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之韻盆景
『壹』 磬的傳承和宗教化歷程是怎樣的
磬,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有單個特磬與按律呂依次編排的編磬之分。單個的特磬,一般作為我國古代氏族「鳴以聚眾」的信號樂器。編磬則是在宗廟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時與編鍾一起合奏。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美譽,在禮制嚴明的古代,用靈璧磐石製作的樂器已經成為皇權、禮治的象徵。
到了秦漢魏晉時期,磬樂器有了其在古代樂器中尊顯的地位。崇尚禮制的秦漢人們認為,磬樂器地位非常高。磬樂器不僅被帝王視為珍寶所尊崇,也為這一時期的文人雅士所鍾情頌揚。
到了魏晉時期,佛教傳入了我國,磬樂器開始宗教化,雲磬便產生了。
雲磬又稱「引磬」,是一種打擊樂器,其外形與仰缽形坐磬相同,形體很小,磬身銅制,形似酒盅,磬口直徑只有7厘米,置於一根長木柄上端,全長約35厘米。木柄旋以條紋為飾。
雲磬是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於宗教音樂中。雲磬在演奏
時,需要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執細長銅棍敲擊,發音清脆,在梵樂中常用以敲擊節奏。
此外,佛教磬樂器除了雲磬以外,還有一種「僧磬」樂器,它和「樂器磬」大不相同的。佛教的「僧磬」是「缽」形的。
佛教的「僧磬」,大致有「圓磬」、「匾磬」、「小手磬」三種。「圓磬」有如缽狀,多用銅鐵等金屬所造。大者徑約兩三尺,高不足兩三尺,小者徑約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據古代佚名所著的《象器箋》說:
小磬如桃大,底有竅,貫緒,連縛小竹枝為柄,以小鐵桴擊之,名為引磬。蓋因導引眾故名。
在魏晉時期的大寺院中,佛教的「僧磬」聲聲響朗、聲雅音清。多半是在佛經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使用。在魏晉時期,磬樂器除了要在僧人「日常課誦」或者是各種法會上敲擊外,還有許多儀節須要敲擊它們,據古籍中記載:
圓磬念誦所鳴,維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護等禮佛,皆鳴三下。「扁磬」石為之,形似雲板,懸方丈廊外;有客見住持,知客鳴三下。又小手磬,禮佛誦經皆鳴之,為起止之節。
到了盛唐時期,我國著名詩人白居易、元稹、李勛等不僅作詩詠頌磬的清正雅緻之音,同時也贊美了「金聲玉振」的石磬不是其他質地的石材可替代的。
唐代詩人李勛在他所寫的《泗濱得石磬》一詩中,大加頌贊磬樂器,更使靈璧磬石多了一層詩情畫意,詩道:
出水見貞質,在懸含玉音。
器古契良覿,韻和諧宿心。
到了宋代,1051年,宋仁宗曾經下詔徐、宿、泗、江、鄭、淮、揚七州軍隊到靈璧採石制磬。靈璧是安徽東南一個產奇石的寶地,但如此興師隆重的採石歷來是罕見的。上行下效,此間關於靈璧磬石的論著迭出,更從文化上把磬樂器推到了又一高峰。
在北宋時期,大文豪蘇東坡更是數次到訪靈璧,因為他的詩、文、畫使靈璧磬石更熠熠生輝,更是因為他的建議,靈璧才得以正式以縣建制,並在1117年正式更名「靈壁」為「靈璧」,這無疑為輝煌的石磬文化又添加了濃重一筆。
還有,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戴復古在《靈璧磬石歌為方岩王侍郎作》中,大加歌頌了靈璧磬石,詩中道: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
可磨斫賊劍,可倚擊奸笏。可祝不老年,可比至剛德。
到了1289年,元世祖命大樂正趙祖榮乘傳古泗濱採石制磬二百單八懸,大樂正寫了一篇《磬頌》歌功頌德,這也為石磬文化在元代的傳承發展提供了極好條件。
繼宋元以後,為了明代的宮廷禮制用樂和中都的興建,又一次大規模地開發靈璧磬石的運動開始了。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社稷安危,他「惜材撫匠」,幫助靈璧修築府縣甬道,而靈璧磬石山下的「洪武遺石」彷彿還在無聲訴說著當年被貢奉朝廷的榮光。
到了清代,「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他仰慕「泗濱浮磬」的美名,在路過靈璧後,御題了一塊「玉磬庵」的匾額在當地成為佳話流傳,而「天下第一石」的題封,也是代代口碑相傳,這也是靈璧磬石文化的傳承見證。
總之,磬石樂器以其悠久而輝煌的歷史,以及其肌理細膩,石質堅韌,色墨姿妍,金聲玉振的石質特性,在歷代都彰顯其尊貴的地位。
還有,古代磬樂器製作也是有著嚴格的規制。據北京博物館《文廟丁祭譜》中記載:
編磬律分,靈璧石為之,兩面繪金雲龍,股修七寸二分九厘,博五寸四分六厘七毫;鼓修一尺零九分三厘五毫,博三寸六分四厘五毫;十六枚皆同,按律呂別厚薄。股側鐫某年制,鼓側鐫某律名。
這說明了清代編磬,主要用於慶典活動,清代乾隆年間製作的編磬,16間為一套。
在1790年,清代乾隆皇帝還用黃金製作了一套金編磬,和它一起使用的還有一套金編鍾。清代,特磬和編磬在宮廷音樂中用途頗廣,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時演奏的樂器。
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件,都單獨懸掛在木製磬架上,它們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黃鍾」,最小的為「應鍾」,在一年的12個月里,每個月各奏一個調的樂曲,如農歷正月用太簇,十二月用大呂等。
特磬演奏時,只需要換上相應調的特磬,在合奏時,在每一樂句的末尾各擊特磬一下,起到加強節奏的作用。
我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金屬樂器,大多由銅或銅錫混合製成。在古代的金屬樂器中,種類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鍾類樂器,而嗩吶等也是金屬樂器,它們的共同特性是聲音洪亮,音質清脆音色柔和,足以代表我國樂器金石之聲。
鑼是我國古代各族常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它也屬於金屬樂器,其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音響洪亮,各具特色,流行於全國各地。
磬
磬
採石
做好之後的磬
『貳』 對奇石,盆景,瓷器,玉石,美食的描述對聯
奇石:巧奪天工真奇妙,石塊臘肉狗去咬。
盆景:以小見大藏神韻,景緻獨具耐思尋。
瓷器:青花金邊透雅趣,薄似蟬翼聲如磬。
玉石:岫玉質撲細琢之,光亮圓潤露寶氣。
美食:饕餮盛宴款佳賓,色香味美皆俱全。
『叄』 空山磬韻帶秋音,明月松泉草木吟,抱得寒蛩蟬有意,白雲出軸本無心,什麼意思!
這個應該是自己拼湊起來的。比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整合出明月松泉。比如: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
摘自《增廣賢文·上集》
解釋:水流到灘頭不是出自流水的本意,雲從山洞裡飄出也不是白雲有意為之的事情。
這幾句,大概就是寫一些比較好的景表達出一些淡然超脫的意境,顯得有文采。
『肆』 磬的意思是什麼
磬
qìng
古代打擊兵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
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
縊殺:「公族其有死罪,則磬於甸人」。
古同「罄」,空,盡。
磬
qìng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擊磬的形象。本義:古代樂器。用石或玉雕成。懸掛於架上,擊之而鳴)
同本義〖chimestone;musicalstone〗
磬,樂石也。——《說文》
小華之山多磬石。——《山海經·西山經》
泗濱浮磬。——《書·禹貢》
笙磬同音。——《詩·小雅·鼓鍾》
依我磬聲。——《詩·商頌·那》
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淮南子·泛論》
鍾磬置於水中。——宋·蘇軾《石鍾山記》
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門豹治鄴》
又如:磬人(負責治磬的官員);磬工(負責制磬的官員);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師(古樂官名);磬管(兩種古樂器名)
適宜制磬的美石〖finestone〗。如:磬石(適宜制磬的美石);磬錯(磨磬用的石頭)
磬
qìng
【動】
彎腰。表示謙恭〖bow〗
簪筆磬折。——《史記·滑稽列傳》
又如:磬折(彎腰;卑躬屈膝);磬沼(形容曲折的池)
假借為「騁」。縱馬賓士〖gallop〗
抑磬控忌,抑縱送忌。——《詩·鄭風·大叔於田》
磬
qìng
【形】
通「罄」。空,盡〖empty〗
金積折廉,璧襲無理,磬龜無腹,蓍策日施。——《淮南子·覽冥》
『伍』 靈璧縣磬韻戲曲傳承藝術團怎麼樣
靈璧縣磬韻戲曲傳承藝術團是2015-07-28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靈璧縣靈城建設北路北關外菜市場。
靈璧縣磬韻戲曲傳承藝術團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323358585517E,企業法人馬桂山,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靈璧縣磬韻戲曲傳承藝術團的經營范圍是:文藝演出(依法經營需審批的,經相關單位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靈璧縣磬韻戲曲傳承藝術團更多信息和資訊。
『陸』 山房之磬,雖非綠玉,沉明輕清之韻,盡可節清歌洗俗耳.【譯文】
這里的山房指山中的寺廟。磬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原用石制、玉制,後來也用銅鐵等金屬製作,佛寺中用來喚入定者出定時所用的樂器,一般也用於法事。
試譯:山中寺院的磬,雖然不是綠玉製作,它那種沉鬱、明快、輕颺、清暢的韻律,完全可以為清新的歌詠打節拍,洗滌俗人之耳(使其澄心靜慮)。
『柒』 磬怎麼讀音是什麼
磬讀音:qìng
磬拼音:qìng
釋義:
1、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
2、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
3、縊殺:「公族其有死罪,則磬於甸人」。
4、古同「罄」,空,盡。
(7)磬之韻盆景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圓磬[yuán qìng]
佛教法器名。
2、鍾磬[zhōng qìng]
鍾和磬﹐古代禮樂器。
3、磬工[qìng gōng]
負責治磬的官員。
4、暮磬[mù qìng]
寺院傍晚擊磬之聲。
5、玉磬[yù qìng]
古代石制樂器名。
『捌』 常用的盆景山石有哪些
我國地域遼闊,山石種類極為豐富,作為盆景山石材料應具備輪廓清晰、色澤圓潤、皺紋細膩豐富,並有其明確的紋理走向等特點。色澤以白色、黑色、灰色、青色、棕色等單色為佳。石質堅硬的要有自然絳棱,石面要保持天然形狀。石質疏鬆的,經過雕琢加工,盡可能顯示其石質骨架紋理,並具有較好的吸水性等特徵。一般按其質地的不同,分成軟石類和硬石類。
1. 軟石類
軟石又稱吸水石,其質地疏鬆,便於截鋸、雕琢,可塑性強。一些硬石無法表現的內容,均可在軟石中得到體現,從而豐富了盆景的內容。其缺點是石質感不強,易分化、損壞,保存年代不長,故價值不高。
2. 硬石類
硬石質地堅硬,具有獨特的皴紋、色彩、形狀、神態,是製作山水盆景的好材料。缺點是不易加工,不吸水,植物栽種成活困難,組合時山石之間表面皴紋難以統一。
硬石的種類比較多,比如:
1、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經過長期波濤的沖擊和風化溶蝕而成。以千姿百態的太湖石堆砌假山,點綴庭院,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空間。
2、靈壁石:這類型石材生長於赤深泥土中,石灰質岩,自然形成,粗曠渾然,色澤黑黝居多(黃、褐、紅、白兼有),以色淺為主,石質堅硬,扣之有聲,古有作鍾磬。
3、千層石:是沉積岩的一種,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黃色等色調,有的層中夾礫石。千層石形狀如國畫中的折帶效,質地極堅硬,體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層石造景,可橫層劈截或粘接組合,特別適宜於樹石盆景和駁岸、散點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時,橫疊後,氣勢宏偉,厚重中又顯出輪廓線的變化。
4、斧劈石:斧劈石屬硬質石材,斧劈石屬頁岩,經過長期沉澱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質及碳質。同時色澤上雖以深灰、黑色為主,但也有灰中帶紅銹或淺灰等變化,這是因為石中含鐵及其它金屬成分變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狀修長、剛勁,造景時做劍峰絕壁景觀,尤其雄秀,色澤自然。
5、龜紋石:因受江水沖刷積淀而成,屬硬質石淡褐,石紋效法如鋸截斧砍,但龜裂自然,最適宜表現大江和江河駁岸及散點石造景。製作龜紋石盆景時,要依紋配山,散點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機切成平台,上面可點綴樓、台等,植物配植多樣性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