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盆景的製作方法
1. 金雀盆景要怎樣澆水
生長習性
金雀花是豆科匍匐草本。喜光,常生於山坡的向陽處。能自然播種繁殖,且萌芽力強,生命力十分旺盛。金雀花的根系特別發達,並且抗旱耐瘠,可以在山石縫隙等不利環境中生長。
澆水要求
依舊是要貫徹「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金雀花忌濕澇,澆水無需過多。但是在金雀花開花期間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來延長其花期。
土壤要求
適合選擇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施肥狀況
春季開花前,需要為其施一次水肥,以便延長花期。待到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來推動枝葉的生長。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平時只要給予適量稀薄肥水即可,施肥過多容易導致其葉片肥大,反而影響觀賞。
翻盆要求
每隔2-3年可以翻盆一次,適宜選擇在初春進行翻盆工作。
金雀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修剪工作
修剪工作的要及時進行。金雀花的修剪工作主要集中在春、冬兩季。春季主要是修剪花期過後的短枝、弱枝,協調好整個植株的養分運用;冬季在落葉之後,修剪處理那些過長的枝條,免得影響植株的美觀性。
金雀花萌發力極強,生長速度快,因此在生長季節要經常摘心,保持細小的葉片,增強美觀性,同時還有助於它多孕蕾、多開花。
向光乾燥
由於金雀花的喜光性和耐旱性的特徵,適合將金雀花放置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相對乾燥的地方。
2. 金雀兒盆栽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1、土壤
多准備些土砂,把腐殖土混在一起,最好有足夠的養分來吸收。砂質土壤排水性非常好,適合生長。
2、施肥
金雀花即使在生長最盛期,所需的肥料也很少。花開前追肥一次就行了,花開後追肥一次就行了,除此之外的時間幾乎不施肥。
3、澆水
而且澆水的原理也很簡單。基本上,土完全乾燥後,再徹底澆水就可以了。在那個花期多灌溉,可以有效地延長那個花期。
4、光照
金雀花非常喜歡光,所以平時的養殖最好是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培育,但夏天最好注意不要被直射日光暴曬。
5、修剪
金雀花的修剪主要在春天和冬天進行。春天修剪病枝和短枝,冬天修剪過長的枝,保持外觀。
6、盆轉動
盆轉動基本上每2-3年更換一次新的土砂,加入適當的腐殖土,放入盆中後澆水,半日照保存1,2天。
7、通風
養殖要注意通風環境,避免空氣濕度過大。通風還可預防白粉病,有利於其病蟲害的防治。
3. 金雀花的栽培技術
用播種或分株繁殖。當莢果顏色發褐時,及時採收置籮筐中曝曬收種,秋播或春播均可。春播種子宜先用30℃ 溫水浸種2~3日後,待種子露芽時播下,出苗快而整齊。分株通常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在母株周圍挖取帶根的萌條栽在園地,但需注意不可過多損傷根皮,以利成活,也可盆栽。
金雀的繁殖常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宜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瘠薄,但畏水濕和過於蔭蔽環境。其萌發力很強,生長迅速,在生長季節要經常摘心,這樣不僅能使葉片細小,而且還能多孕蕾、多開花。隨時剪除過長、過亂等影響盆景美觀的枝條。每年春季萌動前對植株重剪一次,剪去弱枝、徒長枝、枯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
金雀不怕曬,即便盛夏也不必遮陰。但水大會漚根,施肥過多會使葉片過大,影響觀賞,所以養護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可在花蕾形成時向葉片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以延長花期。冬季放在室內冷涼處或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每3年左右的春季萌動前翻盆一次,盆土宜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壓條、播種等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在2-3月可用上一年生的硬枝,或於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條截成8-12厘米,插深1B2,插後搭棚遮蔭,適量澆水。生根後,拆去蔭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壯生長,成活率較高。分株繁殖於春季2-3月進行。播種繁殖於3-4月進行,播前用溫水(40℃)浸種催芽,發芽率高。供盆景用者,亦可到山野採掘多年老樁,製作造型,收效較快。選其呈老態而具獨干者為佳。
上盆過程
選盆:金雀宜用較深的紫砂陶盆,形狀以圓形、正方為多。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也採用千筒盆,色彩不宜太深。用土:宜用中性或微酸的壤土或輕粘土,不宜用鹼性土。盆栽用普通培養土或田園土即可。栽種:以早春休眠期栽種為好。金雀的根系極為發達,栽時可適當將根部提起,露出土面,以顯出蒼老之態。
整姿
技術加工:金雀的造型加工與迎春相似。一般在休眠期將2-3年生苗木挖起,不須帶泥球,但要注意盡量不損傷根系,然後將長根進行整理編排,可以互相纏繞,也可用棕絲適當攀扎,呈現盤根錯節之狀。金雀的根長而軟,加工得法,頗具雅趣。對於主要枝幹可作適當彎曲造型,但要注意各個面的效果,不要僅在同一平面上有彎曲。對於小枝則以修剪為主,不要剪得一樣長短,以顯得參差有致。
樹形:金雀盆景的造型,以獨干虯枝、姿態古雅者為佳,也可製作成枝葉披紛下垂之勢。或提根露爪,顯其老態;或剪扎枝葉,呈朵雲狀,以達到形美花艷之效果。 【放置場所】: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
觀賞
金雀以觀花為主,5-6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在園林中業大受歡迎,從行道樹到地被植物,再到垂直綠化材料,都有豆科成員得蹤影,紫藤、龍爪槐、合歡、三葉草、油麻藤等廣受好評,而染料木屬得金雀花也有著眾多獨特的優勢,它除了能耐貧瘠土壤,改善土質外,還可耐乾旱,抗強風,可以在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環境下生長。
有實用性,並不意味著喪失觀賞性,金雀花則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它的外觀精緻小巧,細小的復葉泛著獨特的銀綠色光澤。春天是金雀花的開花季節,成簇金黃色的花朵擠滿枝頭,熱烈奔放,遠遠望去,只見金黃一片。花美,花期也長,如在第一次花後及時修剪,很快就能開出第二批花來。
在國外,新建庭院中金雀花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因為它有著令人驚詫的生長速度。只要條件合適,在兩三年生長成蓬型3米左右的植株是不成問題的。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完美地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
園林綠化:金雀花具有諸多優勢,在中國卻一直沒有得到實際應用。這完全是由於染料木屬的植物在中國的園林中從無應用。金雀花由紐西蘭引入中國大面積試種也不過才兩三年,上海近幾年的適應性種植,已證明了它對上海的氣候完全適應,並正逐步在街頭綠地推廣,取得了良好的評價。
但以金雀花自身抗性強的優勢而言,土質差、風沙大、降水少、日照強的北方,尤其是西北部分地區,才是它更為理想的展示舞台。金雀花的出現,緩解了一些北方地區植物品種單調,開花植物少的情況。相信隨著對金雀花認識的深入,在綠化祖國大西北的工程中,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金雀花的倩影。 根:滋補強壯,活血調經,祛風利濕。用於高血壓病,頭昏頭暈,耳鳴眼花,體弱乏力,月經不調,白帶,乳汁不足,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花:祛風活血,止咳化痰。用於頭暈耳鳴,肺虛咳嗽,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4~5錢,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1. 健脾補腎,明目聰耳:陽雀花,同豬肉做湯或蒸雞蛋服。
2. 治干血勞:陽雀花四兩至半斤或鮮品二至三斤,蒸後分多次服。
3. 治頭暈頭痛:陽雀花一兩,天麻八分。水煎服。
4. 治虛勞咳嗽:陽雀花(蜜炙)一兩,枇杷芋、羌活各三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乙醇提取物的LD50為10g/kg莖、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錢;或研末。 金雀花性微溫、味甜,入肝、脾二經;
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
主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撲損傷。
4. 金雀盆景什麼時候修剪
生長到2到3月時可以修剪。
金雀花:
(拉丁文名:Parochetus communis)又名:紫雀花,為豆科內、紫雀花屬匍匐草本,高10-20厘米容,被稀疏柔毛。根莖絲狀,節上生根,有根瘤。瓣端稍尖,旁分兩瓣,勢如飛雀,色金黃,故名"金雀花"。生於林緣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產四川、雲南、西藏。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非洲東部也有分布。
5. 金雀花怎麼養
取材與培育措施
金雀花
人工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壓條、播種等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2-3月可用去年生的硬枝,或於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條截成8-12厘米,插深
1B2,插後搭棚遮蔭,適量澆水。生根後,拆去蔭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壯生長,成活率較高。分株繁殖於春季2-3月進行。播種繁殖於3-4月進行,播前用
溫水(40℃)浸種催芽,發芽率高。供盆景用者,亦可到山野採掘多年老樁,製作造型,收效較快。選其呈老態而具獨干者為佳。
上盆過程
選
盆:金雀宜用較深的紫砂陶盆,形狀以圓形、正方為多。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也採用千筒盆,色彩不宜太深。用土:宜用中性或微酸的壤土或輕粘土,不宜用鹼性
土。盆栽用普通培養土或田園土即可。栽種:以早春休眠期栽種為好。金雀的根系極為發達,栽時可適當將根部提起,露出土面,以顯出蒼老之態。
整姿
金雀花
技
術加工:金雀的造型加工與迎春相似。一般在休眠期將2-3年生苗木挖起,不須帶泥球,但要注意盡量不損傷根系,然後將長根進行整理編排,可以互相纏繞,也
可用棕絲適當攀扎,呈現盤根錯節之狀。金雀的根長而軟,加工得法,頗具雅趣。對於主要枝幹可作適當彎曲造型,但要注意各個面的效果,不要僅在同一平面上有
彎曲。對於小枝則以修剪為主,不要剪得一樣長短,以顯得參差有致。
樹形:金雀盆景的造型,以獨干虯枝、姿態古雅者為佳,也可製作成枝葉披紛下垂之勢。或提根露爪,顯其老態;或剪扎枝葉,呈朵雲狀,以達到形美花艷之效果。
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
觀賞
金雀以觀花為主,5-6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6. 金雀花盆景怎麼養護
金雀喜陽光,能耐寒,耐乾旱和瘠薄。喜輕粘土,不宜植於鹼土,很容易栽培。隨時修剪縛扎造型。
7. 金雀盆景的最佳換盆 時間
1、移栽時間當前為宜
通常的金雀花盆景都是每年或隔年進行一次換盆。趁盆花休眠結束新芽萌動、花木剛從室內搬到陽台上尚未抽梢時,進行換盆最好。但不同的花木移栽時間稍有差異,北方的盆花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換盆為好。
2、更換花盆大小適宜
換盆時要根據金雀花根幅大小來選擇花盆,花盆直徑比根幅直徑大3~6厘米較為適宜。還可根據花木樹冠大小來選擇花盆,花木的冠徑比花盆直徑大出20~40厘米較為適宜。有的人喜歡用大盆養小花,認為小花栽到大盆里,可以讓其自由自在地生長,而且避免了換盆的麻煩。實際上這樣做對花卉生長非常不利。花小需要的肥水少,而盆大土多往往不易掌握水肥量,反而影響了花卉的正常生長。
3、新盆去燥舊盆殺菌
更換使用新盆,應在栽花前先放在清水中浸一晝夜,刷洗、晾乾後再使用,以去其燥性。更換使用的盆是舊盆時,應放在陽光下曝曬殺菌,重新使用前將舊盆內外刷洗干凈,清除可能存在的蟲卵,必要時還應噴灑葯劑消毒。在花盆中,瓦盆比較好,透氣性好;紫砂盆製作精巧,但透氣性不如瓦盆;瓷盆透氣性不良;塑料盆輕巧,但排水透氣性能差。
4、換盆操作按部就班
換盆前,需要幾天不給花木澆水,以便盆土與盆壁脫離。進入新盆前,需要為花木剪去一些盤繞根和老根,還要剪斷過長的根和受傷的根,如果損傷的根太多,還需剪掉些葉子。剛澆過水的花木不宜換盆。
8. 金雀花盆景的修剪方法是什麼
金雀花盆景的修剪方法如下:
1、修剪時首先要將徒長枝和多餘的枝條全部剪掉,並調整上枝樹冠,這樣可呈現出更好的形態。
2、養護時還要及時將側枝剪掉,讓整體的造型更加和諧。
3、對於上半年的枝條,基部以上留下2-3個葉節,其餘的剪掉,促進新枝發出。對已有葉子的枝條留下2-3節進行摘心,摘心後的枝條不能再進行重剪。
價值
雀花具種子和營養兩種繁殖方式,生活力和競爭力均較強,常成片生長,形成以藍雀花占優勢的群叢。耐踐踏,再生力強,結實率低,莢果成熟易開裂,在野生狀態下,較難收種。秋冬生長較好,夏季生長稍差,表現出高溫對生長有抑製作用。
9. 金雀盆景要怎樣管理
金雀盆景的養護管理: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內耐寒,黃河容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病蟲害防治:金雀花根系會受到細螞蟻和蚜蟲的危害,用來福靈或螞蟻凈防治,也可用低毒的葯劑防治。
10. 金雀花盆景怎麼養護
養護管理:
放置場抄所襲: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