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盆栽圖片
『壹』 宮燈長壽花的顏色是什麼
且花色為紅色。
宮燈長壽花又名大宮燈,是多年肉質草本,莖木質化,多分枝,新生分枝柔軟常下垂,葉對生,長卵形,稍具肉質,花淡紅色,管狀。 (註:本種(大宮燈)和小宮燈不是一個物種。
栽培技術
土壤要求
宮燈長壽花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忌泥土粘性火大,很容易爛根,應該選擇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家庭盆栽可以選用腐葉土與菜園表土等量混合後,然後加入5%的粗沙,種植前在土壤中加點骨粉或氮磷鉀復合肥作基肥。
澆水方法
宮燈長壽花為多肉植物,體內含有較多的水分,耐乾旱怕水老,尤其是城市高層,空氣比較乾燥,也能生長的很好。不需要經常澆水,2~3天澆一次水,盆土偏干為好。假如盆土的溫度過高,可以適當的通風降溫,以免造成根部腐爛。
澆水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見干見濕、澆則澆透」,冬季室內養護,應該增加澆水,停止施肥。春秋兩季3天左右見盆土幹了就澆一次水;夏季減少澆水,5~7天澆一次為好。若放在露天陽台養護,需要注意遮雨,避免雨淋。
光照要求
宮燈長壽花對光照要求不嚴,全日照、半日照和散射光照條件下均能生長優良。但宮燈長壽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除了盛夏中午適當遮陰外,其餘時間都可以放在陽台上,每天至少要保證4小時以上的陽光。
樓房每半個月要將花盆轉動一下,讓植株受光均勻,避免偏冠,降低觀賞價值。但莖細葉薄花少色淡,遠不如向陽處繁茂。如過陰不僅易掉葉無花,就是已開花的植株置於陰處,也會花色變暗淡,繼而花脫落枯萎,若發現此現象要及時補充光照。
宮燈長壽花的養殖:
溫度要求
宮燈長壽花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5℃至25℃,高於30℃生長遲緩,進入半休眠狀態,也就是說夏季宮燈長壽花基本上是不生長的。但溫度低於10℃生長就會停滯,低於8℃葉色會發紅,花期推遲,0℃以下容易凍傷。
所以立秋之後,即8月上旬到9月中旬,開始增加陽光,當氣溫低於10℃時,及時移到室內放在南向或西向窗檯前,多見陽光,保持夜間溫度在10℃左右,白天15~18℃,12月就可以開花。
施肥方法
宮燈長壽花喜肥,除夏季停施外,只能施翠姆復合肥料,施肥時勿將肥弄在葉子上,否則葉片易腐爛,若不小心弄臟葉面,要立即用清水沖洗掉。
『貳』 自製六角宮燈的做法及圖片
製作材料和步驟
『叄』 宮燈長壽花怎麼養
宮燈長壽花喜歡溫暖,對光照的要求不嚴,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度,氣溫高於30度生長遲緩,進入半休眠狀態;溫度低於10度生長停滯,低於8度葉色會發紅,花期推遲,0度以下植株容易凍傷。它較耐乾旱不耐寒冷,怕水澇,喜歡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沙質土壤。
宮燈長壽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盆栽用土建議選用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重黏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粗沙,加少量骨粉或適量氮磷鉀復合肥混合配製。
宮燈長壽花不耐寒,冬季需溫室養護,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室溫不得低於10度;夏季溫度高於30度時,需加強通風,放置於涼爽通風、有明亮散射光照射的地方養護,可通過多向植株及四周噴水降溫。
(3)宮燈盆栽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宮燈長壽花較耐乾旱怕水澇,澆水需適量,遵循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保持盆土微潤偏干即可,不可盆內積水。
可根據植株實際生長情況及天氣變化、盆土乾燥程度酌情澆水。通常夏天5~7天澆一次水,春秋兩季2~3天一次,冬季可適當增加澆水,陰雨天需要注意遮雨,避免雨淋。
『肆』 宮燈長壽花怎麼種植
您好,下面分享宮燈長壽花種植方法
光溫:宮燈長壽花對光照要求不嚴,全日照、半日照和散射光照條件下均能生長優良。但宮燈長壽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除了盛夏中午適當遮陰外,其餘時間都可以放在陽台上,每天至少要保證4小時以上的陽光。宜生長的溫度是15℃至25℃,高於30℃生長遲緩,進入半休眠狀態,也就是說夏季宮燈長壽花基本上是不生長的。但溫度低於10℃生長就會停滯,低於8℃葉色會發紅,花期推遲,0℃以下容易凍傷。
『伍』 盆栽宮燈長壽花什麼時候開花
宮燈長壽花(大宮燈)是景天科伽藍菜屬,也叫紅提燈,蔓生吊鍾海棠,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紅色,管狀,先端4瓣稍分開,其外形酷似小提燈故此得名宮燈長壽花。
註:答錯請見諒,答對勿採納。
『陸』 自製宮燈的做法及圖片
准備材料:
剪刀,繩子,雙明膠(或是繩子,鐵絲),紙,蠟燭,筷子(或竹子)
1、先准備12雙筷子(也可以用單只的,或者用竹子其它的),將筷子兩頭都黏上雙明膠或是綁上紅繩、鐵絲,位置要盡量黏整齊
『柒』 顏色明亮漂亮,花朵如同「宮燈」的百合是哪一種
嘉蘭百合,它不同於我們常見的百合花,枝條柔軟能“爬牆”,花色雖說較為單一,但花型比較奇特,很是好看。其實還有一種百合,它的樣子跟常見的百合花也不同,花朵並不那樣碩大,花香味也不見得那樣濃郁,枝幹也沒有那樣堅挺,但即使這樣,讓它成為了國際上新興的鮮切花之一,有一些愛好花卉盆栽的朋友,也將它們栽種進了花盆裡,花開之時真是好看。
『捌』 巴西宮燈花有什麼樣的特徵
巴西宮燈花是錦葵科苘麻屬半常綠木質藤本或灌木植物,學名Abutilon.megapotamicum,別名紅萼苘麻、蔓金鈴花、燈籠風鈴、威士利紅燈花等。適合盆栽或籬笆旁栽培。
花生於葉腋,具長梗,下垂,花朵燈籠狀。萼片心形,紅色,是重要觀賞部位。全部萼片呈燈籠狀,長2.5~3厘米,橫徑2~2.5厘米,保留時間長。花瓣鮮黃色,從花萼中向下長出,略呈喇叭狀,花冠最大開展1.5厘米左右,凋萎前變成粉色。花蕊總長4.5厘米左右,伸出花瓣部分梭形,長2厘米左右,棕色。筆者觀察,小花蕾(看到的實際只是萼片)綠色,逐漸變成紅色並長大;當萼片長大後,花瓣才從花萼中伸出向下生長,最後花蕊才從花瓣中向下長出。生長條件適宜可常年開花。盆栽株高可達1.5米左右,在溫室或無霜地區地栽的莖蔓長可達8米左右,枝條近平行生長。一級側枝的每個葉腋都長出小枝。葉片三角狀廣卵圓形,葉柄長2厘米左右。葉緣有粗齒,葉脈清晰,葉面亮綠。有托葉。
喜光,稍耐半陰,抗暴曬,筆者在南窗戶外側盆栽,酷暑季節枝條生長旺盛,花開的多而艷麗。喜溫暖,忌嚴寒,莖葉-5℃左右受凍害。喜濕潤的環境,稍耐乾旱。適宜在疏鬆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最適宜在保護地環境下生長,筆者在多倫多艾倫公園看到,爬滿藤架上的巴西宮燈花有許多花朵,猶如人工布置的小紅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