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微盆景
⑴ 為什麼稱如皋花木盆景之都
改革開放以來,如皋被榮稱為中國花木盆景之都,如派盆景與嶺南派、滬派、揚派等各領風騷.如皋版花木盆景權栽培始於宋代,興於明清。數百年來的技藝傳承,形成了風格獨具的「如派」盆景,其「雲頭雨足美人腰」的別致造型在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中獨樹一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如皋先後有600多盆盆景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榮獲大獎。目前如皋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種植面積有6萬多畝。
⑵ 如皋盆景那個最出名
盛世鑫毅 植 物 園。 58同城。淘寶店。。藝術欣賞收藏價值頗高,經營日本小葉迎春(不怕冷不回怕熱耐寒耐答熱),對節白臘,水臘,黃楊,六月雪等盆景,價格合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⑶ 如皋花木盆景的介紹
如皋花木盆景是漢族優秀的傳統藝術,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園專林的栽培淵源久屬遠,始於宋代。現人民公園內存有北宋教育家胡瑗遺存珍品古檜柏盆景「蛟龍穿雲」,其「鹿角」畢露,蒼老挺拔。水繪園內存有落地盆景「古檜」相傳為南宋曾文昭公曾肇手植,爆齡突紋已愈八道,依然樹勢矯健。如皋花木盆景藝術於明代盛傳於漢族民間。據清乾隆庚午年《如皋縣志》記載:「明天啟間,令李衷純,相四境之宜,授民以藝,植卉木之方」。人民公園現存「龍騰虎躍」絨針柏盆景,即為明代留存珍品。
⑷ 如皋地區哪裡有學盆景製作的
成都盆景
【成都盆景】成都盆景屬於川派,是中國盆景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盆景是我國傳統園林藝術,它運用"縮龍成寸"、"咫尺千里"的藝術手法,創作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我國盆景藝術,有江南、嶺南、劍南三大流派,劍南派以成、渝兩地為代表,著重表現四川名勝山水的獨特風貌。奇花異草、險峰怪石、青山綠水,無不進入成都的盆景之中,使人們從盆景中得以享受到成都的大好風光,深受人民的喜愛。
希望採納
⑸ 農村如何轉型做美麗鄉村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是如皋市平園池村的真實寫照。平園池村地處世界長壽之鄉——江蘇如皋的北部,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純農業村,全村共3354人,耕地面積3548畝。最近,該村榮獲由農業部、全國最美鄉村創建辦、農村雜志社等幾家單位評選的「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村!
改善農村環境彰顯宜居之美
近幾年,平園池村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整治村莊環境,有序推進了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河道水清岸綠,全村綠化率達到43%。
為了加強富民強村工程和生態文明建設,平園池村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新建硬質水泥道路、泵站、灌溉渠、垃圾池等,同時新建了村公共服務中心;全村90%以上的土地都流轉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轄區有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家庭農場9家,並以村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成立了如皋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綜合社,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收入顯著提升,住行條件明顯改善。該村著力加強村綜合文化中心建設,提升公共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功能、並建設了徽派風格的龍門、村民文化廣場、村民大舞台、文化長廊、居家養老等公共服務場所,結合「送戲下鄉」開展多樣性的農民文體活動,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在村兩委和集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加強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序推進美麗宜居鄉村的建設,加大發展生態農業的力度,大力培植鄉村旅遊,全面開展環境整治,使全村環境得到改善,農民生活得到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氛圍空前高漲,著實體現了平園池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提升美麗經濟彰顯樂業之美
環境好了,生活好了,可村兩委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如何才能使得人民群眾真正的過上小康生活,無疑成村兩委的宏圖目標。圍繞「美麗鄉村」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旅遊,成為了村兩委的一個新思路。平園池村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全村美麗鄉村的建設布局,通過對本村實地考察和對合並前三個村歷史的挖掘,決定恢復原藕池村藕池的原始風貌,通過招標由具有園林設計資質的單位打造相應的景觀及觀景設施;設立農副產品展示區,建成一個集種植、採摘、休閑、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藕池文化園;利用原來養殖的廢棄魚塘,建成供市民和遊客休閑垂釣的中心;依託如皋花木產業,與如皋花木大世界建立一個以微型盆景培育展示為特色的集草庄盆景園,增添了一個新的綠色休閑景點;利用原戴庄小學搬遷的舊址,與上海旅遊公司共同開發建成集停車、購物、住宿、餐飲多功能於一體的旅遊集散地,讓上海以及其他地方的遊客進村享受農家樂。
「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美麗建設,這樣的成效在我們平園池村是有目共睹的。」該村有關負責人表示,環境整潔了、生態優美了、設施便利了、服務完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群眾生活品質才能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
⑹ 如皋盆景的歷史淵源
如皋盆景源泉於宋。《江蘇旅遊指南》雲:「江蘇是我國盆景藝術的發源地回之一。``答````如有五百年歷史的蘇派古柏樁『秦漢遺韻』,有揚派明代盆景『一把傘』,有如皋宋代大型盆景『六朝柏』等,蒼古拙樸,風姿雋永,令人駐足凝視,流連忘返」。
「六朝柏」俗呼「六朝松」,實為一株古檜,在如城水繪園的雨香庵前,至今800多年,供觀賞葉片為主。加有宋代三盆檜尖柏,每盆都爆有「鹿角」,距今900餘年,由如皋人民公園珍培。
⑺ 如皋花木大世界盆景展2021秋季是幾月幾號
⑻ 如皋花木盆景的盆景之鄉
1991年6月中央電視台《神洲風采》專欄播放了介紹如皋花木盆景的專題片《盆景之鄉》。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花木盆景銷往全國和世界各地,僅如皋綠園每年就約有10萬盆盆景銷往義大利、荷蘭、法國、日本、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皋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盆景出口基地。
⑼ 如皋盆景的介紹
如皋盆景,江蘇如皋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中國盆景向有蘇(州)、揚版(州)、川(權成都)、海(上海)、嶺南(廣州)五大流派,揚派中,又有東、西兩個支派。「西派」包括揚州、泰州;東派則包括如皋、南通。「東派」的如皋盆景是中國盆景的一支奇葩,於1983年被全國盆景協會考訂為全國盆景藝術七大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