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石盆景
Ⅰ 靈、王、秀、匠
——北京奇石資源簡介
The spirit,king-size,elegance and ingenuity of the stone
—A brief introction to Belling rare stone resource
【名稱】彩雲追月
【石種】雲紋石
北京是遼、金、元、明、清五朝帝都,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作為東方文化的古都,北京歷來就有賞石、玩石、藏石之風,而北京皇家園林遺留下來的許多傳世名石就是最好的見證。
自古以來,北京本地的奇石資源就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雖然古代的園林、名居、古剎的名石中不乏有北京房山、燕山等地的石種,但絕大多數藏石都來自江南一帶;現今眾多石友的收藏也主要以廣西、安徽、內蒙古、河南等省的奇石為主。其實北京北依燕山,西接太行,區內大小河流縱橫交錯,山高谷深,新老岩石地層發育、地質結構復雜多樣,兩三億年以來北京地區氣候由溫暖潮濕轉為乾旱多風,具備產出奇石的良好的地質條件和地理環境。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賞石、藏石之風在中華大地重新崛起,北京的「藏石熱潮」也在逐漸升溫,賞石文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北京的奇石收藏者已達萬人以上,而且還有逐步擴大的趨勢。
近年來隨著廣大石友辛勤的探索發掘,在北京地區開發出了許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新石種,且質地上好,品味較高,石源儲量豐富,開發潛力很大。永定河石、金海石、軒轅石、燕山石等幾大石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自然的瑰寶——永定河石
北京永定河有兩個源頭,一條發自山西,一條出自內蒙古。流域面積5.08萬平方千米,全長650千米,它劈開了燕山和西山,在寬闊的平原上放盪不羈地向前奔流著,形成了一片片沖積扇,既造就了平原地區肥沃的土壤,又留下了大量的湖沼和豐富的地下水。據史料顯示,很早以前便有人類在永定河畔居住,繁衍生息。門頭溝區東胡林村的「東胡林人」(距今已有9500年左右的歷史)可謂是「華北人類的始祖」,早期的土著北京人就是東胡林人的後裔。著名學者侯仁之教授指出:「沒有永定河,就難有以後的北京城;北京先民就難以生存繁衍成為今天的北京人。」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這是不爭的事實。
永定河的奇石資源十分豐富,據有關專家預測,因水流作用而沉積的礫石層厚度可達60米,其原岩是距今十幾億至幾億年前的原生岩,岩石成分復雜多變,瑰麗多彩。
永定河素有「小黃河」之美譽,因其一路走來,攜帶大量泥沙,所以,駐足這里的石玩大多磨洗度好,圓潤光滑。永定河石色彩豐富,儀態萬千。「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在這些色彩中還存在著豐富多彩的過渡色,除來自於石體本身的色澤外,水中礦物質的浸染浸潤也為其披上華麗的外衣。從其礦物成分來看,北京永定河石有玉髓類、碧玉岩類、燧石類、石英岩類等多種礦物成分。品種包括類摩爾石、類三江彩、黃蠟石、棗花石、紫石、梅花石、旱雨花石、雪花石、鼓丁石、類黃河石、模樹石、茶葉沫石(自定名)等。石種豐富,產量巨大。
【名稱】月下仕女
北京永定河圖案石包括人物、動物、山水等自然景觀,圖案惟妙惟肖、生動感人。玉髓類卵石富含二氧化硅,質堅形美,構成圖案者大多晶瑩剔透,回味久長。石英類卵石,因原生岩中有石英脈貫入其中,形成人物走獸、飛瀑流泉等自然景色。礫石岩類卵石,石中套石,具有自然花紋,形成風格獨具的景象。有些原生岩中富含鐵錳等礦物成分,經風化及水流侵蝕形成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如黃山雲海、寒夜古寺等,讓人在欣賞之餘感嘆大自然神奇的魔力。
景觀石可謂多矣,山川、洞壑、懸崖、峭壁,小中見大,平中顯奇,萬千風光盡收其中。
造型石或像人或似物,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耐人尋味,引人感慨。盆景石質堅形美,皺漏兼備,宜作山水盆景,且具有黃、白、灰等多種色彩,實為不可多得的賞石品種。
北京永定河石因其造型豐富,色彩秀麗,備受藏家的喜愛。近幾年來,由於整治河道,大量的砂石回填,永定河石資源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希望有識之土齊心協力,共同保護這一珍貴的奇石資源產地。
天然國畫石——金海石
北京金海石產於平谷區金海湖下遊河床內的卵石,故名「金海石」,是北方地區的天然畫面石。
金海石的原岩是距今十幾億年前遠古時代的原生岩,在1500萬年前因受火山岩漿中所含鐵、錳等礦液浸染、滲透,再經過漫長的自然風化而碎落江河,經水流長期沖刷磨礪,終於形成今天這色彩斑斕的圖案。
自然界的無限生機為「金海石」注入了活力,使其紋理變化萬千,有的呈現出群峰疊翠、氣勢磅礴的山水畫卷,有的如山野村舍,有的酷似人物鳥獸圖案,畫面參差變化,紋理清晰細膩,虛實相映得體,背景幽遠朦朧,介乎於中國畫的工筆和寫意之間。金海石自開發以來,其豐富多彩的圖案、巧奪天工的畫面深受奇石收藏者和文人墨客的喜愛。它所體現出的那種自然美和藝術美是人力所不能企及的,使觀賞者在賞玩時得到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愉悅,一種藝術的升華。
金海石顏色豐富多彩,呈現出褐黃色、暗紅色、黑褐色或紫色等紋理圖案,石質潤澤細膩,光滑可人。
金海石質地堅硬純凈,細膩如玉;形態或具象或抽象,神情各異,色彩變化萬千,競相爭美,真是石小乾坤大,天工造化奇,聚天地之靈氣,融日月之精華,給人啟迪,令人陶醉。故北京的石友將金海石視為「長壽、真誠、仁愛、智慧、正義、謙和」的象徵,把愛石、玩石看作「高貴、典雅、純潔、美麗、永恆、情操」的追求。它蘊藏著無聲的旋律,折射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引人聯想,催人奮進。
王者之風——軒轅石
軒轅石產於北京市平谷區境內北部丘陵地帶,具體指王辛庄鎮雙山隧洞東占村北山包上和雙山隧洞西楊家會村東山包上。1994年後軒轅石引起奇石愛好者的關注,從而引發了開采熱潮。
軒轅石形成於8億年前的震旦紀,於海水較深處沉積而成,石質為石灰岩,軒轅石頗具王者之風,其奇巧靈透的造型一經展現便博得了石界人士的一致好評。該石種曾六次在國內外奇石大展中榮獲金獎,為北京市贏得了榮譽。
軒轅石是原岩碎裂後,堆埋多年自然剝蝕而成。大的可置於園林,小的置於文房幾案、大雅之堂。軒轅石狀如山巒,一石成景,其狀如人物、動物、山野樓閣等自然景觀,如山巒者則重巒疊嶂,巍峨挺拔;如人物者則子親母厚,相依相偎;如高原者則平整開闊,雄渾凝重。造型變化多端,妙趣天成,使人回味無窮。
軒轅石共有四大特徵:①顏色古樸,褐色外表給人一種蒼勁悠遠的感受,「鱷魚皮」的表面結構狀如出土文物,古色古香;②肌理縝密,含鐵量高,敲擊可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③形態奇特,雄偉大度,千姿百態,神形兼備;④整體靈透,洞穴較多。
軒轅石早期的開采近乎是掠奪式的,極個別自私的石友甚至將自己不喜歡的奇石損壞。平谷區奇石協會成立後及時對石友進行教育指導,使軒轅石的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開發利用。現軒轅石的資源已接近枯竭。
軒轅石是奇石中的精華,大自然的驕子。8億年的風雨滄桑,造就了它鐵骨般的肌體和風采。石雖不能言,卻清秀可人,讓人愛戀,使人在觀賞中彷彿聽到那無言的訴說,給觀賞者以美的享受。
奇石之鄉的寵愛——燕山石
燕山石特指北京房山區出產的石種,房山自古就是奇石產地,最負盛名的漢白玉便產於房山。燕山石的種類有兩大類,即拒水石和雲紋石。
拒水石:拒水石有畫面石、造型石兩大類。石種復雜,有幾十種之多,其基質主要為灰質岩和硅質岩,顏色有黑、白、紅、綠、黃、紫等。從礦物組成看,有大理岩、漢白玉、蛇紋石化大理岩、片麻岩、玄武岩、砂岩、石英岩、角閃岩、輝石岩、閃長岩等。拒水石在拒馬河中經過漫長歲月的翻滾磨礪,水洗度好,其中畫面石可分為山水、人物、動物、花鳥、文字等圖案,是燕山石中較為常見的品種,呈灰黃、灰藍、黃藍相間等色。虎皮石形態多樣,因其外表酷似虎皮而得名,多稜角,如鳥獸、人物者,形象逼真生動,活潑有趣;如峰巒者則突兀險峻、庄嚴神聖,畫面生動,意味深遠。有的畫面石如寫意畫中的潑墨點染,濃墨重彩,酣暢淋漓,被形象地稱之為「潑墨石」。
拒水石的造型可謂萬千,有的玉質多孔,玲瓏剔透;有的古樸典雅,極具禪意。拒水石質地堅硬,硬度多在5以上,石膚完整,手感柔和,細膩別致極具韌性,外形剛柔相濟,亭亭玉立,具有很強的雕塑韻味。
雲紋石:又名折帶石、雲綿石,常呈灰色或灰白色,因其表層岩石變形形成雲層緞錦狀而得名,屬於燕山石中上好的一類石種。雲紋石或呈壁畫,或呈雕梁,色彩諧調逼真,造型古樸、庄嚴、凝重,相對於永定河石的「靈氣」、軒轅石的「王氣」、金海石的「秀氣」,雲紋石則頗具「匠氣」,可謂匠心獨運。
北京的奇石資源與北京賞石文化的發源、發展是分不開的,現今的賞石文化有助於在原有奇石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利用,也有助於促進石友去發現更多的奇石資源,而新的奇石資源的發現和開采,又促進了賞石文化的發展,兩者相得益彰,我們在開發新的奇石資源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奇石資源的保護。
【名稱】勇攀高峰
【名稱】溪水潤古槐
Ⅱ 各位大師,工地挖了些石頭,面上沾了些小晶石,很硬,搞不花
沒有放大的整體圖,無法判斷,看局部象一種已經絕產的用於盆景裝飾的雪花石,是展示江南的雪景的,如下圖,有蠻高的收藏價值的。
Ⅲ 山西的礦物晶體
1.水晶
呂梁山北段雲中山、五台山、太行山均有出產,在20世紀60年代為了生產需要,山西省地質廳成立水晶專業隊曾在各地開展找壓電水晶礦石。70年代後期人工合成水晶興起後才撤銷專業隊,但大部分水晶礦已被采空。不過這種一窩窩的水晶礦,出露於地表、暴露於山石中的固然被采盡,但被掩蓋在地底下的水晶仍有不少。
太行山區陵川奧陶系下部白雲岩產小型煙晶,該地煙晶個體小,直徑1~3厘米,長3~5厘米,晶形完整,略帶茶色,晶形好,透明度高,晶體六稜柱狀,兩頭都呈錐狀,是優質可觀賞的單晶。五台山東部,五台縣東北,產中型水晶,直徑3~10厘米,長10~30厘米,晶形好,下部絮狀,上半截透明。五台山東部,繁峙庄旺一帶產紫水晶,明清時期頗負盛名,被京城收購雕成仙佛,現幾乎已采盡,只余少量直徑3~4厘米,長2~3厘米之晶芽。目前大量紫晶從巴西進口,它們質優量多,個體大,已充斥紫晶市場。
2.石榴子石
作為觀賞石要求晶形好、晶體大、透明度高、色澤鮮艷。但山西沒有符合上列條件者(已達到寶石級),晶形好、個體大者不透明,透明者形體小而不完整,觀賞性較差。尚可一觀的有平順黑色石榴子石,交城棕黃色半透明石榴子石,盂縣、和順縣紅色不透明石榴子石。
3.石膏
用作觀賞石,一要晶體完整,二要透明。符合上述條件之一者才夠要求。已知襄垣多產透明如玻璃的透石膏。礦工們常把透明板狀石膏作廢石拋棄。長條板狀石膏晶簇,只在靈石一帶出產,可惜表面有鈣鐵質銹跡,晶體成細長扁平板條狀,指狀粗細,常交織成晶簇。奧陶系泥灰岩中有雪花石膏,當它們含不均勻黑色泥質時,可磨製成山水圖像。平陸的纖維石膏可剖開成尖峰狀,作微型山水盆景。
4.海藍柱石
屬國內罕見礦物,產於侵入到太古宙片麻岩中超基性岩,屬長條形灰白色晶體集合成晶簇產出。板條寬0.5~1厘米,長10~20厘米,在交城西部呂梁山主峰附近產出。五台山東部超基性岩中也有產出。
5.透閃石
雪白,放射狀或纖維狀、輻射狀結晶集合體。一類為大型集合體,長3~15厘米,晶束構成巨型花朵狀;一類成小花朵狀集合體,花朵直徑1~3厘米。前面大集合體類型產於中條山,是古元古代透閃大理岩中由於受區域熱變質結晶增大,構成粗大的透閃石岩。那種小花朵集合體產於五台山東緣,繁峙娘子城一帶,也是透閃大理岩,通體雪白,朵朵細菊般圖案也十分美觀。
在山西超基性岩中,還有翠綠色的透閃石、褐色的直閃石以及碧綠的陽起石,只要晶體聚集成較大的束狀晶簇,那種鮮艷的顏色,玻璃光澤,不同柱面的反射光,同樣具觀賞性。這種閃石族礦物在太行山北段、五台山北麓有產出。
6.電氣石
山西沒有透明-半透明電氣石(屬碧璽寶石),全部為黑色電氣石,沒有粗大的電氣石單晶。而且常以集合體形式產出於偉晶岩中,見於呂梁山與中條山。能成觀賞石的電氣石,要求柱狀晶體聚合成花朵狀,才能符合觀賞要求。
電氣石聚斑晶
Ⅳ 怎麼欣賞盆景的自然美
欣賞盆景藝術的整體美。盆景藝術中的一草一木、一亭橋都有欣賞價值;上乘山水盆景,可達到去一塊山石嫌少,增加一塊山石嫌多的地步。在盆景藝術整體美中,是以製作盆景材料的自然美為基礎的,如果沒有製作材料的自然美,盆景藝術就不會產生,當然就更談不到發展了。一件作品的美,完全由人工製作而成,那不是盆景,而是工藝品。
山水盆景的自然美,表現在山石的色澤、質地、紋理、形態。各種石料都有其獨特的屬性,也就是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如雪花斧劈石,在黑色或深灰色石內夾有白色長條。斧劈石質堅、挺拔,有陽剛之美,如果材料選擇得好,技術操作熟練,製成的盆景挺拔險峻、雄秀兼備,石中央的白色長條,好似瀑布從天而降,另有一番意境。 太湖石質地堅硬,線條柔而曲,紋理起伏回轉,石上有奇形怪狀的洞孔,玲瓏剔透,是曲線柔美的表現;山水盆景的外形美,是由於直線和曲線有機的融為一體。在山水盆景創作時要注意做到四條曲線美,山石要高低錯落,如把各個山峰頂部連接起來繪一條線,會和音階一樣,高高低低而有節奏,這是上線。山腳部的山石大小不一,有的山坡延伸入水,山石山腳曲凹不同,在下部又形成了一條曲線。山水盆景左右兩端因山石高低不一,又形成左右兩條曲線。一件盆景有四條曲線,就不會顯得來淡無奇了。 植物盆景的自然美與山水盆景的自然美有所不同。大部分植物盆景四季分明。如石榴盆景,春季嫩芽萌發,有欣欣向榮之意。夏季花朵怒放,有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的畫意詩情。秋季紅果掛珠,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冬季葉片脫落,顯示老乾肌枝,鐵骨掙掙。
樹木都有根、干、枝、葉,有的還要開花結果。樹木盆景的自然美和根、干、枝;葉、花、果的形態、色澤、香味以及四季的變化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樹木盆景的根,講究懸根露爪。如和一般樹木一樣,都在泥土之中,就沒有欣賞價值了,故有盆樹不露根如插木之說。河邊、山崖等處經多年雨水沖刷,常有自然懸根露爪的樹木,樹根蜿蜒曲折,如倒走虯龍,因樹根長期裸露土面之上,有時被碰根皮;又自然結疤,顯得古拙雅緻,好似歷盡蒼桑。
Ⅳ 水草缸怎麼用石頭布景
飼養一缸熱帶魚,假若不經過美化布置,而只是一缸清水,幾條游魚游於水中,會使人感到單調和乏味。為了加強觀賞效果,魚缸中的美化布置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公共場合,供廣大遊人欣賞的地方就更要加強缸內的美化布置。
魚缸的美化布置,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就象盆景的藝術製作一樣,既要層次清楚,布局合理,又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決不是雜亂無章,草石亂堆,要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魚缸置景就象製作盆景或點綴園林一樣,首先要選擇理想的置景材料。一個漂亮的園林,一個高雅的盆景,首先要看奇峰怪石。怪石歷來都是藝術家們置景的重要材料,如南方造型小巧的園林、桂林的山水,都離不開奇峰怪石。
魚缸內造景借鑒了這些巧奪天工的手法。 在大自然里,用於魚缸置景的怪石種類很多,沒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審美觀點去自行選擇。例如南方的筍石、斧辟石、鍾乳石、太湖石、珊瑚石、以及五顏六色的卵石、蘆管石、岩漿石等等。有了造型奇異、美觀理想的怪石,還要配上幾株生長茂盛的漂亮水草。這樣,在你的面前就會出現一副天然的水底生物圖,給你的生活增添極大的樂趣。
一、水草造景風格從專業角度的眼光來看,水草造景因為不同的造景風格被大致定義為以下幾種造景主流:
1、日本式水草造景:細膩的造景構思,嚴格的水草葉型搭配,使得這種風格的造景猶如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格局,無論從任何角度觀賞都顯示出清麗脫俗的美艷。
2、德國式水草造景:在高科技水族設備的支持下,能夠充分展示出水草近乎自然的生長狀態,並且開放式的展示格局可以更為方便的從水底、水面、水上三個不同的空間角度欣賞到各種水草的生長變化,景觀構思顯得粗獷、凌亂,但是仔細欣賞之餘就會發現造景布局上顯現出別具一格的自然美。
3、荷蘭式水草造景:品種各異的水草在被稱之為「黃金比例分割法」的基本原理下巧妙的栽植,嚴格的栽種定義和色彩,品種的搭配使得這種方式的水草造景更具有層次分明的立體感,以致於「黃金比例分割法」栽種法則成為國際水草造景評比的評分准則之一。
4、台灣式水草造景:寶島台灣在水族技術領域發展上也是得天獨厚的,在水草造景方面更是博取眾家之長,並且在造景過程中大量選取栽培難度系數較高的品種,在展示完美景觀的同時,也體現出極深厚的水草栽培技術功底。
5、區域性水草造景:根據水草的原產地的地理環境所不同而運用各色原種水草塑造,模擬出當地水域的自然水生景觀。
6、南美風格水草造景:以大型皇冠草類水草為主景,用沉木以及纖巧靚麗的有莖水草和同樣原產的魚類共同勾勒出南美古老、神秘的亞馬遜河流域的某個水域景觀。
7、西非風格水草造景:大量的沉木、岩石、水榕類水草以及可以在沉木、岩石攀附生長的黑木蕨,加上著名的西非慈鯛科魚類輕松展現原始、狂野的西非水域。
8、東南亞風格水草造景:椒草、水蘭、墨絲、鐵皇冠等水草搭配小型的鯉科、脂鯉科魚類,塑造出亞洲各國各不相同的水域風情。
二、水草造景素材水草造景通常強調自然美、生態美,以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為目的,所以水草造景在選擇搭配素材時多用天然的素材,如沉木、岩石等。如果水草小景中沒有沉木或石頭,水草的景色就顯得生硬呆板;而有了它,水草景觀就更趨於自然,富有魅力。因此,沉木和石頭成了水草造景中不可缺少的陪景材料。
1、沉木
沉木是森林、山野或沼澤地中的殘茬斷木,通過長期的烈日曝曬和風雨侵襲,慢慢地風化而成。常見的有巴西產的沉木,都是從濕潤地帶或沼澤地帶採集而來。材質表面漂亮,但質地比較柔軟,菲律賓產的沉木,材質非常堅硬,因其比重比水大,放入水中很快就沉入水底,材質內部也不發生腐爛,這是最理想的陪景材料之一。沉木的種類很多,品質也不齊,在選擇沉木時要特別小心,注意以下幾點:
(1)因為沉木是大自然的產物,無法復制,每一個沉木的形狀都不一樣。首先,沉木的大小要和魚缸的尺寸成比例,挑選時要選擇比自己心中所想的沉木大小要稍微小一些。其次不要選擇形態太過復雜的沉木,以免有喧賓奪主的效果。
(2)要選會沉入水中的沉木。沉木的比重越大,在水中的重心越穩,對造景也相對有利,可以隨心所欲地置於想要的位置。市售的沉木有很多不會沉入水中,需浸水一段時間才能下沉,這類沉木要避免使用。
(3)沉木的外形關繫到造景的成敗,所以要先確定造型再去選購。當您在選擇沉木之前,最好先想好您所想要的水草造景構圖是三角形、凹形,還是凸形進而選擇沉木的大小、形狀。
(4)要留意沉木碳化的程度。碳化完全的沉木,其中木質素的成分很少。若沉木中的木質素沒有完全分解,浸入水中一段時間後,木質素就會在水中分解成單定和腐殖酸及其衍生物。這些物質對水中生物不會有直接危害,但富含色素,在水中持續一段時間後,會吐色而影響造景缸的觀賞。
(5)買回來的沉木不要馬上使用,必須先將附於沉木表面的藻類、雜質清洗干凈,或用刷子輕輕刷洗,之後在水中浸泡幾天再用。期間要常常換水或直接浸泡在流動的水中,並觀察水質的變化,順便檢驗沉木的品質,最好等沉木不再吐色時再利用。如果不這樣做,而將其直接放入水草造景缸中,缸水會漸漸被染成褐色,最後變成咖啡色,影響水質和造景效果。沉木對襯托水草景色,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它也有不足之處。其原因是放入水中後,它改變了水的酸鹼度,對水草的生長很不利。
2、石頭
除沉木外,石頭也是理想的陪景材料,它比起沉木在採集上要方便得多,一個好的石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自然界中石料多種多樣,但能夠置於水族箱中的僅佔一部分。由於石料主要用作水草缸造景,因此只有那些造型美觀、又不溶於水的石料才較為合適,諸如斧劈石、砂積石等。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見的石材:
太湖石多產於江蘇太湖一帶,無尖稜角表面較光滑,形狀怪異多變。石色一般為灰白色、也偶有色青而黑的。太湖石天生美觀,只要布局合理,勝似天然景色,宜作大型水族箱置景,種植大型水草。
水晶石其色透明呈乳白色,表面光滑,花紋清晰,色彩美麗,造型奇特,作為山水景色或自然景色的點綴。其晶瑩透亮的模樣很易使人想到透徹的水底世界,渲染效果和造景風格極佳,適宜於中小型水族箱置景。
砂積石又稱浮石、吸水石,是一種吸水性較強而松軟的岩石,表面布滿蜂窩狀的天然洞穴,魚兒可在其間穿梭游動,砂積石也可綴成連綿的群峰,酷似天然洞穴中的泉水景色。表面易附生藻類,在石壁洞穴間還可栽種水草,或使岩石表面著生一層綠藻,自然氣息相當濃厚,適宜於中型水族箱置景。
英石產於廣東省英德縣,色灰黑,質地堅硬,不易加工,但富天然紋理。水族箱置景多選擇個體小巧、形狀奇特的石塊。
斧劈石屬天然石料,色青灰或黑灰,經人工雕琢可形成許多造型美觀的景色。可開鑿成較大的奇峰異嶺,顯得景色奇偉壯觀,真可謂巧奪天工。在水族箱中,多被鐫為小巧緊湊、連綿起伏的群峰。斧劈石除青黑或棕黃色外,還有雪花石和五彩石,其中以五彩石品質最佳。斧劈石因易被鑿成挺拔俊秀的假山,所以是水族箱中山水景色的主要材料。
石筍石產於江西、浙江交界處,有灰色和紫褐色兩種,質地軟中有硬,在石料斷裂處常有稜角,需打磨光滑後使用,天然石筍石較少,非常珍貴。石筍石造型奇特,細長直立似雨後春筍,用此石置景風趣別致,適用於中型魚缸置景用。
鍾乳石產於廣西、廣東、河北承德等地的岩石洞穴中,又名乳管石,是一種天然洞穴岩石。造形奇特,藻類易於附著,可人工鑿景穿洞。因其含較多的石灰質,故須先在水中浸泡數日後方可用於水族箱中置景,由於質地鬆脆,含鹼性較重,往往影響ph值的變化,適宜於喜弱鹼性水質的觀賞魚。
珊瑚石是一種海洋腔腸動物化石,有白色、紅色兩種,形狀怪異,有的象鹿角、有的象一株小樹,形態各異、美妙絕倫。珊瑚石適合於小型魚缸置景。如能得到大株珊瑚,置大型景也別具一格。珊瑚石適合於鹼性缸置景。
鵝卵石是天然石材經過長期的沖刷而逐漸形成的,表面光滑而渾圓,大如磨盤,小如雀卵,色澤有紅、黑、紫、白、黃、灰等,是廣泛應用於水族箱底部的置景材料,尤以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更為著稱於世。適於小型魚缸鋪底置景。
木化石顧名思義是木頭的化石,無論是形狀還是酸鹼性狀態,都是最適宜草缸造景的。
千層石產於江蘇太湖和四川西昌一帶,屬層岩積淀的種類。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黃色等色調,有的層中夾礫石。質地極堅硬,體重,不吸水,造景時,氣勢宏偉,厚重中又顯出輪廓線的變化。
黃臘石也叫黃石,主要成分為石英,因其表面呈蠟油狀釉彩並呈現各種不同層次的黃色而冠名,產於江蘇常州、蘇州、鎮江等沿長江一帶。黃臘石系石英岩,質地細膩、溫潤如玉,石表光潔度好,油潤感強,外觀色澤艷麗,玲瓏剔透,富於變化,神態生動。最具特色的是富含瑪瑙玉質紋,顯得寶氣十足。
貝殼 海洋生物的外殼,種類繁多,如大海螺、扇貝等等,形狀奇異,造型美觀,五彩繽紛,堆疊於水中,就如同在海底世界一樣,適用於小型魚缸置景
水草造景有其一定的法則可循,巧妙地充分利用水草的姿形、色彩、線條,搭配各類沉木、石材,在有限的水族箱空間內合理組合配置,互相補充、互相利用,所營造出的水草造景的意境和氛圍定會不同。在了解了各類石材、沉木的特性後再結合個人興趣愛好,相信每個水草造景箱的主人都會擁有一個風格獨特、不同韻致而又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水草景觀,也會同時讓心愛的魚兒活潑自由的穿梭生活於其中
Ⅵ 山水盆景製作技藝的圖書目錄
一、概述
二.石種
(一)軟石
1.海母石
2.砂積石
3.浮石
4.雞骨石
5.玄武岩浮石
(二)硬石
1.英石
2.太湖石
3.靈璧石
4.斧劈石
5.崑山白石
6.風棱石
7.奇石
8.雪花石
9.常州灰石
10.黔石
11.千層石
12.薄千層石
13.峴山石
14.大化石
15.廣西花石
16.龜紋石
17.散兵石
18.竹黃石
19.湖口石
20.瀟水石
21.鍾山石
22.墨石
23.澎城石
24.木化石
25.鍾乳石
26.砂姜石
27.石筍石
28.金華石
29.千枚狀板岩
30.朔花石
31.錳石
32.石英質砂岩
33.粉砂岩
34.赤壁石
35.宣城白石
36.葉蠟石
37.砂片石
38.大理岩
39.菊花石
40.嶗山綠石
41.硯石
42.瑪瑙石
43.海蝕石
44.隕石
45.火山熔岩
46.文石
47.其他石種
三、山水盆景製作工具及用品
1.工作台(操作台)
2.光源
3.盆景手鎬
4.鋸石工具
……
四、日常基礎訓練
五、常見石種的造型技法
六、山水盆景製作中的構思、構思與布局
七、山水盆景的欣賞
八、山水盆景的常見形式
九、軟石盆景製作基本方法
十、硬石盆景製作基本方法
十一、山水盆景製作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十二、造型布局中忌諱的幾個方面
十三、山水盆景中的植物裁種
十四、山水盆景用盆、擺件、幾架
十五、山水盆景的日常養護
十六、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