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綠植容器
A. 什麼植物適合在小瓶子里種
玻璃容器裡面養護植物看起來清新亮麗,培養盆裡面就像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如果能讓它們自給自足就更好了,玻璃瓶裡面的植物自己就能維持生長,只要維護得當,它們能夠維持較長的觀賞時間。
微型的苔蘚植物景觀,在密封的玻璃容器裡面也能維持很好的生長,在裡面微生物、土壤、陽光和有機物都保持在一個循環的狀態,裡面的水分也比較充足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形成了一個水循環的系統,只要有水分和陽光,這種微型景觀是不用照顧的。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玻璃瓶微型景觀植物是怎麼製作出來的,當然還有養護的方法介紹,需要准備的材料和挑選植物的注意事項,養護得當可以讓這些玻璃瓶景觀植物維持多年。
步驟1:選擇環境
模擬一個熱帶雨林或林地的環境是比較關鍵的,可以養出一個溫室的環境,當然你也可以製作出一個沙漠的環境,用來養護一些沙漠植物,沙漠景觀就要用到敞開的容器,閉合的容器就適合製作雨林環境。
可以挑選的植物有很多,比如常見的網紋草、冷水花、積水鳳梨、苔蘚、袖珍椰子和蕨類植物等,養護的環境要保持常年溫暖濕潤,保持一定的光線,溫度在16~30度之間最適宜。
像上面這些微型景觀,只是選擇兩三種植物就足夠了,如常見的鳳尾蕨、泥炭蘚和空氣鳳梨,保持溫暖濕潤的環境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每天有一點點的陽光就足夠了。
步驟2:選擇容器
可以挑選的玻璃容器有兩種類型,一種就是閉合型的容器,可以自己維持水分,不用管理的微型植物景觀,需要有蓋子蓋上的容器,常見的就是水族箱,有人甚至用燈泡製作出微型植物景觀。
另外一種就是半開放的玻璃容器,需要定期澆水,定期清潔,這種微型植物景觀就比較常見了,可以在盆底添加一些顆粒石,之後放入土壤,之後就可以養適宜的植物了。
挑選植物的時候要選擇低矮的植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不斷長高,要選擇一些耐陰、耐水澇的植物。
步驟3:挑選材料
下面這些東西都是非常容易取得的,也可以自己准備一些,都是一些非常廉價的材料。
准備一個適宜的玻璃容器是非常關鍵的,新手當然要選擇半開放的透明玻璃容器。
准備一些鵝卵石或其他的顆粒石,確保完全清潔,避免沾染病菌,可以用漂白劑完全清洗干凈之後再用來養花,鵝卵石鋪在盆底2~3厘米左右。
准備一些活性炭或竹炭,用來阻隔土壤和顆粒石,也能用來清潔水和吸收異味,在密封的環境裡面是非常關鍵的。
准備一些水苔(泥炭蘚),也可以自己准備一些苔蘚,不僅僅是用來裝飾,同樣還能保持水分,水苔不需要鋪得太厚。
鋪在微型景觀裡面的土壤不要添加肥料,挑選的土壤最好是富含腐殖質的、沒有病菌的腐殖土,可以用泥炭土混合珍珠岩1:1的比例混合,也可以在裡面適當添加蛭石,可以保持水分,土壤至少也要有4~5厘米厚。可以在容器裡面適當添加大的鵝卵石或石頭,用來裝飾還是不錯的。
步驟4:挑選植物
挑選的植物要低矮,適合在小空間裡面生長,能夠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生長良好,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適合的植物。
B. 除了花盆,日常還有哪些小容器可以隨手用來養花
在我大嫂家的院子里到處都是花,有月季、臭美花、串紅、江西臘、菊花、牡丹、杜鵑、山葯花,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
大嫂把這些盛有花的瓶瓶罐罐,有序地排列在按著保暖玻璃的陽台上,這個有玻璃的保暖陽台就成了大嫂的秋季花園,當別人種的花因為秋的肅殺凋零時,她的花又在她提供的第二故鄉茁長地開著
所以這些飲料瓶、塑料桶、盆盆罐罐都是可利用的花盆,也都能成了大嫂的寶貝!
C. 愛養花的人是不看見可以養花的盆盆罐罐都想往家裡撿
我是一個愛拈花惹草的人,對於花草的瘋狂熱愛民,只有愛花的人才能理解。我看見路邊或垃圾筒有人丟棄不要的盆罐,只要看著合適我都會想辦法把它們搬至家中來,每撿拾一個,如獲至寶一樣的興奮。那種感覺勝過一夜醒來變成富翁。
下班休息的那點時間,我幾乎都放在樓頂那些花草上面。我在想,我這樣折騰,是不是在生病。
D. 誰會養花平時能代替花盆的容器都有哪些
我會養花,你家裡的油罐子什麼的,清洗干凈,底下開幾個洞就可以用了!
E. 關於在水培植物的容器里養魚的問題
你可以加營養液,不過加的濃度不要太高就可以了~
F. 水養植物對容器有什麼要求么
用玻璃容器來養既美觀又容易成活,品種有很多,水中加些水草液肥就行了
我養了一顆水榕也開花,挺漂亮的。
大盆怎樣養蘭花?
我國自古就有「好大」之傳統。「美」字即 由「大」與「羊」組「大」字組成了許多褒義詞,如「偉大」「大丈夫」「大氣」,等等。時下流行詞「高大上」,亦把「大」作為上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准。這種審美意識的形成可能與古代人們期盼收獲更大的獵物或更大的果實等,有一定的關系。
養蘭玩蘭也不例外,也有不少人喜歡大盆養蘭
蘭花中一些株型較大的品種,如墨蘭、建蘭、蕙蘭 等,較之著其花品欠精緻,不大適於近距離欣賞,唯有大盆種植,方可顯出壯美。這種大盆蘭等,常置於庭院或廳堂等較大的空間,顯得雄健偉氣勢不凡。古人諳此道,早就有大盆植建蘭、蕙蘭的做法。
要讓大盆少盛些植料,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盆下方放置大小適宜的自製塑料罩,還可酌情放入一些顆粒植料墊底。
自製塑料罩.可取一個大小合適的小塑料花盆或切成半截的塑料瓶,用電烙鐵燙出孔洞即可,如家裡沒有電烙鐵也可以用鉗子夾一大小合適的鐵將鐵釘,將鐵釘放火上燒紅後即可用於燙孔洞。二是在盆下方填充不吸的物體,如塑料泡沫塊等。這兩種方法都可以。
H. 能用透明的容器養花或者植物嗎
一點沒有影響~ 根部的葉綠素幾乎為0 不能產生光合作用的。你的油壺敞口大小希望修改下 有助於土壤點含氧量
I. 多肉植物適合用什麼花盆容器種植 – 多肉聯萌
多肉植物栽培五要點
一、培養土
要求土壤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但有一定保水能力,呈中性或微酸性。高地性球類(月世界屬、月華玉屬、琥玉屬)和岩牡丹屬可以再增加一點礱糠灰和小粒風化岩。高大的柱狀種類可混以大粒石英砂,以固定植株。
二、移植和種植
一般應在植物休眠剛結束的復甦期進行。種植前要修根。修根後要晾幾天再用潮濕的培養土栽種,種好後適當遮陽並不要急於澆水,一個月內不要施肥。
三、溫度和光線的調節
仙人掌類與多肉植物通常喜歡溫暖和較大的晝夜溫差。除了附生類型的仙人掌和十二卷屬的種類外,光線要充足,但要柔和。為此,除了少數扁平莖節和高大柱狀種及某些龍舌蘭屬植物外,一般應常年在溫室內栽培。
附生類型的種類除冬季外都應遮陽,夏季結合降溫,遮陽度應在5
0%至70%。雖然曇花和令箭荷花都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保持溫暖則有利於翌年開花。作為砧木使用而大量栽培的量天尺不耐寒,冬季至少要維持5℃並要求充分照射陽光。
大多數陸生類型的仙人掌類在白天28℃至35℃、晚上10℃至15℃
的條件下生長最旺盛。室內氣溫經常高於35℃至38℃時,生長停滯,高地性球類和毛柱類的部分種還很容易腐爛。因此,必須降溫,但不能為了降溫而像對待附生類型那樣減少太多的光照。
大多數陸生類型種類在冬季保持盆土乾燥的狀態下,能耐2℃甚至
0℃的低溫,但不能直接經霜受雪。原產加勒比海地區的花座球屬種類和冬季開花的球形種類則要維持較高的溫度。
夏季生長的多肉植物,基本上可參照陸生類型仙人掌類來調節溫度。它們對光線的要求則相對較低,一些具膨大莖基的種類不耐寒,冬季應維持較高溫度。
冬季生長的多肉植物,在夏季休眠期內要通風降溫保持涼爽,冬季要求陽光充足,最低溫度維持在7℃以上。
四、澆水和施肥
澆水應按其生長狀態進行。無論冬季休眠還是夏季休眠的種類,在休眠期要停止往盆內澆水。但夏季休眠的種類必須在走道等處曬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而對生長旺盛期的植株應充分滿足其對水分的需求。小苗澆水要多,大球要少(指次數);陸生類型的少澆,附生類型的多澆;現蕾開花期多澆,花謝果落後少澆;葉多而薄的多澆,葉厚而少的少澆。
施肥應在生長旺盛期、現蕾期進行。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施化肥時,氮、磷、鉀的配比為5∶15∶10
或5∶10∶10
,並應混入少量微量元素。
施肥寧淡不濃,需要時可多施幾次。根部損傷者、生長不良者、莖葉有傷口者等植株禁施肥。
五、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以預防為主。首先環境要整潔。對外來植物必須嚴格把關,確定沒有病蟲害時才放入棚內。初冬、早春、梅雨前這三個時期在棚內集中噴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對培養土消毒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常用的葯劑主要有防病治病的殺菌劑(如多菌靈、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鋅等)和殺蟲劑(如氧化樂果、殺蟎醇、馬拉松、殺滅菊酯等)兩類,可對症下葯。葯劑的濃度要嚴格按使用說明掌握,特別是殺蟲劑,濃度稍濃即產生葯害,帝冠和部分大戟科多肉植物對此尤其敏感。
噴葯要連噴幾次才有有效(中間隔2天)。同一種葯物使用兩次後要換一種,長期使用一種農葯易產生抗葯性。
J. 家庭養花需要什麼器材和工具
准備好:
1、容器(比如塑料花盆、陶瓷花盆)
2、基質(比如土、泥炭、珍珠岩)
3、網紗隔片(用來墊在排水孔上,防止基質漏出)
4、一個澆水的東西,可以是澆水壺,也可以是在飲料瓶蓋子上打幾個孔。
5、一個小噴壺,用來噴水霧或者噴葯。
然後你就可以播種或者種植了,推薦去踏花行論壇學習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