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禪茶與盆景

禪茶與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1-13 17:42:09

Ⅰ 禪茶一味最好的解釋是什麼

禪茶一味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

1、「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系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禪茶一味2、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制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范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四秒鍾的飲茶規范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志。

3、「禪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Ⅱ 喝禪茶是什麼組織

喝禪茶是經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注冊登記、由熱愛禪茶事業的友人、茶人為主體,並且聯合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國際性聯誼與交流的非贏利社會團體。

協會自成立以來,在維護禪茶行業合法權益、制訂禪茶行業規劃、反映禪茶行業訴求、提出政策建議、承擔委託職能、組織人員培訓、提供市場信息、規范自律行為、開拓禪茶產品市場、發展禪茶經濟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

「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Ⅲ 禪茶是什麼茶

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
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Ⅳ 禪茶茶具可以我們普通人用嘛

都是優雅的喝茶水的人用的。普通人是沒有用他的。

Ⅳ 禪茶人生是什麼意思

禪本是一種尋找人生大道的方式,茶則為人類飲食之一,真正悟到人生至理的人,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虛妄,執著,所以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系,我想這個詞多半是某種茶為了突顯自身的高雅用禪這個字來提高自己的身價而已。

Ⅵ 詩意禪茶是一種什麼境界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是智慧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志,派意念與大地來往,凈身於日月之下,吸天地精華,便有了一股靈氣,使得枝葉有耀眼之綠,它將自己獨置於天地,享受風雨的洗禮,尋得內心的寧靜,這,就是茶的自我世界,亦是忘我境界。
茶道里的泡茶,大部分茶葉都講究沸水沖泡,如果水溫不夠,不能夠充分把茶的有效成份與香氣釋放出來,茶葉在沸水不斷的沖擊碰撞中幾浮幾沉,這時才可以沖出一杯香氣濃郁的好茶。沖茶品人生,何其相似,只有經歷過各種波折與歷練,經歷過生活與工作的浮沉,才會明白人生的意義,才知道人生真正的味道。

Ⅶ 禪茶,怎麼解釋

半明半暗的光線,焚香裊裊的書屋,古樸的木桌,一杯香茗,騰空而上的熱氣,淡淡的馨香。聞香、啜飲,再三咂味,直至喉底回甘、神清氣爽。偷得浮生半日閑,體會這樣的生活,一生能有幾回?
而一生,或短或長,感覺總在背負著什麼,在背負中行走,人生逐漸迷茫,在迷茫背負中行走,人生逐漸不堪,在不堪迷茫背負中行走,人生逐漸掙扎,愈是掙扎愈是迷茫,愈是迷茫,背負愈沉……
偶爾翻起過一本佛學的書,破舊不堪,封面盡殘,內頁卷皺,可讀了第一頁再不想放下。雖未能悟得般若真諦,卻竟喜歡上了茶。
喜歡茶的謙靜與平和,喜歡品茶時的無牽無掛;喜歡茶里邊深邃悠遠清香的禪的味道。有人解釋禪茶的結緣,說「茶具三德」,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以及茶具不發之功,這固然是有理有據。但我想茶之所以成為和尚之家風,主要還是因為禪茶一味的緣故吧!
茶性苦,品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而佛家核心教義「四諦」之首即「苦諦」,人生有八苦,苦海無邊。而習佛法,修心養性正是求得回頭是岸,苦盡甘來。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大徹大悟,而品茗可以產生與禪內在真諦相通的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茶性「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由「靜」達到潔凈身心,滌除塵凡的境界。
茶性「凡」,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側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惱,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半日光陰,放鬆一下綳緊的神經,放鬆一下囚禁困鎖的自然心性。「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樣的心境嗎?
「佛法存於茶湯」所言誠然。禪與茶,味味一味,融合得沒有精神與物質之別,真可謂百和妙殊,恰融一體。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不知茶味。禪與茶,天生因緣,任何典故證實似乎都很多餘。
茶中有禪?茶中何以有禪?根源在心中有禪!其實,茶中豈止有禪,茶中還有道、有儒,更有佛、道、儒的柔合。品茶是行禪的重要方式,茶茗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
須知飲茶也如同坐禪一樣,冷暖自知,禪道自悟。飲酒多為酩酊大醉,飲茶卻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很顯然,在自然的「茶道」中,本身就已涵蓋了參禪悟道的因素理會功能。
故「禪茶一味」也

Ⅷ 禪茶的起源是哪裡

西漢公元前52年,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下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上人工種植茶葉的先河,吳理真因此被敬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傳入中國後,吳理真在蒙頂山脫發修行,亦佛亦茶,首創「佛茶一家」,被尊稱為甘露禪師。 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茶的情景「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唐人陸羽被世人尊稱為茶聖,寺院出身,三歲時就被禪師收養,從小練得一手採制、煮茶的高超技藝。他撰寫的《茶經》記述了茶的歷史、種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習俗等。 唐代南禪宗系統禪僧也注重飲茶。唐末五代,河北趙州禪師以「吃茶去」的機鋒接引弟子。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趙州問新到僧:「曾到此間么?」僧答:「曾到」。趙州曰:「吃茶去。」又問僧,僧答:「不曾到」。趙州曰:「吃茶去」。這就是禪宗歷史上著名的「趙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在湖南夾山著就禪宗第一書《碧岩錄》並悟出禪茶一味之道。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將其饋贈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圓悟手書原跡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 唐宋禪寺中專門設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有專門的職位,稱為「茶頭」。叢林規則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名其曰「茶湯會」。日本禪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築雅緻,環境清幽,是我國禪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發展。可以說中國品茶之風始於寺院,盛行於寺院,唐宋之後,品茶之風更盛。然後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直至廣泛的社會大眾。

Ⅸ 禪茶一味的含義是什麼

禪茶一味一般指禪茶,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

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

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相關內容介紹:

禪茶一味:茶禪中的意境。

茶在中國的歷史記載,自神農嘗百草開始就廣為中國人知曉,佛教東傳後,修行的僧人更發現茶可提神,對於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便有僧人開始將茶道與佛道結合。

唐、宋以後飲茶的習慣在各個大、小寺廟里風行,古書記載唐宋的寺院里設有「茶堂」或「茶寮」,僧人們在此討論佛理、禪道及飲茶,並在茶堂外懸掛「茶鼓」,擊鼓以招僧眾飲茶論佛理。

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人的生活中。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

Ⅹ 什麼是禪茶文化

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實與升華。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體現在一個「正」字上,道家文化體現在一個「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個「和」字上。也就是說,儒家主正氣,道家主清氣,佛家主和氣。那麼,作為中國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呢?我想,一個「雅」字可以體現。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心為雅事,以茶人啜客為雅士。「正·清·和·雅」四個字、四種氣,大致可以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精神。作為禪與茶相結合而形成的「禪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氣,道家的清氣,佛家的和氣,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氣。正、清、和、雅的綜合,完整地體現了禪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禪的精神在於悟,茶的精神在於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俗到雅也是一個持久修養的過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一念迷失,禪是禪,茶是茶;清者清,濁者濁;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覺悟,茶即禪,禪即茶;清化濁,濁變清;雅化俗,俗化雅。

熱點內容
百合蓮子藕粉 發布:2025-08-07 04:39:59 瀏覽:351
七夕花朵圖片 發布:2025-08-07 04:34:58 瀏覽:260
海棠灣拉墅 發布:2025-08-07 04:34:16 瀏覽:654
蘭花松柏 發布:2025-08-07 04:16:20 瀏覽:834
盆栽除了花 發布:2025-08-07 04:15:43 瀏覽:539
紫掌花語及象徵 發布:2025-08-07 04:13:07 瀏覽:716
七夕和瑜伽 發布:2025-08-07 04:02:41 瀏覽:952
摘荷花去了 發布:2025-08-07 04:01:20 瀏覽:967
暖暖夜芙海棠 發布:2025-08-07 03:52:19 瀏覽:684
紅色軟殼牡丹 發布:2025-08-07 03:42:13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