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怎麼樣養盆栽

怎麼樣養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2-12 17:44:57

㈠ 室內盆栽植物怎麼養

盆栽植物不宜澆水過多:由於室內擺放盆栽植物就處於陰涼或略帶陽光的位置,盆栽植物澆水過多,會使盆土濕澇並致使盆栽植物根部窒息而腐爛、葉黃又脫落。因此,室內擺放盆栽植物的澆水應堅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切勿零星澆水或澆水過多。
盆栽植物不宜施肥過多或不足:盆栽植物長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會引起葉黃的現象;施肥過多,盆栽植物吸收不了把根系燒傷,不能吸收水份也會導致葉黃凋落。通常室內盆栽植物施肥選擇在春季末施一次稀薄肥,夏季、秋季每隔周施一次稀薄肥,切勿多施濃肥。若是施肥過多,可通過多澆水稀釋並沖去土壤中的一些肥份。缺肥時可導致盆土板結,盆栽植物葉黃、枝條細長黃嫩。此時應立即施肥,一周內可見效。
盆栽植物光照不宜過多或光照不足:要視盆栽植物的生長特性而定光照不宜過多或光照不足。一些性喜陽光的盆栽植物,如石榴、杜鵑花、月季等長期將其擺放在光照過弱的地方,會致使植物逐漸衰弱,葉薄而黃,不開花或少開花。
盆栽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室內盆栽植物通常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和受真菌等病毒侵染而引起的葉斑病。其危害性在於易使盆栽植物的葉片局部壞死或葉面枯萎,甚至全棵植物萎黃。因此,室內盆栽植物只有在水、肥養護,以及光照等管理方面多作文章,要保持室內通風透氣,要及時噴葯預防。

㈡ 如何養護盆栽花卉

首先就是要保證適宜的溫度。

不管是春天還夏天都可以把盆栽直接放到外面,室回外的溫度是比較適合植物生長的。答

晚秋天氣開始變涼還有冬天的話就要在室內養殖,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花盆放到離暖氣特別近的地方,因為植物可能會因為溫差太大而枯萎,而且暖氣附近的熱流也會對植物有很大的傷害。

其次就是注意澆水的量。

不同的植物對水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像是多肉和月季這些都是比較耐旱的,不用經常澆水,看什麼時候土壤有些幹了的時候澆水就可以了,但是像吊蘭綠蘿這些比較喜歡潮濕的植物就需要每天都澆水。

最後就是要定期的施肥。

施肥主要就是給盆栽花卉澆一些植物常用的營養液就可以,能夠使植物的葉子更加綠油油的,而且花朵也會開得更加鮮艷。一般來說,不管是什麼樣的植物一個月施一次肥就可以,就足夠植物的營養需求了。

㈢ 盆栽如何養殖

現在好多人家裡都喜歡養殖一些盆栽,但是養殖盆栽也是有講究的。小編的家裡人也就喜歡養殖盆栽,但是總是好景不長。

所以小編就下了一番工夫,好好研究了一番。

所以澆水要適度,不要過於頻繁。應該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這在盆株休眠期和上盆、換盆初期更應特別注意。

培養土中所摻和的各種有機質、如腐葉土、圈肥、鋸末、農家肥、廄肥、有機垃圾等,均須經過長時間的充分發酵腐熟後才能使用,千萬不要使用生肥,否則生肥發酵時,溫度過高,就會導致根系燒爛。給盆株追肥時,用量及濃度一定不能太大,應盡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用量過大,也會使根燒爛。要保證盆土滲水良好。

希望這些多那些愛養殖盆栽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㈣ 怎樣養盆栽

水是生命之源,對於盆栽來說也是如此。在選擇花盆的時候,要確保花盆底部具有足夠多的排水孔,排水孔越多,花盆的排水性與透氣性越好。排水性差的花盆會造成盆栽根部嚴重積水,導致盆栽過早死亡。
花盆的種類與樣式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我們在選擇花盆時應該依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如果你偏愛輕便式的風格,那麼耐用輕巧的樹脂、玻璃、塑料材質的花盆則是你不二的選擇。另外,不同於陶質和木質這類材料,疏鬆多孔易吸水,樹脂、玻璃、塑料材質的花盆可以為盆栽提供更多水分。
切忌選擇天然土壤。小區和花園的天然土壤中隱藏著其它植物的種子,同時含有大量真菌和細菌,不適合盆栽花卉的生存。
購買正規的花卉土是最好的選擇。花卉土是一種鬆散的混合土壤,含有泥炭蘚,蛭石,以及具有分解作用的有機物質,可以為盆栽提供一個適合生長的土壤環境。如果你種植的是多肉植物或仙人掌,此類混合花卉土再合適不過了。如果沒有時間時常對植物進行照顧,可以選擇自帶肥料和具有保濕性能的聚合物土壤,此種土壤可以自動提供肥料給植物並且具有保濕的功能。DIY此類花卉土也很簡單,比如買一些具有此類性質的肥料(比如雞冠)和一罐水保持晶體,然後按照包裝上的指導添加到花盆中混合即可。

㈤ 怎麼養盆栽

普通盆栽如你這盆綠蘿,可按以下方法進行養殖。
1、澆水
綠蘿比較喜濕,內一周大概澆兩次容水,但每次澆水不要積水。
2、施肥
平時施肥以氮肥為主,可以用淘米水暴曬後來代替日常澆水。
3、光照
綠蘿對光線要求不高,一般放在自然散光壞境即可。

㈥ 如何養盆栽

01
首先要選擇一個足夠大的花盆。如果你是種普通的花草植物可以選擇小盆,但是如果你是要種蔬菜的話最好大一點比較好;

02
土的選擇,最好是黑沙土,那種土質量好一些,但是沒有的話就只能選擇一般的了。可以去郊區挖點土回來,也可以去買土,淘寶上就有;

03
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了,把土填到盆里吧!注意不要填滿哦,填一半多就好了,盆底下記得放個東西接著避免土撒滿哪都是;

04
填好土自然就是澆水啦!可能有朋友會問為什麼要先澆水,其實就是要讓土濕一下下,一會兒好開始種東西。不用澆太多,稍微等干一下下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05
現在可以開始種了。菜種子類的可以先用冷水泡一下,比較好發芽,也可以不泡。把土弄出一塊塊坑,然後我們把種子撒到小坑裡,然後有剩餘的土給它多撒上一些掩蓋住。如果是已經長出來的植物去種,就直接插到土裡埋上就ok

㈦ 盆栽怎麼養最好

室內觀葉植物的培植與管理
(一)種植

室內觀葉植物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如在較低溫度下移植或分株,常使根部受到損傷,造成植株生長衰弱甚至死亡,所以種植時期多在春、秋、夏季,其中以春季最佳。除了在溫室內,溫度可以調節外,一般較耐寒的室內觀葉植物也要在4月份溫度較為穩定時移植;耐寒力差的品種則以5-6月份移植或分株較為安全。秋天也是種植的較適宜季節,但與春天相比,管理上較不容易,必需掌握氣溫的變化,並且注意水份的供給情況。夏天,適於種植一些有氣生根的蔓性熱帶觀葉植物,如喜林芋類、龜背竹、合果芋等,但必須注意噴水降溫,保持足夠的空氣濕度。

種植之前,根據所種植的植物品種、規格及用途選擇合適的種植容器,同時配置好種植基質。上盆時請注意幾個環節:首先將花盆底部的排水孔用兩塊碎瓦片蓋成:人:;字形,使盆底的排水孔眼處於「蓋而不堵、擋而不死」的狀態,以利於排水;在碎瓦片上填入顆粒較 大的土壤或煤渣,再鋪上一層細土,這樣不僅有利於排水通氣,也能使植株根系伸展自如;將植株放入盆內中間位置,並使其根部向四周伸長,扶正後沿四周慢慢地加培養土,填到一半時用手將基質輕輕壓緊,使植株根系與基質密接,接著繼續加培養土到離盆口2-3厘米位置,並使培養土在盆面中中間高的曲面,以免盆中積水或澆水時盆土從盆面溢出;將種植好的盆置於陰蔽處,避免陽光直射,並澆一次水(第一次澆水要使盆內的基質全部吸足水);在較陰蔽處養護1-2周後逐步移至正常養護區。在夏秋季,如果盆土較易乾燥,右在盆面加蓋一層水苔,以減少水份蒸發。

室內觀葉植物的許多品種,如黃金葛,常春藤及喜林芋類等呈蔓性生長,且有氣生根。這些植物種植方法,除可用3-5株種於一個盆作垂吊栽培外,也經常用作攀附種植。攀附種植時在中央埋一根柱狀蛇木或一根竹(木、塑膠)棍,棍的四周包以棕皮、破舊遮陽網或水苔,以作為支柱。在柱的四周種植3-5株小苗,並用小鐵絲綁扎牽引,使植株藤蔓沿立柱四周攀附生長。用該方法種植時,要經常 向立柱噴水,使其經常保持濕潤狀態,以利於氣生根的攀扎和植株的快速生長。

有些植物如鳳梨類的一些品種,可用水苔種植。在盆是碎瓦片上先鋪一層3-5厘米的水苔,約占盆深的1/4左右,並用水噴灑濕潤;再將植株放入並舒展根部,然後填入水苔包圍根部,並輕輕壓實,讓植株端正;種植後同樣應將其放在無風的陰蔽處,按正常方法進行管理。

剛種植的植株,在種植 時澆足水後3-5天內一般不須多澆水,以防止有些植株因傷口示癒合而盆土過濕引起根系腐爛。但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可多次進行葉面噴霧,以提高植株周圍空氣濕度。同時,剛種植的植株處於生長恢復期,一般不要追肥,待恢復正常生長後,才開始施稀薄肥水。因為經時已發新根,補充一些速效肥料,可促進其速生快長。

(二)肥水管理

肥與水是觀葉植物賴以生存和生長的物質基礎。合理的肥水管理不僅可以使其快速生長,同時可以獲得更高的觀賞價值。

1、澆水

植物機體內的絕大部分成分是水,尤其是觀葉植物,除了部分為木本或針葉植物外,許多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水分佔植物鮮重的80%-90%以上。水除了維持機體正常形態外,還維持著生命過程中的一切生理生化活動。所以。室內觀葉植物正常管理養護離不開水,澆水方法得當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栽培利用的成功與失敗。

植物需要的水分絕大部分是從土壤中得到的,但空氣濕度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有較大影響,尤其像室內觀葉植物這樣原產於熱帶亞熱帶 森林中的附生植物和林下喜陰植物,葉片多、葉片較大且薄面柔軟,對空氣濕度的要求更高。所以,澆水管理必須滿足其特殊的需求,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栽培效果。

那麼,室內觀葉植物的澆水有哪些原則呢?

首先,根據不同類型的室內觀葉植物決定給水量及供水方式。室內觀葉植物總體上雖然喜濕,但不同類型的植物形態各異,需水狀況不同,澆水時給水量及給水方式應不同。

需水分多的植物,如大部分的蕨類、天南星科大多數品種等,一般在盆土開始變干時就必須及時澆水。

蔓性藤本類如黃金葛、心葉喜林芋、綠帝王喜林芋、合果芋等,葉片多、葉面滑,並有氣生根,其生長季需水量也大,除了盆土澆水外,還需注意葉面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供旺盛的生長需要,保證葉片色澤正常。

鳳梨類,蓮座狀葉叢排列為水塔狀,像一具「貯水器」。在生長季節必須經常向葉叢內灌水,保持「貯水器」水分不斷。

酒瓶蘭、龍血樹、株蕉,馬拉巴粟、荷蘭等植物,其植株本身保水、蓄水力較強,並且葉片革質較厚,葉面水分蒸發較少,這類植物澆水量不必太多,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太多的水分往往還易引起爛根。

一些竹芋類觀葉植物,葉片茂密且較大,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缺水時易出現葉片卷縮、葉尖枯焦等不良症狀,所以生長委、季要供其較大量水分,但其肉持根莖又不太適太濕的土壤,故更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要經常向葉面噴水。

一些葉面柔軟多毛的品種,如蟆葉海棠,葉面噴澆有時會導致腐爛,應從植株的根部澆注或用葉面噴霧,以增加濕度,滿足其生長需要。

總體上說,大部分室內觀葉植物平時只需要保持盆土均勻濕潤即可,原,原則上掌握「間干間濕」。因為原產地氣候往往晴雨有規律地交替,植物在長期的系統發育過程中適應了這種」間干間濕「的土壤環境。這種盆栽澆水原則正是模擬自然界中土壤水分動態變化規律而制定的。

其次,根據不同季節變化決定其需水量。室內觀葉植物的生長發育對氣候的變化比較敏感,尤其是溫度變化會影響其生長與生存。如果給水不當,將影響正常的生命活動。一般情況下,春夏秋季是室內觀葉植物的主在生長期。由於此時的活躍的生長需要消耗較多的水分,且此時氣溫較高,從運動過度及葉面蒸發的水分較多,加劇了植株體內水分的流動,因此為了保持植物正常的生理需要,就必須適時補充水分。尤其夏季氣溫更高,空氣濕度低,消耗的水分更多,所以通常情況下,夏天每天要澆水一兩次;冬天大多數室內觀葉植物正處於相對休眠期,可以5-7天或更長時間澆水一次。

當然,不管哪個季節,每次澆水都必須澆透,使整個根團完全濕潤,讓多餘的水從盆底流出。要避免澆半截水,即澆水次數很多,但每一次澆水量卻不大,僅能剛剛濕透表層運動過度,於是在盆內形成上濕下乾的腰截水現象。這種現象極易引起上層根系腐爛、中下層根系長期缺水早衰或枯死,同時上濕下乾的交界處形成板結層,影響植株生長,甚至導致植株死亡。許多初學養花者經常有這種不良的澆水習慣。

此外,室內觀葉植物澆水時還必須注意其水質和水溫等情況。

澆花用水量最好是微酸性或中性的水。含有大量鈣、鎂、負,鈉、鉀的硬水不宜用於澆灌室內觀葉植物。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室內觀葉植物,最理想的用水是雨水,因雨水接近中性,不含礦物質,又有較多的空氣,最適宜花木的生長。可供飲用的地下水、湖水、河水可作盆堪、栽澆水。城市自來水含氯較多,水溫也偏低,不宜直接用來澆灌,應先在水池中貯存1-2天,使氯揮發、水溫和氣溫相近時再用於澆花比較好。

水溫和盆土溫不宜相差太大,若超過5℃便有可能傷害根系,構成對植株的威脅,尤其是在烈日高溫的中午澆冷水,土溫突然下降,根毛受到高溫的刺激,就會立即阻礙水分的正常吸收,產生「生理乾旱」,引起葉片焦枯,嚴重時導致全株死亡。一般說來,適於澆花的水溫,冬天可比土溫偏高幾度,夏季可比土溫偏低幾度,春秋季則與土溫接近或相當最好。

2、 施肥

要使室內觀葉植物生長良好,達到枝繁葉茂、色澤鮮艷,就必須注意施肥。施肥是正常栽培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肥料的種類 總體上分為無機肥和有機肥。無機肥即化肥,主要是氮肥(如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硝酸鈣等)、磷肥(如過磷酸鈣、鈣鎂磷、磷酸二氫鉀、磷酸鈣等)、鉀肥(如氯化鉀、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等)及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包括人糞尿、畜禽糞、各種餅肥、骨粉等。無機肥的特點是養分含量高,元素較單一,肥效快;有機肥多數為完全肥料,通常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和豐富的有機質,大多肥效較慢而持久。

室內觀葉植物是以賞葉為主要目的以特別需要氮肥。如果氮肥缺乏,葉綠素形成快,正常的光合作用不旺盛,葉面就會失去光澤。但是施用氮肥過多,也會引起植株徒長、生長衰弱,而且不利於一些斑葉性狀的穩定,所以施用氮肥必須適量。磷鉀肥也是室內觀葉植物必不可少的,必須配合施用。此外,其它一些植物生長發育也需要的營養元素,如鐵、鈣、鎂、硼、銅、鋅等對室內觀葉植物生長也是必需的。它們參與觀葉植物生長過程的許多方面,如缺乏容易引起缺素症,影響植株的生長及觀賞。如缺鐵容易發生黃化,不利葉片翠綠光亮;缺鈣容易引起植株生長纖細,導致倒伏等。

室內觀葉植物在種植時一般都須施足基肥,基肥大多採用經發酵的有機肥料;生長期中還須進行追肥,追肥可採用速效的有機肥或無機肥料。有機肥中發酵的人糞尿或肥汁,因有臭味,多不在寅、室內栽培中使用,僅作為室外生產栽培時的追肥。目前,國內外根據花卉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已生產有各種緩效性的花肥或顆粒狀的裏衣肥料,含有花卉生長的各種元素,肥效時間持久且使用方便而衛生,在室內栽培中廣泛使用。

施肥的原則與方法 施肥的原則要掌握適時、適當、適量;根據各個品種的需肥特點,把握施肥時期、施肥次數、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除了固體肥料埋施外,其它肥料都用澆施或葉面噴灑。液肥用水稀釋的濃度隨施肥的次數而不同。在生長旺盛時期可多施肥,以滿足正常的生長和生理需要。如果每月施一次的濃度可高些,若每周到半個月施一一次的濃度應稍低,約為一個月施一次的半量。其它生長期一般每兩周到一個月施一次,濃度也應稀一些,做到寧稀勿濃。

在不同生長期根據不同品種生長需要可不定期地追施人工復合的緩效的花肥,同時還可用專門生產的液體肥料進行葉面噴施(有效濃度掌握在0.1-0.3%)。葉面噴施,植株迅速吸收、迅速見效,可及時補充植物根部吸收養分的不足,尤其在植物旺盛生長期和表現缺乏微量元素時常用這種追肥方法。

在冬季或休眠期一般不施肥或每2-3個月施一次,即在冬季來臨前施用,且以磷鉀肥為主,以增強植株冬季抗寒能力。新種植或換盆的一定要等到成活後才楞施肥。

(三)防寒防凍

室內觀葉植物冬季防寒防凍工作是正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這項工作處理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其栽培利用效果。因為室內觀葉植物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系統的發育過程中形成了對低溫的敏感性。溫度太低表現為寒害或凍害。當溫度低於正常的越冬溫度時,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影響,根的吸收能力減退或停止,地上部表現為嫩枝葉萎蔫、老葉枯黃脫落;若低溫時間不長尚可恢復,時間稍長便會引起植株死亡。當溫度降至0 以下時,大部分室內觀葉植物即出現凍害,這時已完全危及植株體內生理機能,使細胞間隙水分結冰,細胞內生原生質體失水凝結,失去活力,從而危及植株的生命。所以,冬季必須密切注意氣溫的變化,做好防寒防凍的各項工作。

首先,根據各種室內觀葉植物的越冬要求分門別類,加強管管理,尤其對於耐寒力差的品種必要時集中於有增溫保溫的場所,以避免寒風的侵襲,使其避過不利的低溫期。

其次,依據秋末溫度的變化,讓其對低溫有一過渡適應過程,即在秋冬之交溫度逐漸降低時,讓室內觀葉植物經過稍低氣溫逐步鍛煉,這樣可明顯地提高其耐寒的適應能力,使其自身抗寒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高對低溫的抵禦能力。同時,冬季低溫期要避免溫度變化高低不均,以利於植株安全越冬。因為突然增高溫度會使本來處於相對休眠狀態的植株,抽長新梢新葉,此時,如溫度突然降低極易受凍。同樣,早春來臨時,氣溫變化不定,也得注意室內觀葉植物防寒防凍,所以要待溫度相對穩定時才能進行正常的肥水管理。

其三,在栽培上做好肥水管理,以利防寒抗凍工作。在冬季低溫期,要嚴格控制水份,使運動過度處於相對乾燥狀態。對於大部分品種,一般5-7天或更長時間澆水一次,即可維持樹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之需,這樣有利於植物體內細胞液濃度增高,提高其抗寒能力;在冬季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以控制其生長,免遭寒凍;另外,在冬季低溫來臨前一個月左右,除正常的施肥管理外,要增施磷鉀肥,如每隔一周連續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2-3次使植株生長健壯,以提高植株抗寒越冬能力。

(四)無土栽培

傳統的花卉栽培以各種運動過度為基質,在生長期要不時地施用農家肥或化肥,以保證植株正常的生長。這種栽培方式作為室內美化布置存在著許多缺點,即基質較粘重、水份不好控制,同時帶來一系列的衛生、病蟲害傳播等問題和管理上的不便。

無土栽培是用水或沙、礫石、泥炭土、煤灰渣、蛭石、珍珠岩、岩棉等代替土壤作為栽培基質,並施用配置好的完全營養液。無土栽培所用的營養液無味無臭、清潔衛生,且室內觀葉植物大多耐陰能力強,而無土栽培應該避雨,在室內能自然地滿足此條件,可保持盆中營養液不致淋失。此外,無土栽培的營養液是根據不同的植物需要及植物不同生長期的要求專門配置的,其營養成份能及時得到調整補充;植物死得其所需的水份、空氣和無機鹽等可以得到最大限制的滿足,可以使植株生長健壯、整齊、葉色濃綠;作為裝飾栽培時,運輸方便、操作簡便。所以,目前越來越多的室內觀葉植物採用這種栽培方式。

適宜於無土栽培的室內觀葉植物品種有:蕨類植物(如腎蕨、波斯頓蕨、鳥巢蕨等)、喜林芋類植物(如心葉喜林芋、琴葉喜林芋、杏葉喜林芋、紅帝王喜林芋、綠帝王喜林、青蘋果喜林芋等)、鳳梨類植物、龍血樹類植物(如巴西鐵、寶貴竹)、竹芋類植物、花葉萬年青、龜背竹、黃金葛、袖珍椰子、傘樹、常春藤、橡皮樹、白掌、合果芋,椒草等。

無土栽培所用的營養液可採用市售的完全營養液(標有各種成份含量)或參照有關比較成熟的無土栽培配方自行配製。配製時要注意調節營養液的酸鹼度,一般室內觀葉植物較適宜的ph值為5.5-6.5,所以可以用ph值試紙沾吸營養液測試,並用酸鹼液調整,使營養液的ph值在最適宜的范圍內。

栽培容器可根據盆栽植物形狀及規格大小,選用與植株規格相當的花盆。一般可用紫砂盆、硬質塑膠盆或素燒盆。盆底加上盛水托盤,以留住多餘的營養液。

栽植時,把植株從原盆中脫出或直接利用繁殖苗,將根系放在和環境溫度接近的盆水中浸泡,並將泥土洗干凈;把洗凈的根系浸在營養液中十分鍾,使其吸足營養液;將花盆洗凈,並在底部排水孔填上瓦片及顆粒較大的無土介質(如聚乙烯泡沫);將植株根系放在盆中,填入准備好的無土基質,並搖動花盆,使根系與基質密合,然後稍稍提植株,使根系舒展;從盆四周澆灌准備好的營養液,直到盆底流出營養液為止;進行葉面噴水,使其植株端正、葉片整潔。

一般1-2周根據植株大小及長勢澆足營養液,並補充部分水分。其它的管理可參照有土栽培進行。

此外,對於植株較小的或垂吊燈室內觀葉植物,採用無土栽培時可不用基質而水。即採用水培法,栽植時要用無底孔可盛水的容器,同時要注意植株的固定。

熱點內容
大梅花藍色 發布:2025-10-12 18:40:10 瀏覽:31
花卉盆栽品種 發布:2025-10-12 18:39:17 瀏覽:112
發簪荷花 發布:2025-10-12 18:38:29 瀏覽:549
孕婦牡丹油 發布:2025-10-12 18:15:59 瀏覽:652
白蛇傳百合 發布:2025-10-12 18:12:18 瀏覽:79
獨見梅花瘦 發布:2025-10-12 18:07:23 瀏覽:621
牡丹江到海拉爾 發布:2025-10-12 18:04:56 瀏覽:611
梅花傲雪的 發布:2025-10-12 18:04:09 瀏覽:287
蘭花展龍袍 發布:2025-10-12 18:04:04 瀏覽:180
cf玫瑰精靈悅動視頻 發布:2025-10-12 18:03:01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