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樁山松盆景圖片
Ⅰ 山松采樁後老栽不活,原因在哪裡
山松,別看普通,不過這種植物特別適合作為盆景,因為大多數山松長相奇特,造型優美,而且樹皮有著鱗片狀開裂,顯得格外的蒼老遒勁,配上四季蔥翠的枝葉,可以說妙趣橫生。造型較美的山松盆景,賣上幾萬元應該很容易的,不過山松的移栽,成活率是有名的低,養護好也是一個難題,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解山松的生活習性。
山松栽植後,不要急於進行根部追肥,一般在栽植2~3個月,樹樁完全成活後,澆施含磷鉀豐富的稀薄腐熟優質有機肥水,每月澆施一次即可。在萌芽後至還沒有長出針葉時,適時進行打頂摘芽,按造型需要而定,一般摘去芽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對於需要養枝造型的芽,應進行放養,待冬季再用金屬絲或棕絲、麻線等進行攀扎拿彎造型。
Ⅱ 山松盆景怎樣造型彎曲
松樹盆景彎曲造型最常用手法,不同粗細的樹枝,你可以甪 不同規格鐵絲或者銅線,用固定盤旋手法對枝條進行彎曲定型。在定型前對枝條有所去留,從不同角度去觀察,要看它自身形狀,因勢力導,在動手剪枝時,你必須反復觀察。因剪下來就再也沒辦法補,到那時後悔來不及啦!
Ⅲ 如何製作山松盆景
山松生長快,壽命長,四季常青,蒼古雄奇,氣質剛直不屈,兼也挺拔秀麗,高雅不俗。上世紀五十年代陶鑄《松樹的風格》一書對此曾大加贊賞,並廣為流傳。松樹的風格無疑對盆景一族更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馬尾松是山松的一種,廣泛生長於江南地區各有一千八百米以下山地丘陵,山東省南部、河南、湖北及西南各省也多能見其蹤跡。馬尾松身干蒼勁嶙峋,荒皮粗厚,呈黑褐色甲狀塊裂,樹勢挺拔,樹高可達三十米以上,枝幹輪生,針葉常綠,一束二針,偶有見一束三針的,針葉長15—25厘米。馬尾松適應力強,抗風耐寒,耐高溫、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的紅壤土或花崗岩風化土最適宜其生長。馬尾松木質柔韌,樹液飽滿,輸水線縱橫交錯,可塑性極強,造型容易,枝條拿彎扭曲定型快,成型後針葉蒼翠賞目,觀賞期長,是製作盆景的上乘素材,但因其主根粗長,側根較少,移植操作要求較高,影響成活率,加之針葉較長,自然生長多柔軟下垂,顯渾鬆散,故以前似乎培植較少。筆者對馬尾松情有獨鍾,培植探索多年,現將一些體會提供愛好者參政。
一、 選坯
馬尾松盆景素材雖可從小培育,但沒有十多二十年時間樹身起不了
荒皮,要做成精品盆景弗時很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要是挖掘山野老樁,那些經樵夫常年砍伐,或惡劣環境摧殘,樹身矮壯古拙、扭曲變化、盤根錯節、枝幹叢生,不能成材的老樁頭,正是製作盆景的好坯。要著重選擇那些矮化、蒼老、又可以理出過度自然、富有變化的主幹,最好是帶有現成的嫁妝枝托、或出枝位置合理、芽點較為緊湊、有取捨餘地、具有培養前景的樁頭。再就是選擇根盤比較協調、側根較多、伸展較平、較易成活的樁頭。山野挖樁必須盡量把對環保的影響降到最低,並採取一些諸如補植苗木等措施,反對三光政策般的濫挖。
二、 挖掘
馬尾松的挖掘時間雖因所屬地域有所不同,但差別不會太大,一般宜在公歷10至11月份開始休眠期和二月底至三月份其葉芽開始萌動期間,一定要避開梅雨季節,因馬尾松喜燥怕濕,雨天挖掘,一是坭團難打,二是土壤太濕根系透氣不好,不利開根成活。
馬尾松的挖掘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枝葉修剪要適度。在挖掘之前,一般都要較大強度地修剪裁減枝葉,但必須與生勢必須強弱,體量根 須坭團大小相適應、相平衡,枝葉留得過多,會因根系供水不足而失水枯萎,留得太少,則會因光合作用缺乏而悶根爛根,同時還要經適應造型考慮,某些造型需要保留或養粗的枝條盡量少剪或不剪,對一些枯枝不要輕易裁去,大枝托的鋸口不要太平,看似鋁板,應多面一些製作加工餘地,以使樹態更顯自然蒼老。二是在挖掘時,除主根過長必須裁短外,應多保留側根,特別是筷子頭大小的討食根,這些側根容易爆發新根促其成活。所有斷根斷面都必須剪平,爛根應清除干凈。三是起挖時一定要帶好坭團,所帶坭團大小要視樁頭大小,須根分布狀況和運較條件而定,除非個別沒有主根或土質關系坭團難打,有條件的盡量帶大一些,先確保成活,上盤前再作裁減。坭團起土後要用膠帶或草繩橫豎縛扎結實,以保運輸裝卸不散,坭團結不結實是成活的一大關鍵。四是樁頭起挖後應適當遮陰並向枝葉噴水,減少停留時間,盡快運回培植。有些很好的樁頭由於挖起停放時間過長,失水顯弱影響成活,實在可惜。
三、 養坯
馬尾松樁頭運回後,有條件的應盡量地栽一年以上,沒有地栽條件的,可用木箱或陶質大盤養坯,所用土壤可用河沙、煤灰和黃壤土混合,既能松疏透水而又保濕,也可用其他松疏素土,忌粘性鹼性。縛扎坭團的草繩應拆除,以防發酵燒根。培土後四周用竹簽插實,然後充分灌水,務必使土壤濕透並與樹根貼實,之後一周只需向枝葉噴水、不必澆水,也無需蔗遮陽,除非氣溫超過30℃,更不能用薄膜罩套,只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濕度(偏干)即可。土壤過濕,甚至積水,成活率就很低。如因空氣濕度太大土壤偏濕,可在表面加干土吸水,遇雨天要用薄膜覆蓋坭石防水。如果整個過程把握得好,一般成活率可達70%以上。
好坯難得,成活不易,養坯一定要耐心細致,注意觀察,切忌浮燥心急。判斷樁頭是否成活,不能光看是否萌發新針葉,因等一次抽芽放針往往是樁內原有積蓄的養分和活力生長出來的,此時不一定已長出新根或新根非常嫩小尚未能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供樹樁所需,仍需小心養護,直到芽頭延伸至第二次萌發。一般年底挖掘的樁頭要過了第二年七月份才能確認生死。如果出現芽頭變軟,葉色灰暗,定必死無疑。
馬尾松樁頭養坯起碼一年,養坯期間除確因逼芽需要外,不要隨意剪除枝葉、摘除芽頭,更不要挖土觀察根部生長情況和貿然施肥。主要枝托要任其瘋長,把樹勢養壯,使皮層變松。待樹勢旺盛,便可上盤或就地造型。
Ⅳ 用農村山松做盆景,怎樣采樁
山松並不是某一個松樹的品種,像野外採挖的馬尾松、赤松、黃山松、黑松、五針松等,通常都被稱為山松。山松枝幹蒼勁,針葉秀美、四季常綠,也都是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
松樹雖然是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但很多盆友都說松樹採挖回來後不容易養活,養樁期間植株就會乾枯。其實這多是因為採挖季節不適合,再加上操作和養護不當,導致植株枯死。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山松採挖和養坯要注意的幾個細節,掌握了這些細節,松樹做盆景也不是很難。
以上就是關於山松采樁和上盆養樁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喜歡松樹盆景的朋友,在採挖山松時,只要掌握方法,也是比較的好養,後期再通過修剪、蟠扎等技藝加工,逐步把它打造成蒼勁古樸、姿態優美的松樹盆景。
Ⅳ 各位大師看看我這棵山松盆景怎樣
這個 應該是五針松,樁型不錯。
五針松以針葉最短(葉長2厘米左右內)、枝條緊密的大容板松最為名貴。目前,五針松盆景已在中國各地普遍栽種。五針松植株較矮,生長緩慢,葉短枝密,姿態高雅,樹形優美,是製作盆景的上乘樹種。
Ⅵ 山松是不是也叫馬尾松可以做成盆景嗎
山松,目前很受盆景愛好者喜歡的一種盆景素材,價格更是節節攀升,但在十年前,卻是長在山頭無人問,回家燒鍋都被嫌棄的存在。山松也叫馬尾松,這是因為它的松針長得又長又軟,能長到20cm以上,軟軟地垂下來後,很像馬尾巴。為什麼說,以前拿回家燒鍋都被嫌棄呢?山松里含有大量的松油,燒起來濃煙滾滾,不過我想,熏臘肉是不是很好使。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山松盆景漸趨流行,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考慮入手哦,栽培山松的控針技巧和注意事項就分享到這里了。喜歡的,一定要一鍵三連啊!
Ⅶ 什麼樣的山松可以做盆景,怎麼製作
對於松的種類和產地這里就不加以說明了。以我國來看,通常選材是五針松(分長短針)~黑版松(分長短權針)~金錢松(分大小錢)赤松(表皮有粗細兩種),羅漢松不屬於盆景意義上的山松。關於製作方法,較為復雜,具體的我們再聯系。
Ⅷ 山上發現了盆景小山松.要什麼時候才能把它挖回來種
現在是採挖的好季節,冬季樹木開始休眠,此時開始採挖,受的損傷最小,回在種植時一定注答意澆好水就是了。
注意保濕,這樣春天就會蘇醒萌芽。 而傳統上說春天挖,但春天樹木已經萌動,此時採挖受傷很大,不易存活。
現在北方的很多地區也是秋季末種樹,經比較證明,成活率和長勢都比春天移栽的要好。挖掘時要注意保護須根,多帶須根,截去主根。
(8)老樁山松盆景圖片擴展閱讀:
山松栽種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墊好排水孔;二是土質要疏鬆、透水,是一直用沙壤土(這里叫沙搪土,也有人叫沙公土),可用粗河沙、山泥土各50%充分拌好,河沙、山泥土一定要干凈。
三是上盆時一定要用薄竹片把土扦結實,也結實也好。種好後立即澆透水,然後整棵樹噴水。如果水不易從排水孔流出,說明土質有問題,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四是放置朝南、通風、陽光充足處,這點非常重要;五是如果栽種後連續下雨,要用塑料薄膜遮蓋盆土,以防爛根。
Ⅸ 求這山松盆景造型怎麼樣。請教還有更好的嗎。怎麼搞
斜乾式主幹還可以,但飄枝細長無力,應攀扎屈曲,摘芯、造層次……剪除多餘的枝條、枯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