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綠植區
⑴ 如何讓幼兒園植物角成為區域活動內容
幼兒園的植物角是常識教育任務的一部分,是促進幼兒觀察力發展、增長和豐富知識的途徑之一。通過設 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環境,使活動室美觀、充滿生氣,也可使幼兒的生活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采。同時, 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參與種植活動,可使他們積極主動地仔細觀察植物,從中發現平時不易引起注意的一 些特徵和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從而激發起幼兒對自然的興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求知慾望,使幼兒認 識得更深刻、全面,掌握的知識更豐富、更鞏固。
⑵ 如何開展幼兒園種植區
通過組織幼兒戶外種植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更是能夠引導幼兒對於植物生長的過程有更加細致的了解,並且在這一過程當中充分使自身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穩定的提高,例如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學習能力等等。以下主要對教師在幼兒戶外種植活動當中的策略展開分析,本文為詳細內容。
一、有效利用種植區,鼓勵幼兒自主種植和管理
在一開始的植物種植過程當中,很多幼兒所種植的植物都是由教師完成種植的,幼兒僅僅只是在被動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於植物的生長過程並不關心。即使是一些態度認真積極的幼兒,也會因為植物的生長發芽階段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導致他們早早的失去了興趣,加上很多幼兒的植物都放在一起,教師也無法做到對每一棵植物都有所關注,這就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即種植區的植物多種多樣,但是幼兒卻很少去關注,只有教師和少數幼兒對種植區的植物進行管理,無法充分發揮戶外種植的教育價值和意義。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就需要作出改變,於是我提出了這么一個建議:
幼兒在家長的引導之下在家裡種下一棵植物,並對其展開精心照料,當植物生根發芽之後便將植物帶到幼兒園來,與其他幼兒相比較,評比誰的植物生長得更加茂盛。這種比賽機制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理,因而都主動積極的參與到了植物的種植活動當中。此時,家長也為了滿足幼兒的這一心理,也會在家認真指導幼兒如何種植植物,進而使幼兒不斷掌握一些種植知識和方法。
這一活動的開展之後,幼兒陸陸續續地將自己種植的植物帶到了幼兒園,向教師和其他幼兒介紹小植物的生長過程和生長特點,幼兒自己對種植活動產生興趣的同時,家長也感受到種植活動的教育意義。比如說,班級上的一個幼兒在家中種植番茄,看見幼兒園之前種植的番茄長時間不結果,便將家中的番茄植物帶到幼兒園來,向大家解釋這兩種番茄苗的區別。可以說,通過種植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植物種植的興趣,更能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
二、關注植物生長變化,幫助幼兒獲取相關知識經驗
第二個策略就是引導幼兒關注植物生長變化,幫助幼兒獲取相關的知識經驗。對於幼兒園階段的學生,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還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態。要想做好植物生長記錄,不僅僅需要良好的觀察能力,更是需要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夠做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那麼在實際的植物種植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如何指導幼兒做好植物的生長記錄呢?
首先,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向幼兒介紹每種植物的名稱,並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植物的外形特點以及一起討論植物今後的變化。更是可以引導幼兒將植物現在的樣子和未來可能長成的樣子通過畫畫的形式記錄下來。於是,對植物的第一次觀察記錄便開始了,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
這種對植物生長變化的觀察活動,使幼兒明白了怎麼樣才算得上觀察記錄,並通過繪畫的方式記錄了這一過程,幼兒也了解掌握了更多的植物信息,參與積極性更是被直接調動起來了。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植物的觀察記錄水平,筆者又提出了一個要求,即學會對植物的觀察和寫生。原因主要在於不同種植物的生長過程和狀態都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可能變化很大,但是有些植物卻變化很小,那麼此時教師也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幼兒學習觀察植物的變化情況,當有變化時在對其進行記錄。比如說,小番茄長出了新葉子、結了一個新果實,黃瓜苗在不斷長大,豌豆苗枯萎了等等。在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的過程當中,可以將幼兒分為小組觀察這些植物,最後比賽看哪一個小組的觀察結果更加准確,觀察效率更快等,不僅有利於幼兒觀察能力的提高,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取更多有關於植物的知識和經驗,更是可以利用幼兒的好勝欲這一心理特點進一步促使幼兒參與到植物的觀察當中,達到更好的觀察效果。
三、放大種植活動成果,促使幼兒積累生活經驗
最後一點就是放大戶外種植活動的成果。對於幼兒而言,戶外的植物種植占據了他們的大量時間,他們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師也更是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將植物的種植成果放大之後再展示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更加富有成就感。比如說有些幼兒在植物種植過程當中發現自己的植物總是變化最大的一個,在課堂上受到了很多的討論和表揚,那麼此時幼兒的內心也是無比自豪的。再比如當種下的小番茄成為幼兒園食堂的食材時,幼兒的內心更是受到了鼓勵。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就需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珍惜每一次鼓勵學生的機會,通過放大種植活動成果,使幼兒感到更加愉悅的同時,更是能夠在這一過程當中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心,收獲到更多的成就感。這對幼兒今後的成長和發展而言十分有意義。
戶外植物的種植過程當中,有三個重要過程:種植、管理和收獲。植物的種植過程能夠有效的激發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以及了解到更多植物的相關知識和種植經驗。植物種植之後,只有通過精心管理才能夠使植物健康成長,對植物的管理也是了解植物、觀察植物變化的最主要途徑。在課堂當中教師就可以每天定時組織幼兒前往種植地觀察植物,維持幼兒的長期好奇心,這一過程可能會讓幼兒覺得比較乏味單調,但是經過長期的堅持,不僅可以使幼兒更有責任心,更加細心,更是可以養成幼兒堅定的習慣。最後就是收獲這個過程,可以使幼兒收獲更多的成就感,樹立更多的信心,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戶外植物種植,不僅僅能夠引導幼兒展開科學探索,更是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責任心以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很多家長反饋,戶外活動的開展,幼兒對於植物種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且生活經驗也得到了穩定提高。
⑶ 幼兒園綠植區對幼兒有什麼影響
一、為幼兒創設輕松、自在、安全的精神環境
幼兒沒有什麼理性的自我管理的意識,往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幼兒是非常難管理的一個集體,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會聽見孩子們嘈雜的哭鬧聲與打鬧聲,而對於幼兒我們卻不能實行像較大的孩子一樣的懲罰制,更需要教師的細心與耐心的引導,因此,幼兒的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對孩子有足夠的熱情,並且具備相關的幼兒培育知識,將孩子們當作朋友一樣相處,無論是多麼皮的孩子,或是多麼笨的孩子都應該一視同仁,給幼兒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
教師是環境創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品行與態度以及行為都將對於幼兒對於世界的認知,對於未來的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很好把握自己的身份,時刻根據幼兒所需轉換角色,當教導孩子課本上的知識時,老師應該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引領者;當幼兒發現他們所不能理解的事物時,老師應該是提供材料與創作靈感的幫助者;在幼兒急切的想要通過語言表達自己時,老師應該是語言交往的引導者。教師不同的身份將會給幼兒不同的引導,會對幼兒的性格各方面產生影響。
二、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動態的教育環境
在幼兒園中不應該只有單一的課堂教學區與供幼兒玩樂的娛樂區,對於幼兒的教育環境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動態的,幼兒園可以根據不同幼兒的特長、愛好與年齡等將孩子們分為不同的小組,可以有美工區、故事區、計算區、語言區等等,建行將這些小組分開進行額外的教學活動,而老師負責提供相關的材料,對學生進行最開始的引導,這樣每個孩子都能夠與小夥伴們進行想要完成的活動,每一個活動都是非常有趣的,會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極大地促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邏輯思維以及動手能力等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產生摩擦與矛盾,此時教師不應該乾巴巴的教育學生,而是將自己融入這個小集體,以朋友的身份給這些小朋友建議,讓他們自己思考如何解決,培養孩子們自主解決問題、勇於探索的優良品格。與此同時,這些活動應該作為休息時的放鬆活動的形式展開,給孩子們輕松、沒有壓力的環境。
不僅僅是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幼兒園還應該布置各式各樣的模擬社會職業的區域,例如醫院、廚房、娃娃店、超市等等,讓幼兒扮演其中的角色,模擬社會人的生活,這樣能夠讓幼兒更加深刻的認識各個職業,認識我們所在的世界,體驗每一個角色需要肩負起的責任。與此同時,這些環境的布置可以與幼兒一起完成,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了他們美感,也能夠讓他們對幼兒園更有歸屬感,有自己創造的成就感,鼓勵他們主動創造,這些環境的布置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是動態的,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感受四季的變化,感受各個節日的氛圍,以此為基礎進行創造,使幼兒即增長了知識,又獲得了收獲的成就感與愉悅感。
三、為幼兒創設輕松、學習的社區環境
一般來說,如果幼兒所處的社區環境是各高校,各研究所聚集的地方,那麼社區終端人基本上都是高知識分子,是極為重視教育的一部分人,也是最早接觸最新教育理念的人,有了這樣的氛圍,幼兒的教育會更加的被重視,家長的壓力與周圍環境的壓力會使教師在對幼兒的教育更上心;反之,如果幼兒所在的社區環境中外來務工的農民工比較多,相對而言,這樣氛圍下到人們就對幼兒的教育不那麼重視,並且周圍人所受的教育有限,思想也就不那麼先進,不是很利於對幼兒品格、特性的養成。幼兒園對幼兒的教育不應該只局限於園內,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幼兒園,走向社區,在一個好的社區環境內以實際的教育教會學生遵守交通規則,例如紅燈停,綠燈行,教會孩子們愛護環境的美德,看到垃圾引導孩子們去撿,教會他們分類放進垃圾桶,教會孩子們有禮貌,見到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要問好,在這些活動中,一個良好的社區環境的氛圍對於幼兒教育的幫助是巨大的。
四、為幼兒創設開放、自由的互動環境
幼兒的活動環境是培養幼兒的重要場所,因此,幼兒園要盡可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活動材料與設施,幼兒園可以將幼兒的活動場所劃分幾個區域,分別放置體育健身相關的設施、拼圖等智力游戲相關的設施以及創造相關的設施等等,教師應該充分的創新,創造出更多的游戲設施培養幼兒的更多興趣愛好,能夠讓幼兒自由的、盡情的選擇各種活動設施。對於幼兒而言,會更加青睞與自然的接觸,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是這樣,教師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創作,專門建設裝扮一個具有自然風情的區域,養一些易於成活的綠植,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如何養育這些植物,還可以放置一些精美的昆蟲標本,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擴寬孩子們的知識面。與此同時,還可以建立專門的沙區,泥土區,讓孩子們盡情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用這些沙與泥土自由的堆出他們自己想要的形狀,這種參與到自然中的感覺會非常的吸引幼兒,也是對幼兒很好的鍛煉。
教育幼兒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還應該有家長的參與。幼兒園應該每個月或者每個星期設立專門的家長來訪日,不是教師與家長的交流,而是幼兒與家長一起參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一方面,很多家長工作都非常繁忙,不能參與到孩子們的成長之中,這對家長是非常大的遺憾,因此,家長可以借這個機會與孩子們一起玩樂,一起工作,增進孩子們與父母的感情,也能夠讓父母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畢竟幾天不接觸,孩子可能會成長很多;二來有調查證明,在幼兒的成長中有父母的陪伴更利於對孩子品格的塑造,孩子天生對父母有一種依賴,若是父母定期能夠陪孩子參加這些活動,會使孩子們非常開心,對於幼兒園也會更加喜愛,更能教師交給他們的知識;三來,在活動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完成任務,糾正孩子們的錯誤,可以對幼兒有更好的教育作用。這些親子活動能夠使孩子們更加的體會活動中的樂趣,有更多的收獲。
⑷ 幼兒園小班養殖區介紹
在幼兒的生活中到處都可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植物,馬路兩旁寬闊的林蔭道,高大的闊葉樹遮蔽著烈日,街頭、花園里鋪著綠茵茵的草地,盛開著四季花卉,這些景象城市幼兒天天可見,農村幼兒更是隨處可見一望無際的莊稼,豐收的果園。幼兒生活的幼兒園也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春天盛開的鮮花萬紫千紅,夏天樹木繁盛,鬱郁蔥蔥,秋天果實累累,而幼兒卻往往視而不見,並沒在意它們的變化,或者對這些一掃而過,這主要是幼兒沒有學會觀察的方法,教師必須抓住時機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觀察植物主要在幼兒園內進行,幼兒園內如果綠化較合理,就為幼兒提供主要在幼兒園內進行,幼兒園內如果綠化較合理,就為幼兒提供了觀察的好場所。教師可利用科學活動時間或帶領幼兒散步等時間,帶領幼兒對幼兒園內的植物進行有計劃地觀察,對植物的葉、莖、花、果實、種子等器官作較為仔細的觀察,了解它們的特點,並根據四季的變化了解植物的生理變化,初步掌握植物生長、開花、結果等規律。在觀察過程中教師應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感染孩子,使他們產生興趣,並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色彩鮮艷或有趣的東西作為觀察對象。當孩子感興趣以後,就會集中注意力,然後再逐步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如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主要通過對各種顏色花卉的觀察,對高大樹木、綠色草地、豐碩果實的觀察,形成初步的植物的概念;中班幼兒除觀察植物的葉、花、果實和種子外,還可對植物人為分類中的蔬菜、水果、糧食進行觀察、辨認;大班幼兒則主要是按植物分類進行觀察,並結合自然角、科學角的活動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進行觀察,學會更多有關植物的知識。
⑸ 幼兒園綠植區域存在什麼安全隱患
是個較大的一個物品,幼兒的話,如果集中都在那裡,容易發生
⑹ 幼兒園觀察區角植物區怎樣記錄怎樣寫
孩子們利用易拉罐、方便麵盒、大飲料瓶做花盆,在家長的幫助下,種上自己喜歡的種子和花草。老師們在種植區里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指導幼兒經常給植物澆水、關心、照顧它們,並與幼兒一起細心觀察記錄種子發芽、生長的過程。以生動的形...
⑺ 幼兒園戶外種植區要求
幼兒園種植區設計方案 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的幼兒園種植區設計方案,供參考閱讀! 幼兒園種植區設計方案 准備: 適宜植物生長的周圍環境,苗以及種植用的鏟子、水桶等。 目標: 1、使幼兒了解種植的過程與植株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2、鍛煉幼兒能獨自種植,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並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使幼兒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體驗種植勞動帶來的快樂。 4、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激發起幼兒的責任感。 活動一:激發幼兒的興趣進行種植前的猜想 1、請幼兒觀看種子發芽的錄像,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小朋友,種子是怎麼長大的?你覺得神奇嗎?種子萌發之後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長的呢?植株生長到一定程度會怎樣呢?(教師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回答,並及時的給予表揚) 2、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幼兒一起討論種植的方法。 (1)引導幼兒互相討論,講述種子的種植過程。 教師提問:誰知道怎樣把種子種到瓶子里?種子種好以後,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種子種植的過程及經驗,明確種植方法,以類似的經驗方法培育植株。 3、幼兒分組適宜的場所進行種植活動,教師進行重點指導。 活動二:探索種植的條件 將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別種在 A:水量適中與乾旱 B:見光與陰暗 C:室溫與低溫條件下,分組觀察不同條件下的植株生長狀況,照片記錄生長情況。 活動三:結果展示與品嘗勞動果實 讓幼兒分組匯報在不同情況下植株生長的狀況,那種條件下生長的最旺盛。 1.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組的結果。 2.全班討論哪種條件下適宜植株的生長發育
⑻ 幼兒園開設植物角的好處
那要看你所在地是北方還是南方了,而且還得看植物角是陽面還是陰面。如果有圍牆或籬笆,可以在接近圍牆和籬笆的地方種爬山虎,往裡可以種雞爪槭、木槿、碧桃之類的稍微高大一些的木本、灌木植物,再往裡,可以種一些適合秋季的花草,比如蜀葵、鳳仙花、波斯菊、玉簪、金盞菊、勛章菊、孔雀草、三色堇等等等等。
這些植物都很皮實,能抗住小孩子的攀折,而且種子便宜,有時候在一些植物類貼吧(比如鮮花吧有個叫【愛心花園】的樓,你從後往前看,不定期會有家裡有富裕的網友發帖分享的,剛剛去看那裡有個人正在分享花種,這種情況自打入秋後幾乎每天都有)里就有吧友分享,你只需要付郵費就行,種子免費的。
深秋時節還能組織小朋友自己採集種子,既能教育孩子愛護花草環境,又能讓孩子們收獲一份他們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顆「勞動果實」,幼兒園留下明年播種的份額,剩下的可以分給那些孩子們,讓他們帶回家,等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節,讓那抹亮色繼續傳遞下去。
總之種在幼兒園里的植物必須要注意兩點,第一千萬不能是有毒植物,第二不能有刺,這些都需要老師們提前上網搜索一下,做一些前期工作。
⑼ 幼兒園植物區養什麼植物能活
幼兒園在裝飾裝修中,植物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裝飾,還可以為室內增加生氣,對小朋友的健康也是有益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適合。那麼在本文中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幼兒園適合種什麼綠植。
1、綠蘿
綠蘿無毒,還可吸甲醛,易繁殖,水養土養均可。而且綠蘿不會招惹蟲子,沒有刺,安全。鬱郁蔥蔥的綠蘿放在窗檯上可以點綴教室,讓幼兒園更有生氣。長勢不好的,可以適當地噴試點沃葉磷酸二氫鉀。
2、吊蘭
吊蘭無毒,易繁殖。吊蘭的放置方式很多,可以放在窗檯上,還可以懸掛在牆上,裝飾效果極佳。
3、薄荷
薄荷無毒,而且薄荷的清新氣息可以凈化空氣。
4、文竹
無毒,較易管理。而且還可以讓小朋友實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況,學習植物生長的相關知識。
5、長壽花
長壽花無毒,易繁殖,會開花,裝飾效果不錯,而且其長壽寓意極好。
7、常青藤
無毒,可以吸收苯。常青藤葉常綠, 根據品種不同常用作室內掛籃、盆栽、迷你花園, 或作為地栽, 也可作為牆壁、木架景觀裝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