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綠植葉面肥施什麼

綠植葉面肥施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1-22 09:42:17

『壹』 葉面施肥有什麼注意事項

葉面施肥的注意事項:
1.選擇適當的噴施濃度。葉面施肥濃度直接關繫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後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所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症配製。
2.選擇適當的噴施方法。配製溶液要均勻,噴灑霧點要勻細,噴施次數看需要。
3.掌握好噴施時期。葉面施肥的時期要根據各種作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情況,選擇作物營養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時進行噴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4.選擇適當的噴施時間。葉面施肥效果的好壞與溫度、濕度、風力等均有直接關系,進行葉面噴施最好選擇無風陰天或濕度較大、蒸發量小的上午9時以前,最適宜的是在下午4時以後進行,如遇噴後3-4小時下雨,則需進行補噴。
5.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植株的上、中、下部的葉片、莖稈由於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對外界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強弱差異較大,要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6.增添助劑。在葉面噴施肥液時,適當添加助劑,提高肥液在植物葉片上的粘附力,促進肥料的吸收。
7.與土壤施肥相結合。因為根部比葉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統,對量大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等,據測定要10次以上葉面施肥才能達到根部吸收養分的總量。因此葉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須與根部施肥相結合。 葉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是一種既經濟、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別是一些微量元素葉面施用更有獨到之處。但我們也應當看到,葉面施肥工作比較麻煩,花費勞動力也比較多,同時易受氣候條件影響,也因作物種類和生育期不同,葉面施肥效果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在根部施肥的基礎上,正確應用葉面施肥技術,才能充分發揮葉面肥的增產、增收作用。

『貳』 給植物施什麼肥比較好

看是哪種植物。不同植物需要的肥料不同。
觀葉植物施肥除了可以使用的含有氮元素、磷元素、鉀元素的肥料,也可以使用一些專用得當葉面肥進行使用即可。記住濃度不宜過大,以免造成傷根。如果不小心施多了,可以用水來進行稀釋。
多肉植物總體來說需肥量不算大,種植前可在土中加入底肥,再加上定期的換盆換土,生長期可以施些稀薄的液肥,生長緩慢的多肉植物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肥料補充。氮肥促進植物生長,磷肥促進植物開花結果以及木質化,鉀肥促進植物根系的生長。要想讓植物生長健壯肥料的使用時間和比例至關重要,植物生長期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磷肥次之,開花期間主要以磷肥為主氮肥次之,休眠期不可施肥以免燒傷植物根系。因此多肉植物的施肥其實也是一門學問。
施肥的濃度也是很重要的,太濃了燒根,太稀了效果又不好。一般本著薄肥勤施的原則,澆水即可施肥,道理不多講了。追肥的濃度一般在0.1~0.2%,底肥適量即可。
目前室內養花常用的有機肥主要有各種餅肥、骨粉、草木灰等。餅肥含氮素量較高,同時含有較多磷素和鉀素,施入土中後分解速度較快,易被花卉吸收,故多作追肥使用,也可作基肥使用,但施用前需經充分腐熟,否則易引起花卉爛根。骨粉含磷素多,是一種很好的遲效性磷肥。草木灰是一種使用廣泛的鉀肥,除含豐富的鉀元素外,還含有磷、鈣、鐵、鎂、硼等營養元素,易溶於水,是一種鹼性肥料,作基肥、追肥均可。常用的無機肥(化學肥料)主要有硫酸銨、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復合化肥以及硫酸亞鐵、硼酸等。化學肥料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清潔衛生及使用簡便等特點,因此使用較普遍。
也常常用到復合肥。
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它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另外也要注意和單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按作物品種

一般大田作物選用氮磷鉀復合肥,小麥高產田應選用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小麥、水稻、穀子等密植作物,適宜用粉狀復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應選用顆粒狀復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類及果樹等經濟作物需要較多,應選用含鉀較高、低氮的氮磷鉀復合肥。

按土壤性狀

對微鹼性、有機質含量偏低(土壤ph值一般為8.0左右)、有效氮和磷缺乏的土壤,一般應選用酸性復合肥,如磷酸一銨或腐植酸類氮磷鉀復合肥、氮磷復合肥為宜。但對少數紅粘土或酸性棕壤土應選用鹼性復合肥,如磷酸二銨等。

按施肥方法

為提高復合肥的肥效,不同施用方法應選不同劑型復合肥。作基肥施用時必須選用顆粒狀復合肥,而且顆粒的硬度愈高愈好,肥效最長。選用復合肥中氮素由銨態氮配成的復合肥,有利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如作追肥施用則應選用粉狀復合肥,而且要注意復合肥磷素中的水溶性磷含量應大於40%,氮素則由銨態氮和硝態氮兩種類型氮組成的復合肥為宜。一般基施腐植酸類復合肥的效果優於追施效果。

『叄』 綠葉植物用什麼肥料

你好朋友,不知道您想問的是家庭陽台種植的綠葉植物還是開花植物,我家裡兩種都種有專,我給您屬都說說我的經驗對於兩者分別應該用的肥料:

綠葉植物:發財樹、綠蘿、吊蘭、滴水觀音、富貴竹、蘆薈等

開花植物:君子蘭,天竺葵,各種海棠,倒掛金鍾,蝴蝶蘭,重瓣鳳仙,朱頂紅,茉莉,米蘭,杜鵑,長壽等。

綠葉和開花都能用的肥料:

比如像日常的爛菜葉、以及水果皮、魚類等骨肉等都可作為兩者花肥,直接放到根部可以,也可以發酵方法為水果皮、爛菜葉。直接拌入三分之二的沙土中或裝入小桶、盆罐等容器內用泥把口封嚴,漚成腐殖土,既可以直接栽花,也可以當花肥追施。

只針對綠葉植物:

我養殖發財樹用的是德化新陸葉面肥是植物通用的一種肥料,對補充養分上比較全面,一般看著葉子缺養分了或者該施肥了就噴點就行,一般我都是半個月施肥一次。

只針對開花植物:

開花植物我養殖的是米蘭和君子蘭,花卉上不太好養,施肥不當花很容易謝掉,一般我是結合根部施肥和葉面噴施進行養的,如果朋友種植的是花卉類應該噴施花肥專用的會更好一點。

『肆』 盆栽觀葉植物怎樣使葉面肥

有點長哦,耐心看!

如何進行盆栽觀葉植物的栽培和管理

1.育苗

從發芽出土到幼苗移栽,這期間進行的各項培育管理措施,稱為育苗。一、二年生觀葉植物以播種繁殖為主,且生長發育期較短,如果幼苗長勢衰弱,後期很難復壯。會直接影響植棟以後的生長與開花。因此,育苗工作顯得特別重要。育苗管理目標是培養出根系繁茂、株型粗壯、無病蟲危害的壯苗。要培育壯苗,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控制適宜的低溫條件(15℃以下):一般種子發芽所需的溫度較高,多為15~25℃,但出苗後.若溫度繼續過高。反而對幼苗生長不利。因為氣溫高時.莖葉生長速度明顯快於根系,從而影響根系發育,開導致幼苗徒長。尤其對於一些二年生觀葉植物,必須經歷10℃以下低溫階段(春化階段),才能促進花芽分化,否則影響開花。

(2)增加光照強度並及時間苗:幼苗出土後,要揭去遮蓋物,並隨時拔掉擁擠、瘦弱或有病蟲害的幼苗,以確保幼苗充足的生長空間,獲得良好的光照與通風條件,這是一項培育健壯苗必不可少的措施。間苗工作不宜太遲,在幼苗長出真葉後即可開始,問苗後應立即澆水,以防在間苗過程中被松動的小苗乾死。

(3)合理澆水:幼苗纖嫩,根系淺少.抗旱能力弱,必須經常保持苗床土濕潤。苗期澆水.要堅持少量多次。用細孔噴壺澆灌,注意防止沖倒苗株或將泥漿濺在葉片上。同時,也要合理控制澆水量,保持土壤干濕度適中。土壤太潮濕。通透性變差,幼苗容易感染病害,而有時保持土壤適當的乾燥,使小苗經受適度缺水的鍛煉(蹲苗).反而對根系的縱深生長有利。對於保護地(溫棚、冷床)育苗,還應加強通風降濕管理,防止出現高腳苗。

(4)適當追肥:幼苗長出真葉後,結合澆水,追施1—2次稀薄水肥,對幼苗健壯生長十分有利。或用0.1%一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氧鉀水溶液進行葉面追施,壯苗效果同樣明顯。

(5)病害防治:幼苗長勢弱,抗性差,容易遭受地下害蟲和病菌侵害,要特別注意加強管理,詳細辦法見病蟲害防治的相關章節。
2.移栽

—、二年生露地觀葉植物,除少數不耐移栽的種類需要直播栽培外,大多數均先在苗床育苗.再經過1~2次倒苗栽種,最後定植於花壇、花徑或上盆養護,這個過程稱為移栽。通過移栽,株距增大,光照更加充足,空氣更加流通,並且切斷主根.促發側根生長,形成發達的根群,從而有效地擴大了獲取營養的面積,促使幼苗更加茁壯地生長。另外,通過多次移栽,還可以抑制植株生長,防止徒長,推遲花期。

幼苗移栽的時間,應根據幼苗的種類、生長狀況及氣候條件來確定。出苗後,生長速度快的,2周後可移栽;生長速度慢的,—個月後移栽。也可根據幼苗的生長高度來確定移栽時間:—般在苗高5厘米左右進行移栽。還可以依據幼苗長出的真葉數來確定移栽時間:地栽苗一般在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移栽,盆栽苗常在長至2~3片真葉移栽。對於耐寒的花卉種類,在早春移栽;對於不耐寒的觀葉植物種類(二年生觀葉植物),晚秋霜凍前移栽,再轉入冷床保護越冬,或在早春霜凍後移栽。至於扦插苗,在插穗生根後應立即移栽,具體的移栽時間,以選擇無風的陰天或傍晚進行為好,因為這時沒有陽光直射,空氣濕度較高,有利於移栽幼苗復甦。

幼苗移栽的工序是:先起苗,後移植。起苗應在苗床土壤干濕適度的情況下進行,以防傷根。移栽小苗有裸根移栽和帶土移栽兩種方法。裸根移栽適用於小苗和容易成活的品種。帶土移栽則適用於大苗及較難成活的品種(如紫菜莉、紫羅蘭、桂竹香等)。在移栽時,主根大的.應切斷土根,以促生側根。移栽的株行距,應視幼苗大小、生長速度及苗床土的肥瘠而定,並且逐漸增大株行距。—般說來,第一 次露地分栽,株行距約l~6厘米,第二次分栽的株行距約8~15厘米。若是盆栽,則應逐漸加大盆號。還應注意,移栽不宜太深,栽後要及時澆透水(定根水),並且適度遮蔭或把盆移至遮蔭處養護數日。

對於少數直根性的觀葉植物種類,如牽牛花、虞美人、花菱草等,則不宜移栽,需直播育苗。

摘心與整形

在園藝實踐中,通常採取修剪、摘心、抹芽、立柱裱扎等技術措施,為植株修枝整形,以獲得美化株形,促進葉色得到充分展示的栽培效果。

1.修剪 對於觀葉植物,修剪包括疏剪和短截修剪兩種方式。生長期,結合整形進行疏剪,即去掉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使枝條分布均勻,養分集中於花枝上,並減少病蟲害發生。開花後,多進行矩截修剪,即從基部 2—3節處剪去花後枝條,促其枝條下部腋芽抽伸新的枝梢而再次開花,是延長開花期的措施之—。

2.摘心 又叫打尖、攔頭,就是指摘去枝梢頂芽。摘心在觀葉植物的栽培管理中具有積極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植株高度,促使植株矮化;促進側枝萌發,增加花枝數目;控制花期,確保開花整齊一致,並能延遲開花期等,觀葉植物一般摘心l一3次,摘心自定植後開始,到花蕾形成前一個月停止,適於摘心的花卉種類有百日菊、一串紅、千日紅、金魚草、萬壽菊,旱金蓮和四季海棠等。但並非所有的觀葉植物種類都需要摘心,如翠菊、石竹、雞冠花、醉蝶花和蜀葵等,以主枝開花為主,摘心後不僅延遲花期,而且花朵數減少.花姿減色。因此,摘心要依據觀葉植物種類的具體情況而定,

3.抹芽與剝蕾 抹芽就是去除枝條上部過多無用的腋芽,限制枝條數增加和過多的花蕾萌生,減少養分消耗。剝蕾是在花蕾形成後將側蕾去掉,保留頂蕾,使養分集中,以提高開花質量。

4.立支柱並進行裱扎 對於那些植株高、易倒伏,或枝幹纖細的藤本觀葉植物,如牽牛花、蔦蘿、香豌豆等,為了使其姿態更加美麗,以及防風和抗倒伏,常常需要立柱扶持,並對具枝蔓進行適當造型裱扎,以展現其優美姿態。

科學施肥

維持觀葉植物正常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有16種:碳(C)、氫(H)、氧(O)、氮(N)、磷(P)、鉀(K)、鈣(Ca)、鎂(Mg)、硫(S)、鐵(Fe)、硼(B)、錳(Mn)、銅(Cu)、鋅(Zn)、鉬(Mo)、氯(Cl)。其中前9種元素的需求量大,稱為大量元素;後7種元素的需求量小,稱為微量元素。無論是大量元素還是微量元素,—旦它們的含量不足或缺乏時,就會對觀葉植物的生長發育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在16種必需元素中,觀葉植物對碳、氫、氧元素可以從空氣和水中獲取,而其他元素均需從土壤中吸收。但自然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原始供給很有限,尤其氨、磷、鉀三元素(又稱三要素)的含量普遍不能滿足觀葉植物的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必須通過施肥加以補尤。農諺講得好:「莊稼—枝花,全靠肥當家」同樣,在花卉栽培上,施肥管理是決定觀葉植物生長發育質量好壞的關鍵。但是,施肥必須合理,不然會適得其反。例如,施肥量過大.會造成「富營養化」現象,引起枝葉徒長,甚至產生肥害。所謂合理施肥,是指在熱悉各種肥料特性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觀葉植物、同—種觀葉植物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進行適時適量施用。

1.觀葉植物常用的肥料 根據肥料的成分來源及不同性質,可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即化學肥料)兩大類。

(1)有機肥:又稱全效肥料,即含有氮、磷、鉀等多種營養元素和豐富的有機質,常用的有:餅肥、人糞尿、禽糞、骨粉、草木灰等。有機肥的特點是肥效穩定持久,能改良土壤結構,主要用作基肥。使用時須注意充分發酵腐熟,並消毒殺蟲滅菌,否則會引起燒根等肥害,或滋生病蟲危害,

(2)無機肥:又稱礦質肥料,是由化學方法合成,或由天然礦石提煉而成的化學肥料。它的特點是營養成分單—,但含量高,肥效快,長期使用容易造成上壤板結或酸鹼化程度加重,要注意調劑使用,主要適合用於追肥。常用的有:

氮肥: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尿素等。

磷肥:過磷酸鈣、磷礦粉等。

鉀肥.氯化鉀、硝酸鉀等。

復合肥;磷酸二氫鉀,氮磷鉀混合顆粒肥。

2.肥料的主要作用:

(1)氮肥:捉供植物葉綠素和蛋白質合成所需的氮元素,能加強光合作用,促進葉、莖的營養生長、所以又俗稱「葉肥」。

(2)磷肥:促進種子發芽,增強根系生長,特別是能促使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實,對開花質量影響很大,所以又俗稱「花肥」。

(1)鉀肥:能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增強植物的莖稈生長,對植物的抗倒伏作用明顯.所以俗稱「莖肥」。同時,鉀肥還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並對增進葉色艷麗有良好作用。

3、施肥管理

(1)施肥的方式:根據肥料的性質和肥效,以及植物的需要,施肥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基肥、追肥、葉面施肥。

(1)基肥;以緩效的有機肥料為主,也用0.3%左右的過磷酸鈣和磷礦粉等少數無機肥料補充基肥。基肥宜干施,主要與培養土充分混合使用,或移植時施於種植坑穴的底部。施用基肥的目的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

②追肥:以速效無機肥料為主。也用腐熟的人糞尿和餅肥水等有機肥料。追肥在苗期、旺盛生長期、開花前後及結實期間進行,以「少量多次」為原則,一般有機肥稀釋3~5倍,無機肥稀釋到0.2%~0.5%左右,每隔l周左右追施1次。追肥的具體時間應選擇晴天和土壤略乾的情況下,最好在下午4~5時進行。追肥時盡量避免沾污葉片,施後第二天早晨要及時澆清水1次。夏季高溫、雨季或冬季休眠期應停止追肥。

⑧葉面施肥:又叫根外追肥,是將肥料溶解後用噴霧裝置直接噴灑在葉片上的施肥方式。肥料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或角質層滲入葉片內部組織而被吸收,它用量少而見效快,尤其對補充根際,吸收不足和糾正營養元素缺乏症有顯著效果。葉面施肥宜在氣溫低、濕度大的早晚進行,葉片正反兩面要均勻噴灑,這樣施肥效果才會理想。

(2)觀葉植物不同生長階段對施肥的要求:

①幼苗生長期:幼苗對氮肥的需求量較少,僅少量施用稀釋成20%的人糞尿2~3次即可,不宜施用尿素。磷肥有促進種子發芽的作用,常用於拌種。磷、鉀肥對促進根系和莖稈有利,幼苗期適量增施磷、鉀肥對壯苗有效。

②成苗生長旺盛期:對氮肥需求量大,應以施用氮肥為主,適當配合施用磷、鉀肥,施肥量加大。

③開花前後及結實期:應減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鉀肥,能促進花芽分化,達到花艷果大的目的。

(3)觀葉植物的施肥特點:

基肥要足,追肥要早。這是對草本觀葉花卉進行施肥管理的基本要求。

觀葉植物從出芽到開花結實小停地生長,無休眠期,需肥量大,因此施是基肥,可以保證在花卉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都有適量的養分供應。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常用的有廄肥、餅肥、畜食糞、草木灰等,一部分化肥(硫酸銨、過磷酸鈣等)有時也被用作基肥,但盡可能不用速效化肥(如尿素等)。多數基肥是隨整地施入土壤中,餅肥和過磷酸鈣應在播種前穴施或溝施.以免流失。由於觀葉植物的根系較淺,基肥不宜深施。

追肥要早,是因為觀葉植物的吸肥能力以生長期的前期較強,隨著逐漸發育成熟、生長速度逐漸減緩,對肥料的吸收能力也逐漸降低,因此,早施追肥,可大大提高肥效。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施追肥?最好在幼苗定植成活後就開始,以後每隔 7一l0天施一次,直到開花時停止。施用的追肥以稀薄的速效性液肥為好。一些花期長的觀葉植, 物,如百日草、長春花等,在花期中結合澆水追施一次速效肥,可以保持後期開花的質量。有更新能力的觀葉植物,如—品紅、石竹類等,在第一次開花後.剪去其地上部分,再追肥1—2次充足肥料,可促使第二次枝繁葉茂。

總之,觀葉植物對營養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科學的施肥管理應當採取綜合施肥措施,即選擇肥料要多元化,施肥方式要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合理發揮肥效,全面滿足觀葉植物生長的需要。但是肥料有酸鹼反應,混合使用時要加以區分,不然會產生化學反應而喪失肥效。

合理澆水

澆水是觀葉植物栽培中經常性的管理工作,也是直接關繫到觀葉植物生長好壞的重要環節,不能簡單從事。由於觀葉植物的不同種類及其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量存在差異,因此適時、適量澆水,搞好水分均衡供給,是做好澆水的關鍵。下面著重介紹
一、二年生草本觀葉植物的澆水措施。

1、澆水方式

(1)地面澆灌:用橡膠皮管或塑料軟管澆灌。適用於花壇、花境及做畦田種植的觀葉植物。

(2)噴壺澆灌:是一種專用於盆栽觀葉植物的澆灌方式,給噴壺裝上配套的細孔噴頭,又是適於繁殖床和苗床澆灌的理想工具。因為,它噴出的水柱分散細小,不會沖散種子、沖倒幼苗。

(3)滴灌:是通過滴灌設施,將水緩慢施入植物根層土壤的一種較為先進的灌溉方式,它具有節水、省工、供水均衡、不破壞土壤結構等諸多優點,值得在生產上大力廣應用。

(4)浸灌:將花盆放入盛水的淺槽或淺盆內,讓水從盆缽底孔滲入盆土中。但要注意盆外的水只能淹到盆身的l/2~1/3處,見盆土表層濕潤,即行取出,不可久浸,以防種子漂浮露出土表或土層松動引起種子下沉深埋,影響種子發芽率。浸灌法主要用於盆播育苗的澆水,

2.澆水時間 春秋季在上午或下午澆水。夏季在早晚涼爽時澆水,而冬季則需在中午前後天暖時澆水。澆水時間的選擇盡量讓水溫與土溫接近為宜,溫差大小不宜超過5℃,防止因澆水引起土溫驟變而傷害根系,影響其吸收功能。

3.澆水量 澆水的次數和份量,主要視季節變化.天氣狀況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春秋兩季植株生長迅速,需水量大,但氣溫不是很高。水分散頭量較小,所以澆水要恰當,不宜多,也不宜少,一般每天澆水一次即可。夏季光照強,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應勤澆水,—般早、晚各澆水一次。冬季氣溫低,對露地草本觀葉植物而言,生長趨緩,需水量減小,可以2~3天澆—次水,但對於溫室草本觀葉植物,卻正值生長旺季,則宜加強澆水,具體澆水時,還需根據每天的天氣情況靈活掌握,如遇晴天或大風天氣.水分散失快,就應加大澆水量,而遇陰天則應減少澆水量。

種子發芽前後澆水要適中,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進入幼苗生長期,應適度減小澆水量,有意進行扣水(勒水)蹲苗,這有利於孕蕾及防止植株徒長。成苗生長旺期和開花盛期要澆足水,以滿足植株新陳代謝旺盛的需要,但對那些易落花、落果的種類則要控制澆水量,不宜過多。種子形成期,適當減少澆水對種子成熟有利。

4.澆水的經驗 要做到適時、適量澆水。除上述有關澆水的基本要求外,人們在長期的實際工作中還總結出一套實踐經驗。通常用聽音、看色、摸土的方法來判斷是否需要澆水。聽音就是用手指輕彈花盆,如果發出沉悶濁音,說明土壤潮濕,不需澆水。看色,即看到盆土呈灰白色時。說明土壤已
干,需要澆水。如果土壤呈深色說明土壤未乾,不需要澆水。摸土,即用手捏土,若成團塊狀,說明土壤濕潤,不需要澆水;倘若用手一捏,土壤即碎,不能成團.說明土壤已干需要澆水。

總之,澆水是觀葉植物栽培的—項日常性工作.必須以濕則不澆,干則澆透為原則,以土壤表裡干濕一致為度,忌上濕下干(攔腰水)或上干下濕(窩底水)。

『伍』 花草葉面施肥怎麼施

可以用以下葉面肥料進行追肥促長:1、植物動力2003 1000倍葉面噴霧,2、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葉面噴霧,3、科寶植物優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葯害和肥害、凍害、澇害、強根壯苗、控旺使用1500倍)葉面噴霧,4、綠風95 600倍葉面噴霧,5、金邦1號植物健生素500倍葉面噴霧,6、綠亨天寶高效植物增產劑1500倍葉面噴霧,7、新自然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劑1500倍葉面噴霧,9、新農寶多元素復合葉面肥300倍葉面噴霧,10、1.4%復硝酚鈉水劑1500~3000倍葉面噴霧,11、綠色揚康·金飯碗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12、恩碧來高效液肥1500倍葉面噴霧,13、0.136%赤霉·吲乙·芸苔素可濕粉(碧護)10000~12000倍葉面噴霧,14、明月海藻廣譜葉面肥(含海藻酸有機水溶性肥料)800~1500倍葉面噴霧,15.楊馥成活力素800~1000倍(防治徒長400~500倍,肥量過大誤噴產生抑制可用1200-1500倍緩解)進行追肥即可。

『陸』 大葉綠蘿怎麼施肥,施什麼肥

在生長期應該一周施一次花肥,在夏季應該減少施肥的頻率,在冬天應該暫停施肥。最好施加專用肥,如沒有的話可以使用復合肥。

大葉綠蘿的生長速度非常快,所以在養殖的時候需要及時為它施加花肥,來幫助它生長。具體來說,花肥最好選擇專用肥,因為這種肥所含的營養元素是針對植株生長所需,專門調配的,最能符合它的生長需求。

(6)綠植葉面肥施什麼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大葉綠蘿屬綠蘿,綠蘿屬陰性植物,喜濕熱的環境,忌陽光直射,喜陰。喜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微酸性的土壤。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5℃。

是陰性植物,喜散射光,較耐陰。它遇水即活,因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生命之花」。蔓延下來的綠色枝葉,非常容易滿足。

室內養植時,不管是盆栽或是折幾枝莖稈水培,都可以良好的生長。既可讓其攀附於用棕紮成的圓柱上,也可培養成懸垂狀置於書房、窗檯,抑或直接盆栽擺放,是一種非常適合室內種植的優美花卉。

『柒』 室內盆栽花卉施什麼肥

磷鉀肥。

肥料分為幾種,一般家庭可以用表面施肥的方法,比較簡潔,不過觀葉植物最好施底肥,就是把植物挖出來,在鋪墊少量土後,加入適量的肥料,然後再加土,重新種植植物,一般的肥料有天然肥(雞糞什麼的)、顆粒肥...還有觀葉植物特有的綠葉肥。

觀花盆栽冬季宜增施磷鉀肥。屬於此類的植物有仙客來、一品紅、天竺葵、茶花、茶梅、梅花、蠟梅、鐵梗海棠、瓜葉菊等。足夠的磷素養分,可使花苞碩大、花色艷麗或花香濃郁,而維持一定量的鉀素則有利於提高盆栽植物的抗寒力。這類盆栽可施以固態磷鉀肥,也可澆施2-3%的液態肥,如磷酸二氫鉀等。施肥的時間以花蕾生長期間為佳,每二周施一次,花苞開放後即停。

(7)綠植葉面肥施什麼擴展閱讀:

室內盆栽是一種藝術,智能迷你花園採用DIY種植的方式,綠色環保、健康、干凈、時尚,觀賞性極強,近年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室內盆栽已經不滿足人們的需求,智能化的室內盆栽方式逐步將替代傳統的方式,滿足人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要求。

作用:

1、洋綉球、秋海棠、文竹等在夜間可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

2、吊蘭、非洲菊、金綠蘿、蘆薈可吸收空氣中的甲醛。

3、鐵樹、菊花、常青藤可吸收苯的揮發性氣體。

4、龜背竹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

5、扶郎花可吸收空氣中的苯。

6、月季能吸收氟化氫、苯、硫化氫、乙苯酚、乙醚等氣體。

7、紅顴花能吸收二甲苯、甲苯和存在於化纖、溶劑及油漆中的氨。

8、龍血樹(巴西鐵類)、雛菊、萬年青可清除來源於復印機、激光列印機和存在於洗滌劑和黏合劑中的三氯乙烯。

9、米蘭、臘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

10、玫瑰、桂花、紫羅蘭、茉莉、石竹等芳香花卉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11、仙人掌等原產於熱帶乾旱地區的多肉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製造氧氣,使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增加。

網路-室內盆栽

『捌』 綠植有什麼葉面肥

氨基酸葉面肥,甲殼素,豐產素,膨果素,生根劑,芸苔素,花果素,花果元素,膨大素
葉面肥料有單元素的內,如含氮肥的尿素;容
也有混合元素的,如含有磷鉀肥的磷酸二氫鉀;
也可將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
其他的化學微量元素也可葉面噴施作葉面肥。

『玖』 促進植物生長最好的葉面肥料有哪些

含有激素類(促長、促熟=)最好在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下應用,對這類東西來說沒有最好。

『拾』 如何施用葉面肥

答:(1)不同的葉面肥有不同的使用濃度,不是濃度越高越好。如含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使用濃度適宜,會對作物生長起到促進作用,但濃度過高會抑製作物的生長;含有營養成分的葉面肥,使用濃度過高會出現燒苗現象。一方面要根據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濃度配製;另一方面要進行小面積試驗,確定有效的施用濃度。另外,在配製葉面肥時應注意將噴霧器清洗干凈,有些葉面肥可以與農葯混合噴施,而有些則要求單獨噴施,因此,要首先看清說明書上的要求。
(2)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葉面肥的使用效果也不一樣。有的葉面肥適合於生育前期噴,有的適合於生育後期噴,有的前後期都要噴。從多數試驗結果看,前、中期噴施的效果要好於後期。另外,葉面肥的施用時期還與肥料品種有關,如增加植株的細胞分裂數量,從而達到提高作物產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應在生長前期噴施。而在油菜等作物花蕾期和始花期噴施含硼的微量元素肥料,可防止「花而不實」,提高結莢率。豆科作物在始花期和始莢期噴施鉬肥,可增加產量和品質。
(3)不同作物對葉面肥的反應不同。一般來說,雙子葉植物如棉花、甘薯、馬鈴薯、油菜等葉面較大,角質層較薄,肥液容易滲透進去,因此,這類作物根外追肥的效果較好。單子葉植物如稻、麥、玉米等,葉面較小,角質層較厚,肥液滲透比較困難,葉面肥的增產效果差一些,尤其是水稻最為明顯,大多數葉面肥在水稻上的增產效果都很低。
(4)葉面肥溶解的好壞和稀釋濃度對噴施效果影響很大。葉面肥的劑型有兩種:固體和液體。特別是固體粉狀的葉面肥溶解的較慢,放入噴霧器中,加水後,要充分攪拌,使它完全溶解後才噴,否則溶解不完全,一會兒噴得濃度低,一會兒噴得濃度高。濃度低了效果差,濃度高了有時會燒苗。液體肥料在稀釋時也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操作。
(5)噴施葉面肥時要注意天氣、溫度和濕度,應盡量使肥液有較長的時間附著在葉面上,供作物充分吸收。應選擇在不刮風的天氣,日照弱、溫度較低時噴,一般在上午9時以前,下午4時以後,水分蒸發減弱,有利於作物吸收。空氣濕度大的時候,葉面肥噴了以後不容易干,作物吸收得好,但下雨之前不要噴,以免噴施後被雨水沖洗掉。
(6)葉部吸收的養分是從葉片角質層和氣孔進入,最後通過質膜進入細胞內。因此,噴施葉片肥時要注意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噴均勻,因為,葉片的氣孔分布在葉片的正反兩面,而有的作物背面的氣孔數量比正面還多,吸收得更好。植株的上、中、下部葉片、莖稈由於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吸收外界營養的能力也不同,上、中部葉片生命力最旺盛,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也最強,同時,它們的光合作用能力也最強,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也最多。
(7)葉面施肥與土壤施用有機肥(底肥)相結合,且注意氮、磷、鉀肥配合,將有利於滿足作物全生育期多種營養元素的需要,效果會更好。

熱點內容
百合網艾瑞 發布:2025-08-16 00:09:01 瀏覽:740
銀耳蓮子百合紅棗枸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564
七夕寄晉江 發布:2025-08-16 00:07:59 瀏覽:667
室內模擬花卉 發布:2025-08-15 23:29:11 瀏覽:911
大媽梅花短袖 發布:2025-08-15 23:26:06 瀏覽:46
野生蘭花一般在哪裡 發布:2025-08-15 23:25:17 瀏覽:714
撒鹽進盆栽 發布:2025-08-15 23:24:11 瀏覽:401
房山花卉 發布:2025-08-15 23:23:32 瀏覽:182
蓮花如何插花 發布:2025-08-15 23:23:18 瀏覽:574
楓樹盆景品種 發布:2025-08-15 23:21:55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