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盆栽葫蘆葉子編織
① 鉤葫蘆盆栽視頻葫蘆葉子的鉤法
盆栽葫蘆養殖方法如下:
(一)盆栽葫蘆技法花盆的尺寸(10號)要大小適中。盆栽前要選好肥土,用疏鬆酸性土,摻以土雜肥,鹼土、板結土不可用。土壤要通氣性、排水性能好的。並將其與市場上賣的塑料花盆所用的培養土的腐蝕質土壤或綠肥按1/3的比例攪拌在一起。如果培養土壤中不含肥料,一盆要參雜15G左右的化肥。盆栽葫蘆非常容易乾燥,在蔓剛開始蔓延時一日要澆一回水。在盛夏高溫季節,一日要澆兩回水。在花盆上支四根支柱使其固定,高出花盆表面50㎝,並做成90度的網格狀棚架。在母蔓長到4—5葉時掐蔓,留下2個子蔓,使其向上蔓延。子蔓爬上棚頂時要掐蔓,並使其2個孫蔓向上延伸。待孫蔓長到5個枝葉時開始掐尖,使果子從孫蔓長出曾孫蔓上結出。讓蔓任意生長,等其長出棚外時掐掉。果勝到5—6個時要追肥一次,這很重要。 特別是中型瓢最初結1—2個果實之後就不再結果。因此將最早開的雌花掐掉。作果時要將固體肥料5—6個放到
花盆裡,在肥力消失後再用液肥加兌200倍的水澆灌。葫蘆的主要蟲害是蚜蟲,防治方法與大田作物同,高溫季節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另外,要防止大水澆灌和長時間的雨淋,視長勢不斷增施肥料,三伏天防烈日暴曬。
(二)地栽葫蘆技法
種植時間葫蘆種植的時間易在每年的清明前後,由於我國地源遼闊,在選擇種植時間上要根據天氣、氣溫、環境的不同,選擇最佳時機種植。搭設棚架其實種植葫蘆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多,其中搭設葫蘆棚架是種植葫蘆當中花銷最大的一塊,所以在選擇搭架的材質上要有所區別,要是打算長期種植葫蘆的農戶最好搭制水泥或鐵管製成的架子,雖然看上去投入很大,但攤到多年種植的成本就沒有多少了。
葫蘆棚架的大小要根據種植面積和栽培的株數來決定,一般每畝種植600顆左右葫蘆。棚架高2
米左右,棚頂綁成間隔30㎝左右的井字形狀,用荊繩綁結實,以抵禦台風的襲擊和葫蘆本身重力的壓迫。
在我國種植葫蘆都要搭架,可在國外卻有很多農戶採用不搭架的栽培,地面爬行栽培的葫蘆主要是小葫蘆,如果利用朽木的空隙栽培大葫蘆或者杓葫蘆、長葫蘆時,也可以在地面進行。
葫蘆爬行種植和架棚種植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先將土壤平整好,做成寬1.5米的,並在壟間可以行走。
葫蘆的爬行種植,間距大一些有利於葫蘆的生長。所以株的間距最好在3米左右。因為葫蘆蔓沒有攀延的東西,所以應該鋪上厚厚的稻草。如果沒有稻草,也可以先鋪黑塑料地膜,並在上面澆水。並要多次噴灑葯物,以避免病蟲害。這種種植方式雖然投入的資金比搭棚要少,但在我國還沒有更多的成功經驗所借鑒,歡迎廣大農戶們先在小部分土地上摸索試驗,待技術成熟後再大面積採用。
選種育種因為葫蘆的種子帶有炭疽病等病菌,所以先要給種子抹上克菌丹葯粉,也可用高錳酸鉀殺菌,後經過消毒後再種植。播種時如果用鉗子或指甲刀將種子尖切開一個小豁口,更容易發芽。
② 葫蘆用紅繩怎麼綁好看
中華民族有著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象徵主義。葫蘆的"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里葫蘆籽眾多,人們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人們認為它可以祈求幸福。講究一些,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總而言之,葫蘆在風水中可具如下幾種功用:
一、
可以化病,增加身體健康。可選三隻木葫蘆,要求色澤光潤,形態優美,一致,大小適中,其中一隻應較大。用紅繩拴好,掛於床頭或宅居之天醫吉位,也可選宅居流年飛星吉位。較大者居中,為首領之意。三數為三才之數,又為五行生成數,天三生陽木,地八陰木成之。因葫蘆為木,所以用三陽木之數。
二、 可以增加夫妻緣分,促進家庭和睦,加強生育能力,可擺放一隻銅葫蘆或木葫蘆於床頭,或置於宅居吉位。
三、
可以增福增壽,利財運。用時可用一隻二隻或三隻五隻懸掛吉位,或置於吉位。
四、
可以化煞擋煞。用一隻或三隻葫蘆懸掛於外部形煞所沖之方即可。一定要開光後方能使用,而且要擇吉日吉時,否則無效。葫蘆是可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掛在病者的睡床前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葫蘆可採用天然葫蘆瓜曬干成品或銅制葫蘆。但要注意銅器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要視乎你的五行。
③ 葫蘆的葉子起什麼作用
葫蘆葉具有止咳平喘、利水化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等作用。
葫蘆葉對於咳嗽、氣喘、慢支、肺炎、肺氣腫、肺心病、胸膜炎等造成的氣喘、水腫,具有一定的療效。因為活血化瘀,所以對於瘀血疼痛、外傷出血甚至瘀血造成的腹痛,女性的痛經都有一定的效果。葫蘆葉外用適量,對於一些骨折可以用鮮的葫蘆葉的根莖搗爛敷在患處,也有一定的效果。
(3)毛線盆栽葫蘆葉子編織擴展閱讀:
葫蘆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葯,對各種瘺瘡尤為有效。蔓、須葯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葫蘆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松動。
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葫蘆殼的葯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殼,療效愈高。
④ 手工葫蘆編織方法圖解
一、小葫蘆編織圖解
注意:要記得一邊鉤一邊填充棉花哦!
R1:環形起針,環內鉤6短針 6
R2:連續加針6次(即每一個短針針目裡面鉤2個短針) 12
R3:(1短針,1短針加針)重復6次 18
R4:(2短針,1短針加針)重復6次 24
R5:(3短針,1短針加針)重復6次 30
R6-R10:不加不減鉤30針
R11:(3短針,1短針減針)重復6次 24
R12:(2短針,1短針減針)重復6次 18
R13:(1短針,1短針減針)重復6次 12
R14:(1短針,1短針加針)重復6次 18
R15:(2短針,1短針加針)重復6次 24
R16-R19:不加不減24針
R20:(2短針,1短針減針)重復6次 18
R21:(1短針,1短針加針)重復6次 12
R22:連續減針6次 6
收口縫合。
二、葉子編織圖解
小葉子鉤2片,大葉子鉤1片,大小葉子組合成葫蘆的葉子。
左:小葉子 右:大葉子
小葉子編織說明:
起10個鎖針,從倒數第2個鎖針孔往回鉤:1短針,1中長針,4長針,1中長針,第1個鎖針針目里鉤3個短針後轉到另一邊繼續鉤1短針,1中長針,4長針,1中長針,最有一個針目里鉤2短針,引拔結束。
大葉子編織說明:
起16個鎖針,從倒數第2個鎖針孔往回鉤:1個短針,1個中長針,2個長針,4個長長針,2個長針,2個中長針,2個短針,在第1個鎖針針目里鉤3個短針後轉到另一邊繼續鉤2個短針,2個中長針,4個長長針,2個長針,1個中長針,最後一個針目里鉤2個短針,引拔結束。
小葉子和大葉子組合方法如下:
先縫合好小葉子和大葉子
在加入細鐵絲沿邊緣鉤一圈短針
三、葫蘆小花朵編織說明
黃色線起針 R1:環形起針,環內鉤出10個短針
換白色線 R2:(起3個鎖針,第1個針目鉤長針加針,第2針目鉤1個長針3個鎖針後引拔到當前針目)重復鉤5組。
2針鉤一個花瓣,共5個花瓣
⑤ 葉子紅繩手工編織方法圖解
這是楓葉結。
(5)毛線盆栽葫蘆葉子編織擴展閱讀:
佩戴意義:
1、女生祈求美好姻緣招桃花運
中國傳統里月老都是用一根紅線牽男女姻緣的,所以不言而喻女子單獨帶紅繩是為了祈求姻緣的到來。過去待嫁大齡女子為了祈求美好姻緣,會去月老寺廟求來帶在手上;手系紅線另外也可以表明自己正待嫁求偶,有表示「未婚女」的意思。
另外一種說法女孩如果帶在右腳的話,也是期待真愛出現的表達,也就是說她在等待相伴一生的愛人出現。
2、男女締結婚姻定情信物
傳統講求含蓄美,情人的戀情常被寓意為天命註定的緣分。這寄託緣分的事物,當然是傳說中的紅線了。
在神話中,有這樣一位老人,在每個人降生時分,他會在其小指上繫上一根紅線,另一頭就是與其今生註定了姻緣的人。正所謂「千里姻緣一線牽」,紅線常代指「婚姻」或「媒約」,亦可喻為婚姻的定情信物。
紅線的習俗逐漸被紅手繩所取代,它是愛情的象徵,戀人各自在手腕佩戴一隻,男左女右,是愛情的信物;代表永遠在一起、一輩子相守。
3、行運轉運招財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紅色,它代表的是喜慶吉祥好運;所以佩帶紅色的手繩也代表給一個好意頭,帶來好運氣、轉運、發財。
在紅繩上一般都會搭配轉運珠、行運珠(材質一般為足銀、黃金這些比較傳統的貴重金屬)、或者貔貅玉飾、元寶、錢袋、葫蘆、鈴鐺等這些在民族傳統里招財行運的象徵掛件。
4、護身祈願求平安
傳統里也認為紅色是吉祥平安的顏色;紅繩在古代就被人們看做是一種祈願,老人家說左腳系紅繩走夜路不遇鬼神。
為求護身最好搭配金剛結紅繩,所以很多朋友為了護身、祈求出平安都也喜歡帶個紅色的紅繩!討個平安,信善者通常還請法師誦經祈禱將祈願與祝福以加持形式帶入紅繩。帶之以保佑平安祈福,獲得吉祥與福慧;令佩帶者內心平靜,及凈化雜念。
5、本命年辟邪
本命年俗稱屬相年。在舊俗中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故有「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
本命年禁忌,在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掛紅避邪躲災的傳統。因此人們每逢本命年對紅色就特別鍾愛。本命年的紅色講究應該是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紅色辟邪吉祥的崇拜。
紅色辟邪,紅色吉祥,這種傳統一直都沒有改變,貼紅對聯,新婚紅嫁衣、紅蓋頭、紅蠟燭、新科紅榜等等,人們都喜歡用紅色來增添喜慶;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這些為本命年辟邪的紅色物品就是常說的「本命紅」。
另外注意是本命紅一定要別人送,因為據說如果自己買的話就會失去辟邪的功效。
⑥ 葫蘆怎麼種養 手捻小葫蘆的盆栽種植方法
1.
種前要選種,選擇葫蘆形狀好,成熟度好的葫蘆選做種子。葫蘆砸開後要選擇籽粒飽滿,顏色較深的選作種子;小葫蘆與大葫蘆不一樣,小葫蘆成熟的種子呈棕色,不成熟的呈淺黃色,大葫蘆的種子呈淺黃色。
2. 種子要先用多菌靈浸泡60分鍾左右;
3.
然後用40℃的溫水浸泡12~24小時,(我一般把水和種子放入一個小保溫杯里一天)撈出後用濕紗布包好甩干,並嗑開浸好的葫蘆種子,便於出芽。用方形盤子、碗均可,底下墊上一層紗布放上種子,將浸好的種子均勻地放在紗布上,上面蓋上擰乾的新毛巾,放到泡沫箱子里,泡沫箱子口綳上塑料布催芽,一般一周左右出芽,溫度30~35℃;
4. 出芽後,一個育苗盆里種兩顆(防止有傷苗),覆土2~3cm;
5.
條件好的可以直接在地里播種,但要覆地膜(增加地表溫度出苗快,還保墒),出苗後把膜摳開一個小洞,讓葫蘆苗過風。這種方法葫蘆長勢比較強壯。(條件好指在向陽背風處)
移植須注意
1.
長出2~3片真葉後,即可移栽到地里或花盆中(花盆直徑要選擇50cm以上的),種植的土預先施好底肥(我選擇的是腐熟的雞糞、鴿子糞,追肥時可用復合肥),我一般苗期用大肥,開花後停止用肥,主要看葫蘆藤的長勢;
2. 葫蘆定根生長後,將較弱的一顆小苗拔除,留一顆即可;
3. 在葫蘆長出莖蔓前要准備好竹竿或繩子,把葫蘆爬蔓引到葫蘆架上,中間適當固定;
4. 上架前的側芽要打掉。(自己的經驗)
上架後管理
1.
當葫蘆莖蔓上架後,進行第一次打頂分杈,再長4~5片葉子第二次打頂,依次類推,看住並控制二、三級分杈,一般葫蘆打杈,掐尖每天上午完成,減小對葫蘆莖蔓生長的影響;
2.
見花後,一般在留4~5葉子掐尖,出新莖蔓後還是這樣,留4~5葉子掐尖;前面2~3個是雌蕊,後面留一個雄蕊授粉用。沒有雌蕊的分杈及時打掉,以免爭奪營養;
3. 葫蘆要經常不斷的打頂、悶尖,有時還有意外收獲,一個節點長出2~3個葫蘆,今年向別人要了一個這樣的異形葫蘆;
4.
人工授粉:上午9點開始授粉,用小楷的毛筆先沾上雄蕊的花粉,然後在給雌蕊授粉,過了處暑以後就可停止授粉,(處暑後結的葫蘆由於生長時間短,成熟度不好,刮皮後容易癟,但體型小一些。)一般一顆葫蘆結果20~30個;(如果當時無開花的雌蕊,我就把花粉收集到一個小葯瓶里待用)
5.
葫蘆落花後,可以用柔軟的布將葫蘆外面的一層生長毛搓掉,人為的停止葫蘆長大,可以收獲較小葫蘆。(我用的是濕紙巾)注意:搓毛時不要傷及葫蘆表皮。
6. 手捻葫蘆苗期大肥大水,讓莖蔓粗壯。開花後,停止施肥,這樣葫蘆不會長得太大,控制澆水,肚臍不會開花,只有這樣結出的葫蘆形狀才會漂亮。
四、葫蘆採收
在10月份,葫蘆藤抽幹了,刮大風葫蘆就有可能掉下來摔壞了。採下來後還要風干,這樣大半年的豐收果實就是你的了。
1. 葫蘆長成近似白色,表皮上的毛沒有了,就可以採收了。
2.
最好等葫蘆全部成熟後在採收,因為手捻葫蘆採收要留著龍頭,葫蘆的莖蔓要剪斷,後面的葫蘆就無法生長了。龍頭與其它連接的地方都要剪斷,今年有一個異形小花生,須蔓與其他蔓還連著,一拽龍頭斷了,這心疼、後悔。注意:葫蘆在架上遇到雨水可能會花皮。
3.
採收的葫蘆應及時刮皮、陰干,避免陽光照射。葫蘆去皮要用鈍一些工具,(塑料刀、竹刀)避免刮傷葫蘆表皮,刮皮後最好用百潔布或那種軟一點百潔絲清理一下葫蘆表面,以免葫蘆干後花皮。在去皮時一定要注意手法,絕對不能用鋒利的器具,容易影響品相。
4. 葫蘆干後,有小的疤痕可以用水砂紙稍微的清理一下。
5. 據葫蘆商家介紹現在大面積種葫蘆的種植戶用打皮機去除葫蘆皮,一天一個熟練的工人可去除葫蘆皮2000多個。
6.
葫蘆表皮發青(未完全成熟)的用手捏一下,發軟的就扔掉,硬的最好用水煮30~60分鍾,讓葫蘆皮質硬化,刮掉表皮後大部分不會干癟,概率是60%,有的煮完刮皮後仍會癟。註:葫蘆煮後染色發淡黃,自然乾的發白。未完全成熟的葫蘆也可以放一段時間,待葫蘆木質化好一些時在刮皮(達到50%~60%)。
五、病蟲害
葫蘆一般會有蚜蟲、棉鈴蟲、白粉病危害
1. 蚜蟲一般危害葫蘆的葉子,我用樂果乳油控制;
2. 棉鈴蟲(幼蟲二代)一般危害葫蘆的花、嫩果,我用敵敵畏乳油加樂果乳油噴施;
3. 白粉病危害葫蘆的葉子;我一般用石硫合劑防治。
註:種植手捻葫蘆一般不用農葯,用粘蟲板或生物防治,無法控制時才用農葯。噴葯會影響昆蟲給葫蘆授粉。異性小葫蘆(還未乾透,表皮有些花)
⑦ 打毛衣葉子花怎麼打
需要:足量的毛線與織針。
1.織針的組合是:豎行是四行一個花,橫針是五針為一組花。基本針是兩針上針和三針下針的組合。開始編織時,要先編制二行的上下針(二針上和三針下)。
⑧ 有誰知道盆栽葫蘆種植方法
既然題主問了,那我就和題主詳細講解一下吧!
葫蘆,諧音「福祿」,是民間傳說中辟邪祈福、添財增壽的吉祥物。近些年葫蘆的盆栽技術日趨完善,葫蘆漸漸進入了盆栽尤其是組合盆栽領域。
葫蘆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濕潤,不耐寒冷,忌炎熱,栽培基質以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為宜。適合盆栽的葫蘆品種為長勢弱、結果率高的小亞腰葫蘆。
葫蘆播種以穀雨節前後為好,篩選顆粒飽滿的去年生種子,進行育苗。育苗時用30度的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倒凈水,蓋上濕潤紗布置於溫暖向陽處,七天即可生芽。將生芽的種子種芽向下栽入盆器中,上面覆一層薄細土,用透明薄膜蓋嚴,置於向陽處,約七天可破土,此時除去掩蓋物,曬苗。
盆栽葫蘆需要陽光充足,日常要注意光照。葫蘆結果前需要將苗培壯,一方面要追肥及時,在生長期以發酵好的麻醬、豆餅稀釋後按澆水周期澆灌,到現蕾期要加施磷鉀肥;另一方面要曬苗適當,要盡可能地使植株多曬太陽,熱天的中午以葉蔫而不焦為好,這樣可控制瘋長、培養壯苗。
打頂是盆栽葫蘆提高坐果率的關鍵。當藤蔓長到一米左右時,從根部上數到第3至4個葉子處打頂,這樣可促使底部生側枝早結果,提高觀賞性。在芽蔓長出3至4個葉子時,植株開始現蕾,雌蕾的形狀像兩個摞起的球體,無蕾的滑條應及時掐掉,或在滑條的第3至4個葉子處再次打頂,以使滑條變為結果枝。
葫蘆是異花授粉植物,花期授粉是坐果的關鍵,盆栽葫蘆需要採取人工授粉。葫蘆開花後的次日上午10點前是最佳授粉時間點,授粉時用乾燥的小棉團,從雄花中將花粉接取到雌花蕊,接取轉放過程要快。
葫蘆的主要病蟲害是白粉病和蚜蟲。防治白粉病,要盡可能使栽植環境通風、透光,增大磷鉀肥用量,不偏施氮肥,發現病株病葉及時剪除;發病早期可噴50%的多菌靈等抗菌劑進行治療。發現少數蚜蟲後可連續數次塗抹肥皂水或1比50的煙草水,蟲害嚴重時可用3%的除蟲菊酯或2000倍液的氧化樂果進行殺蟲。
⑨ 怎樣用毛線編織樹葉花
1、需要准備足量的毛線與織針。
注意事項: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 )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
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
⑩ 怎樣用毛線編織葫蘆
你應先量幾個尺寸:衣長,胸圍,肩寬,袖長
然後起30針,織15厘米長的平針,用尺量一下10厘米×10厘米是由多少針和多少行組成,再根據你的胸圍尺寸就可以確定應該起多少針,肩寬留多少針了。一般情況是領子的針數是肩寬總針數的的1/3,肩膀針數也是1/3。袖口一般45~60針,袖底寬一般是30~35厘米。這是從下往上打的。從上往下打,則應從胸圍的針數倒過來推算出領口的針數,大約領口要起100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