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日常養護
㈠ 喜歡的盆景又不行了,如何養護,才能不死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㈡ 盆栽植物如何養護
盆栽植物怎麼換盆?養護工作好難啊,我們不怕,教大家一個方法,只需學會這版幾點!
換盆時要根據權花卉根幅大小來選擇花盆,更換使用新盆,應在栽花前先放在清水中浸一晝夜,刷洗、晾乾後再使用,以去其燥性。將植物脫盆,用手輕輕按壓根部的土團將土壤壓松,然後把土裡面的根整理出來。按照植株的大小確定保留根部的長短,多餘的修剪掉即可。
可以用蛭石、珍珠石、培養土混合作為新盆土壤,將混合好的土壤加入新盆中,用手稍微壓實,放入植物,這樣子就可以啦,是不是很簡單呢?
換盆後的植株要防日曬。換盆10天後再進行施肥,只要在土壤的表面撒上一點就可以了。
不知道網友們學會了嗎?學會的寶寶們可以看一看自己家的盆景需不要換盆,需要的話趕緊試一試吧!
㈢ 家養的一些微型盆景,日常有哪些養護的小方法
很多人都會在家裡養微型盆景,因為它不佔地方,但養護時也要格外注意。
很多人喜歡微型盆景,也是因為它不佔地方,而且看上去比較可愛,但因為它長期放在室內很少受到陽光照射,基本上都會出現發育不好的情況。所以大家家裡有微型盆景的話,一定要給他們做好養護工作,比如說平時的通風以及光照工作。我們可以將微型盆景放在陽台或者通風的地方,當然如果是在冬季的話,也要將盆景及時搬回室內。
大家在養護微型盆景的時候,一定要付出更多耐心以及細心。
㈣ 日常養護室內植物需要注意些什麼
由於室內陽光照射時間較短,所以選擇植物最好是能比較長時間耐蔭蔽的陰生觀葉植物或半陰生植物為主,
仙人球是常見的盆栽之一,它的優點之一就是無須太多的呵護和照料,而且對水的要求不大,更為可貴的是這款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凈化。
吊蘭屬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肉質,葉細長,似蘭花,它被人們稱為「空中花卉」,具有吸收有毒氣體的能力,尤其是針對建材發出的甲醛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
虎尾蘭,又名虎皮蘭、錦蘭,為龍舌蘭科、虎尾蘭屬植物,它除了可以作為觀賞植物外,還能吸收空氣中的毒性成分,降低污染空氣對人體的危害。
龍舌蘭是龍舌蘭科龍舌蘭屬多年生常綠植物,耐寒性極強,不過它的汁液有一定的毒性。
龜背竹為常綠藤本植物,莖粗壯。幼葉心形無孔,長大後成廣卵形、羽狀深裂,葉脈間有橢圓形的穿孔,葉具長柄,深綠色。在羽狀的葉脈間呈龜甲形散布許多長圓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狀似龜甲圖案,莖有節似竹干,故名「龜背竹」。不過它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不耐寒。
紅豆杉具有喜蔭、耐旱、抗寒的特點,側根發達、枝葉繁茂、萌發力強、而且適應氣候范圍廣、對土質要求寬。
香草含有芳香性揮發油,抗氧化劑,殺菌素,可以驅蚊蠅、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美化居室。
一葉蘭因其果實極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終年常綠,葉形優美,生長健壯,是理想的室內綠化植物。
富貴竹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莖桿挺拔,葉色濃綠,冬夏長青,除可作為觀賞外還可以凈化空氣。以上十款盆栽都是比較常見的凈化空氣的植物,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盆栽也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在空氣質量出現問題的當前,還是花點心思買點盆栽吧。
如果提問者喜歡的是有香味的室內植物,那下面還有提示:
植物的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如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氣味有殺菌抑菌之力,同時,植物的芳香還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如丁香、茉莉可使人放鬆,有利於睡眠;
玫瑰、紫羅蘭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發奮工作的慾望;
夜來香、錦紫蘇、驅蚊草等氣味有驅蚊除蠅作用。但香味不能太濃,否則會引起副作用,如丁香久聞會引起煩悶氣喘,影響記憶力;夜來香夜間排出廢氣使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感到郁悶;鬱金香含毒鹼,連續接觸兩個小時以上會頭昏;含羞草有羞鹼,經常接觸引起毛發脫落。
㈤ 如何對盆栽植物進行養護
一、光照
觀葉植物一般都較耐陰,不耐強光照射,所以在擺放位置上盡量避免強光直射,有散射光的地方最好。每周可將植物拿到室外接受一段時間的光照,但盡量避開中午光照強烈之時,可在早晨或下午晾曬,否則容易灼傷葉片,天氣冷時也盡量不要晾曬。如家裡光照不充足,或在背陰面養護,可用補光燈給植物補充光照,也可經常將植物拿到光照處加以養護以增加光合作用。
二、水分
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天除向盆內澆水外,還需向葉面噴水,保持葉面濕潤,對生長有利。在冬天,不少觀葉植物來自熱帶、亞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所以應該少澆水防止水溫低多水而引起的葉子發黃,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的症狀。
三、通風
觀葉植物栽培和觀賞大多數在室內,如果室內在光線差,通風換氣不好 ,觀葉植物會有悶熱之害,所以應注意通風換氣,使觀葉植物生長良好,不至於因潮濕或太干而造成傷害。另外,通風換氣,流通的空氣能減少其病蟲害的發生。冬天通風換氣最好在溫暖的中午,以免植物受凍害。
四、施肥
觀葉植物一般一個月左右施肥一次,最多為15天一次,宜淡而薄,不能濃稠。在冬天及高溫天應停止施肥。
五、溫度
觀葉植物一般冬天都應保暖,特別是花葉萬年青、綠蘿、鐵樹、竹芋、鳳梨、綠巨人、散尾葵、海芋(滴水觀音)、虎尾蘭等都喜歡較為暖和的溫度,所以可放在有取暖設備的房間向陽處,至少保持室內溫度有12℃以上。對袖珍椰子、龜背竹、春芋可稍低些。
六、花盆選擇
觀葉植物用盆可用塑料盆、泥盆、紫砂盆等,但以泥盆為好,因為它通氣、透水性能好,能使植物生長茂盛。但從美觀及重量上不盡如人意,現在一般在泥盆或塑料盆外套上色澤艷麗的塑盆,套在盆外面俗稱「套盆」較為美觀、大方。
㈥ 問盆栽養護知識
我是天津人抄,前幾天我問過鶴望蘭分載的問題,回答都是書本理論,沒意思,理論知識網上一查或書本一翻全知道了,何必提問呢完,我的鶴望蘭現在有6個頭,新換的盆,是我自己訂的木箱有80厘米見方,原先60厘米見方的木箱中根全滿了。你原先的盆多大,換大一點的盤就可以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至於養殖嗎,其實鶴望蘭很好養,因為鶴望蘭是肉質根,故水不需要太大,它喜陽光,短時間高溫暴曬影響不大,只是葉片捲曲不伸展,看起來不水靈。鶴望蘭喜肥,什麼肥都行,秋天孕蕾期多施些磷鉀肥有利於開花,至於用土方面,粗放,不要這么麻煩,我用田園土加點爐灰栽的,長的也很好
我在天津曹莊子花卉市場問的,我這棵連盆2米多高的要價600
,還價450元差不多,你的17個頭的恐怕得1000左右吧,其實我也說不好,只是我的估計,我這棵鶴望蘭是我的最愛,給我再高的價我也不賣,我想你也是一樣吧
㈦ 盆栽花卉養護方法有哪些
嫁接
㈧ 試述盆栽花卉的養護與管理
(轉)盆栽花卉的日常養護管理
盆栽花卉由於受特定環境條件限制,日常養護管理比陸地花卉繁瑣很多,而且也是成敗的關鍵。日常養護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澆水。盆栽花卉完全依靠人為澆水才能生活,澆水時首先要了解花卉的需水習性,還要根據天氣陰晴,溫濕度高低、植株大小以及盆土質地、花盆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
1、澆水量。盆花的澆水量一定要區別對待不同種類以及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季節應掌握不同的澆水量,一般以盆表到盆底上下一致濕潤為度。忌澆攔腰水(上濕下干)、窩水(盆底積水),還要避免盆孔流失土肥,致盆心出現空洞,嚴重影響盆花生長發育,春秋季乾旱季節除正常澆水外,還應經常向葉面及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防止嫩葉枯焦和花朵早凋。在新苗上盆,大苗倒盆時,由於根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宜用潮土(一攥成坨,一揉即散)栽好拍實。根據氣候條件在4-48小時內不澆透水,這樣可以加快根系傷口癒合,促進植株復壯,防止爛根、黃化脫葉和植株復壯,防止爛根、黃化脫葉和植株萎縮變形,在因天旱或漏澆等原因導致盆土過干,致使嫩葉低垂葉片萎縮時,應先把花盆放半蔭處,稍澆些水並向葉面噴少許水,待莖葉挺起後,再澆透水。如果連續澆水過量或遇連陰雨天,盆土過濕可把盆花整坨移出,放在蔭涼通風避雨處,散發水分,並向葉面少量噴水,過3-5天植株復原後再重新上盆養護。
2、澆水時間。澆水時間因季節而不同,春夏秋在上午10時前,冬季在午後2時後澆水,掌握水溫與土溫接近,冬季稍高,夏季稍低。
二、施肥
1、基肥。盆栽花卉在上盆時常施以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並配合適量復合肥,有機肥多以畜糞、餅肥和骨粉等與土壤混合堆積而成。
2、追肥。盆花在生長期間應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進行追肥,追肥應以淡肥勤施為原則。常用做追肥的有:餅肥、腐熟的牛糞、榨油後的殘渣、蹄片和羊角、礬肥水等。追肥要有針對性,如觀葉類花卉在苗期應以含N量較多的油渣餅肥為主,花芽分化和孕蕾期應以P、K肥為主,如腐熟的雞糞等。
三、整形修剪。整形修剪通常包括以下幾項措施:剪枝、摘心、剝芽、除蕾、疏花、疏果等。剪枝主要是剪除病蟲枝、重疊枝、調整植株造型,摘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枝條組織充實,調節生長,增加側芽,使株型豐滿,花多而齊,剝芽和除蕾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養分,使養分集中用於孕蕾開花。疏花疏果主要針對觀果花卉,這類花卉在開花之後,不準備使其結果的花宜及早摘除,在花謝之前可剪掉部分殘花如果果實太多,也可疏除部分果實。
四、翻盆和換盆
1、換盆。有二種情況,一是由於根系已經充滿盆內土壤,甚至一部分根系已經從排水孔鑽出來,這時需要換大一號的花盆;二是由於盆土時間過長,盆內養分缺乏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的需換新的培養土,盆的大小可變,換盆多在春季出房前後進行。
2、翻盆。將原盆土倒出後,將植株老根削掉1/3,僅保留護心土及大部分根系,同時要適當修剪枝條及摘葉,然後放回原盆換上新的培養土。
五、出入房時間。北方地區溫室花卉一般4月末5月初將陸續出房,出房前應逐漸增加通風次數和時間,使溫室花卉逐漸適應外界環境條件。花卉入房時間一般在9月末至10月初,出房和入房要根據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分期移入或移出。
㈨ 室內盆栽如何養護好!
室內盆景的養護一定要做好三要素。只要注意這三要素,室內盆景就會生勢良好,煥發勃勃生機。
■澆水
花草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有限,如長期不澆水花草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花草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施肥
花草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花草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花草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花草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現在很多盆景點都會有一些園藝肥料或植物營養液出售,購買盆景時可以叫店主幫忙配搭好盆景所需的肥料。
■換土
植物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須根密布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使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至於土壤的酸鹼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翻盆一次。如系老樹樁景,可多隔幾年翻盆一次像松柏類老樁景就不宜多翻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