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景花盆
1. 盆景如何固定盆和樹樁
單孔盆
▲大致估計一下固定鋁絲需要多長。以圓盆為例,一般需要的長度約等於盆口的周長。需要准備兩條固定鋁絲。
▲用較粗的鋁絲做成上圖中的形狀,作為插銷。
▲放在排水孔下作為固定鋁絲的錨點。
▲將准備好的兩條固定鋁絲纏繞在插銷上。
▲從排水孔中插入。
▲兩條鋁絲一共四個頭,各在一邊。
▲用布團代替根球來演示。
▲適當擰緊第一條鋁絲。
▲擰緊第二條鋁絲。
▲剪掉多餘的鋁絲。
就這樣,整個過程就完成了。單孔盆固定效果不如多孔盆固定效果好,因為畢竟只有一個著力點。不過這已經是固定效果最好的方法了。
雙孔盆
▲一般較長的盆都會有兩個排水孔。
▲同樣准備兩條固定鋁絲,以方盆為例,長度約等於盆口的三邊長之和。
▲按照排水孔的距離提前做彎。
▲插入排水孔中。
▲鋁絲要卡在盆邊以防其向下滑動。
▲同樣以布團代替根球。
▲先擰緊一條鋁絲。
▲擰緊第二條鋁絲。
▲剪去多餘鋁絲。
完成後的效果圖和單孔盆類似。不過由於有兩個著力點,雙孔盆的固定效果要比單孔盆好許多。
三孔盆
▲三孔盆。當然此處的三個小孔其實主要用於固定,排水是其次的。
▲同樣需要兩條固定鋁絲。由於是圓盆,長度同樣為盆口的周長。
▲兩條固定鋁絲已經准備好。
▲對比兩孔之間的距離提前做彎。
▲將兩條鋁絲插入孔中。
▲盆面的鋁絲固定在盆口防止其移動。
▲放入根球。
▲固定第一條鋁絲。
▲固定第二條。
▲然後再將兩條鋁絲的尾巴擰在一起,更加穩妥。
這種方法由於有三個著力點,固定效果非常好。此方法也常常用於懸崖式盆景的固定。懸崖式樹樁的重心往往在盆外,單個或者兩個固定點往往會導致其歪向一邊生長。三個固定點會使其更加穩固。
2. 陽台上如何養好樹樁盆景我在陽台上養了不少的樹樁盆
樹樁盆景的冬季管理,除按常規養護外,我認為重點應是防凍。尤其是陽台上的樹樁盆景更要細心,一旦強寒流到來,防凍措施不當,很可能造成不該有的損失。陽台一般都是朝南,但朝北的也不少。如陽台朝北,那麼冬季0℃以下,就要將各類樹樁盆景搬入室內,以防凍壞根須。而朝南的陽台,一般要比朝北陽台的溫度高1-2度,光線也較好,所以,除一些畏寒樹種外,其它的可讓其在低溫環境中正常休眠,這樣,既可增強其抗寒能力,又可殺死病蟲害。但需注意的是:提防強冷空氣的侵襲,要留意天氣變化情況,一定要在強寒流(-5℃)到來之前,將所有的樹樁盆景搬入室內,再耐寒的植物也不例外。所謂耐寒植物的耐寒性;是由於植物的根系在大自然中無限制的向地下生長,大家知道地下的溫度比較穩定,地面上再凍,但地下不變,就如同冬天井水是暖的一樣,耐寒植物就是得益於地溫的保護,既使地上枝幹部分被凍傷甚至凍死,只要根系不受凍,它來年春暖,照樣還會重新生長。而陽台上盆栽的植物就有所不同,樹樁盆景一般用盆較淺,盆淺土少,樹根裸露。冬季盆下寒風吹,盆上雪霜凍。整個樁景就如同放置在大冰櫃中,如再遇上強寒流,勢必將樁根徹底凍透凍壞,樁根一旦被凍壞,植物就成了無本之木,很快就會滅亡。這樣的事例很多,幾年前華東地區曾遭受到一次多年未遇的強寒流侵襲,氣溫猛然降至-10℃,不少人疏於防範,致使很多養護多年的,並具有很高欣賞價值的樹樁盆景因難以承受而被凍死,尤其是陽台上所養的樁景,幾乎凍死都在60-70%。就連較耐寒的榆樹也難逃厄運。這個教訓是非常慘痛的。而地面上無論地栽或盆栽的其損失程度,粗比之下要比陽台上輕得多。由於冬季高樓陽台上風特別大,而且特別乾燥,所以要不定期根據天氣情況,多向枝幹上噴水,尤其要護理好一些較蒼老的枯面較多的老樁。不可長時間枝片過干甚至失水。否則其枝條很可能承受不住嚴寒的干風侵襲而失條失片,嚴重的樹干也會部分枯亡。特別是雀梅此季更易因干失水而枯枝掉片。應特別注意,不可疏忽。
3. 樹樁盆景用什麼花盆好
紫砂盆是最好的,透水透水、
愛木盆景 是這方面做的比較多的,有很多實際的內容和操作方面的文章。自己找找度娘就可以看到。
4. 如何栽活樹樁盆景
栽活樹樁盆景處理技巧:
一、樹樁處理技巧:
樹樁盆景的原材料來自於市場上或者是野外。野外的樹樁盆景素材雖然沒有進行特殊的處理和修剪。但是由於是從土壤中直接取出來的,成活率比較高。在移植的過程中,根部一定要帶有泥土。並且用保鮮膜包裹起來,不讓植物體內的水分和營養揮發。
此外,這也是為了防護空氣中的一些孢子或者是有害病菌附著在植物體上。這會導致樹樁盆景很容易被腐蝕。
二、植物體根部技巧:
把選擇好的樹樁盆景的原材料移植到室內之中,為了不影響植物體的成活率以及生長發育。需要對樹樁盆景的根部進行一系列的修剪。之所以要採取這樣的措施,一方面促進植物體的生長,減少植物體的能量消耗。
另外一方面是為了方便操作,讓盆景的根部不影響到整個盆景的欣賞。在對植物體的根部進行修剪時,盡量把植物體的根部修剪得比較平滑。這是為了增加盆景的穩定性,並且也可以讓植物體的根部重新再次生長。
除此之外,還需要把那些多餘的根部或者是被病菌侵蝕過的植物體根部進行修剪。對樹樁盆景根部的修剪,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持久的工程。在植物體的根部長出新的根之後,還需要第二次修剪。這時候修剪時就要根據盆景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花盆,盡量讓花盆比盆景大。
占整個花盆的2/3即可。這一方面是出於植物的生長因素的考慮,另外一方面就是出於盆景的欣賞價值來考慮。對植物體的根部修剪完畢之後,在根部噴灑上高錳酸鉀一是為了促進根部迅速發育,二是防止有害病菌的侵襲。
三、枝幹處理技巧
由於還沒有進行上盆操作,所以為了節省植物體內的營養成分。所以需要把多餘的枝條進行修剪。不止如此,多餘的枝條不僅消耗植物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而且會使整個盆景錯綜復雜,雜亂不堪。要根據樹樁盆景的原材料決定應該修剪成何種造型。
不同造型處理方法是不一樣,要讓樹樁盆景的枝條協調統一,並且還要表現出盆景整體的形象。
四、傷口處理:
根據設計好的形狀,在進行栽培之前首先要對主題進行修剪。
修剪的主要是植物體沒有利用作用的枝條,在修理完之後,就要對修剪過的傷口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這是由於樹樁盆景的種類比較多,並且生活習性不一樣。所以需要對剪切過的植物體傷口進行特殊處理。在修剪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工具以及操作方法。
再進行剪切的時候你要進行水平切割。不能傾斜的切割下去,這也會影響到植物體的木質部。還有對一些豬皮比較厚但是容易炸裂的樹皮要進行特殊處理。之所以採取這種措施是為了讓植物體的樹皮不要脫落。因為這可關乎到整個盆景的美觀性。
為了避免樹皮在修剪的時候脫落,所以在進行修剪的時候,要對植物體的樹干進行保留。
截桿處理:把多餘的枝幹修剪掉,根據傷口的癒合程度選擇修剪的方法以及角度也不夠。根據不同類型的樹種選擇不同的修剪方式。這是由於有一些植物體的樹乾的皮層比較牢固不容易脫落。為了促進傷口的自然癒合,必須要在修剪的傷口處塗抹上防腐劑以及石蠟等。防治被病菌侵蝕。
並且為了能夠促進修剪過的傷口快速癒合,在日常的養護階段也要格外休息。避免澆水時水分過多導致花盆之中存有積水,促使植物及根部腐爛。並且剛剛進行修剪過之後,即使進行了上盆操作也不要對植物體進行施肥,這是盆景製作的一個大忌。
所以在植物體的生長初期,不提倡進行時施肥。等到植物體的根部深深的紮根於土壤之中。
(4)樹樁盆景花盆擴展閱讀:
樹樁盆景修剪技術:
1、彎曲
為了防止生拉硬彎將樹乾折斷,彎曲前應當先在被彎部位的弧面外緣襯上一條麻筋,然後再用麻皮緊緊纏繞,從而增強樹乾的韌度,防止劈裂。較粗的樹干彎曲困難,需事先在弧面的外緣鑿出一道船形縱溝,深人木質部2/3,再用麻皮纏緊。最後用尼龍繩綁在樹乾的兩端把它拉彎。
2、雕琢
一些老樹樁的外皮大都已經裂開,為了使它們顯得更加蒼古.可用刻刀對外皮進行適當雕琢,使主幹上的紋縷顯得更加突出明顯。另外,在修剪時留下的剪口相當難看,也應通過雕琢來修補,平齊的剪口雕出紋縷,但不要顯出生硬的刀痕。
3、彌補
一些花果類樹樁的干皮都比較平滑,達不到盆景的製作要求,這時可用貼木法來彌補。先找一塊枯朽的樹干老皮,把它貼在平滑的樹樁主幹前面來進行偽裝。貼合時不要全面塗膠,也不要用化學合成膠,應使用樹脂膠,並採用點沽的方法來貼補,以免妨礙樹乾的生長。
如果技藝高超,貼干後的樹樁好像是鮮嫩的枝葉真的從朽木上長了出來,使人難辨真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樹樁盆景
5. 看大師如何給盆景樹樁上盆及配石,這手法真厲害
一,盆要將就樹樁大小
盆的大小選擇很關鍵,盆太大樹樁很小就會感覺盆內內空虛,樹樁不成形,盆太小,容樹樁根部就充滿花盆,不利於樹樁根系的擴展,出現頭重腳輕,只看到樹樁看不到花盆,根粗配深盆,根淺配淺盆,水石盆景選擇不漏水花盤,老樁配古典花紋盆才有意境。
二,盆要將就樹樁造型
我們要讓盆來將就樹樁的造型,很多小夥伴都是讓樹樁來將就盆這是不對的,會導致別扭,要想搭配好花盆
6. 樹樁盆景上盆有哪些技術要求
樹樁盆景上盆技術要求:
1、山上採挖的樹樁,在培養盆種植一年半載成活後,翻盆種植丁觀賞盆內;扦插或小苗在地里培養、造型定型後,可直接翻盆種植於觀賞盆內。上湓時,首先要依樹樁的大小及製作形式來選擇盆具,即樹樁與盆要相配得體。可把樹妝放置選擇好的盆具上,衡量比較,認為適宜後再上盆。
2、上盆用土,一般採用中性土壞,性喜酸性的樹神,可加入少量的酸性基肥或酸性陳土。盆土要求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腐殖質,團粒結構好,透水透氣,可用腐葉土、塘泥土,菜園土、火燒上,並加入谷糠灰、餅肥、骨粉,拌勻後作為盆上待用。
3、栽植前,盆底用碎瓦片或破盆片蓋好盆孔。淺盆孔宜用薄的紗網遮蓋。深盆的底部用團粒結構好、粗大的盆土填底,以利排水。淺盆種植時,可用金屬線把樹根與盆底扎牢。合栽樹可按樹相,把幾棵樹的根部用棕絲或金屬線穿插,然後把根條紮成—體。使之不易動揺而傾倒。
4、栽植時,確定好樹妝在盆屮的位置,要注意樹勢,整理好根部.太長的根要剪短,剪口朝下,使新根向下生長,以利觀賞。平層根部稍露出土面,提根式的要按要求露根。覆土時,盆底放粗上,盆中放細上,盆面土人小適中。覆土時應逐步投入盆土,並用手壓實。盆緣土要稍低,澆水時水能沿盆緣滲透到盆底部定植後用噴壺或水瓢以漫水澆一次透水,然後放置於半陰處養護,一星期後移到樹樁所喜陽或喜半陰的位置。
7. 樹樁盆景怎麼製作
製作盆景的操作步驟如下:
1、准備材料一個花盆,加入石子,土壤。
(7)樹樁盆景花盆擴展閱讀
注意不要讓根系受傷,以免服盆速度慢,導致掉葉子,所以在栽種的時候,盡量不要修根,帶點舊土種最好了。種下之後,為了增加美感,可以在盆面鋪上一些綠油油的青苔,青苔也有保濕透氣的作用,上面也可以放一些小動物之類的擺件,這樣可以造景,更加養眼。
栽種後,澆一次透水,也就是定根水,然後就在盆土變干之前不用再澆水了。接下來放在散光通風的地方緩苗一段時間,一般20天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不能暴曬,等到服盆成功,枝葉都挺立起來,變得比較精神的時候,再正常養護,正常澆水施肥曬太陽。
8.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選盆求解
造型優美的樹木,只有配上大小適中,深淺恰當,款式相配,色彩協調,質地相宜的盆缽,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品。下面主要從大小及深淺這兩個方面來作介紹。在選擇盆缽時,首先要注意大小適中。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盆大盛土多,就會蓄水過多,輕則引起樹木徒長,影響造型,重則造成爛根;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易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樹木生長。一般來說,矮壯型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必須小於樹冠范圍,盆長必須大於樹乾的高度;合栽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現一定的空間環境。此外,用淺盆時,盆口面寧大勿小;用深盆時,則寧小勿大。用盆的深淺對於盆景造型影響很大,對於植物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用盆過深,會使盆中樹木顯得低矮,同時不利於喜干植物的生長;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較粗高的樹木有不穩定感,並且難以栽種,不利於喜濕及花果類樹木的生長。一般來說,合栽式宜用最淺的盆;直乾式宜用較淺的盆;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宜用深度適中的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懸崖式有時反而用中深盆,以對比顯示下垂枝的長度。此外,對於規則型的樹木盆景,習慣上用深一些的盆,而自然型的樹木盆景,特別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則不可深。
9. 梅花樹樁盆景用什麼盆好看
當然首先是紫砂盆,再就瓷盆。盆的形式則根據樹樁的造型風格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