合生善於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或半泥砂及沖積層粘土中,水培用自來水即可,雨水池塘水最好。
NO.2吊蘭
喜暖和潮濕、半陰的環境,順應性強,較耐旱,不甚耐寒,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不擇土壤,在排水良好、疏鬆肥美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對光線的要求不嚴,普通適合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
NO.3四季海棠
喜陽光,稍耐蔭,怕冰冷,喜暖和,稍陰濕的環境和潮濕的土壤,但怕熱及水澇,夏天留意遮蔭,通風排水。室內培育的植株,應放在有散射光且空氣流通的中央,晚間需翻開窗戶,通風換氣。
NO.4天竺葵
喜冬暖夏涼,最適溫度為15-20℃,生臨時需求充足的陽光,光照缺乏,莖葉徒長,花梗細軟,花序發育不良。此外,天竺葵不喜大肥,肥料過多會使天竺葵生長過旺不利開花。
NO.5綠蘿
喜乾冷的環境,忌陽光直射,喜陰。喜富含腐殖質、疏鬆肥美、微酸性的土壤。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5℃。
NO.6發財樹
喜低溫高濕氣候,耐寒力差,幼苗忌霜凍,成年樹可耐輕霜及臨時5-6C高溫,喜肥美疏鬆、透氣保水的沙壤土,喜酸性土,忌鹼性土或粘重土壤,較耐水濕,也稍耐旱。
NO.7長壽花
喜暖和稍潮濕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15-25℃,冬季低溫超越30℃,則生長受阻,夏季室內溫度需12-15℃。低於5℃,葉片發紅,花期推延。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美的砂壤土為好。
NO.8君子蘭
喜歡半陰而潮濕的環境,畏激烈的直射陽光,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8-28℃之間,10℃以下,30℃以上,生長受抑制,喜深沉肥美疏鬆的土壤,適合在疏鬆肥美的微酸性無機質土壤內生長。
NO.9文竹
喜暖和潮濕和半陰通風的環境,夏季不耐酷寒,不耐乾旱,不能澆太多水,根會腐朽,冬季忌陽光直射,室溫堅持在12-18℃之間為宜,超越20℃時要通風散熱,生長適溫為15~25℃,以疏鬆肥美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好。
NO.10虎尾蘭
喜暖和潮濕,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其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0℃。
NO.11大花蕙蘭
喜夏季暖和和冬季涼快,生長適溫為10~25℃,對水質要求比擬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擬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盛夏遮光50%~60%,春季多見陽光,有利於花芽構成與分化。夏季雨雪天,如添加輔佐光,對開花極為有利。
NO.12朱頂紅
喜暖和、潮濕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不喜炎熱,陽光不宜過於激烈,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光照對朱頂紅的生長與開花也有一定影響,冬季防止強光長工夫直射,夏季栽培需充足陽光。
NO.13鐵線蕨
喜疏鬆透水、肥美的石灰質土砂壤土,盆栽時培育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河砂等量混合而成,生長適合溫度白晝21-25℃,夜間12-15℃。溫度在5℃以上葉片仍能堅持鮮綠,但低於5℃時葉片則會呈現凍害。喜亮堂的散射光,怕太陽直曬。
NO.14蘆薈
喜光,耐半陰,忌陽光直射和過度隱蔽,適合生長環境溫度為 20 — 30 ℃,夜間最佳溫度為 14 — 17 ℃。低於 10 ℃根本中止生長,低於 0 ℃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生臨時需求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澇。
NO.15仙客來
喜暖和,怕酷熱,在涼快的環境下和富含腐殖質的肥美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冬季半休眠,夏季適合的生長溫度在12~16℃之間,在生臨時,要求空氣潮濕和日照充足的環境。
NO.16蝴蝶蘭
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夏季10℃以下就會中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在生長淡季,適當添加水肥,肥水宜淡不宜濃,大批屢次,氣溫高於32℃或低於15℃時則不施肥(可運用復合肥料或是間接施用氮肥)。
NO.17龜背竹
喜暖和濕潤環境,切忌強光暴曬和枯燥,耐陰,易生善於肥美疏鬆、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以腐葉土或泥炭土最好。生長適溫20-25℃,低於5℃易發作凍害,當溫度升到32℃以上時,生長中止。
NO.18滴水觀音
喜低溫、濕潤,耐陰,不宜強風吹,不宜強光照。4-10月份的生長時節,必需追施液體肥料,每周1次,尤其該當加大氮肥的施用量。6-10月需求遮蔭,遮去50-70%的陽光。潮濕、半陰和肥料充足,葉片才幹長出原有的特徵,大而伸展,植株壯觀挺拔。
NO.19馬蹄蓮
喜暖和、潮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和乾旱。生臨時土壤要堅持潮濕,冬季低溫期塊莖進入休眠形態後要控制澆水。生長適溫為15~25℃,夜間溫度不低於13℃,若溫度高於25℃或低於5℃,自願休眠。土壤要求肥美、保水功能好的黏質壤土。
NO.20蟹爪蘭
喜涼快、暖和的環境,較耐乾旱,怕冬季低溫酷熱,較耐陰。喜歡疏鬆、富含無機質、排水透氣良好的基質,生長適溫20-25℃,休眠期溫度15℃左右,超越30℃進入半休眠形態。在肥料上蟹爪蘭不宜運用化肥,普通運用本人漚制腐透的稀薄液肥,入秋到開花可過量增多水肥。
⑵ 花卉盆栽與盆栽花卉的特點是什麼
自製方法
准備工具:小鐵鍬 泥土 小花盆 植物
第一步:從花草市場買回新鮮的半成品植物,一般選擇適宜在室內種植的植物如吊蘭、棕竹、仙人球等能有效凈化空氣的植物。
第二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把植物移入小花盆中,首先用小鐵鍬在花盆的底部鋪上一層泥土,然後放入植物,再次鋪上泥土,直至把花盆填滿。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保證植物的根部埋在土裡,但是也不能埋的太深,影響了小盆栽植物的美觀。
第三步:做好前面的兩步,基本上一個小盆栽已經做成了,但是為了更加的美觀,這時我們可以對盆栽做些小小的修剪以及裝飾,在泥土表面鋪上一層在市場買來的彩色細沙,使小盆栽更加的精緻可愛。
盆栽花卉的栽植與養護技術
1 土壤
土壤作為花卉栽植的載體,土壤的好壞直接影響花卉的生長質量,若土壤中有不易於花卉成活或生長的物質,將直接導致花卉栽植失敗。土壤的選擇應該根據花卉種類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首先要先去花卉的原產地查看,了解花卉原產地土壤的成分,將花卉原產地的的土壤作為基準進行調配,也可以選擇一種相對來說比較通用的土壤。通用的土壤主要是由腐葉土、細沙及園土均勻調配而成。這種土營養成分比較均衡,適用大多數花卉,能夠讓花卉茁壯健康成長。
腐葉土的製取方法一般採用坑埋法。制備時間一般是在秋季,將闊葉林的落葉放入事先挖好的坑裡並填實,當坑內的落葉頂面距離地面的距離為 10cm左右時,往坑內倒水至剛好沒過落葉頂面,待坑內的水大部分滲入地下,往坑內填土踩實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待第二年春季將腐葉挖出,並且要定期進行翻鬆,讓其充分風化並過篩即可使用。這種土具有透氣性好、肥效持久、保水性好、營養豐富等優點,適合多種花卉栽植與生長。
2 澆水
花卉栽植好之後,就要進行澆水工序了,澆水工序對於花卉栽植是必不可少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澆水掌握不好會直接影響花卉的栽培效果。花卉的不同,澆水的時間及澆水量也不盡相同,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澆水措施。比如在水裡生長的植物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水,而多肉的植物每周澆一次水效果會更好,觀葉型植物最好使花盆始終處於潮濕狀態,水分過多或者過少都不宜於植物的生長。
澆水量的多少還與季節有很大的關系,一般在夏季,由於氣溫較高,而且是大多數植物的生長期,所以需水量較大。冬季由於氣溫較低,很多花卉都將進入溫室避寒,冬季植物生長緩慢,需水量會降低,應盡量少澆水。冬季的澆水時間一般應在上午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盡量避免夜間澆水。澆水量一般以大棵多澆,小棵勤澆為原則。
3 施肥
土壤的選擇和澆水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施肥也是花卉生長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步驟。首先要搞清是否缺肥,花卉一般在生長旺盛期的時候需要及時補充大量的肥料,而在其他時期,比如在幼苗期、冬期等並不需要大量的肥料。其次是搞清肥料的性質,比如哪些肥料是有機肥、哪些是無機肥及復合肥等。並針對具體哪種花卉應該施什麼肥,根據花卉的生長情況施多少肥,只有搞清這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次是施肥的方法,肥料一般分為基肥和追肥。基肥的選用一般是肥效比較長久的有機肥,而追肥則應選擇肥效快速的無機肥,通常的方法是將肥料與水混合,配置成0.1%-0.5%的溶液,然後再進行噴灑或者是灌溉。最後是施肥的環境,一般施肥後要及時進行澆水,讓陽生花卉接受充足的陽光照耀,陰生花卉則採取遮陽措施,從而來保證同化作用順利進行。
4 光照
花卉要想茁壯健康的成長,就要按照它的生長習性讓它接受適當的光照,對於喜歡強光環境的花卉就必須把它栽植在具有強光環境的地點,而對陽光需求不是很大的花卉就應該採取措施讓它得到適合它本身生長的陽光,只有這樣,花卉本身才能健康的生長。
5 通風
將花卉放置在空氣流通比較順暢的地方,有利於花卉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而製造出更多的營養成分營造它本身的各個器官,屬於這一類型的花卉有石榴、月季等。
6 換盆
花卉換盆的時期一般選在春末夏初的季節,掌握正確換盆的方法,對於花卉的養植很有必要。首先在進行換盆前的2-3天,要對花卉施一些稀薄的肥液,這樣做的好處是花卉容易從盆內取出,並且換盆後縮短花卉的緩苗時間。換盆前,將要用的花盆、基肥、栽植土等准備好,然後將花卉從原盆中取出,最好帶土坨將花卉取出,如果土坨外邊有很多老根的話,應用鋒利的剪刀將老根剪掉一些,在整個的換盆過程中,千萬不要將土坨弄碎,在新盆的底部放薄薄一層的栽植土,然後再放入少量的基肥,在基肥的上面再撒一薄層的栽植土,將帶土坨的花卉扶正後放入盆中,最後向花盆內填土,填土的高度一般較盆沿矮幾厘米,這樣有益於以後澆水,一般填土至剛好埋住土坨。填完土後要給花卉澆一次透水,第一花木網建議在澆透水前,應該先將花盆放在適合緩苗的位置,如果在澆水後再去搬動花盆會使土從花盆下面的孔洞漏出,還有就是搬動起來也不方便。
7 病蟲害
花卉如果養植不當,就會產生病害。花卉產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非傳染性病害,另一種是傳染性病害。非傳染性病害產生的原因主要有溫度、濕度、陽光、養分不足和機械傷害等。比如在夏天由於氣溫較高,植物缺水引起的花卉葉子灼傷或者乾枯;冬季葉片受凍;喜歡鹼性的花卉長期用酸性水進行澆灌,葉子逐漸變黃或者枯萎等。這類病害只對花卉本身造成傷害,而不會傳染給其他花卉。傳染性病害責是由於在花卉體內寄生的真菌、細菌等對花卉造成危害,而在溫度、濕度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迅速的蔓延,而傳染給其他的花卉。
花卉在生長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受到多種害蟲的危害,從而對花卉的根、莖、葉等造成嚴重的危害。影響花卉的正常生長,從而降低花卉的觀賞價值。若花卉受到害蟲的危害,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從而消除蟲害,使花卉健康的生長。比如,蚜蟲是花卉比較常見的一種害蟲,存在於花卉芽體的幼嫩部分,吸取其中的水分及養分,從而導致嫩葉周圍捲曲或者乾枯等。蚜蟲的排泄物中含有蜜露,又能導致花卉感染黑霉病。防治的方法可以採用1500倍的樂果,進行噴灑,一次噴灑最好噴兩次或者三次,以每周作為時間間隔。
⑶ 盆栽花卉有何特點,如何進行盆栽管理
你問的這個問題好難啊!統計學方法里,我看正態分布、偏態分布、方差分析專、條件概率、用屬量反應曲線可能會有用。從個人喜好來看,你用不著考慮這么復雜,只要做到三點。一、苗木。盆栽苗木不同於大地花卉苗木,它需要株形奇特、株體飽滿、姿態優美的苗木,所以盆栽花卉苗木在成型出售前是要花費一定的功夫整形、修剪的。二、花盆。既然要整盆出售,這個時候的盆就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了,不單單是純粹的花盆了,它需要花盆從質地到形體都要特別,跟藝術要靠攏了,要想盆栽花卉能賣出好價格,漂亮、特別的花盆是一個必要條件。三、栽植經驗。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栽植經驗,對你的顧客才能談上優質的售後服務,售後做好了,你才能贏得回頭客,你才能建立起來屬於你的銷售網路。不知道這點兒建議對你是否有用,權做參考吧。
⑷ 盆景植物選擇要求有哪些
我國盆景植物抄資源十分豐富,在被襲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據有關科研單位統計,有3000多種可用於盆景製作,尚有待於開發利用。植物是用於盆景製作的主要材料之一,然而不是任何植物都可以適用於盆景材料,盆景植物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植物形態特徵要符合盆景造型要求
通常所選用的植物以木本植物為主,尤以喬木居多,也有藤蔓類灌木及少數草本植物和竹類。所選用的植物要求樹干易彎曲造型;樹皮斑駁、爆裂或魚鱗片狀;枝幹節間短;葉小,不宜過大,葉形變化奇特,葉色隨季相變化;花、果要鮮艷、飽滿、潤澤,形態不宜過大,要奇特,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2.植物的生物學特性要適合盆景栽培
所選用的植物一般是慢生樹種,並且有壽命長、萌芽力強、耐修剪、適應性強,抗旱、寒、澇等不良環境,以及少病蟲害或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等特點,故各地常選用鄉土樹種或園藝栽培品種。
⑸ 盆栽植物的特徵
朋友你好盆栽植物的特徵,盆栽植物的特徵主要是在花盆裡種植的。
⑹ 盆栽植物的根有什麼特點
盆栽植物的根系通常粗細均勻,長短均勻,多集中於盆壁內側至花盆底部,長期生長情況下,會有根系通過花盆底部排水孔伸出,根系轉向緊貼花盆盆壁生長,部分老根會腐朽。
⑺ 盆栽花卉開花的特性是怎麼樣的
1.花朵開放的條件
花芽的萌發要有一定的溫度,凡原產熱帶、亞熱帶的花卉,開花溫度偏高,例如雞冠花、半支蓮、鳳仙花要求25~30℃,原產溫帶及較冷的花卉,例如雛菊、金盞菊、三色堇要求5~15℃,秋菊開花適溫13~16℃,溫度要求15~25℃的,例如虞美人、金魚草、蜀葵等。
有些木本花卉和球根花卉,開花前要通過一個低溫休眠期,例如牡丹和杜鵑,要求2~5℃冬季低溫,休眠解除後,在15~20℃溫度才能開花;桂花必須經過17~20℃的夜間低溫,才能在20~25℃適溫下開花,水仙要求5~9℃低溫,休眠結束後莖葉生長適溫18~20℃,隨著莖葉生長便能開花。草本花卉在長日照與短日照下,只要光照充足,都能開花。
2.開花的時間節奏
在24小時內花朵開放的順序稱為花時鍾,例如:3時,蛇床花開;4時,牽牛花開;5時,薔薇花;6時,龍葵花;7時,芍葯花;8時,蓮花;9時,半枝蓮;10時,馬齒莧;16時,萬壽菊;17時,茉莉;18時,煙草;19時,剪秋羅;20時,夜來香;21時,曇花。大部分花一經開放後,其姿態一直延續到凋萎,但亦有些花,花朵在一天內一定時間開放,一定時刻閉合,這種開閉交替可持續好幾天,最後凋萎。例如荷花、睡蓮,早晨8~9時開放,下午時閉合;月光花下午至黃昏開放,翌日黎明閉合。屬於這一類的還有牽牛、蔦蘿、雛菊、紫茉莉、晚香玉、茉莉、白蘭花等。
午時開放的花有半支蓮、鬱金香、酢漿草等。
花朵的開閉的機理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光波有關,黎明、黃昏光波中的紅外光,遠紅外偏多,中午以藍紫光,可見光成分多,這種波長被花卉吸收後,通過體內花朵的某些系統的改變,導致花瓣的開閉運動。
⑻ 盆栽的特點都有什麼
盆栽和盆景果樹由於栽培環境、管理條件的優越性及局限性,在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方面與大田果園生產中的自然樹體相比,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一)根系中大根少,小根多,分布范圍小。在有限的盆器范圍內,由於幼根的生長量與大田相比無明顯變小,所以根系很容易繞盆邊和盆底盤旋發展。一般是前兩、三年先形成根墊,以後形成密度很大的老化根團,直至充滿全盆嚴重影響養分的吸收與運轉。因而每隔2~3年必須進行一次倒盆換土與修剪根系。在管理上除適時補充肥水、除草鬆土以外,還要對盆體進行遮蓋,以盡量穩定盆土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避免風吹日曬對果樹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枝條很少發生徒長,樹體自然矮化,容易發生中短枝開花結果。同時由於冠根距離的縮短,有利於養分的交換,使得樹體上下的相互影響明顯增大。所以在整形修剪方面,應注意與根系的管理相互配合,以維持果樹整體的平衡和協調。
(三)樹體對外界自然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增強,抵抗力減弱。因此在管理上應注意樹體保護,避免惡劣的氣候條件所造成的凍害、抽條、日燒等自然災害。
⑼ 通常選擇做樹樁盆景的植物材料應該具有什麼特點
樹樁盆景材料主要選用木本觀賞植物,其中有喬木、灌木及藤本類。喬木要生長慢、葉細小、能控制生長矮化者;灌木要便於塑造,有喬木「神態」,壽命長、耐修剪。具體條件是:
①葉:盆景植物的葉為觀賞內容之一,從葉中可領略到四季的變化,葉形差異、深淺濃淡及內中體現出的精神氣質,如健康色、換季色、茂盛壯實等,最理想的是植物葉為常綠、葉小(細)、色清麗;另外,樹的壽命要長,適應環境,萌發力強等。還有,除了選擇葉以外,宜選易繁殖、宜彎曲造型,便於控制生長的樹木品種,如五針松、羅漢松、真柏、珍珠黃楊、金錢松、榔榆、雀梅、栒子木、火棘、六月雪、凹葉鈴木、檵木、小檗、杜鵑、日本石榴、海棠、梅、壽星桃、金雞兒、山植、紫藤、迎春、小葉梔子、虎刺、金豆、蔭木等。
②根:作為盆景另一觀賞內容,是顯示年份、體現力度、決定造型起步動勢及正背之分的一個方面,要選盤旋交錯、隆裸蒼古者為妙。材料有金雀根(主根長而柔軟),黃楊根,松樹根,柏樹根,雀梅根等都可作為選取對象。
③干:是盆景中另一重要觀賞部位,是全局的骨骼中軀,樹乾的形受總體造型變化所制約,它又決定樹樁的造型形式,一般干要矮壯;矮而有力,壯而蒼勁,下粗上細,過渡自然有力。除了樹干外形還要求表皮的變化,樹齡越老皮層越蒼古越好,兩者是相互配合才出韻味的。
盆景樹干
樹干表皮在一定年限下才會形成蒼老斑駁的外貌,這是幼齡樹所無法比擬的。
當然也可以雕琢、腐蝕、火灼等人為刺激造成傷變,加強作品年歲標記,增添「力度」。但處理一定要得法,不可留下人工痕跡,更不能強行弄死樹樁。
樹干表皮要求老氣橫秋,粗獷有神,如松皮的鱗,柏皮的扭,榆皮的蒼,錦松的裂, 紫薇的潤等。此外, 表皮還有「節」、「枯」、「斑」、「色」、「韻」等特徵。蒼,指蒼勁有力、老氣橫秋,有歷盡蒼桑之態, 皮層老古, 顏色古樸,有開裂,為老樹天生而就,無法仿造,如雀梅、榆、石榴等。
鱗,指皮層呈鱗甲開裂之狀,雄渾蒼勁、奇崛生動,如五針松、黑松等。
裂,指皮層開裂深凹,莊重古樸,奇特有趣,為皮層欣賞所特有,是人為無法塑造,如錦松皮層為樹干皮層中所獨有。
扭, 指皮層曲彎旋扭, 剛勁中透力度,狀如力士肌腱,又如萬藤纏繞。古柏、羅漢松等老樹具備此狀。不少樹種從幼小階段塑造也可達到旋扭效果。
節,為老乾節疤疙瘩,主要是外傷所致,蒼老奇特,有歷盡艱辛之狀;人為刺激可以促成,但注意自然而有靈氣,如銀杏、榆、梅等。
枯,為古木蟲蝕、雷擊火燒造成樹干中空枯朽,在枝幹上萌發新梢,代表枯木逢春、春回大地之意,如石榴、榆、柏等老樹會造成此奇觀,盆景樹樁經技巧加工也可亂真。
潤,是表皮光潤無刻裂,滋潤中顯勁力,光滑中透力度,為某些樹種所特有,如白皮黃楊、紫薇等樹樁。
斑,為表皮斑駁呈濃淡不一的斑紋,或有明顯芽眼環紋氣孔者,給人猜測,給人遐想,如白皮鬆、金雀、斑竹等表皮有此特徵。
色,為某些樹木幹部有明顯的顏色,如紅杠槭的枝條紅色,青楓、迎春等枝條綠色,杏枝的褐紅,竹的粉青等。還有竹類中黃金嵌碧玉、碧玉嵌黃金等觀賞性很強的品種。
韻,是配合外界之趣產生的韻味,如雨打芭蕉,松濤,竹影婆娑,春風楊柳等情景交融的場景。
④枝:主要指一二級枝,作為輔助主幹構成形態。對枝的排列分布、長短粗細要仔細挑選,要符合造型的基本要求。某一種造型就要挑選適宜此造型的枝幹條件,也就是枝與干原始形態適合某
種形式,這是基本要求,否則雖也能造型作勢,總不盡人意。枝條要分布均勻,但不代表平均,內中高下左右要有聚有散,疏密得宜;粗細合理,既有對比又協調呼應;長短適中,一般下長上短,長短主次清楚。在確定造型正面的情況下各枝條件符合造型需求,頂枝不可細柔弱小,要使上下均衡。
在盆景造型中,枝的垂直即下垂代表輕盈、飄逸、瀟灑;橫出枝代表平緩、安祥;傾斜枝代表運動。在製作中,還要考慮葉形的差異變化,如松針的尖細,枸骨的刺角,槭樹的刻裂,銀杏的扇形等,甚至三級以上小枝也各具個性,象雀梅的剛,桱柳的柔等。
⑽ 幾種常見盆栽植物介紹與種植
一、綠巨人
綠巨人通稱綠巨人白手掌,屬天南星科、白鶴芋屬。
產地及習性:綠巨人屬多年生蔭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哥倫比亞,為歐美最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綠巨人性喜蔭蔽、涼爽、濕潤的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忌乾旱、高溫和陽光直射,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年均可生長。
形態特徵:綠巨人株高可達95厘米,葉闊橢圓形,全緣,革質;葉肉較厚實;葉色墨綠色;微被白粉,葉柄長達43厘米。花形佛焰苞花序,呈長勺狀,花色在25天內由白變綠,花序長度能達1米,肉穗花長度也在15厘米左右。花期為春末夏初。
繁殖技術:綠巨人可採用分株和組織培養法繁殖。在生長點沒被破皮之前,不長到老熟程度是不萌櫱芽的。若人為破壞生長點,每株可分櫱3~5芽,苗雖壯實,但形態卻沒有組織培養養苗漂亮,家庭自繁可採取這種方法。
管理技術:培養綠巨人時,在試管苗期間應澆透水,保持80%以上的空氣濕度。成苗後每隔1~2天澆一遍透水,夏日增加葉面噴水,有洗塵、降溫、防日灼、增加空氣濕度等多種作用。為使株體長得端莊、勻稱,每隔半年應調整放置角度。綠巨人生長的好壞,關鍵是基肥是否充足。此外可視生長狀況,每月或不定期追施水肥或無機氮肥,以促進葉片生長,加深葉色,保持最佳觀賞狀態。
綠巨人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在通風不良時,偶爾可見蚜蟲和綠蝽象為害心葉。加強通風可以預防,盆栽以葉片相接為度。一旦發現蟲情,可人工抹除或用殺蟲劑殺滅。
觀賞價值:綠巨人植株威武雄狀,氣度不凡,漸變的花色能給人帶來無限遐想,是布置賓館等大型廳室的理想盆花,擺放在較大的家庭居室中也非常氣派。
酒瓶蘭盆栽
二、酒瓶蘭
酒瓶蘭為龍舌蘭科、酒瓶蘭屬常綠小喬木。
產地及習性:酒瓶蘭原墨西哥。喜日照充足,較喜肥,喜砂質壤土,耐乾燥,耐寒力強。在海南和華南沿南可露地越冬,其它地區段採到不同程度的保溫措施。
形態特徵:酒瓶蘭野生高達2~3米;盆栽株高可達1米,莖形狀奇特,乾的基部特別膨大,狀如酒瓶。膨大部分具有厚木栓層的樹皮,且龜裂成小方塊。葉細長、線形、薄革質、變垂;葉緣細鋸齒;長可達1.5~2米。
繁殖與栽培:酒瓶蘭繁殖多採用播種。4~11月,在酒瓶蘭生長期禁忌移動花盆及朝向,保證佔有一塊固定的領地。這時,可給予充足水份和養料,促使莖部膨大。根據盆土的干濕、葉色深淺,適時適量澆水施肥,既不積水又不失水;1~3月應嚴格控制水份,每月只澆一次與室溫相同的透水。施肥時,不可施生肥和濃肥。另外,每月可噴一次樂果或敵殺死,每年噴1~2次百菌清,這樣可大大提高酒瓶蘭禦寒能力。
觀賞價值:酒瓶蘭莖干挺拔豐腴,線葉亮麗流暢,外形奇特,為珍奇的觀賞花卉。
散尾葵盆栽
三、散尾葵
散尾葵屬棕櫚科常綠灌木。
產地及習性:原產馬達加斯加,我國各地多盆苛。散尾葵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也較耐陰。高生長緩慢而冠幅發育較快,自然整枝良好。要求微酸性透氣良好的砂質壤土,忌鹼性土。
形態特徵:株高3~4米。莖自地面分枝,有環紋;葉擴展拱形,長可達2米,葉柄平滑,黃色,羽片披針形,長60厘米,先端柔軟,背面主脈3條,隆起;花小,成串,金黃色,花期3~4月。
繁殖技術:散尾葵播種、分株均可繁殖。一般盆栽多採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但以秋季為好。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選到發育良好的條枝,從根部與母株割離,移入新盆重新定植即可。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發育好,應避免在強光下長時間照射。適量澆水,每日數次向葉面噴水,保持葉部濕潤。氣溫保持在20~25℃左右,大約20天可正常生長。
管理技術:室內盆栽散尾葵應選擇偏酸性土壤,北方應注意選用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壤土。澆水應根據季節遵循「干透濕透」的原則,乾燥炎熱的季節適當多澆,低溫陰雨則控制澆水。北方地區特別是水內含鹽、鹼較多的地方,應注意經常用黑礬調節土壤酸度。一年四季均可澆施液肥,夏季適當追施含氮有機肥,冬季可施芝麻醬渣等有機花肥。定期旋轉花盆,經常修剪下部、內部枯葉,注意修整冠形。冬季必須保證室內溫度在10℃以上。
觀賞價值:散尾葵植株高大,葉片披垂碧綠,北方盆栽布置會暢廳、堂,格外雄壯。
橡皮樹盆栽
四、橡皮樹
橡皮樹別名印度榕,屬桑科、無花果屬常綠灌木或喬木。
產地及習性:原產印度和馬來西亞,在我國分布較廣,大約有120種。橡皮樹喜溫暖和潮濕的環境,夏季在30℃的溫室內生長繁茂。冬季最低溫度一般在10℃以上。喜光照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境,要求土壤肥沃。
形態特徵:橡皮樹為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全株光滑,皮層內有乳汁,莖上生氣根。葉長圓形至橢圓形,長10~30厘米,葉面暗綠色,葉背淡黃綠色,全緣,革質,托葉紅色;花單生,雌雄同株。圓葉橡皮樹為常綠小灌木,高50~80厘米,多分枝。葉廣倒卵形,廣圓頭,基狹,長1.5~5厘米,革質,葉面濃綠色,脈腋有暗色腺體;隱頭花序球形至洋梨狀,徑約6~8℃毫米,單生,成熟後黃色或帶紅色。
繁殖技術:橡皮樹繁殖以扦插為主,扦插法用技插或芽葉插,極易生根,一年四季均可在室內扦插。夏季扦插,溫度保持在18~25℃時,2~3周即可生根。夏季也可在室外大田育苗。
管理技術:橡皮樹培養土用壤土和腐葉土混合並施以經腐熟的農家肥。由於其生長迅速,栽培時應做到水肥充足,除施基肥外,每月至少追施稀薄肥水1次,夏季應給予充足光照。盆栽一般2~3年根據生長狀史換盆1次。其次,因橡皮樹葉片大而繁茂,呼吸蒸騰作用強,應經常用清水噴淋葉面,也可用啤酒擦洗,可起到增肥作用,使葉片油綠光亮。
觀賞價值:橡皮樹是常見的庭園樹或盆栽觀葉植物。終年葉片碧綠,頗為美觀。在我國南方常用作庭園綠化、美化;化方地區多室內盆栽,用以布置賓館、會暢美化書房、客廳等,無論觀葉或觀型都深受人們喜愛。
南陽杉盆栽
五、南洋杉
南洋杉別名異葉南洋杉,屬南洋杉科、南洋杉屬。
產地及習性:南洋杉原產大洋洲諾福克島以及澳大利亞的東北部。我國廣東、海南、福建等地有栽培作園景樹,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常見盆栽供觀賞。南洋杉耐陰、不耐寒、不耐乾旱。喜溫暖濕潤氣候,具較強的抗病蟲、污染能力。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0~25℃,冬季最低溫度保持在5℃以上。
形態特徵:南洋杉為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分枝規則呈水平狀,小枝平伸或下垂,冬季輪換脫落;幼葉或小枝葉片軟、鐮刀狀,葉長1.5厘米左右,大樹及老枝上的葉呈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0.6百米左右。盆栽植株一般高1~2米。
繁殖技術:南洋杉可用播種或扦插進行繁殖。北方栽植的南洋杉很少結籽,常採用扦插繁殖。春季採集側芽抽出的直立新梢或徒長枝條作插穗(若用側枝、弱枝作插穗,培養的植株冠形不正,失去觀賞價值)。插穗長7厘米,插入溫度13~16℃、空氣相對濕度60~80%的溫室砂床即可生根。或將幼樹截頂,待頂端側芽抽出直立新梢,春季再剪下枝條扦插。
播種繁殖:播種前最好先破傷種皮,以促進發芽 ,籽播幼苗直根長,須根少,幼苗移植時易造成死苗,抓好護根、細植、保溫、遮蔭等技術要點,則能提高幼苗成活率。對斷根的幼苗可用清水洗後插於素砂中,適溫下1~2周即可從斷面重新發根。對斷芽斷莖帶葉的幼苗,可照常定植,成活後經一定時間就會萌發新芽。
管理技術:南洋杉喜光,需全光照,但忌強光。夏季置於室外樹蔭或半陰處。長期置於寒冷、陰暗的地方,植株會長得又細又高。9月應移入無霜凍、光照良好的冷室。溫度應逐漸變化,10月後理想的溫度為5~10℃。生長季節有規律地給植株澆水,冬季保持土壤潮濕。夏季盆土過干,冬季水量過大,空氣相對溫度在60%以下,都會使下層葉子發生軟垂。冬季光線太暗或溫度過高會造成針葉脫落或枯黃。生長季節每兩周施一次無鈣肥。一般2~3年在春季換一次盆,以防植株長得過高。盆土以三份壤土、一份腐葉土、一份粗砂和少量草木灰混合為好。土層的深度掌握在上層生根的芽點剛好露在土面上。
觀賞價值:南洋杉樹形美觀,生長迅速,供庭院行植或孤植,幼樹則是珍貴的觀葉植物。另外南洋杉材質優良,是澳洲及南非重要用材樹種。
波斯頓蕨盆栽
六、波斯頓蕨
波斯頓蕨為腎蕨科、腎蕨屬陸生性蕨類觀葉植物。
產地及習性:波斯頓蕨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喜陰濕,對溫度要求不嚴格,抗寒性較強,忌陽光直射。栽培土要求疏鬆、通氣性良好。
形態特徵:波斯頓蕨是腎蕨屬的突變種。一回羽狀復葉,其羽片較原種寬闊、彎垂,羽片長90~100厘米,披針形,黃綠色。小葉平出,葉緣波狀,葉尖扭曲。
繁殖技術:波斯頓蕨不產生孢子葉,只能用分株或走莖繁殖。分株周年均可進行,以春、秋季為好。分株後澆透水,置於陰處,能很快恢復生長。
管理技術:波斯頓蕨室外栽培可在普通培養土中摻入一半左右(體積比)的膨化塑料人造土,拌勻。室內盆栽可完全用質輕、清潔衛生的純膨化塑料人造土。波斯頓蕨宜置於蔭棚中栽培,蔭棚上遮一層遮蔭簾。再蓋一層無色薄膜更好,既防雨淋,又可避陽光直射。生長期每天澆水一次,宜滴灌,以免葉片沾上水珠而枯黃、腐爛。炎夏還可在盆花周圍噴水,以提高濕度。冬天應適當控制水分,保持濕潤即可。生長期須追施氮肥。室外栽培,可每月施2次稀薄有機肥水,切忌污染葉片;室內栽培,可每隔2個月左吉補充以氮素為主的營養液一次。為保證株形美觀,促進空氣流通,應結合整形剪除枯黃老葉。
觀賞價值:波斯頓蕨葉色鮮綠,株形秀雅,盆栽作為室內擺設或作壁掛式、鑲嵌式植物裝飾材料別具特色。
文竹盆栽
七、文竹
文竹別名雲片竹、山草,百合科、天門冬屬。
產地及習性:文竹原產南非。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不耐乾旱及霜凍。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
形態特徵:文竹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光滑柔細,呈攀援狀。葉纖細,水平開展,葉小,長約3~5毫米。真葉退化為鱗片或刺。花小,兩性,白色。漿果球形,紫黑色。花期多在2~3月或6~7月,也有一看開兩次花的。
繁殖技術:文竹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播種在3~4月進行,播前浸種24小時。點播於10厘米深盆內,加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20~25℃溫度和盆土濕潤,20~30天可發芽。苗高5~10厘米可定植於溫室或上盆。4~5年生大株,可於春季進行分株繁殖。
管理技術:文竹為陰性植物,不應放在光線太強的地方,否則易造成枝葉枯黃。澆水要適當,保持盆土見濕見干,一般澆水使表土濕潤即可,乾燥季節應多向葉面噴灑清水。文竹喜肥,每10~15天施1次以氮、鉀為主的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或牛奶殘汁摻水澆入。文竹生長快,要隨時疏剪過弱、過密及老枝、枯莖,有利通風及保持低矮姿態。文竹也可用竹筒栽種,其透水性、存水性都好,不必盆底鑽孔。
觀賞價值:文竹以盆栽觀葉為主,清新淡雅,布置書房更顯書卷氣息。文竹的根、莖、葉均可入葯,全年可采。文竹枝葉纖細,挺拔秀麗,疏密青翠,姿態瀟灑,是良好的切花、花束、花籃的陪襯材料。
假檳榔盆栽
八、假檳榔
假檳榔為棕櫚科常綠高大喬木。
產地及習性:假檳榔原產大洋洲,我國廣東、海南、台灣等地都可露地栽培。假檳榔喜歡高溫、高濕、避風、向陽的環境。在北方多盆栽,盆土以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為好。
形態特徵:假檳榔高可達18米以上,莖干有環紋,單生,挺直;葉片為羽狀復葉,長1~2米,小葉細長,簇生頂部,葉柄基部繞莖一圈,脫落後形成一圈節痕;一般夏季開花,穗狀圓錐形花序下垂,乳黃色;球形果,紅色。
繁殖技術:假檳榔以播種繁殖為主,種子採收後洗凈果肉,在溫水中浸種兩天後播種,應隨發芽隨移植,在幼齡期生長較緩慢,成齡後生長迅速。
管理技術:假檳榔栽植時加施基肥,在生長旺盛的季節可每月追施稀薄液肥。在冬季應使室溫不低於10℃。休眠期控制澆水,保持盆土濕潤,1~2年換盆1次。
觀賞價值:假檳榔植株高大雄偉,裝點室內,氣度非凡。其碧綠披垂的葉片隨風飄曳,使人彷彿置身於熱帶風光之中。
金琥盆栽
九、金琥
金琥別名黃刺金琥,是仙人掌科、金琥屬中最具魅力的仙人球種類。栽櫚中還有幾個主要變種,如白刺金琥、狂刺金琥、短刺金琥、金琥錦、金琥冠等。
產地及習性:金琥原產墨西哥沙漠地區,現我國南方、北方均有引種栽培。金琥性喜陽光充足,多喜肥沃、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夏季高溫炎熱期應適當蔽蔭,以防球體被強光灼傷。
形態特徵:金琥莖球狀,球體深綠,密生黃色硬刺,球頂部密生金黃色的綿毛;花黃色,頂生於綿毛叢中,呂等大小,非常美麗壯觀;果被鱗片及綿毛,種子黑色光滑。
繁殖技術:金琥採用播種繁殖和仔球嫁接法繁殖。1、播種法:用當年採收的種子出苗率高。播種在5~9月進行,發芽後30~40天幼苗球體已有米粒或綠豆大小,可進行移栽或嫁接在砧木上催長。2、仔球嫁接法:是將培育3個月以上的實生苗嫁接上柔嫩的量天尺上催長。待接穗長到一定大小或砧木支撐不了時,可切下,晾乾傷口後進行扦插盆栽。在土壤肥沃、空氣流通的良好環境下,不經嫁接的實生苗生長也很快。上盆後的實生苗或嫁接仔球,應放置在半蔭處,忌陽光直射,7~10天後球體不萎縮,即成活。
管理技術:金琥喜含石灰質的沙壤土,可用等量的粗沙、壤土、腐葉土及少量陳牆灰混合配製。每年應進行一次翻盆換土和剪除老根。3月中旬將球從盆中取出,剪除老根,勿傷主根。剪好後,把壞放在通風處晾4~5天,使剪口風干;翻盆使用的新培養土,宜用發酵後的畜、禽糞肥作基肥,加入煤灰、草木灰及少量動物骨粉等混合拌勻;盆要用陽光曬、蒸煮和噴葯等辦法進行清毒處理,以防爛球。
金琥性喜陽光充足,但夏季宜半蔭,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中午前後應遮蔭,避免強陽光灼傷球體。在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5時以後,可將它置於陽光下,促使多育花蕾,並可避免過分遮蔭,球體變長而降低觀賞價值。越冬溫度保持8~10℃,並保持盆土乾燥。溫度太低時,球體會產生黃斑。夏季防雨淋。
夏季是金琥的生長旺季,需水量增加。如遇乾旱要勤澆水,時間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切忌在炎熱的中午澆過涼的水,易引起「著涼」而致博如中午盆土過干,可少噴水使盆面濕潤即可,不能向球的頂部及嫁接部位噴水,以免積水腐爛。生長期內,半月左右施1~2次含氮、磷、鉀等成分的稀薄肥液,潔合澆水使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濃度適當。
金琥生性強健,抗病力強,但夏季由於濕、熱、通風不良等因素,易受紅蜘蛛、介殼蟲、粉虱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對紅蜘蛛、介殼蟲、粉虱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對紅蜘蛛、用40%樂果或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發現介殼蟲、粉虱等為害時,可進行人工抹殺。
觀賞價值:金琥壽命很長,栽培容易,成年大金琥花繁球壯,金碧輝煌,觀賞價值很高。而且體積小,占據空間少,是城市家庭綠化十分理想的一種觀賞植物。
發財樹盆栽
十、發財樹
發財樹學名瓜栗,別名發財樹、馬拉巴栗、中美木棉,為木棉科、瓜栗屬(中美木棉屬)觀葉植物。
產地及習性:發財樹原產熱帶美洲,我國1964年從墨西哥引入,在廣東林科院標本園內栽培,現已開花結果。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土壤排水性能好,生長適溫中等即可。發財樹對光照要求不嚴,無論是在強光下,還是在弱光的房間內,都能較好適應。
形態特徵:發財樹為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0米左右。掌狀復葉互生,葉柄長10~28厘米;小葉5~9枚,葉長橢圓形、全緣,葉前端尖,長約10~22厘米,羽狀脈,小葉柄短。花單生於葉腋,有小苞片2~3枚,花朵淡黃色。
繁殖技術:發財樹通常用種子播種育苗來繁殖新株,也可用扦插法繁殖,由於種子苗具有出苗齊、根直苗順、便於編辮和能長出渾圓可愛的「蘿卜頭」等特點,成為園藝生產者普遍採用的繁殖方法,但目前大量的種子主要來源於境外,海南可自產少量。
發財樹扦插繁殖容易,在華南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北方愛好者不妨在每年氣溫較高的5~8月進行。插條可用盆栽修剪下來的頂梢或枝幹,長約10~15厘米,插於素少或壤土中,成活率高。與播種苗相比,扦插苗存在頭莖不膨大或只略微膨大、苗稈不美觀的缺陷,在園藝生產上不採用此法,僅限於家庭趣味載培。
管理技術:發財樹要求粘重、中度肥沃、有良好排水性能、pH值6.5左吉的土壤,一般用園土6份、腐熟有機肥2份、粗砂2份,或腐葉土8份、煤渣傑2份配製成培養土,盆或缸至少深40厘米,利於根系的生長發育。夏季應避免陽光直射,擺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冬季擺放在室內明亮處。冬季室溫保持在15~25℃,切忌室溫在8℃以下,否則易發生寒害,輕者落葉,重則死亡。發財樹不易過多澆水,以防盆土積水,引起根部腐爛,導致植株死亡。應每天向葉片噴水,確保葉色翠綠。適量追施磷、鉀肥,可使莖干粗壯,呈現蒼勁古樸之美。春季應修剪技條,以促使莖基萌生新技,使長出的新技便於綁編造型。
觀賞價值:發財樹樹姿幽雅,色彩鮮艷,除編辮造型外,還可通過嫁接進行鹿、狗、海獅、游龍等動物造型。可用於各大賓館、飯店、商場及家庭等場所的室內綠化裝飾,氣派非凡,是一種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
一品紅盆栽
十一、一品紅
一品紅別名猩猩木、象牙紅、老來嬌,是大戟科、大戟屬直立灌木。
產地及習性:一品紅原產墨西哥及美洲熱帶。性喜溫暖、陽光充足,需透氣性強、排水好的肥沃疏鬆土壤。
形態特徵:一品紅高1~3米,莖有白色乳汁;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寬披針形,長10~15厘米,全緣或具波狀齒,綠色,背有柔毛。花序頂生,下方葉片呈朱紅色,徑5~7厘米;總苞淡綠色,每苞片有大而色黃的腺體1~2枚。
繁殖技術:一品紅採用硬枝或嫩枝扦插繁殖。1、硬枝扦插多在春季3~5月進行,剪取一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枝條,長約10厘米,作插穗;剪除插穗上的葉片,切口蘸上草木灰,待晾乾切口後插入細沙中,深度約5厘米,充分灌水,並保持溫度在22~24℃,約一個月左右生根。2、嫩枝扦插是選當年生嫩條生長到6~8片葉時,取6~8厘米長,具3~4個節的一段嫩梢,在節下剪平,去除基部大葉後,立即投入清水中,以阻止乳汁外流,然且扦插,並保持基質潮濕,大約20天左右可以生根。
管理技術:一品紅在我國南方可做露地栽培,北方作溫室載培,但在5~9月間需充分接受光照,使植株得到充分的生長,而且日照長短是影響一品紅開花的重要因素。一品紅對肥料需求量高於唐菖蒲和香石竹,成齡植株通常在花芽分化前2周,對每株補充一茶匙氮、磷、鉀為14:14:14樹脂膜緩效肥,以補充可溶性肥料的不足,冬季肥料濃度應降低一半。一品紅除在插條生根期間葉面喜水外,其他時間,葉面均以乾燥為好。夏、秋摘心2~3次,疏除弱枝,月施液肥1次。如欲提前開花,可選枝條長20厘米的植株,縮短日照,每日9小時,經40天後可開化。越冬溫度不低於5℃。
觀賞價值:一品紅自然花期在12月中下旬,正值聖誕節與元旦前夕,為節日增添熱烈歡樂的氣氛,是節日的主要盆花。近年來,由於其花期長、苞片色紅艷、奪目,且易控制花期,又應用於切花生產中,受到人們普遍歡迎。
風信子盆栽
十二、風信子
被譽為「西洋水仙」的風信子,其名源於希臘文阿信特斯的譯音,原是希臘神話中被阿波羅女神所愛的一位英俊美男子的名字。它原產於南歐和小亞細亞一帶。為當今舉世馳名的香花,以荷蘭栽培最多,並暢銷世界各地。
在國外,風信子的花語為「只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這話正好道出了風信子的芳容和內涵。它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其種頭為球形的鱗莖,植株高約半尺,葉似短劍,肥厚無柄,共五六片。花從鱗莖抽出,呈總狀花序,周圍密布二三十朵小花,每花6瓣,像個卷邊的小鍾,由下至上逐段開放,並能散發出陣陣香味。各種品種噴香的程度不盡相同,開粉紅色花的表現清香,開淡紫色花的較為濃馥,開純白色花的則香味較淡,故對風信子有觀賞經驗的人就能很快分辨出來。
由於民族本色、文化素養和觀賞水平存有差異,人們對水仙花的觀感就相距很大。中國人對漳州水仙那種秀而不媚、嬌而不傲、冰肌玉骨、高雅清逸的神韻富有深厚感情。而西方人士對風信子那種流光溢彩、艷色紛呈、奇特趣致、灑脫不羈的情調趨之若鶩。風信子正恰好答合他們視覺的感應。故歐美各國的花壇或花境常常把風信子連片種植,當開起花來,好象一幅幅燦爛奪目的彩畫。還有許多家庭把風信子養在一個特製的像葫蘆般的玻璃瓶里,在上段可以觀賞到它的花簇,在下段可以看到它一束粗壯的白根,這種花、根並茂的情景,除了洋蘭外,其它花草是難以見到的。
當今,全世界風信子的園藝品種約有130多個。主要分為「荷蘭種」和「羅馬種」兩類。前者屬正宗品種,絕大多數每株只長1支花葶,體勢粗壯,花朵較大。而後者則多是變異的雜種,每株能著生二三支花葶,體勢幼弱,花朵較細,多數消費者喜購荷蘭風信子。目前我國尚未能自行繁種,尚需從國外引進。在選購種頭時,要注意挑選皮色鮮明、質地結實,沒有病斑和蟲口的為好。通常從種皮的顏色可以基本判斷它所開的是什麼顏色的花,比如外皮為紫紅色的它就會開紫紅色的花。若是白色的將會開白色的花。但有些經過雜交育成的品種,其顏色較為復雜,有時會分辨不清,需要向經營者詢問清楚才好購買。
當種頭購回後,為了使它打破休眠期,要先放進冰箱的最下格冷藏一個月左右,以便於日後順利開花。但從冰箱取出時,最好移放在陰涼的地方七八天才可播種。對於風信子的栽培有兩種方式:一是盆栽。即在10月份時將種頭種入有培養土的盆內,每小盆種1球,大盆種3~4球然後蓋土,種後要注意增施磷、鉀肥,經過120天左吉將可開花。二是水養。可在12月份將種頭放在闊口有格的玻璃瓶內,加入少許木炭以幫助消毒和防腐。其種頭僅浸至球底便可。然後放置到陰暗的地方,並用黑布遮住瓶子,這樣經過20多天後根部便在全黑的環境下萌發出來。這時可拿出室外讓它接受陽光照射。初時每天照一兩個小時,再逐步增至七八個小時,如果天氣變化不大的話,到春節便有可能開花了。
風信子在開花後,如果種頭保存得好,到第二年再種將有希望再度開花。但因這種頭經已退化,即使可能成活,其植株也會變得矮小,花葶亦趨於萎縮,故不能繼續保留,到翌年另買新的種頭栽培為妥。
西洋杜鵑盆栽
十三、西洋杜鵑
昔日,人們徜徉在年宵花市時,大多僅采購一些桃花、菊花、銀柳等作為瓶插之用。近年來,隨著大批新潮花卉的涌現,許多人被那輕巧玲瓏的小盆花引起興趣來了。尤其是那鋪紅展翠、艷蓋群芳的西洋杜鵑最能令人為之動心,總祈求在春節時得以擁有。
西洋杜鵑,簡稱西鵑。是荷蘭和比利時專家經過長期雜交選育而獲得的新品種。據聞其中蘊含有中國杜鵑的親緣。因最初在比利時繁殖推廣最多,故又名「比列時杜鵑」,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的名花之一。其特徵是株型矮壯,樹冠緊密,花繁葉茂,多為重瓣和復瓣,其瓣型有圓闊、狹長、後翻、波浪、皺邊等。花紋有點紅、鑲邊、飛白、灑金、雲彩等。一般樹冠直徑有25厘米的可開花三四十朵,比本地杜鵑多兩三倍,花容端莊、嬌艷、風雅而迷人,從始花到終花長達四五十天,到了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時仍然可以見到它那甜甜的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