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翠盆景
Ⅰ 瑞香花有毒嗎
是否有毒,種類不同葯性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放置場所:瑞香盆景宜放置於溫暖濕潤、半陰半陽的場所。夏季應避陽光曝曬,冬季宜放在有光照、空氣流通的南邊窗下。
葯用用途
據"中葯大辭典"匯輯,瑞香的根、莖、葉、花均可入葯。它性甘無毒,具有清熱解車,消炎去腫,活血去瘀之功能。民間常用鮮葉搗爛治咽喉腫痛、牙齒痛、血疔熱癤,用於花滲酒家檫塗無名腫毒及各種皮膚病。
【別名】雪凍花、雪花皮、對雪開、雪地開花、雪冬花、金腰帶、鐵牛皮、山棉皮、暖骨鳳、紅總管
【來源】瑞香科瑞香屬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以根、樹皮、葉及花入葯。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
【化學成分】全草含白瑞香素-7-葡萄糖甙2~4%,白瑞香素-8-葡萄糖甙。
此類成分主含在地上部分。
本品尚含多量傘形花內酯。
【葯性】
白瑞香甙給家兔口服30~50毫克/公斤時,可降低血液凝固性,作用最強在第2~3天,並持續1~3天。
時間延長,血液對肝素的耐受性降低,第Ⅱ、Ⅶ、Ⅹ因子活性下降。
血塊彈力圖上也顯示反應時間(τ)及血塊形成(k)的延長。
此種作用可被維生素K所拮抗。
白瑞香甙還能促進體內尿酸之排泄。
同屬植物紫歐瑞香的樹皮,特別是新鮮樹皮(名白瑞香皮)含白瑞香脂,為強烈的發泡劑,內服可引起嘔吐、血便等,吸收中毒可引起體溫升高、興奮、脈速、呼 吸困難,最後死於虛脫。
【性味歸經】辛,甘,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咽炎,牙痛,乳腺癌初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2~4錢。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常見葯方
瑞香除觀賞外,葯用價值也很高。瑞香根、樹皮、花均可入葯。性味甘、咸,能活血化瘀。緩解痙攣,止痛,祛風除濕,治急喉風,手腳麻木,凍瘡、燒傷。
風濕痛:花6克,桂枝9克,水煎服;並用樹皮及葉4至8兩,煎水外洗患處。
坐骨神經痛:樹皮9克煎水服。每日2次,連服數日。
咽喉腫痛:花或根12克,搗爛,加開水服。
牙齒痛:花或根6克,雞蛋2個,共煎,吃蛋和湯。外用花數朵,搗爛,含痛牙處。
跌打損傷:樹皮50克,童便浸24小時,曬干與生草烏3克,自然銅3克,共研細末,每日2次,每次3克,開水送服。
胎動流血,產後血暈:莖、葉12克,虎耳草50克,水煎服。
胃脘痛:根250克,花50克,研末,每次3克,開水送服,每日一次。
毒蛇咬傷:根同燒酒磨成濃汁,塗搽傷口周圍及腫脹部位。葯幹了再塗。
Ⅱ 九寨溝資料簡介
九寨溝,被譽為美麗的世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它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
九寨溝的魅力
九寨溝在四川北部南坪縣境內,縱深40多公里,總面積6萬多公頃,三條主溝形成Y形分布,總長達60餘公里。由於交通不便,這里幾平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僅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崇山峻嶺之中,九寨溝因此得名。這里保存著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色,因而有著自己的特殊景觀。據說,在世界別的地方已經很難見到。
九寨溝之美在水。這里湖泊很多,當地人叫海子,據說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個,最小的面積不到半畝,最長的長海長7公里斗,長海的景色最為動人。近處綠水,清澈見底;遠方蔚藍,平靜無波;兩岸山樹,映入海中。以綠為主調的色彩和周圍寧靜的環境,使遊人恍如踏入仙境。
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達三十米,在別處不可思議。因該地森林多,
地層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對水起凈化作用。透過清亮的水,湖底的藻類、沉積物和山峰樹影一起映入眼簾,顯得五光十色,被稱為五花海。
令人神往的瀑布
九寨溝的瀑布也叫人神往。這里河道縱橫,水流順著呈台階形的河谷奔騰而下,構成數不清的瀑布。有的細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若玉帶飄舞,有的似銀河奔瀉。寬度或長度超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就有六條之多,其中「諾日朗」瀑布,寬100米以上,高20多米,水流凌空而下,銀花四濺,水聲隆隆。「樹正瀑布」不寬,但高30餘米,湖水分兩路猛瀉谷底,震耳欲聾。有的瀑布,呈多級下跌,崖壁上長滿繁茂青翠的樹,瀑水從林間穿流下瀉,形成罕見的「森林瀑布」。九寨溝的一些小河裡生長著大量的灌木叢。岸邊的冷杉、白楊、樺、柏等樹,粗根扎進河底,讓粉紅色的須根漂浮水中。從高處看去,叢叢灌木,活像水中盆景。
九寨溝附近群山上生長著大片的箭竹林,為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熊貓提供了棲息繁衍的場所。這里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產地之一,被列為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里還生活著金絲猴、小熊貓等珍貴動物。
游九寨溝最好是深秋。這時,山坡樹木的樹葉,除了綠色以外,還呈現出金黃、火紅等色彩,五彩繽紛,十分迷人。
奇妙的「黃龍」
在九寨溝南另有一絕妙去處:黃龍。黃龍在黃龍溝位於松潘縣志東約35公里處,是玉翠山中一條南北向的溝谷,長約七八公里。這條溝的奇妙之處是溝底的岩石,晶瑩光滑,類似石灰岩溶洞中的鍾乳石,岩石跌宕起伏,順著山溝,曲折蜿蜒,猶如一條黃龍盤旋而上。黃龍的奇異的景色。使它擁有「黃龍天下絕」的美稱。
旅遊服務
去九寨溝旅遊以春末至秋初為宜,九月底至十月最佳。如果是旅行團前往,游九寨溝、黃龍,則由導游帶領游覽,一般不會放過比較精彩的景點。如是自行前往,游覽囊線可安排3-5天,以5天為宜,第一天游寶鏡岩景區和樹正景區,第二天游日則景區,第三天游劍岩景區,第四天游長海景區,第五天游扎如景區,如只有3天時間,則先後游日則、劍岩景區、長海景區和樹正、寶鏡岩景區。省去扎如景區,同時遊程也緊湊一點。
九寨溝黃龍季節提示
九寨溝春天平均氣溫為 6 度至 12 度,晝夜溫差很大,白天陽光明媚,日照充足,夜晚氣溫較低,旅遊者著衣應根據天氣情況及時更換,白天著體恤或薄外套,早晚可穿大衣。各種防曬及保濕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九寨溝夏平均氣溫為 13 度至 21 度,晝夜溫差較小,白天日照強烈,夜晚較為涼爽,旅遊者可輕裝上陣,切記帶好各種防曬用品。
九寨溝秋平均氣溫為 4 度至 13 度,晝夜溫差很大。此時九寨溝進入雨季,陰雨天氣較多。晴天秋高氣爽,陽光明媚,雨天氣溫較低。旅遊者著衣應帶好防風保暖衣物及雨具,防曬用品也是不能少的。
九寨溝冬天均氣溫為 0 度至 3 度,晝夜溫差不大。此時九寨溝天氣乾冷,請旅遊者帶足保暖用品和保濕用品,建議多食水果。下雪後很刺眼,請帶一副太陽鏡。
Ⅲ 硅化木(Fossil Woods)是什麼
已石化了的樹木,又稱為木化石。由於地殼運動,成片的樹木被泥沙、火山灰等埋藏,幾經滄桑,樹木被二氧化硅充填與交代,形成了硅化木(圖9.67)。在此過程中,鐵、錳等致色物質的進入,成就了當今帶有紅、黃、黑等五彩斑斕迷人色彩、堪比玉石的硅化木。硅化木根據主要礦物組成可細分為蛋白石硅化木、瑪瑙硅化木和普通硅化木。
硅化木一般形成於中生代,尤以侏羅紀、白堊紀最盛,分布遍及全球,絕大部分由裸子植物松柏綱的樹干轉變而成。我國硅化木產地眾多,如新疆、北京、雲南、江西、遼寧等,有時可見整棵帶根樁的硅化木樹乾和成群的樹樁——石森林,如新疆奇台縣將軍戈壁灘上,有硅化木1000多株,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原始化石森林,景象蔚為壯觀。
硅化木的收藏由來已久,古時稱為神化木,最著名的要數杭州西湖岳王廟內的「精忠柏」了。硅化木以質地細膩、木紋年輪清晰、色彩豐富者為佳;硅化程度高、年輪清晰、拋光呈玻璃光澤者可躋身玉石之列;翠綠色者更為罕見,被譽為硅化木中的極品;帶樹皮及有年輪、蟲洞、樹結等天然形態者亦相當珍貴,用作盆景,可賞心悅目、陶冶情趣。
Ⅳ 東山島哪裡比較好玩
東山島方崇鈞解答:
蘇峰山
蘇峰山,東山島第一高峰。在此,可居高臨下俯覽專整個海島,無論屬日出還是看落日余暉,都是不二之選。
岩雅村
岩雅村位於東山縣城11公里多的東山最高峰—蘇峰山北麓,美麗的金鑾灣與冬古灣交界處,屬冬古行政村的偏僻而又美麗的小漁村。
銅陵鎮
位於島的東北部,是一座歷經了600多年風雨的古鎮, 有「海濱鄒魯」 美譽。東山古早名為銅山,主要指的也就是銅陵鎮的部分區域,目前而言是整座小島的經濟、文化中心。無論是體驗民俗活動、品嘗美味可口的海鮮大餐、逛夜市,還是感受濃濃的海島特色宗教氛圍,來這里都是值得。
東門嶼景區
東門嶼是我國的四大名嶼之一,特色在於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宗教交流頻繁。
包括但不局限以上。
Ⅳ 清皇宮妃子福晉頭上的花有什麼講究
鈿子分鳳鈿、滿鈿、半鈿三種。其制以黑絨及緞條製成內胎,以銀絲或銅絲之外,綴點翠,或穿珠之飾。」一般婦女多用銅絲或鐵絲做成「頭發撐子」,鈿子有鳳鈿、滿鈿、半鈿三種。鈿子前如鳳冠,後加覆箕,上穹下廣;將頭發分兩縷纏繞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飾物
簪子是滿族婦女梳各種發髻必不可少的首飾。通常滿族婦女喜歡在發髻上插飾金、銀、珠玉、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壓鬢簪、鳳頭簪、龍頭簪等。簪子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在選擇時還要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和身份來定。比如人關前,努爾哈赤的福晉和諸貝勒的福晉、格格們,使用製作發飾的最好材料首選為東珠。兩百年後漸漸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與珍珠相提並論的還有金、玉等為上乘材料,另外鍍金、銀或銅制,也有寶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種簪環首飾,裝飾在發髻之上,這若是同進關以後相比,就顯得簡單得多了。進關以後,由於受到漢族婦女頭飾的影響,滿族婦女,特別是宮廷貴婦的簪環首飾,就越發的講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為其母辦六十大壽時,在恭進的壽禮中,僅各種簪子的名稱就讓人瞠目結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勝簪、景福長綿簪、日永琴書簪、日月升恆萬壽簪、仁風普扇簪、萬年吉慶簪、方壺集瑞邊花(鬢花)、瑤池清供邊花、西池獻壽簪、萬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雲擁福簪、綠雪含芳簪……等等。這些發簪無論在用料上,還是在製作上,無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從清代後妃遺留下來的簪飾來看,簪分兩種類型。一是實用簪,多用於固定發髻和頭型用的。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製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發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現故宮內珍藏的多幅宮廷寫實畫,都有後妃戴簪的描繪。從圖上看,她們有的將簪戴在發髻正中,有的斜插在發髻的根部。後妃們頭上戴滿了珠寶首飾,發簪卻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後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寶為質地,製作工藝上亦十分講究,往往是用一整塊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頭和針梃連為一體的簪最為珍貴。如北京故宮珍藏的白玉一筆壽字簪就是一塊純凈的羊脂白玉製成的,簪梃即是壽字的最後一筆。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盤腸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飾中之佳作。此外還有金質的福在眼前管、喜鵲登梅簪、五蝠捧壽簪等以雕刻精細、玲瓏剔透而受到矚目。還有金質底上鑲嵌各種珍珠寶石的頭簪,多是簪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麗華貴之感。隨著清代後妃發式逐步加寬加大,簪飾的形制也逐步朝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是簪頭逐漸變小,如疙瘩針、耳挖勺、老鴉瓢等;另一種是簪飾越來越大,不僅適合滿族婦女梳兩把頭覆蓋面大的特點,還逐漸演變成頭花、扁方等大首飾。
頭簪作為首飾戴在頭上,不僅起到美飾發髻的作用,簪頭製成的寓意吉語還有托物寄情、表達心聲意願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後妃遺留下的簪飾來說,形式之多,花樣之廣是前代各個時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寶館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報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頭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約五厘米長,看上去就像一頑童在作舞蹈狀。在畸形珠左邊飾一藍寶石雕琢的寶瓶,瓶口插幾枝細細的紅珊瑚枝襯托著一個「安」字。頑童背後一柄金如意柄,將其與寶瓶連為一體,並將金累絲靈芝如意頭露在頑童右側。從頑童裝飾看是個男孩。整個如意連在一起便稱.之為「童子報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講究「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皇帝的妻妾當然是以皇帝為綱,要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壽多子孫」,以使皇家血脈旺盛,帝王基業萬古千秋地傳承到永遠,這只頭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實並非那麽稱心如意.
滿族婦女最偏愛的頭花當屬絨花,尤其是在女兒出嫁時,頭上必須戴紅色絨花,圖火紅吉利,據說漢語中的「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因此,便有戴絨花即為榮華富貴之意。在滿族婦女中,只要條件允許,不僅婚禮喜慶日時要戴絨花,而且一年四季都願意頭戴絨花,求諧音吉祥。尤其到應時節序戴應季絨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陽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陽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蘆陽生……。清宮後妃們的頭花,還有大批的絨花、絹花、綾花流存於世,這些花色彩協調,暈色層次豐富,堪稱「亂真」之花。據說唐代楊貴妃鬢角有一顆黑痣,常將大朵鮮花戴在鬢邊用以掩飾。因鮮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製鮮花顏色做絹花。此工藝不斷發展,越制越精。清代遺留下來的絨、絹、綾、綢等質地的頭花有白、粉、桃紅三暈色的牡丹花,淺黃、中黃、深黃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間的梅花等等,歷時百年不久,仍鮮艷悅人。
釵和簪的用途相似,都是女子盤髻必不可少的首飾。釵有雙梃或三梃的,較之簪對於發髻的固定更為牢固-_-些。古老的釵與簪形式雷同,也是由釵頭針梃自然連接…處。如漢代流行的玉燕釵就是其中的一例。相傳漢武帝建造招靈閣時,有神女留下一支玉釵。武帝把玉釵賜給一位趙姓寵姬。幾十年後,漢昭帝繼承帝位,後宮女子時興戴釵,苦於沒有理想的式樣,到處尋找。一次,宮女們看到這支玉釵無雕無飾,樣子普通,就想把它毀了另做。但等第二天打開釵盒時,只見一支飛燕直奔天空。燕子起飛,尾巴呈叉形的美麗形象,使宮中女子深受啟發,於是紛紛以飛燕為式製造頭釵。燕子的尾巴插在發髻上十分適宜,因此取名為玉燕釵。隨著頭釵的廣泛使用,各種質地、各種造型的頭釵不斷出現。最常見的是鳳頭釵,它的製作就由釵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而成。現在北京的故宮尚存有清代後妃戴過的釵,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釵頭上裝飾極美,一類是光素釵頭無裝飾。
流蘇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首飾,其造型近似簪頭,但在簪頭的頂端垂下幾排珠穗,隨人行動,搖曳不停,與古代八大類首飾中的步搖極為相像。步搖首飾始見漢代,最初只流行於漢代宮廷與貴族女人頭上。何為步搖?「步搖者,貫以黃金珠玉,由釵垂下,步則搖之之意。」步搖屬於漢代禮制首飾,其形制與質地都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徵。漢代以後,步搖才逐漸被民間百姓所見,才有機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在貴族婦女中,還實行過一陣加於冠上的步搖冠。戴在頭上較之步搖更富有富貴豪華之感。
東珠耳環:耳環為黃金托,每隻嵌有三顆東珠。清代後妃戴耳環有等級,穿朝服皇後要戴鑲有三顆東珠的,妃嬪戴一對珍珠,平時隨意。
翡翠手串:由十八顆翠珠,兩顆碧璽珠穿成,與碧璽佛頭相連,下穿鑽石,紅寶石,珍珠、結牌等裝飾物。手串可以戴在手腕上,也可掛在衣襟的紐扣上
翡翠手鐲
清宮後妃戴的扁方質地有金、銀、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寶石等。其製做精細為天下罕見。如金縲絲加點翠、銀鑲嵌寶石、金鏨花、玉雕刻多種多樣。在扁方僅一寸寬的狹面上,能製做出花鳥魚蟲、亭台樓閣、瓜果文字等維妙維肖的精美圖案
點翠頭花
花上的藍色的底子的工藝叫「點翠」,就是將翠鳥的羽毛用特殊的膠粘劑貼在金屬上,製成的各種首飾器物,古代雲南等地每年都要向宮廷朝貢幾百對翠鳥皮,用此羽毛來製作各種頭飾、風景掛屏、盆景的花葉等點綴之物。翠羽根據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鳥羽的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於變化,生動活潑的
清代滿族婦女的扁方與漢代長簪有類似作用,且尺寸相同。只是使用對象不同罷了。由此可推斷,扁方可能由長簪演變而來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喪事,妻子為丈夫戴孝。放下「兩把頭」,頭上插一個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兒媳為公婆戴孝,則要插一白銀或白銅小扁方,以示區別。
清宮頭花,將寶石做成的花辨、花蕊的底部鑽上孔,穿細銅絲,繞成彈性很大的彈簧,輕輕一動,擅擺不停。使飛禽的眼睛、觸角,植物的須葉、枝杈形象逼真,維妙維肖。戴在女性頭上無疑增加了幾分嬌態美姿。
頭花是清宮後妃的主要首飾,多以珠寶鑲嵌而成。後妃喜戴頭花,因花朵大、覆蓋面大,戴在「兩把頭」正中,顯得富麗堂皇。頭花有美飾發髻的用意,亦有顯示身份、地位的意思。在慈禧的許多畫像、照片中,都能見到她發髻高聳,頭戴大朵頭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歡珠寶頭花,還喜戴大朵絨花。這是因為漢語中的「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戴絨花即有榮華富貴的意思。清宮後妃一年四季都戴絨頭花,以求吉祥。
發簪,最精美的有翠嵌珠寶頭簪、銀嵌翠蝴、蝶簪、銀鍍金嵌珠寶點翠花簪、銅鍍金點翠珠寶簪等。發簪製作過程十分復雜:先用金銀製成特定形體的簪架,簪架周圍高出一圈,中間凹陷的部分粘貼羽毛,它是用翠烏藍,紫色羽毛絨古稱「點翠」,再配上一圈「金邊」,嵌翡翠、珍珠、碧璽、珊瑚、寶石等珍貴材料,再飾以美滿的吉祥圖案的
頭簪的原意是連綴,因戴冠於發要用工具,以後就把這種工具稱為簪了。簪後來又變為婦女頭上的裝飾品。貴族婦女「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驅,喜以滿頭珠翠為榮耀
晚清又風行頭套式的大拉翅:形似扇面的硬殼,高約一尺余,裡面用鐵絲按照頭圍大小做一圓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邊包上青緞和青絨布,做成一個固定的純裝飾性大兩把頭。用時戴在頭上,不用時摘下擱置一邊。既能美飾頭發,又摘戴自如。大拉翅取代了用發架梳的兩把頭,據說是慈禧的獨創發明。慈禧名為太後,實為女皇,她所處地位與清代的太後皇後都不同。加之她奢侈無度、生活靡費。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美的標准。
金鑲珠寶松鼠簪,簪金質,兩端各嵌飾紅寶石1粒,較粗的一端鏨雕出松鼠和樹枝的形狀,並嵌碧璽1粒、珍珠2粒.此金簪造型簡潔,構思巧妙,在清宮金鑲寶石簪中屬於較為簡潔的一種。
金鑲紅寶石耳環,金質耳環上鑲紅寶石,珍珠,翡翠,水鑽等,是清宮內務府從京城首飾店購入內廷的。
玉佩,《禮記》上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用玉比喻君子品德。玉佩是古代貴族男女人人都有的裝飾品。
累絲金鳳,鳳身以金絲製成,頭尾點翠並鑲紅寶石、貓眼和珍珠,鳳嘴銜珍珠,珊瑚流蘇和紅寶石墜角(點翠和流蘇等皆已脫落)。
金鑲東珠耳墜,一副6隻,戴時皇後左右各3隻,妃各2隻的
清朝:
清代後妃綢綉朝袍
皇後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穿朝袍時必須與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清末宣統淑妃文秀大婚用金黃地綢綉朝袍。
清代後妃金龍朝袍
皇後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穿朝袍時必須與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清代乾隆皇後所穿的明黃緞綉五彩雲金龍朝袍。
清代吉服褂
清代吉服褂樣式與龍褂相同,為圓領、對襟、左右開氣、袖口平直的長袍。根據人物的身份的不同,所綉圖案不同。如鎮國公夫人、民公夫人、輔國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的吉服褂,均綉花卉八團,為石青色。本圖為清代孔子67代衍聖公夫人張氏畫像,穿八團花卉吉服褂
清乾隆皇後朝褂
清代後妃服飾 清代乾隆皇後朝褂,樣式為對襟、圓領、無袖、開氣,通身綉金立龍紋,但紋樣有幾種不同樣式,本圖朝褂紋樣為自上而下分四層以金錦沿邊分隔,上層兩肩前後各綉立龍一條,2層、3層、4層前後各綉立龍10條、12條、16條,總計78條,上層有珊瑚扣5粒。朝褂領後均垂有明黃色絛,絛上綴有珠寶。朝褂穿在朝袍外面。此圖為清乾隆皇後朝褂。
清代後妃龍褂
清代後妃服飾 清代龍褂,樣式為圓領、對襟、左右開氣、袖端平直的長袍。龍褂只能為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服用。皇後龍褂紋飾,據文獻記載有兩種類型,北京故宮所藏實物,則有三種類型,均為石青色:第一種飾五爪龍八團,兩肩、前胸後背各一團為正龍,前後襟行龍各兩團,下幅八寶、壽山水浪江涯及立水紋,袖端各兩條行龍及水浪紋。第二種只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及袖端不施紋樣。第三種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加水浪江涯、壽山、立水紋。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龍褂與此相同。嬪所穿龍褂,兩肩前後正龍各一條,襟變四龍。此圖為清代光緒皇後石青緞地五彩綉緝米珠雲龍八團,有水龍褂,即為第一種。
【朝冠】
朝冠是皇後在朝祭時所戴之冠。
皇後所戴朝冠(包括太皇太後、皇太後)冬用薰貂,夏以青絨為檐,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之以金鳳,飾東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銜大東珠一。朱緯上周綴金鳳七,飾東珠各九,貓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後金翟一,飾貓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三百零二。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冠後護領,垂明黃色絛二,末綴寶石,青緞帶。
皇貴妃、貴妃所戴朝冠,其質與皇後朝冠相同。冬用薰貂,夏以青絨為之。上綴朱帷。其冠頂、朱緯等之飾,亦與皇後朝冠相同。惟翟尾垂珠,凡珍珠一百九十二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東珠、珍珠各四;末亦綴珊瑚。冠後護領與皇後朝冠相同。
貴妃之冠服袍及垂絛,皆為金黃色,余制均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朝冠,頂為二層,貫東珠各一,皆以金鳳,飾東珠九,珍珠十七,上銜貓睛石。朱緯上周綴金鳳五,飾東珠七,珍珠二十一;後金翟一,飾物與貴妃朝冠相同。惟翟尾垂珠為珍珠一百八十八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冠後護領亦與貴妃相同。
嬪之朝冠,頂為二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翟,飾東珠九,珍珠十七,上銜砢子。朱緯上周綴金翟五,飾東珠五,珍珠十九。後金翟一,飾珍珠十六,翟尾垂珠,為珍珠一百七十二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三,末綴珊瑚。冠後護領與妃之朝冠制同。
【吉服冠】
皇後吉服冠,薰貂為之,上綴朱緯,不綴鳳翟,頂用東珠。
皇貴妃、貴妃吉服冠,均與皇後服制同。
妃之吉服冠,冠頂用碧琧弘(王旁),余制同貴妃吉冠。
嬪之吉服冠,與妃之冠制同。
【朝褂】朝褂、朝袍和朝裙為皇後朝祭時所穿禮服。皇後朝服有緞、紗、夾、單,俱依時令更替。
皇後朝褂是皇後在朝祭之時套在朝袍外的禮褂。朝褂制三,皆為石青色,片金緣。其一,綉文為前後立龍各二,下通襞積,四層相間,上為正龍各四,下為萬福、萬壽之文。其二,綉文為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四,中有襞積,下幅行龍八。其三,綉文前後為立龍各二,中無襞積,下幅八寶平水。領後皆垂明黃色絛,其飾之珠寶無定。
皇貴妃之朝褂均與皇後制同。
貴妃之朝褂為金黃色,余制均與皇貴妃相同。
妃、嬪之制同貴妃。
【朝袍】
皇後朝袍是皇後在朝祭之時所穿禮袍。朝袍之制三,皆為明黃色。其一,披領及袖皆石青色,片金加貂緣;肩上下襲朝褂處亦加緣。綉文為金龍九,間以五色雲。中無襞積,下幅八寶平水。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其二,披領及袖皆石青色,夏用片金緣,冬用片金加海龍緣;肩上下襲朝褂處亦加緣。綉文為前後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腰帷行龍四。中有襞積,下幅行龍八。其三,領袖片金加海龍緣,夏用片金緣。中無襞積,後開裾。余俱如貂緣朝袍之制。領後垂明黃絛,飾珠寶。
皇貴妃之朝袍均與皇後制同。
貴妃之朝袍為金黃色,余制均與皇貴妃同。
妃之朝袍制同貴妃。
嬪之朝袍用香色,其制亦與妃同。
【朝裙】朝裙是穿在朝袍裡面的禮裙。
皇後朝裙冬用片金加海龍緣,上用紅織金壽字緞,下用石青行龍妝緞,皆用正幅,有襞積。夏朝裙用片金緣。
皇貴妃之朝裙,均與皇後服制同。
妃之朝裙,均與貴妃服制同。
嬪之朝裙,皆同妃制。
【龍褂】皇後龍褂為皇後吉服褂。龍褂有綿、夾、紗、裘,均依時令更替。
皇後龍褂之制有二:皆為石青色。其一為綉文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後綉正龍各一團,襟綉行龍四團。下幅八寶立水。袖端行龍各二;其二為下幅及袖端無章采,余與其一制同。
皇貴妃龍褂與皇後服制同。
貴妃龍褂以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龍褂,與貴妃服制同。
嬪之龍褂,綉文兩肩前後為正龍各一,襟為夔龍四,余亦同妃制。
【龍袍】
清代皇後龍袍之制有三,皆為明黃色,領袖為石青色。其一為綉文金龍九,間以五色雲,福壽文彩惟宜;下幅八寶立水,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左右開裾。其二為綉文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下幅八寶立水。其三為下幅不施章采,余與第一種相同。
皇貴妃龍袍與皇後服制同。
貴妃龍袍亦與皇後服制同,惟用金黃色。
妃之龍袍與貴妃之制同。
嬪之龍袍用香色,余制亦與妃同。
【采帨】
皇後采帨為綠色,綉文為「五穀豐登」。佩箴管等,絛為明黃色。
皇貴妃之采帨與皇後制同。
貴妃采帨,絛為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采帨,綉文為「雲芝瑞草」,余亦同貴妃制。
嬪之采帨不綉花文,余同妃制。
【金約】
皇後佩金約:鏤金雲十三,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三百二十四,五行三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八,末綴珊瑚。
皇貴妃金約,鏤金雲十二,飾東珠各一,間以珊瑚,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共珍珠二百零四顆,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
貴妃與皇貴妃制同。
妃之金約,鏤金雲十一,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一百九十七顆,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
嬪之金約,鏤金雲八,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一百七十七顆,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四,余與妃制相同。
【耳飾】
皇後耳飾為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珍珠各二。
皇貴妃耳飾用三等東珠,余同皇後。貴妃制同。
妃之耳飾用三等東珠,余皆同貴妃服制。
嬪之耳飾用四等東珠,余皆同妃服制。
【領約】
皇後領約,鏤金,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綠松石各二。
皇貴妃領約,鏤金為之,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貴妃之領約,垂絛為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嬪之領約,皆同貴妃制。
【朝珠】
皇後朝服所配朝珠三盤,東珠一,珊瑚二。佛頭、記念、背雲、大小墜珠寶雜飾適宜。皇後吉服所配朝珠一盤,珍寶隨所御。絛為明黃色。
皇貴妃朝服所配朝珠三盤,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絛明黃色。
貴妃朝服所配朝珠,絛為金黃色,余制與皇貴妃相同。
妃之朝珠,與貴妃服制同。
嬪之朝珠三盤,一盤為珊瑚,兩盤為蜜珀。吉服朝珠一盤。絛用金黃色。
大約就這些了!
Ⅵ 九寨溝有什麼特殊的東西嗎比方說吃的,玩的,戴的呀
九寨溝是風景區,最有特色是水,九寨回來不看水,完全是人間仙境,童話世界。
旅遊用品如吃、穿、戴的也有售,主要是各藏民有關的東西,耗牛干、藏銀、工藝品、披風等。但景點東西不便宜,去還是游為主。
Ⅶ 什麼是南玉
信宜物華天寶,盛產南方碧玉(簡稱南玉)。南玉,碧綠如翠,晶瑩如冰,玉質柔潤,石紋雅緻,是全國三大名玉之一。主要產地在金垌鎮。這里峰巒疊翠,流水潺潺,錦山秀水,景色綺麗,南玉貯量豐富。清光緒《重修信宜縣志》載:
「咸豐六(1856年),夏,大雨,德圍(按:金垌鎮舊名)山崩,出石,青綠色,……土人以之制器。」從此至1949年,當地藝人以手工加工的方法,製成玉手鐲、玉香爐等工藝品,銷往高州、化州、電白和廣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