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催根劑
⑴ 水培植物催根劑
(1)生長快,品質好。由於無土栽培所使用的營養液是根據花卉生長發育需內要精心配製的,有容利於花卉迅速生長,因此花多、朵大、色艷、花期長、香氣濃、綠葉經久不落。不僅能提高觀賞價值,而且產花周期短,單位面積產花量高。(2)清潔衛生,病蟲害少。養花的目的在於美化室內外環境,給人以精神享受。無土栽培所用的肥料是用無機元素配製的營養液,基質是經過消毒的,既清潔衛生,又可大大減少病蟲害。所以目前許多國家都制定有關法律限制帶土花卉進口。我國要想大量出口花卉,也必須採用無土栽培新技術。(3)節省肥料,節約用水。無土栽培由於有固定容器。所以肥、水損失很少。而土壤栽培約有一半養分和在大部分的水分被流失掉。(4)勞動強度小,省工省時。無土栽培花卉不需搬運笨重的花盆。所用的容器主要地塑料的,所用的基質,如蛭石、珍珠岩等都很輕,重量只有土壤的十幾分之一。在管理上只要定期補充事先配好的營養液和不斷補充水分就行了,操作簡便,效果很好。(5)不受諸多限制,適合室內使用。無土栽培比較靈活,一般場地只要有空氣和水,光照、溫度等條件,就可採用此法栽培花卉。
⑵ 生根劑和催根劑有什麼區別呢
你好朋友,生根劑跟催根劑其實只是名字不一樣,其作用是一樣的,在蔬菜生產中如專常用的屬生根葉面肥吲哚鮮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御根生其作用是在植物體內維持植物的頂端優勢,誘導同化產物向產品(果實)運輸,促進植物生根等。
⑶ 如何促進盆栽木本花卉長根
除使用ABT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等生長素類物質處理外,還可用其他經濟、簡便的方法促使花木生根。
(1)溫水處理
用30至50℃的溫水浸泡插條基部1/3至1/2,處理4至12小時,可使插穗內抑制生根物質減少,提高生根率。
(2)營養處理
用糖類與生長素並用,可取得較好的生根效果,通常為2%至10%的蔗糖和5至10毫克/升的生長素混合溶液,將插穗下部1至2厘米處浸入溶液12至24小時即可。草本花卉用2至5%的蔗糖溶液和5至7毫克/升的生長素溶液;木本花卉用5至10%的蔗糖溶液和7至10毫克/升的生長素溶液。還可用維生素B12溶液浸泡可加速生根,用醫用維生素B12針劑加涼開水一倍稀釋,將插條基部浸泡5分鍾,稍晾後扦插。
(3)加溫處理
應用電熱溫床催根,溫度保持在23至27℃,最高不可超過28℃。如果用盆插,冬季可將花盆放置在暖氣片或火坑上,效果較好。
(4)環剝處理
對於一些不易生根的貴重花木,在生長期將枝條基部作環狀剝皮或用鐵絲扎縛,在休眠期沿環剝處剪下扦插,則有利於生根。
此外,對於瑞香、紫杉、日本岩柏、無花果、桂花等花木,還可帶踵扦插,即在採集插條時,其基部帶少許上年生枝條,利於生根。
⑷ 催芽劑有哪幾種
穩定劑種類:
1、鉛類穩定劑,如三鹼式鉛鹽、二鹼式鉛鹽等。
2、金屬皂類穩定劑,如硬脂酸鋅、硬脂酸鎘、硬脂酸鈣、硬脂酸鋅等。
3、有機錫穩定剤,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二馬來酸二丁基錫等。
穩定劑組成部分:
1、確認穩定劑配方的綠色環保性;需要注意重金屬(鉛、鎘、錫、鋇)的含量是否能夠滿足產品。
2、操作過程注意清模周期,鈣鋅穩定劑潤滑劑添加量較多,容易導致析出增加,從而影響到清模周期。對於大規模生產影響更大。
⑸ 種樹樁盆景用什麼葯水
這個問題有點寬泛。一般來說,用的是殺菌劑、生根劑。殺菌是怕霉變腐爛,生根劑是為了盡快生根,以促進成活。大家參照說明使用即可。
⑹ 盆景肥料如何識別與製作,有哪幾種重要的催根方法
說起盆景肥料的識別,大家首先就能想到的有氮、磷、鉀肥以及復合肥了。這里我們可以歸結於有機肥和無機肥一說。不管是在盆景施肥還是盆栽養護上,我們都少不了用它們。咱們先來看看它們具體是怎麼分的吧!
3、合理使用氮、磷、鉀三種有機肥。氮肥可以作為基肥和追肥維持盆景植株的整個生長期生長,使盆景變得枝繁葉茂。磷肥也可以作為基肥用可以使盆景植株快速生根,但是不能作追肥,而且用量不宜過多。鉀肥的話,雖能作為基肥和追肥使植株增粗增壯,加快果的成熟和碩大,但濃度不宜過高。
⑺ 盆景可以用催根葯嗎
是根生長不好?可以試一下用生根粉拌水後倒入根部。
⑻ 生根劑生根液生根粉針對樹樁盆景那種效果最好
你好!
對於高檔觀花、觀葉、觀果的盆景植物來說,個人認為生根液效果更好一些,可稀專釋300-500倍液灌根。生根粉更屬適合園林綠化工程,花木基地方面,生根劑是生根粉和生根液的統稱,因為都是生長調節劑,另推薦中威快活林生根液試試。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⑼ 日本盆景大師木村正彥製作盆景時關於生根劑的問題
ATB系列就挺好用的,具體的產品信息可查
⑽ 盆景教學下山樁的生根劑如何使用催芽方法
盆內裝半盆沙,修樹樁栽進盆內,用木板、油氈或塑料布制方框或圓框用,據樁干形式按下大上小分層疊起,直到所填沙子埋沒樁頭為止,澆透水保持沙內潮濕。
栽植的方法和管理步驟如下:
盆內分層囤沙法:盆內裝半盆沙,修畢樹樁按未來正式上盆的姿勢栽進盆內,制方框或圓框(材料:木板、油氈或塑料布等),據樁干形式按下大上小分層疊起,直到所填沙子埋沒樁頭為止。最上層框填沙至離上口1寸,以備澆水之用。澆透水保持沙內潮濕。一般雜木樁頭在春季已暖時節半個月至一個月可望生芽。如除去上部框子檢查樁頭有芽,即不恢復框子。如未見有芽則應恢復框子繼續養芽。此法宜於大枝少且短的樁頭求活。
地上分層囤沙法:在地面或適度下挖。如果樹樁較直,盆內和地上框子可以僅設一層筒子,不必分層。
半埋樁半包樁法:取得新采樁頭後,以水浸至少2小時,將它下半截地埋,上半部分以塑料布包裹保濕。包裹須嚴不露風,以防失水。這樣養護,容易檢查是否樁頭須補澆水或是否已經出芽。缺水則速補澆;有了芽即可解開部分塑料布適度透風。此法適用於保留一些大枝的樁頭求活。
地上地下全埋法:新樁下半截在地面下,上半截在地面上以浮沙土全埋保濕養護,也可適當除去覆沙,檢查濕度和是否出芽。此法管理粗放,適於巨大樁頭緩慢求活。
土下全埋養活法:新樁全身入土,埋畢只待成活出芽再起出。此法適宜特別巨大的樁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