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和盆景
1. 達摩與釋迦牟尼與佛陀三者有什麼關系
佛陀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和達摩都屬於佛教。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立者,達摩通徹大乘佛法釋,迦牟尼佛是達摩的老師,雙方是師徒關系。
佛在沒出家前,為凈飯王之太子,佛俗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喬達摩是佛俗家的姓,悉達多是佛俗家的名字。這里很多人混淆了,因為佛的姓,很容易讓人聯繫到達摩祖師,所以就會搞不清楚關系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著包括佛教在內的沙門思潮。
而達摩祖師,法名全稱菩提達摩,他是釋迦牟尼佛心法傳人的第28代,佛的禪宗法脈傳給其弟子大迦葉,大迦葉為印度禪宗第一代祖,那麼在印度傳了28代。
菩提達摩就是佛教禪宗第28代祖,後到中國弘法,將禪宗傳入中國,又稱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來華是相當於中國南北朝時代)。
(1)佛陀和盆景擴展閱讀:
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
釋迦牟尼的生平,沒有引起早期三藏編者的重視,他們只是盡量詳細記錄導師的言詞;更詳盡的敘述和更傳奇的故事在後來才被精心編造出來。
關於佛陀的形象,相對可靠的是一個基本輪廓。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布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
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鞏固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2. 佛陀和佛是一回事嗎
佛陀和佛是有關系的兩回事,既可以是一回事,也可能是兩回事,要具體而論。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知者。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華人民間也將佛稱為佛祖。
也即佛陀的意思是:
(一)指釋迦牟尼 。
(二)覺知三世一切諸法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示現於人類歷史上之佛陀,唯有釋迦牟尼。但依經典所載,則有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如過去有燃燈佛等諸佛,未來則有彌勒佛等諸佛示現。十方,例如著名之東方阿閦佛、西方之阿彌陀佛等。又攝大乘論釋卷十五有諸佛同一法身,三世十方諸佛亦即一大法身佛之說。又以眾生皆具佛性之故,遂有『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即身成佛』或『即心即佛』等說,進而有『草木國土,悉皆成佛』之說。
佛,其中一個意思為:佛陀的簡稱,意為修行完滿的人。這與佛陀是一回事,解釋為何稱之為佛陀的理由。
佛,另一個意思為:佛教徒稱修行圓滿的人。
所以,佛是佛陀的簡稱。但具體說的時候,可能只指釋迦牟尼,但因為泛指的佛不止一個。這類似俗界某種稱呼——譬如師傅,可能是具體一個人,也可能指某個行業的技術精到者。
3. 釋迦牟尼佛和那三種樹有緣
無憂樹,菩提樹,娑羅樹
4. 佛陀與無憂樹之間有什麼樣的因緣
無憂樹在印度教中被認為是聖樹,愛神卡瑪手裡拿的五支箭中的一支就是用無憂樹做成的。在人們的意識里這種樹能夠使悲傷消除,所以把這種樹稱為「無憂樹」。無憂花在三月盛開,在開花的時候,無論是樹干還是細枝都布滿了花,看起來無憂樹的花朵好像是四片花瓣,但其實這些是花萼,因為花瓣已經退化了。無憂樹的樹葉是羽狀的復葉,有大概3~6對,並且這些小葉長10~16厘米,寬3~4厘米,其邊緣是波浪狀的。在剛開花時長出來的樹葉呈現美麗的紅色,並且柔軟下垂。
5. "佛祖"和"佛陀"有什麼區別
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其實「佛祖」是兩個概念,「佛」是「佛陀」,「祖」是「祖師」,不可混為一談。當然你也可以稱釋迦如來為「祖師」,因為他確實就是我們的「根本祖師」。但是你不能認為釋迦如來是「佛」之始「祖」。因為釋迦如來既不是唯一的佛,又不是第一位佛,他只是作為佛,把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教門傳給世人。
所謂「祖師」,是指一個教派的創立者或正法繼承者。比如禪宗第一祖師是大迦葉,二祖師是阿難;密宗第一祖師是金剛薩垛;瑜伽宗第一祖師是彌勒菩薩等。而歸根結底,這些都是釋迦如來所傳,所以釋迦如來也是我們的根本祖師。
「佛陀」就是「佛」的全稱,和佛完全一樣,沒區別。指的就是成就無上正等覺的智慧意識,僅此而已。
6. 佛陀和菩提是什麼意思 還有什麼叫善菩提 菩提是不是一個佛的名字
佛陀就是佛的一個稱號。
菩提是指真如、道、般若等等。因為當年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所以菩提成為真如的代稱。
7. 印度佛陀之娼和佛教當中釋迦牟尼佛,佛陀的關系
這個典故叫「庵摩羅女皈依佛陀受五戒」。中文翻譯如下:
佛陀到達毗舍離國的時候,各地的比丘弟子中有不少的人都趕來跟隨佛陀,佛陀帶領著他們,就在毗舍離國開布教的工作。
有一天,住在毗舍離國城內的一位女子,名叫庵摩羅,是當時有名的美人,而且家財萬貫,擁有良田奴婢不知其數,當她聽說佛陀和比丘們光臨到毗舍離國的時候,她很歡喜的乘著寶車,帶著侍女出迎佛陀和比丘。
佛陀過去就知道庵摩羅女的名字,人家都說她的魅力很大,現在遠遠的看她乘著華麗的馬車,打扮得花枝招展,佛陀就告訴諸比丘說道:
「諸比丘!你們看到前面來了很多的女人嗎?那個坐在車上的美女,她的聰慧麗色,很能燃起修道者的愛情之念。你們此刻要正心,用內省的工夫,觀察無常、苦、不凈、無我的真理,不要把自己的心給她奪去。」
庵摩羅女走到佛陀的座前,佛陀和比丘們端坐在樹下,庵摩羅女下車一看,佛陀的慈容,那佛陀的威德之光,頓時將她嬌媚的態度除去,她帶著純真的心情恭敬的以首接地,頂禮佛陀說道:
「佛陀!請慈悲接受信女庵摩羅的頂禮。」
佛陀等她禮拜以後,叫她坐在旁邊,佛陀說道:
「庵摩羅!你的心很純真善良,表現到面容上來的也是美貌端莊。你年齡很輕,積有財寶,具有女德,更增加你的美麗。而且,聽說你很信仰我的正教,真是難能稀有的事。男人有智慧,樂好正法,這沒有什麼稀罕,但女人意志比較薄弱,虛榮心重,愛欲情深,而能信仰正法,這真是可貴之至!
「在這個世界上,法喜之寶充滿在人間,但是那被一般人追求著的財和色,並不是不壞的寶,正法才是永遠不變之寶。赫赫威名的英雄,病的時候就會失去他的威武;青春的年華,也是向著年老和死亡之途而去。修道的人才會處理生命,才不會給無常老死侵害。
「有愛的歡聚,就有別離的痛苦,不愛的在我身邊而不離開,世間上的萬事不能完全滿足人類的心意,只有把正法長存我們的心中,才真正能聽我們的話。靠住正法的力,才能離開與生俱來的苦惱。女人要堅強起來,精進正法的道行,努力正法的事業,不要為女人的弱點打敗,要緊的是能有向女人的弱點挑戰的精神!」
8. 佛陀花種子怎樣處理與種植
玫瑰的繁殖基本用扦插,分株和壓條法。所以玫瑰種植的播種,介紹經驗一般是沒有的。
不過既然已經買了,就種著試試。先用30°的溫水浸泡24小時,再直接播種到土壤里。土壤的要求不嚴,玫瑰喜中性偏鹼的土壤,不過適應性強。
祝成功
9. 供佛可以用盆花嗎
可以呀!順復便我給你普及制一下供品的知識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葷腥之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里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希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由上可知,佛菩薩尚且歡喜這個,何況關公、財神、祖神(家裡供奉的祖先,成神的稱為「祖神」,未成神的稱為「祖靈」)及其他神仙(保家仙、出馬仙、黃仙、長仙、狐仙、黑仙等)呢?因為神仙是六道輪回里的天道里的人物,而佛菩薩是已經超越六道輪回的聖人,所以供奉佛菩薩的東西,對這些神仙都是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