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縮盆
㈠ 盆栽富貴竹干皺縮
水養富貴竹干皺縮的原因,一般是水太深,造成植株缺氧,葉片發黃、變皺,可將瓶中水位降低至富貴竹的底端上部1~2厘米即可。此外,也可以先把下面切除一部分,換新的吸水口,注意保證水質,未萌發水生根之前,不可加營養液。
㈡ 盆景和盆栽的意思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盆栽:栽在盆里的,有生命的植物總稱;盆栽必須是活版體植物,不同於盆花權(可以是模擬花)。
2、盆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二、組成要素不同
1、盆栽組成要素:盆和植物。
2、盆景組成要素: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
(2)盆栽縮盆擴展閱讀:
盆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前者以樹木為主要材料,可分為四類:枝、葉、果、花。後者以岩、水、土為材料,水為主要盆景,土、石為主要干盆景,水、土為水、旱盆景。
盆景的規格:樹樁盆景按樹樁高矮(其中懸崖式按枝幹伸展長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長度,分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種。
㈢ 想買一個盆栽,濃縮泥土,還帶盆和種子,非常小,一套!
沒有問題
你可以到花市購買
也可以在網上購買
價格不貴
㈣ 月季花盆栽澆透水陰干以後,盆四周泥土收縮怎麼辦
盆四周的泥土收縮後,可以用鏟子鬆土將縫隙填上,並再次適量澆水。
㈤ 盆栽矮化怎麼做
盆栽花木多放在室內或陽台上觀賞,因此以矮化為好。若枝幹過高,枝葉疏散,就會失去或降低觀賞價值。使植株矮化的方法有:
(1)打頂。對萌發力強的木本花卉來說,當主幹長到一定高度時,及時進行打頂,即能在頂下萌發出幾個側枝,待側枝長到一定長度時再進行摘心,便可使樹干矮化。
(2)曲干。對於枝幹柔軟易彎曲的花木,待其長到人們需要的高度時進行人工曲干處理,就能使株形變矮,培養出螺旋式的花木,如將一品紅進行做彎處理,使之成為左右盤旋的螺旋狀。瑞香、迎春、羅漢松等,也可將主幹和側枝在模架上進行曲枝處理,左右曲折或弓成半月形,或彎曲成圓圈,均可使植株矮化,株形優美。
(3)修枝。如黃楊、海桐等花木,從幼株開始不斷進行整枝修剪,促使其多發分枝,即可修剪成不同形狀的綠色圓球。無花果也可通過打頂和修剪,使之形成株形較矮的圓頭形。現代月季,每次開花後及時進行整枝,可達到矮化、多開花的目的。
(4)環剝。對於葡萄、佛手等易於生根的花木,坐果之後可在果枝下進行環狀剝皮,並將環剝處包上裝有濕潤、疏鬆、肥沃的基質的塑料薄膜,綁紮好。經常保持基質濕潤,經2~3個月即可生根,這時剪離母株另行栽培,即成一矮化的新株。
(5)採用「控土、控肥、控水」3種措施。使植株較高大的花木變得矮小。此法多用於盆景的造型。
㈥ 盆栽蔫了怎麼辦,盆栽蔫了怎麼辦知識
盆栽焉了要分情況處理:
1、旱蔫
花卉長期乾旱未能及時澆水,從頂端向下萎蔫,枝幹皮層皺縮直至全株枯死。這時,要對花卉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保持較高的環境濕度,切忌在高溫環境下使用大量溫度低的水澆灌土壤。
另外天氣乾燥、盆土過干時花蔫是常見的現象,在高溫乾燥的季節,花卉葉面水分蒸發量較大,盆土干早,沒有水分補充,植株很容易萎蔫。此時應將盆花搬到陰涼處,等盆土稍涼後,用接近土溫的水將盆花澆透。
2、水蔫
土壤中含水量過大,植物根系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枝葉得不到根系的水分供應,以致萎蔫、枯死。對受害花卉要避免強光直射和強風直吹,剪去部分嫩枝、嫩葉,減少水分蒸發。剔除1/3過濕的盆土,加干土重新栽植,結合葉面噴水,每隔3天噴1次稀薄的液肥。養護10天,受害的花卉可康復。
平常新手養花過程中,容易澆水過量、盆土過濕導致花卉萎蔫,由於澆水的量過大,盆土長期呈潮濕狀態,甚至積水,盆土通透性不良,花卉根部受傷,出現整個植株的葉子一齊萎蔫的現象。這時應停止澆水,疏鬆土壤。情況嚴重的,要脫盆換土,剪去爛根,重新栽好,放在陰涼處養護。
水質偏硬:長期用硬水澆花,土壤因鹼化而板結,使根系吸水受阻,引起植株萎蔫。改用軟水澆花,情況就會好轉。
3、風蔫
花卉發生新梢,特別是春梢大量生長時,遇上強烈的光照和強風,常常發生萎蔫。這時要採取遮蔭、避風、葉面噴水以防止新梢失水而萎蔫。
4、熱蔫
夏季喜歡涼爽環境的花卉,若放置在光照強、溫度高的地方,葉片會出現萎蔫內卷,甚至枯黃脫落。應立即將其放到濕潤、通風、涼爽的地方。
5、冷蔫
冬季氣溫波動大,夜間氣溫突降至10℃以下,扶桑、茉莉、杜鵑等花卉,葉片在清晨會萎蔫失去光澤,中午氣溫升高後逐漸復原。短時間的冷蔫對花卉影響不大,但應該注意保暖。
溫度降低:秋天,氣溫變化大,夜間溫度低於10℃時,喜溫暖的南方花卉,如白蘭、葉子花、茉莉、扶桑、花葉萬年青、孔雀竹芋等,在清晨葉片會萎蔫,中午溫度升高後,又能逐漸恢復,這時,盆花就應該注意防寒了。
6、肥蔫
花卉土壤中肥料濃度過高時,會使花卉植株中的水分向土壤內滲透(即反滲透),俗稱燒根,造成花卉萎蔫、枯死。應剔除盆內表土,用水澆灌,使過多的肥料隨水從花盆底部流出,再在盆面覆上一層素土。同時對受害花卉採取遮蔭、葉面噴水等措施,維持花卉枝葉生命,經過10~20天可恢復正常。
施肥過量:盆花因施肥過量。受肥害,引起植株萎蔫。發生了這種情況,要立即向盆內澆大水,沖淡肥液,並墊高盆子,讓水迅速從盆孔中排出。受肥害嚴重的盆花要換盆洗根。
7、蟲蔫
天牛、吉丁蟲危害嚴重時,可破壞花卉主幹或主枝的輸導組織,造成局部或整株萎蔫、枯死,蟲害造成的萎蔫是難以恢復的,珍貴花卉可將枝條剪下,進行扦插或嫁接。
病蟲危害:地下害蟲咬傷植株的根系,影響根系吸水,導致盆花萎蔫。盆花受枯萎病菌的侵人,根部、莖基腐爛受損,發生萎蔫。對於病蟲危害,要以防為主,如定期噴、土壤消毒等,盆花一旦出現因病蟲危害而出現萎蔫的情況,一般很難治癒。
㈦ 如何給盆栽換盆換土(養花技巧)
換盆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時機,在初春的時候最為合適。
換盆的時候找個小一內點的東西(用手也行)容輕輕的敲花瓶四周,盡量讓挨著花盆的那一圈泥土松動。待敲的差不多了,翻轉花盆,一隻手拖住,一隻手取下花盆,慢慢的把根上的土抖掉(注意一定要動作輕),留下大約三分之一的原來的土就行了。
在抖土中途發現壞死的跟就把他減掉,換上新土,將花卉種植上去就行了(有必要的話施肥)。
換盆的好處:可以通過換盆,將植物轉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下生長,這對它有促進作用;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植物
換盆之後會長得更好。
換盆的風險:任何植物,只要經過動根換土,那麼要恢復生長就要重新再緩苗,之前長得如何全白費了,需要重
來;換盆之後,如果外界條件不合適,如高溫、寒冷,則會影響它得成活。
(7)盆栽縮盆擴展閱讀:
換盆也叫翻盆,隨著花卉植株逐漸長大,需要將花卉由小盆移到較大的盆,這個過程叫做換盆。換盆時事先將盆內的濕度控制住,不要太濕,仍需控制水量,寧干勿濕為佳。
凡是養花,都會遇到換盆的問題。比如:從地栽換為盆栽,從小盆換為大盆,從普通土盆換為帶釉瓷盆等等,掌握好換盆的技術方法是花木成活、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
㈧ 我的花盆中土慢慢收縮了,已經和盆分離.花也出現萎蔫,怎麼辦
首先不知道您盆栽的何種植物,從你的講述中大概可以確定,你的花死的原因與你天天澆水版有關。權無論何種花天天澆水的話也肯定會死的。種花澆水主要是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的原則。盆栽被乾死的非常少,絕大多數都是被澇死和病死的。
另外,你說你花盆裡的土慢慢收縮,可能給你用的土的土質有關,盆栽主要用土最好是用腐值土,如果沒有也可以在你的土裡加入些草木灰。這樣不僅可以預防土質板結,又可以增加土的養料。
再有就是要給你的盆栽常松鬆土。
㈨ 盆景翻盆換土的操作程序如何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翻盆換土的操作程序及技術要求(1) 脫盆:預備翻盆的盆景,應注意盆土不宜過濕或過干。盆土過濕, 不便將盆土與盆壁分離;過干則盆土收縮硬結,脫盆後剔土時易使根須斷在土中。盆土干濕適度,盆土與盆壁有少許間隙,此時翻盆最好。對於體量不大的淺型敞口盆,一般可直接將樹木連土從盆中取出。不能直接取出的,可將盆景倒置,將盆邊擱在工作台上,一手托住盆土,另一手以手指由排水孔向下撳壓,將盆土整體從盆中退出。若用此法仍難以退出,可將倒置盆景的盆邊在木質擱板上輕叩,一般即能退出。對於深筒盆或收口盆,則必須用竹簽剔除盆內壁四周的部分土壤,才能方便取出,大盆景在脫盆時可將盆橫置,先剔除部分盆土,然後將樹木連土取出。特大盆景就需要藉助吊裝工具來脫盆了。
(7)盆土的濕度
盆土過濕或過干都不利於換盆。過濕,容易和泥,不利於修根和去舊土;過干,換盆時易損傷根系。最好視情況在換盆之前先澆一次透水,待盆土干濕適度時再換盆。
(8)換盆後的管理
換盆後盡量不用移動樹樁,先放置適當遮陰環境下適應性生長約一周後,轉入正常養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