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土植綠
㈠ 請問綠蘿的土怎麼配呢
性喜溫暖、潮濕環境,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盆栽綠蘿應選用肥沃、疏鬆、排水性好的腐葉土,以偏酸性為好。還要加些普通土,才能保溫好定根。
一般的泥炭土加小粒蘭石可以,但不是最好的。
夏季在充分澆水的同時,還要注意經常向葉面上噴水。冬季氣候乾燥,也需每隔4-5天用溫水噴洗一次葉片,洗去葉面上的灰塵,以利於保持葉片光亮翠綠。
(1)配土植綠擴展閱讀:
綠蘿的原始生長條件是參天大樹遮蔽的樹林中,向陽性並不強。但在秋冬季的北方,為補充溫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卻應增大它的光照度。
方法:把綠蘿擺放到室內光照最好的地方,或在正午時搬到密封的陽台上曬太陽。同時,溫度低的時候要盡量少開窗,因為極短的時間內,葉片就可能被凍傷。
室內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陽光直射。陽光過強會灼傷綠蘿的葉片,過陰會使葉面上美麗的斑紋消失,通常以接受四小時的散射光,綠蘿的生長發育最好。
參考資料:綠蘿-搜狗網路
㈡ 養花如何配土
營養土配製
1、溫室一、二年生花卉,如報春花、瓜葉菊、蒲苞花、蝴蝶草等。幼苗期營養土為,腐葉土:園土:河沙=5:3.5:1.5。定植用營養土為,腐葉土:園土:河沙=2~3:5~6:1~2。
2、宿根花卉,如植物,紫苑、芍葯等的營養土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3~4:5~6:1~2。
3、溫室球根花卉如大岩桐、仙客來、球根秋海棠等的營養土。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5:4:1
4、溫室木本花卉的營養土,如山茶、含笑、白蘭花等,可用腐葉土3~4份,再混以園土及等量的河沙,加少量的骨粉。
5、仙人掌及多漿植物的營養土為,土:粗砂=1:1;令箭荷花、曇花、蟹爪蘭等:腐葉土:園土:河沙=2:2:3。
6、杜鵑類推薦用松針土:腐熟的馬糞或牛糞=1:1最為適宜。
7、主要花木營養土一般推薦實生苗和扦插苗:腐葉土:園土:河沙=4:4:2;橡皮樹、朱蕉等用:腐葉土:園土:河沙=3:5:2;棕櫚、椰子等用:園土5份河沙2份。樁景及盆栽樹木:腐葉土及堆肥土適量,河沙必需保證1~2份,以利於排水。
㈢ 土培綠蘿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小白蟲的營養土是不能直接養綠蘿的。
把整盆土浸泡在水中,水能從盆面流出後放置水中十分鍾移出,有十分鍾的時間足夠殺死盆中的小蟲,盆花浸泡十分鍾是不會死的,十分鍾後移出放置室內向陽通風處就行。
土培綠蘿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盆土更換:
一般從花卉市場買回來的綠蘿土培,經過1年的養護,原來盆土已經逐漸結塊且養分耗盡,所以養了一年之後,要及時給綠蘿換盆,並且去除老舊的根系,保持土壤的疏鬆,並且添加新的有養分的配土。
㈣ 綠蘿的營養土怎麼配
通常綠蘿的養殖分為以下三種,希望能幫到你
1:土培,綠蘿喜歡鬆散,透氣性強,富含營養的土。家庭養殖可用以下配方:腐葉土1份,基肥1份,黃土6份,碳渣1份,沙子1份,勤往葉片噴水,注意溫度控制在10度以上
2:水培,截取健壯紙條放在水裡即可,綠蘿成活率很高的。不用消毒,晾根這么麻煩。
3:霧培,現在我正嘗試的方法,個人感覺這種辦法綠蘿長的最快。就是間歇性噴霧。直接將綠蘿懸掛成一團。下面安裝小噴霧器一個,現在我的定時為每小時盆1次。
㈤ 綠蘿用什麼土栽培好
1、配方一
第一個我們可以選擇腐殖土或者將沙子和鋸末加上土混合均勻,進行栽種。這樣的土質首先保證的就是排水快,根部積水太多容易澇死,選擇透氣排水比較好的土質最好。
2、配方二
第二種也是以腐葉土為主,這里就要求稀疏、松軟、透氣排水,所以加入種植土的同時還可以和泥炭土、珍珠岩混合,攪拌均勻備用。
3、配方三
除了對排水透氣的要求比較高之外,微酸性和中性的土對其生長也是比較有益的。將富含腐殖和有機質的腐葉土配上紅壤,和油菜餅骨粉等混合起來,裡面的營養和有機質會輸送給植株,提供更多樣的養分。
4、配方四
將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照3:1:1的比例進行混合。
5、配方五
准備腐葉土、加入基肥、多加點黃土、碳渣、沙土,這幾種配料拿不準的可以參照1:1:6:1:1的比例進行操作。土是養護的基礎,太黏重的土不利於根部呼吸,養分不足的土不利於提供養分,排水不好的土容易導致爛根。看似簡單的操作也需要小細節來把控。
(5)配土植綠擴展閱讀:
綠蘿屬陰性植物,喜濕熱的環境,忌陽光直射,喜陰。喜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微酸性的土壤。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5℃。
綠蘿是陰性植物,喜散射光,較耐陰。它遇水即活,因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生命之花」。蔓延下來的綠色枝葉,非常容易滿足。室內養植時,不管是盆栽或是折幾枝莖稈水培,都可以良好的生長。既可讓其攀附於用棕紮成的圓柱上,也可培養成懸垂狀置於書房、窗檯,抑或直接盆栽擺放,是一種非常適合室內種植的優美花卉。
參考資料:網路-綠蘿
㈥ 養花如何配土
隨著人們對花草的喜愛,養花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在家中養幾盆漂亮的花草植物,不僅可以美化家居環境,這些花草植物還能吸收家中的有害物質,釋放出一些新鮮的氧氣,從而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幫助!
㈦ 綠籮植物的土怎麼配
綠籮植物作為常見的觀葉花卉可用:
腐葉土(或泥炭土) 、素麵沙 土、腐熟有機肥料、過磷酸鈣等按 5:3.5:1:0.5
㈧ 多肉植物的配土原則
多肉植物根系弱,需要原生環境得出。土壤應當具備這些條件。
一、疏鬆通風
二、易排水,同時又有一定的持水性
三、有親根性,不易粉碎。
四、呈弱酸性
篩選:
市面的培植土有腐葉土,泥炭土(又稱草炭),木屑,礱糠灰,草木灰、緩釋肥、松磷等;無機植料主要有:赤玉土,鹿沼土,蛭石,珍珠岩,椰糠,綠沸石,植金石,火山石,日向石(輕石),麥飯石,硅藻土,粗細砂、粗細石子(礫石)、煤球渣
一、按酸鹼性分:屬於弱酸性的有虹彩石、赤玉土、泥炭(同草炭)、蘭石、椰糠(同水苔);屬於鹼性的有:蛭石、稻殼炭、草木灰、煤炭渣。打個問號的是松磷、靚土。珍珠岩比較復雜,大部分是弱酸性的,但若氧化鈉含量過多,會呈弱鹼性。不過由於珍珠岩不溶於水,所以可以忽略,就把它當成中性吧。PS.我們的自來水是弱酸性的。
二、按顆粒的易碎性分。一兩年內會碎的是珍珠岩、蛭石、赤玉土,很難碎的是輕石、虹彩石、蘭石、植金石、陶粒,碎了也是纖維而且能緩解板結的是松磷,原是纖維分解後易板結的是椰糠。
三、按親根性分。最利於發根的是蛭石、珍珠岩、稻殼炭,根系易抓緊的是草炭、松磷、椰糠等纖維結構,不易抓住的是大顆粒。
四、按通風透氣來分。蘭石、輕石、虹彩石、陶粒等硬度高的最透氣。
五、按保水性來分。蛭石、赤玉土、虹彩石、翠筠靚土一流,松磷、輕石也很強,泥炭本身就老是濕濕的,蘭石、陶粒、珍珠岩、椰糠、稻殼炭、煤炭渣則應歸在排水疏水的一類。
六、按含肥力來分。高肥,本身就是肥的是草木灰和稻殼炭,以及含大量腐殖質的泥炭(PS.部分進口泥炭不含肥);中肥是虹彩石(因裡面有奧綠緩釋肥),翠筠靚土;輕肥,帶微量元素的是蘭石,松磷。
結論:配土公式:
1、陶粒、煤炭渣鋪底。
2、泥炭、靚土、虹彩石、蘭石(或輕石)做2:1:1:1混合,噴多菌靈。
3、蛭石,珍珠岩還是用作純發根。
或者泥炭、靚土、虹彩石、蘭石為主,拌入一些松磷、椰糠增加土壤疏鬆度和親根性,再在盆底施一些草木灰(避免接觸葉面),草木灰在生長季節定期製作溶液施肥。
㈨ 植物配植應注意幾點
2.1園林植物 指綠化效果好,具有觀賞價值或經濟價值的植物。園林植物一般具有形體美、色彩美等的形態特 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在一般管理條件下能表現上述功能。 2.2植物造景 運用植物素材,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要素(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 剪成一定形體)來創作植物景觀。 2. 3園林植物配置 按植物生態習性、生物學特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 草皮和地被植物等) ,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 3園林植物配置基本原則 3.1綠地規劃配置設計基礎 各類型綠地的規劃配置應在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上進行。 3.2滿足綠地的性質及用途 應結合周邊環境,發揮園林植物的綜合功能。 3.3滿足生態習性 a)喬木、亞喬木、灌木、地被相結合,組成科學合理的復層結構植物群落。 b)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重視生物多樣性: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速生、慢生植物合理配置。 c)常綠、落葉種類配置比例應為3: 7,喬木、灌木種類配置比例應為(1-1.5) : 1 。 d)忌栽純林,應多種植物混栽,營造種類豐富的植物群落。 3.4明確主題 明確主題性,滿足立意要求。 3.5遵循美學原理,講求藝術性。 a)遵循統一、協調、均衡、韻律四大原則。 b)構圖合理,整體與局部關系處理得當。 c)運用園林植物色彩美、季相美、芳香美、姿態美、群體美等的美化作用。 d)挖掘園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知識性。 3.6突出和保持地方園林特色。 3. 7配置密度合適,近期與遠期效果兼顧。 3.8遵循經濟性原則。 3.9各園林要素的關系處理得當 與園林建築及小品、山體、水體、園路等園林要素的關系處理得當。 3.10生態效益 形成的植物群落應能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不能因配置不當而產生病蟲害及環境污染。 4園林植物選擇要求 4. 1園林植物選擇基本原則 a)以"鄉土或鄉士化樹種、鄉土草種"為主,適地適種的原則。紀念性廣場、重要區域或不宜 栽植樹木的地段可適當選用常綠草種。 b)遵循"物種多樣化"的生態性原則。以喬木為主,喬、灌、藤、花、革結合,速生與慢生、 常綠與落葉科學合理配比。 c)突出季相變化的景觀性原則。 d)應選用大規格茵木。落葉喬木胸徑應不低於Ber,常綠喬木高度應不低於2.5m。市屬及區屬重 點工程建設項目,樹木選擇規格落葉喬木胸徑應不低於15em,分枝點應不低於2. 7m。 4.2公園綠地 4.2. 1公園綠地植物選擇 公園綠地植物應選擇: a)一生長表現好,如:易生長、病蟲害少、易管理,管理粗放等。 b)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適應栽植地立地條件。 c)適應栽植地養護管理條件。 d)不宜成片栽植刺槐、黃金槐、香花槐、火炬樹、側柏等綠化先鋒樹種。 e)應以大規格喬木為主。重點地段及重要景觀樹落葉喬木規格不應低於胸徑15em、分校點2. 7m; 一般地段喬木胸徑不應低於10em。 4.2.2公園綠地植物推薦種類 銀杏、揪樹、懸鈴木、白蠟、臭椿、合歡、馬褂木、苦楝、奕樹、樺樹、制樹、三角楓、毛白楊、 大葉女貞、朴樹、鍛樹、五角楓、櫻花、燈台樹、國槐、水杉、柳樹、流蘇、廣玉蘭、黑松、白皮鬆、 雪松、冷杉、龍柏等,以及碧挑、天目瓊花、海桐、錦帶、耐冬、紫荊、紫薇、木棒、日本女貞、海 棠、法國冬青、石楠、榆葉梅等花灌木。 4. 3道路綠地 4.3.1道路綠地植物選擇 結合城市特點及景觀要求,優先選擇具有本地特色的樹種。綠地植物應選擇: a)無毒、無臭、無刺、無飛絮等;落果對行人不造成危害(砸傷行人、污染行人衣物)。 b)病蟲害少或易於防治。 c)花灌木應選擇花繁葉茂、花期長、生長健壯和便於管理的種類。 d)綠籬和觀葉灌木應選用萌芽力強、枝繁葉密、耐修剪的種類。如:日本女貞、小檗等。 e)應選擇莖葉茂密、生長勢強、病蟲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觀葉、觀花種類作地被:應以 萌費力強、覆蓋率高、耐修剪的冷季型草種為主。如:平校苟子、沙地柏、鋪地柏等。 f)行道樹應以落葉、深根性、開展型樹冠、耐修剪、壽命長的樹種為主,並適應城市道路環境 條件,如耐早、耐癖薄士壤、抗海潮海霧、抗污染等。 g)主幹道苗木規格應達到胸徑15cm、分枝點2. 7m以上;次幹道苗木應達到胸徑8cm、分枝點2. 2m 以上。 4. 3. 2道路綠地植物推薦種類 銀杏(雄株)、楸樹、懸鈴木(少球或無球的)、白蠟、臭椿(雌株)、合歡、馬褂木、苦楝、 朴樹、樺樹、黑松、奕樹、廣玉蘭、五角楓、椴樹、黃連木、垂柳、七葉樹等。不宜栽植黃金槐、香花槐、火炬樹、側柏等綠化先鋒樹種。 4.4居住綠地 4.4.1居住綠地植物應選擇 居住綠地植物應選擇: a)生長健壯,病蟲害較少,適應栽植地環境條件及養護管理條件。 b)應無毒、無臭、無刺、無飛毛、少花粉、落葉整齊等,不致產生污染及造成人傷害。 c)應多選擇能觀花、觀果及文化品位高的植物。 4.4.2推薦種類 銀杏、香椿、合歡、欒樹、五角楓、紅楓、黃連木、玉蘭、龍柏、黑松、廣玉蘭、耐冬、山植、 石榴、泡桐、垂柳、碧桃、櫻花、紫葉李、無花果、石楠、木槿、紫薇、海桐等。 4.5廠區綠地 4.5.1廠區綠地植物選擇 廠前區應選用冠大蔭濃、生長快、耐修剪的喬木作遮蔭樹。產區綠地植物應選擇: a)生產區應有針對性地選擇對有害氣體抗性較強及吸附作用、隔音效果較好的樹種。化工車間, 應選擇抗性強、生長快、低矮的樹木;高溫車間,應選擇高大的闊葉喬木及色濃味香的花灌木;雜訊強烈的車間,應選擇校葉茂密、樹冠矮、分校點低的喬灌木,密集栽植形成隔音帶;紡織、食品、光 學、精密儀器製造車間,應選擇無飛絮、無花粉、落葉整齊的樹種,結合營建低矮地被和草坪。 b)倉儲區應選擇樹干通直、分枝點高的樹種,不應種植針葉樹及含油質較多的樹種。 c)廠內行道樹應選擇生長健壯、樹冠整齊、抗性強的喬木。行道樹分枝點不宜低於4m。 4.5.2推薦種類 刺槐、榆樹、欒樹、臭椿、毛白楊、合歡、泡桐、構樹、君遷子、黃連木、銀杏、懸鈴木、側柏、 自皮鬆、龍柏、苦楝、三角楓、刺楸、青朴、水杉、桑樹、紫穗槐、胡枝子、木槿、爬山虎等。 在適當地段應考慮栽植一些對污染源敏感的植物以監測環境污染狀況。如:雪松對S02、HF最敏感, 櫻花、唐菖蒲對HF較敏感,懸鈴木對C02敏感,月季、杜仲對S02敏感等。 4. 6濱海綠地 4.6.1濱海綠地植物選擇 濱海綠地植物應選擇: a)抗海風、抗海霧、耐瘠薄、耐鹽鹼並有較強觀賞價值的種類,以常綠樹為主,適當選用闊葉、 落葉喬木。喬木胸徑不應小於10cm,灌木冠幅不應小於80cm。 b)堤壩護坡應以固土性強的鄉土草種及矮生木本植物為主。如:結縷草。 c)近海處應選用低矮小喬木和灌木,岩土應選用攀緣植物。 4.6.2推薦種類 黑松、龍柏、短葉羅漢松、女貞、紅楠、青朴、黃連木、楓楊、構樹、麻析、、鹽膚木、合歡、白蠟、桑樹、旱柳、苦楝、胡頹子、木棒、大葉黃楊、大葉胡頹子、錦帶花、枸杞、千首蘭、膠東衛矛、 海州常山、扶芳藤、爬山虎等。 4. 7山林綠地 4.7.1山林綠地植物選擇 山林綠地植物應選擇: a)深根性、樹冠較窄,不易風倒、風折。 b)耐瘠薄、抗乾旱、適應栽植地環境條件。 c)可適當選用山地綠化先鋒樹種。喬木地徑不應小於0.5cm,灌木冠幅不應小於30cm。 4.7.2推薦種類 國槐、臭椿、黃連木、鹽膚木、杜梨、苦楝、黑松、香花槐、黃櫨、衛矛、君遷子、麻櫟、構樹、核桃、板栗、山楂、棗樹、柿樹等,以及紫穗槐、扁擔木、鼠李、荊條、胡頹子、金銀木、綉線菊等灌木和木本地被。 4.8防護綠地 4.8.1防護綠地植物選擇 防護綠地植物應選擇: a)深根性、萌芽力強、抗倒伏、速生尤其高生長快、干直的鄉土樹種。 b)耐瘠薄、抗乾旱、抗煙塵、抗有害氣體等抗逆性強,並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 c)物種之間及與防護生物協調共生關系好,不得有共同病蟲害或是其中間的寄生樹種。 d)可適當選用綠化先鋒樹種。喬木胸徑不應小於6cm,灌木冠幅不應小於50cm。 4.8.2推薦種類 國槐、刺槐、臭椿、刺楸、加楊、垂柳、青朴、苦楝、桑樹、構樹、榆樹、側柏、君遷子、泡桐、 核挑、紫穗槐、胡枝子、木槿、丁香、紫藤、爬山虎等。 5園林植物配置要求 5. 1公園綠地 公園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以喬木為骨架,復層配置,栽植密度合理。各類型喬木栽植密度應符合表1規定。 表1開展型(寬冠) 胸徑(cm)<1010- 20> 20最小栽植間距(m) 456直立型(窄冠)胸徑(cm)<1010- 20> 20最小栽植間距(m) 345b)注重物種多樣性,豐富綠地景觀。每1000m2綠地,喬木栽植種類不應少於5種;灌木不應少於5 種;常綠樹不應少於3種;落葉樹不應少於7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不應少於3種,栽植面積不應少於 總栽植面積的10%。 c)新建綠地喬木應占總栽植面積的60%以上,大規格苗木應占總栽植數量的80%以上;林下不得裸露地表,應配置地被或草坪;喬、灌、草配置面積比例不低於6: 3: 1。 d)公共活動廣場應控制綠地率35%-40%,綠化覆蓋率45%-60%,成片綠地喬木應佔80%以上,喬、灌、草配置面積比例不低於5: 3: 2;集散廣場應控制綠地率25%-30%,綠化覆蓋率35%-45%,喬、灌、草配置面積比例不低於7: 2: 1。 e)已建成以大面積鋪裝和草坪為主的廣場,應補栽大規格喬、灌木,達到植物配置面積比例要求。 5.2道路綠地 道路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以喬木為主。大規格喬木占總栽植數量的90%以上。栽植密度同5.1.1表規定。 b)自然式綠帶應以常綠喬木為主,分層配置喬木、灌木、草坪,配置面積比例為5: 3: 2。配置種類數同5.1.2的規定。 c)互通立交橋綠地喬、灌木栽植面積應達到綠地面積的60%-70%以上。環橋綠地應配置不影響交通視野的低矮花灌木、點綴樹叢、孤植大樹等:橋下應栽植攀緣植物,垂直綠化橋柱、橋體;沿橋體兩側綠地應栽植高大速生喬木。 d)車行道分隔綠帶,寬度小於2.5m應栽低矮的灌木及草皮,寬度2. 5m-3. 5m可種枝下高較高的喬木,寬度大於3.5m應栽植喬木,多選常綠、色葉樹種;道路人行橫道、拐彎處綠地不應栽植喬木及亞喬木;喬木、灌木種植面積應占綠地面積的80%。 e)規劃綠地面積較大的高速路及立交橋兩側應配置喬、灌、草復層混交綠帶;高速路及一般公路 立體交叉處在彎道外側應植數行喬木;兩條道交匯到一條道的交接處及中央隔離帶,應栽植低矮灌木及草坪;立體交叉面積較大的,按公園綠地配置;坡度較大處應以草坪式護坡綠化為主。 f)與上方架空線,地下電纜、管道的關系應處理得當。 5.3居住綠地 居住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充分考慮綠地功能,運用混合式方法復層配置,建設人工生態植物群落。 b)應以觀賞亞喬木為主,占苗木總栽植數量的50%,高大喬木佔20%。喬木量達到70%。 c)栽植密度合理,空間相對開敞。栽植密度同5. 1 .1表規定。 d)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豐富,配置種類數同5.1.2的規定。 e)建築南面綠地小氣候條件好,植物種類可豐富,但不得影響屋內採光和通風;東、西面應種落葉大喬木夏季遮陽,西、北面應配置耐風耐寒樹種,北面應選擇耐蔭亞喬木、灌木及地被;種植喬木距離建築不得小於5m,窗下不得種植喬木及大灌木。 5.4廠區綠地 廠區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喬木、灌木配置數量比例不低於1.5: 1其中常綠樹數量應占該區域總栽植數量的1/2。 b)廠前區宜用規則式和混合式相結合的配置方法。遠離大樓的地方可根據地形變化採用自然式布局。 c)生產區大喬木距離建築不應小於4m,距離地上、下管網不小於2. 5m。植物栽植應處理好與車間通風透光的關系。 d)倉儲區應以疏植喬木或配置低矮的花池、綠化分隔帶為主,地下倉庫上面宜鋪設草皮和配置灌木、地被或攀緣植物。 e)廠內道路綠化配置應簡潔、明快。綠籬距離道路不宜小於0.8m,灌木不宜小於2m,喬木不宜小於1.2m。 f)防護林帶應以喬、灌木混交的緊密結構和半透風結構為主。栽植密度同5. 1. 1表規定,但間距 均下調1m。 5. 5濱海綠地 a)應以抗海霧、海風的常綠樹種為主,適當配置觀賞亞喬木、灌木和觀花地被,豐富綠地景觀。配置種類數同5.1.2的規定,但常綠、落葉種類比例應為2: 3。 b)樹木不宜配置過密,林冠線應富於變化,留出透景線。栽植密度同5. 1. 1表規定,但間距均上調1.5m。 5.6山林綠地 a)植被覆蓋率應達到80%以上,以喬木為主,合理配置灌木、地被,防止水土流失。喬木應占總栽植數量的60%以上,配置種類喬木、灌木比例為1.5: 1,針葉、闊葉比例為1: 4,色葉植物不應低於總栽植數量的30%。每公傾山林樹木配置種類不應少於3種。 b)栽植密度合理。各類型喬木栽植密度應符合表2規定。 表2直立型(窄冠)胸徑(cm)3~44~5>5栽植間距(m) 0.811.2 c)園林景觀應結合園林生產,適當配置或片植經濟林。根據山地環境條件及社會需要營造風景林、 經濟林及防護林。 5. 7防護綠地 a)應以喬木為主,喬灌結合。配置種類喬木、灌木比例為15: 1。 b)各類苗木配置合理,配置種類數同5.1.2關於喬木種類數的規定,但喬木不應少於6種,灌木不應少於4種;栽植密度同5.1 .1表規定,但間距均下調1m。 c)園林景觀應結合園林生產,防護林與用材林、果桑花經濟林結合,合理配置。 d)有污染的工業區,外圍應設置寬度30米以上的喬、灌木混交的緊密結構和半透風結構為主的防護林帶。
㈩ 綠蘿的土栽方法
土培綠蘿的溫度
植物在栽培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是溫度。種植在北方的話,室溫10攝氏度以上,綠蘿就可以安全過冬並可以正常健康生長。只要溫度把握適中,養好綠蘿一點也不難,注意:綠蘿不適宜放置在高溫的烤爐旁。
土培綠蘿的濕度
綠蘿植物通常在濕度較高的環境下有利於其健康發展,所以選擇給綠蘿保持濕度有幾個小方法:比如,使用加濕器;加水也是一種方法;還有一種就是用濕的抹布,給其莖葉等地方輕輕擦拭,這也是一種方法。
土綠蘿澆水
綠蘿是直接放在水裡種植就可以健康成長的,土培的話,水也要適量供應。澆水可以,但不可過於勤,少量澆水即可。另外,你還應向其生長的莖柱的地方噴水,這樣可以減少因為蒸發引起的缺水問題,這也是需要注意的。
土培綠蘿的施肥
關於施肥,也是要看季節的,秋季的時候,這種植物的生長速度回放慢,這時候應該減少施肥。平時的施肥也是有講究的,主要是以液態無機肥為主要肥料,一般施肥的時間控制在15天一次,這樣可以保證其健康生長。
土培綠蘿養護技巧
綠蘿喜愛在潮濕的環境下生產,所以要保持其生長的環境濕度。溫度則控制在10到20攝氏度為最佳。另外,綠蘿是喜陰植物,盡量避免太陽光直射,偶爾曬曬就好。土培的話,最好是能保證其土壤的疏鬆,有利於其生長。
1、土培和水培
土培:綠蘿好養,土培的准備工作,就是選好適宜綠蘿生長的土壤。土壤盡量肥沃,綠蘿的大部分營養都來自土壤。盡量到田地里選一些土,在土中摻些動物的糞便,放一些細碎的枯樹葉在土中。綠蘿喜歡松軟的土壤,枯樹葉和糞便起到增加土壤肥力、松軟透氣的作用。
水培:水培綠蘿是非常好的室內裝飾水培植物之一,攀藤觀葉花卉。蘿莖細軟,葉片嬌秀。水培綠蘿極耐陰,在室內向陽處即可四季擺放,在光線較暗的室內,應每半月移至光線強的環境中恢復一段時間,否則易使節間增長,葉片變小。
2、光照和溫度
光照:綠蘿的原始生長條件是參天大樹遮蔽的樹林中,向陽性並不強。但在秋冬季的北方,為補充溫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卻應增大它的光照度。
溫度:在北方,室溫10℃以上,綠蘿可以安全過冬,室溫在20℃以上,綠蘿可以正常生長。一般家庭達到這個溫度問題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溫差過大,同時也要注意葉子不要靠近供暖設備。
3、水肥管理技巧
澆水:秋冬季的澆水量應根據室溫嚴格控制。供暖之前,溫度較低,植株的土壤蒸發較慢,要減少澆水,水量應控制在原來的1/4-1/2之間。即使供暖之後,澆水也不可過勤,澆水要少向盆中澆,應由棕絲滲水。另外,還應向棕柱的氣生根生長處噴水,以減少因蒸發過快引起根部吸水不足。冬季澆的水以晾曬過一天後的水比較好,水過涼容易損傷根部。水養時,水量不可過多,淹沒根部即可,水量過多時容易腐爛莖葉。
施肥:北方的秋冬季節,植物多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因此應減少施肥。入冬前,以澆噴液態無機肥為主,時間是15天左右一次。入冬後,施肥以葉面噴施為主,通過葉面上的氣孔噴施為主,通過葉面上的氣孔吸收肥料,肥效可直接作用於葉面。葉面肥要用專用肥,普通無機肥不易被葉面吸收。北大護花神系列和日本出品的花一番等均可作葉面肥使用。
4、繁殖方式
通常綠蘿的繁殖採用扦插法。春末夏初選取健壯的綠蘿藤,剪取15厘米至30厘米的枝條,將基部1節至2節的葉片去掉,注意不要傷及氣根,然後插入素沙或煤渣中,深度為插穗的1/3,淋足水放置於蔭蔽處,每天向葉面噴水或覆蓋塑料薄膜保濕,只要保持環境不低於20℃,成活率均在90%以上。
5、常見病害
綠蘿常見病害:炭疽病、根腐病、葉斑病。
這三種綠蘿常見病害,都是危害植株葉片的,影響觀賞價值。大家在養護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觀察,發現葉片出現病斑要及時清理及時噴灑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