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花盆栽
❶ 有關保護地球的資料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盟�鬧種直錐?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2.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3.我們應該持一種怎樣的環保觀
我們應該持一種怎樣的生態環保觀和資源開發觀?環保和資源開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體嗎?我看不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因此科學的生態環保和資源開發是能夠做到對立統一的。
我相信所有關注環境問題的人都懷著一顆為了我們的子孫萬代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誠之心。我們也不應懷疑那些為了讓貧困地區的人盡早脫貧致富而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人,他們同樣也有著一顆保證和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過極力主張保護的人考慮的是整個人類長遠的生存問題,而積極主張開發的人要解決的卻是當前局部地區人民的生存問題。我們有理由剝奪局部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權嗎?
這些年來,在各環保組織的宣傳努力下,廣大公民已經有了一定環保意識,這是各環保組織和人士的功勞,但有環保意識並不等於懂得了環保。我們還有很多人雖然有了環保意識,但出於對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慮和貪圖享受,並不願意自覺地去遵守環保准則。例如,我們一些已經無需為自己的溫飽擔憂問題的人,為了嘗一嘗野味,穿戴高檔皮毛時裝,顯耀自己的富有,於是促成並刺激了野生動植物交易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使我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真正該受到指責的應是那些衣食無憂的消費者,而不是那些衣食無著,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資源的人,也不應去指責那些為了讓貧困地區的人民盡快擺脫困境而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人。
為什麼環境問題至少在工業革命以前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現在卻成了一個越來越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全球緊迫性問題?這是因為在過去,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及產生的各類垃圾還沒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已經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這又是怎麼造成的呢?是人類在解決溫飽問題後,對物質和精神享受窮奢極欲的不斷追求。要徹底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遏制人們這一不斷膨脹的享樂慾望。因此我們在宣傳環保和揭露環境問題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在我們這些衣食無憂,享受著現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種為富濟貧的道德觀,過一種簡約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貧困落後地區的人,他們的生活已經夠落後簡約了,已經簡約到了難以維持生計的地步了。該如何解決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呢?
我們應該反對那種教條的,極端的環保思想。這種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確,也極能蠱惑人心,實際上卻是非常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因為他們剝奪了貧困落後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權。
在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當地的人打獵,伐樹,燒荒,那是為了生存。也正是因為現代文明的曙光還沒有照射到他們,所以還沿襲著這一落後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生存狀況下,不打獵伐樹,請問你讓他們吃什麼?燒什麼?用什麼?對這些地區地方政府及當地居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的一些環保者總愛不分青紅皂白的加以指責,而且常犯一個善意的錯誤,那就是:你們不能砍伐這的原始森林,不能捕殺野生動物,不能在這的江河上建大壩,保留這的原始風貌,你們可以通過開發綠色旅遊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啊。但是在當前我們國民素質和環保意識還不高的情況下,旅遊真是綠色的嗎?開發旅遊就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嗎?讓我們來看看會出現什麼情況吧。1.過去當地人只產生少量的生活垃圾,而且幾乎沒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現在由於大量遊客的湧入,帶來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別是那些過去當地極少見到的塑料食品包裝袋;請問這是誰之過?2.由於遊客們要品嘗當地的野味,原來不存在的野生動植物交易運營而生了;過去當地人只是少量地捕殺和挖掘野生動植物,滿足自家食用就行了;現在為了滿足遊客的需要,也為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他們開始大量捕殺和挖掘野生動植物了;請問這是誰之過?3.過去當地人,民風淳樸,待人真誠;而現在伴隨著各色遊客而來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山外文化,及不法商販帶來的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和花樣百出的坑人,騙人的手段,讓當地人受益匪淺,從此民風不再淳樸,待人不再真誠;請問這是誰之過?
雲南的瀘沽湖景區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央電視台曾報道過。然而這個報道僅僅只是簡單地指責了當地的有關政府部門,有幾個人想過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呢?這種情況幾乎所有景區都未能倖免。在此我並不是反對開發旅遊,我想說的是,開發旅遊並不是解決環保與發展的萬能葯,搞不好,開展旅遊比開發自然資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大。而實際上旅遊本身也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利用,因此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能不能和該不該得問題,而是怎樣開發的問題。
生態環境的保護不應該是一味地追求原封不動,一絲一毫都不能改變。持這種極端環保觀的人在關心環境的同時,忽略了生存和發展問題,特別是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他們把環保理想化和教條化了,使環保失去了生命力。這種人自己吃飽喝足,無憂無慮地在城市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種種好處,有幾個到過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更別說在那生活和工作了。少數人去過,那也不過是坐著豪華越野車蜻蜓點水般去遊山玩水而已。他們只不過是想藉此,保留下供城市人酒足飯飽後能有個娛樂和尋幽獵奇的後花園罷了。按照他們的觀點,人類恐怕要回到原始社會才符合要求。這種思想只能使我們作繭自縛,讓社會停滯不前。
一次我到雲南省的獨龍江旅遊拍照。那裡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江水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同時當地居民貧困的生活狀況也給我留下了難以泯滅的印象,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個邊防戰士對我說的一段話:「這里對你們旅遊者來說是青山綠水,可是對我們這些天天在這的人來說則是窮山惡水。」請注意,這還只是一個只需在此服役兩年的人說出的話,那麼對於那些世代生活於此的人來說又會如何呢?這句話對我猶如當頭棒喝,使我這個也曾大喊環保的人清醒了許多。
我們不能把所有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都視為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樣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條。我們反對的因該是那種不顧長遠利益,盲目的,過度的毀滅性開發,而對那些能使當地人脫貧致富,步入文明,已做過生態評估,考慮到了開發後的生態恢復,有序的,科學合理的開發不因橫加指責和阻止。實際上,只要做到科學合理的開發,那種局部的,暫時性的破壞並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而相反會形成新的生態景觀,甚至改善原來惡劣的自然環境。這樣的例子並不是沒有。遠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貫通南北的大運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島湖和雲南的魯布革水電站。
在環保方面,我們目前最急迫的目標不是簡單粗暴地去指責和阻止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是要提高整個國民的素質,特別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現代城市人的環保意識。那些偏遠貧困地區沒有環保意識的人,他們對環境的破壞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說其行為本身就是當地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鏈。反倒是我們這些有文化的現代城市人在吃飽穿暖之餘,為了貪圖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業如皮毛,高檔木製傢具,野味餐飲,一次性用具的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才真正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徹底而毀滅性的打擊,現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態環境直接和間接的殺手。
試想,假如有兩個人,一個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個是衣不掩體,食不果腹的窮人,一隻珍惜的野生動物出現在他們面前,富人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殺之,而窮人則是為了禦寒,填飽肚子活命而捕殺之,請問兩種行為都該受到指責嗎?
5.怎樣的環保才「理智」
——兼評Charles Krauthammer的《Saving Nature, But Only for Man》
隨著時間范圍的普遍的環境惡化,環保已經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面對各種各樣關於環保的建議、提案、規則、法律,有人提出要對它們進行選擇。比如,大學英語書的某篇課文宣揚這樣一種被稱為「理智環保論」的觀點,這種觀點「理智」地宣稱:人類「不是為大自然,而是為我們自己保護環境」,因此人類應該「僅在居住環境受威脅時再作出緊迫調整」。為了爭取支持,該理論「不要求人們為其它生物作出犧牲」。
人類確實是為了「我們自己」而保護環境,但問題在於如何保護。這篇文章宣稱我們應該在「居住環境受威脅時再作出緊迫調整」,就是說我們應該等到自己都住不下去了才想到保護環境。是誰讓環境糟糕得住不下去的?確實,這其中有地球自身的氣候變化周期的因素,但在工業化革命以來的短短幾百年裡,把環境變得不宜於人類居住的,主要還是人類自己。面對一天比一天惡化的環境危機,不檢討自己的錯誤,不改變視環境為「自由資源」的錯誤觀念,而是借口某些環境問題不緊急而聽任環境繼續惡化,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智」的人應有的態度。
事實已經證明,採取「先污染,後治理」的環境污染治理方式,會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因為製造污染取得的效益往往小於消除污染要花費的成本。然而,由於這只是「外部不經濟」,不用作者自己立即買單,因此他就會對消除這些污染毫無興趣。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作者在心甘情願地為別人的「外部不經濟」買單的同時,又採取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大量地為別人,甚至他的後代,製造著代價巨大的「外部不經濟」。
該文的另一個奇怪的觀點是「不要求人們為其它生物作出犧牲」。試想一下,如果人們被要求為其它動物作出「犧牲」,那麼「犧牲」的會是什麼呢——大概僅僅是一些金錢,或者改變食用野味的愛好而已。我們知道,當生物間有沖突的時候,要不兩敗俱傷,要不總有一個要作出「犧牲」。現在人類不「犧牲」,那隻有讓其它生物犧牲了。它們應該如何為人類犧牲呢?很簡單——獻出生命。
作者說,他喜愛北極馴鹿(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把這句話說出口的),但是為了能開採到石油,他不惜破壞馴鹿在阿拉斯加的繁殖地——因為這樣能避免戰爭。且不說事實已經證明,開采了阿拉斯加的石油,根本不能避免戰爭;即使可以避免戰爭,為了人類的石油便宜一些,而使北極馴鹿無法繁衍後代,這種在種族延續和金錢間選擇金錢的做法是否理智,實在值得考量。
類似的,作者喜愛斑梟(但願他喜愛的生物越少越好),但是為了伐木工的生計,他不惜支持他們砍倒森林滅絕斑梟。我不知道作者怎麼會持這樣一種奇怪的邏輯——似乎伐木工不伐木就不能找到新工作,並且不伐木就失去了所有經濟來源,因此他們不伐木就無法生存,所以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只好把斑梟「出賣」了。
在這位作者的眼裡,只要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利益發生沖突,哪怕只要犧牲人類的很小的利益就能換回其它生物的寶貴生命,他也會認為人比其它生物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理智」的環保觀。在這種「理智」的環保觀中,我們看不見一點「理智」的影子,透過冠冕堂皇的包裝,我們只能看到一種莫名的「唯我獨大」的霸氣、一種為了一丁點的經濟利益可以聽任其它生物滅絕的可怕的漠視。
作者說,那些為不會立即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事進行的環保是「奢侈環保」,「奢侈環保」僅當只需很小的代價就能達到才是好的。可是,有什麼與環保有關的事只需很小的代價就能達到嗎?幾乎沒有。也就是說,作者對那些為不立即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事而進行的環保是不會支持的。
我們需要這樣的「理智環保論」嗎?這種「理智環保」,其實就是坐等環境惡化,直到等不下去了,大家都受不了了,然後齊心協力把某個環境問題緩解一下。一方面環境問題層出不窮,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另一方面,緩解環境問題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它產生的速度。有些問題,我們本可以把它遏制在萌芽階段,可「理智環保」者偏要等到污染不可收拾時才出手。可以說,這種「理智」已經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
怎樣的環保才理智?那就是被那個作者看作「感情用事」的環保的辦事方式。要環保,就要熱愛大自然,而不是把它看作我們「利用」的對象;要環保,就要把環境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而不是聽任問題一天天擴大。這樣的環保,才是真正理智的環保。
❷ 保護環境的手抄報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飲用水的種種弊端,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❸ 綠化苗木的概述
綠化苗木大致可分為以下種類:喬灌木、移栽大樹、扦插小苗、樹樁盆景、竹類植物、藤本植物、草本花卉、草皮草種、造林苗、新優果苗、種籽種苗。 喬灌木分類:八月桂、紅果冬青、棕櫚、香樟、喜樹、龍爪槐、榆樹、白玉蘭、銀杏、楊梅古樁、四季桂、桂花、盆栽月季、紅桎木古樁、小葉女貞、瓜子黃楊、金絲桃、十大功勞、龍柏、八角金盤、茶梅、灑金柏、紅葉石楠等 移栽大樹分類:紅果冬青、桂花、香樟、紅楓、楊梅、紫薇等 扦插小苗分類:金邊黃楊扦插小苗、金葉女貞扦插小苗、紫薇扦插小苗、丹桂扦插小苗、紅葉石楠扦插小苗、毛杜鵑扦插小苗、紅繼木扦插小苗等 樹樁盆景分類:台灣羅漢松樁景、羅漢松樁景、紅繼木樁景、紫薇樁景等 竹類植物分類:鳳尾竹、桐竹、斑竹、毛竹、青竹、剛竹、紫竹、四季竹、羅漢竹等 藤本植物分類:爬山虎、迎春、扶芳藤、常青藤、爬牆梅、薔薇月季等 草本花卉分類:燕尾、麥冬、白花蔥蘭、紅花蔥蘭、紫羅蘭、美女櫻、黃花美人蕉、紅花美人蕉等 草皮草種分類:美國2號、天泉一號(屋頂草)、佛甲草、台灣清、馬尼、百慕大、四季青、天堂草、狗牙根等 造林苗分類:馬尾松、杉樹等 種籽種苗分類:香樟、大葉樟、桂花、廣玉蘭、金邊黃楊、大葉梔子、小葉梔子、金葉女貞、羅漢松小苗、桂花等
❹ 請教各位,家中舊沙發一般怎麼處理
導讀:沙發可以讓我們的客廳變得與眾不同,不同類型的沙發可以塑造一個不一樣風格的客廳,我們都知道沙發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就會出現磨損,變得陳舊起來,所以很多人將沙發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更換新的沙發,這時舊沙發就變得多餘了,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能夠合理的利用舊沙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處理舊沙發吧。

老舊的沙發,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破舊塌陷。但是它的表面經久耐用,仍然可以利用來製作各種創意時尚的傢具飾品。
如何處理舊沙發?
1、休閑皮椅
簡約時尚的皮椅,取了皮沙發表面最大最完整的的皮革,用實木做成椅子的框架,將皮革作為椅面,又結實又美觀。
2、花盆弔籃
家中有幾株需要懸掛的盆栽植物,可以將小塊皮革搭配麻繩編織成建議吊籃,包裹住花盆。穿上「皮衣」的植物,瞬間也變得「高大上」起來。
3、移門裝飾
儲物壁櫃的移門往往位於客廳一側,在移門上略做裝飾,同樣可以起到美化客廳的效果。在移門中央用皮革拼成你喜愛的圖形,簡單又創意十足。
4、抱枕裝飾
將皮革剪成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條腰線圍在抱枕中間,如同一條精美的皮腰帶一般。還可以將三角形塗成不同的顏色,顯得更美觀。
5、皮靠墊
用皮革自己縫制一個靠墊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舒適耐用,即便搭配在布藝沙發上,同樣可以裝飾出美觀大氣的效果。
6、抽屜把手裝飾
在床頭櫃或者衣櫃的抽屜上,一般都採用黃銅五金件作為把手,在把手下墊一塊小小的皮革,不僅增加了色彩,把手也會更加緊實,同時也增加了櫃子的品味。
7、雜志掛架
用大塊長方形皮革對折作為雜志兜,掛在書桌邊的牆上。可以將書報雜志、文件等放入其中,作為簡單收納的好幫手。
上面就是舊沙發的處理方法,這樣我們就算不再將沙發更換了也不會浪費掉我們的沙發資源,可以合理利用舊沙發改造一些我們需要的小物件,通過對舊沙發的處理,我們不僅沒有浪費舊沙發資源,而且給我們的家中添加了很多新的物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如果你家也有舊沙發不知如何處理,那就趕快來看看小編是如何處理舊沙發的吧,希望以上的介紹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❺ 常用綠化苗木有哪些
綠化苗木太多了,從苗木的特性上,綠化苗木大致可分為以下種類:喬灌木、移栽大樹、扦插小苗、樹樁盆景、竹類植物、藤本植物、草本花卉、草皮草種、造林苗、新優果苗、種籽種苗。
喬灌木分類:八月桂、紅果冬青、棕櫚、香樟、喜樹、龍爪槐、榆樹、白玉蘭、銀杏、楊梅古樁、四季桂、桂花、盆栽月季、紅桎木古樁、小葉女貞、瓜子黃楊、金絲桃、十大功勞、龍柏、八角金盤、茶梅、灑金柏、紅葉石楠等。
移栽大樹分類:紅果冬青、桂花、香樟、紅楓、楊梅、紫薇等 。
扦插小苗分類:金邊黃楊扦插小苗、金葉女貞扦插小苗、紫薇扦插小苗、丹桂扦插小苗、紅葉石楠扦插小苗、毛杜鵑扦插小苗、紅繼木扦插小苗等 樹樁盆景分類:台灣羅漢松樁景、羅漢松樁景、紅繼木樁景、紫薇樁景等。
竹類植物分類:鳳尾竹、桐竹、斑竹、毛竹、青竹、剛竹、紫竹、四季竹、羅漢竹等 藤本植物分類:爬山虎、迎春、扶芳藤、常青藤、爬牆梅、薔薇月季等 。
草本花卉分類:燕尾、麥冬、白花蔥蘭、紅花蔥蘭、紫羅蘭、美女櫻、黃花美人蕉、紅花美人蕉等 。
草皮草種分類:美國2號、天泉一號(屋頂草)、佛甲草、台灣清、馬尼、百慕大、四季青、天堂草、狗牙根等。
造林苗分類:馬尾松、杉樹等。
種籽種苗分類:香樟、大葉樟、桂花、廣玉蘭、金邊黃楊、大葉梔子、小葉梔子、金葉女貞、羅漢松小苗、桂花等。
❻ 袋鼠爪盆栽怎麼樣
袋鼠爪盆栽很好,袋鼠爪花,又名袋鼠花,血皮草科袋鼠爪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澳大利亞特產的珍貴花卉。袋鼠爪花株高40~120厘米。枝葉叢生狀,葉披針狀條形,葉色灰綠。頂生總狀花序,唇形花冠,酷似袋鼠爪;花莖常有分枝,被有絨毛,花色有橙黃、黃色、紅色、綠色等,花期春夏。
袋鼠爪花不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相對濕度在70%到80%為宜。空氣濕度過高易出現黑斑病。空氣過於乾燥會減緩植物的生長。因此要保持空氣的流通。在很多情況下,噴灌是袋鼠爪花吸收水分最好的方式,這種方式不會對花造成傷害,但易傳播病蟲害,造成植株的腐爛。
潮汐式灌溉也可使用,但這種集中式澆水很容易對基質乾燥的很快,空氣也較為乾燥。最好的澆水方式是滴管,可以保持葉面的乾燥不易發生病蟲害。澆水時間只能在早上,且要避免陰雨天氣,澆水後盆土不能積水,尤其在天氣冷的時候。栽培初期袋鼠爪不需要太多的水分,避免澆水過多。旺盛生長期和開花期需要較高的水分,這個時期袋鼠爪對缺水十分敏感。
❼ 怎麽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
◎ 打掃清潔家居,減少使用化學清潔劑或殺蟲劑
◎ 用檸檬及炭等消除異味,代替化學空氣清新劑
◎ 食具不大油膩時用暖水清洗,減少使用洗潔精
◎ 室內外多種植物可使周圍陰涼,減少開風扇、冷氣
◎ 時常留意保養電器(特別是冷氣機),減少耗電
◎ 選用效能好的電器用品(參考消委會的介紹)
◎ 非必需的電器(電動牙刷等)可以少買
◎ 若不是太熱時,用電風扇代替冷氣較省電
◎ 冰箱放在陰涼角落可省電,開門取物後盡快關上
◎ 冰箱不貯存太多食物,這樣省電又減少中毒危險
◎ 使用日光燈及省電燈炮較省電,更可多利用天然光
◎ 離開房間時關掉電燈和冷氣機
◎ 冷天多穿衣服,必要時才開暖爐
◎ 儲積一機的衣物才開洗衣機,既省水、省電又省工夫
◎ 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可省下許多水
◎ 多用快鍋或悶燒鍋煮食,既省燃料又省時間,更保存營養
◎ 多用蒸、煮、炒的方法煮食,可節省燃料
◎ 廚房裡用餐布一樣衛生,不必用大量的紙巾
◎ 煮食時份量不必過多,以免浪費
◎ 盡量用密封盒或瓶裝食物,減少消耗保潔膜
◎ 采買用可回收材質包裝的商品,少買其他包裝
◎ 不買象牙筷子或其他稀有動物的產品
◎ 葯物及殘餘食物不要沖入廁所,應包好放垃圾箱
◎ 選購白色衛生紙,可以減少顏料污染,用草紙更好
◎ 用電胡刀,不用刀片剃,減少浪費金屬資源
◎ 多用自然物料傢俱,少用塑膠及人造纖維
◎ 必要時才換傢俱,選購耐用又款式不會過時的一類
◎ 採用「二手」傢俱,減少不必要的購買
◎ 採用乳膠漆少用磁漆,因為水溶性油漆污染較少
◎ 不要取電話簿,減少消耗紙張
◎ 適當飲食多福多壽
◎ 多在家裡進餐,少上館子,可減少浪費及污染
◎ 多自製飲料食品,有益健康又省錢,更保護環境
◎ 食物添加物往往對人及環境都有害,避之則吉
◎ 多吃蔬果少吃肉,個人健康有助利,地球更減少破壞
◎ 快速及空運來的食品都耗用大量能源,污染環境
◎ 高度加工的食品對人無益,更浪費資源兼污染
◎ 即溶飲料及即食食品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 吃燕窩、魚翅、鮑魚、穿山甲等野味,殘害生靈又破壞自然生態
◎ 盡量用散裝茶葉,少泡茶包,節省資源,減少污染
◎ 盡可能買有機蔬果,減少化肥及農葯,害人害地球
◎ 試試自己種植蔬果,既有益身心又有滿足收獲
◎ 多選購本地及鄰近地區產品,減少運輸能源及污染
◎ 多光顧傳統市場,可以減少過份包裝及加工食品
◎ 郊遊及遠足自備水壺,少買包裝飲料
◎ 高度浪費資源(例如用發泡膠盒)的餐飲店少光顧
◎ 盡可能母乳,必要時才用嬰兒奶粉及嬰兒食品
◎ 衣著順應自然
◎ 多選自然纖維(棉、羊毛、麻等)衣物,少買人造纖維
◎ 適量地添置衣物,買得太多會浪費資源
◎ 建立個人衣著風格,不必為了流行多買時裝
◎ 多穿不用燙仍然得體的衣服,例如T恤,可以省電
◎ 可把舊衣服改裝翻新,既省錢又省資源
◎ 多穿二手衣服,例如哥哥姊姊傳給弟妹
◎ 乾洗衣服耗用化學物質污染環境,可免則免
◎ 不買皮草以免危害野生生物,養動物做皮草會浪費資源
◎ 行得其法減少污染
◎ 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必要時才乘計程車
◎ 盡量不買不用私家車,如要使用的話應妥為保養
◎ 汽車採用不含鉛汽油,用省油的方法開車
◎ 可能的話多走樓梯,少乘電梯
◎ 把工作地點綠化
◎ 有毒的文具(例如麥克筆、修正液)盡量少用
◎ 節省用紙,必要時才影印或電腦列印
◎ 安排把廢紙回收再生,交給回收商
◎ 自動販賣機浪費又污染,盡量自己沖制飲料
◎ 自備簡便茶杯餐具,減少免洗餐具等的使用
◎ 如果大廈「患了病」,快投訴住戶委員會要求改善
◎ 在學校推行生態教育
◎ 多舉辦綠色展覽、講座、比賽、幻燈欣賞會
◎ 在校內及社區舉行污染調查,設法控制
◎ 爭取小食部多售對環境及健康都有益的飲食
◎ 必要時才影印筆記,減少耗用紙張
◎ 生活習慣擁護地球
◎ 多做戶外活動,少逛商場,少到空調室內運動場
◎ 多做不會污染的運動,例如太極、氣功、慢跑、健行
◎ 自己設計玩具,既益智、省錢、又有滿足感
◎ 自製禮物或賀卡,既有心思、省錢、又省資源
◎ 實行垃圾分類,送廢紙、鋁罐、鐵罐、塑膠罐等去再生
◎ 習慣每張紙寫兩面才丟掉,把舊信封再用
◎ 多用再生紙及其他可循環再生的物質
◎ 較稀有品種的寵物不要養,以免令它們加速絕種
◎ 寵物罐頭及糞便用沙既浪費資源又花錢,可以少買
◎ 凡是「用過即丟」的物品都盡量少用,減少浪費污染
◎ 盡量買可以「回收」的商品,減少浪費資源
◎ 噴霧劑破壞臭氧層,盡量用其他代用品
◎ 盡量多用尿布,少用嬰兒紙尿片,減少垃圾
◎ 盡量用蓄電池或可充電電池,少用普通電池
◎ 舊電池放進垃圾資源回收,切勿丟在郊外、海里、街上
◎ 習慣隨身帶手帕,少用紙巾,減少樹木砍伐
◎ 盡量用太陽能的用品,例如太陽能計算機
◎ 商店購物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袋,並把塑膠袋多次使用
◎ 用盆栽代替切花作禮物,因為生產切花浪費又污染
◎ 不抽煙,勸使他人不在人前吸煙,檢舉非法吸煙
◎ 如果要裝飾聖誕樹,不買真樹,珍惜林木
◎ 把垃圾郵件退回,附上字句請以後勿再寄來
◎ 一起行動改變社會
◎ 多買綠色書刊,多收聽收看綠色電台電視節目
◎ 要求各類圖書館多收藏綠色書刊及資料
◎ 留意本區污染事件,隨時投訴揭發
◎ 多公開發表支持環境的意見,例如打電話給電台
◎ 向污染的機構抗議,用罷買等方法施壓
◎ 支持及表揚有綠色環境傾向的公司、報刊、機構
◎ 游說本區議員及向政府施壓,改善地區環境
◎ 投票支持有綠色傾向的議員,讓他們代表自己辦事
◎ 及加入綠色組織,多捐款及支持活勤組織自己本區單位(學校、社區、教會等)的綠色小組
❽ 關於保護地球的資料
1005542349 二級 | 我的知道 | 消息(15) | 網路首頁
個人資料 退出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為我推薦的提問
新聞網頁貼吧知道MP3圖片視頻地圖網路文庫 幫助 | 設置
網路知道 > 電腦/網路 > 網路 > 網路有啊
關於保護地球的資料
2011-10-24 20:24 提問者: 我是中國人踩 | 瀏覽次數:16687次
我來幫他解答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
還能輸入 9999 字
插入圖片刪除圖片插入地圖刪除地圖插入視頻視頻地圖回答即可得2分經驗值,回答被選為滿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經驗值和財富值
參考資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11-11-6 15:49 滿意回答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❾ 怎樣雙心皮草養護和種植
雙心皮草屬(Chirita)的植物(中國大陸稱做唇柱苣苔屬),也是苦苣苔科的一員,此屬原產於斯里蘭卡、印度、中國、東南亞等地,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直立型、蓮座型等變化,葉子多為肥厚肉質,全株布滿細毛;花筒狀,花色有黃、紫、藍、粉紅等色,花期不定,全年都可能開花。市面上少見此屬植物,僅有部分植物收藏家少量種植,但雙心皮草屬的花葉俱美、耐寒耐熱、可於室內栽培的特性,相信不久後即能成為受歡迎的新興花卉。
栽培場所需有明亮的散射光線,明亮的窗檯、屋檐下都很適當,需避免強烈日光直射,易將葉片曬黃。也可用人工光源於室內栽培,一般辦公室的亮度都可讓其順利生長開花。栽培介質以排水佳為宜,可以栽培土混合珍珠石、蛭石使用。不需要常換盆,1-2年更換一次盆土即可,且需注意栽培的盆子不宜過大過深,以太大的盆栽種較不易開花。開花後可剪除殘余的花梗,避免耗費過多養份。雙心皮草屬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很廣,攝氏30度的高溫至攝氏5度的低溫都可忍受。
可以葉插、分株、播種法繁殖。種子極細小且為好光性種子,建議先將介質澆濕後,再灑上種子,播種方式可參考(細小種子播種圖說)一文。葉插法同非洲菫,將葉片連同葉柄一起切下,葉柄斜插於濕潤的介質中,約1至2個月會長出小苗。而栽種一段時間後,植株也會長出側芽或走莖,可將側芽及走莖上的苗剪下另外栽種。雙心皮草屬的植物對於肥料的需求不高,建議春、秋2季可施用些稀薄的液肥(如花寶2號3,000-5,000倍),平時則可以長效的魔肥當基肥。
由於雙心皮草屬的種植環境跟非洲菫相似,但卻比非洲菫耐熱,因此廣受苦苣苔科植物愛好者的歡迎。美國及日本的栽培者,已經利用雙心皮草屬的原生種,培育出不少觀賞性極佳的園藝品種,他們的共通特色是株型好、花朵多且易栽種,部分品種葉面還有耀眼的銀斑。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國際間的植物品種交流頻繁,期待未來也能在台灣的花市看到這些美麗的雙心皮草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