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野莧菜盆栽

野莧菜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1-11 14:09:58

1. 莧菜盆栽怎麼種植方法

1.植物學特徵 莧菜根系發達,直根系,主側根發達,分布深廣。莖高80~150厘米,分枝少。幼苗期,莧菜莖部質地較脆嫩,主莖生長點摘除後,側枝可迅速生長。葉互生,全緣,先端尖成鈍圓;卵圓形,長卵圓形或披針形,葉面皺縮,長4~10厘米;寬2~7厘米,有綠色,黃綠色,紫紅色,綠色與紫紅色嵌鑲。花單性或雜性,穗狀花序,花極小,頂生或腋生。種子極小,圓形,黑色有光澤,千粒重0.27克。

2.生長發育及對環境條件要求

(1)溫度 莧菜性喜溫暖,耐熱力較強,不耐寒冷。生長適溫23~27℃,20℃以下生長緩慢,溫度過高,莖部纖維化程度高。10℃以下的溫度條件,種子發芽困難。

(2)光照 莧菜是一種高溫短日照作物,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極易開花結籽。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夏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

(3)土壤、水分與養分 莧菜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以偏鹼性土壤生長較好。莧菜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但水分充足時,葉片柔嫩,品質好。莧菜不耐澇,要求土壤有排灌條件。另外土壤肥沃有利獲得高產。

3.品種 莧菜除野莧和籽用莧外,培養莧菜品種很多。依葉形可分為圓葉種和尖葉種。圓葉種葉圓形或卵圓形,葉面常皺縮,生長較慢,成熟期較晚,但產量高,品質好,開花抽薹晚。尖葉種葉披針形或長卵圓形,先端尖,植株生長較快,早熟,但產量低,品質較差。莧菜一般以葉的顏色分為綠莧、紅莧、彩莧3種。

(1)綠莧 葉和葉柄綠色或黃綠色,葉面平展,株高30厘米左右,食用時口感較紅色莧和彩色莧為硬。耐熱性較強,適於春季和秋季栽培。

①上海白米莧 上海農家品種,葉卵圓形,先端鈍圓,葉面微皺,葉及葉柄黃綠色;較晚熟,耐熱力強,適春播或秋播。

②廣州柳葉莧 廣州農家品種,葉披針形先端銳尖,邊緣向上捲曲成匙形,葉綠色,葉柄綠白色,耐寒和耐熱力較強。

③南京木耳莧 南京農家品種,葉片較小,卵圓形,葉深綠發烏,有皺褶。

(2)紅莧 葉片、葉柄及莖均為紫紅色。株高30厘米以下,葉面微皺,葉肉厚。食用時口感較綠莧綿軟,耐熱性中等。生長期30~40天,適於春秋栽培。

①重慶大紅袍 重慶農家品種,葉卵圓形葉面微皺,蠟紅色,葉背紫紅色,葉柄淡紫紅色。早熟,耐旱力強。

②廣州紅莧 廣州農家品種,葉卵圓形,先端銳尖,葉面微皺,葉片、葉柄紅色,晚熟耐熱力較強。

③昆明紅莧菜 昆明農家品種,莖直立紫紅色,分枝多,葉卵圓形,葉面微皺,紫紅色。

(3)彩莧 莖部綠色,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或在葉片上半部或下部鑲嵌有紅色或紫紅色的斑塊,葉面稍皺,株高30厘米左右。早熟,耐寒性較強,春播約50天採收,夏播約30天採收。適於早春栽培。

①上海尖葉紅米莧 上海農家品種,葉長卵形,先端銳尖,葉面微皺,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葉柄紅色帶綠,較早熟,耐熱性中等。

②廣州尖葉花紅莧 廣州農家品種,葉長卵形,先端銳尖,葉面較平,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紅色,葉柄紅綠色,早熟、耐寒力強。

4.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與方式 莧菜為喜溫耐熱蔬菜,從春季到秋季的無霜期內都可栽培,春播抽薹開花較遲,品質柔嫩。夏秋播較易抽薹開花,品質粗老,華北及西北地區露地4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5月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生長期30~60天。

莧菜為葉用菜,生長快,因此可在塑料大棚或節能日光溫室春、秋、冬栽培;塑料小棚春、夏、秋栽培。莧菜生長期短,植株較矮,適於密植,可在主作物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中間間作或邊沿種植,充分利用土地,提早供應。

(2)栽培技術;

①整地作畦 栽培莧菜要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較少的地塊。採收幼苗、嫩莖和葉的一般進行撒播,播種前耕深15厘米,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千克。整地作畦的質量要求較高,畦面土壤必須細碎平整,否則影響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

②播種 播種前要澆足底水,水滲下後,撤底土,再播種。早春播種,氣溫低,出苗差,播種量宜大,每畝3~5千克。晚春或晚秋播種,每畝播種量2千克。夏季及早秋播種,氣溫較高,出苗快且好,每畝播種量1~2千克。以採收嫩莖為主的,要進行育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

③田間管理 春播莧菜,由於氣溫較低,播種後7~12天出苗,夏秋播的莧菜,只需3~5天出苗。當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追肥,12天後進行第二次追肥;當第一次採收莧菜後,進行第三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應追一次糞,每次每畝施尿素5~10千克。春季和秋冬氣溫低時,可追施稀薄的糞稀,春季栽培的莧菜,澆水不宜過大,夏秋季栽培時要注意適當灌水,以利生長。加強肥水管理是莧菜高產優質的主要措施。水肥跟不上,幼苗生長緩慢,容易抽薹開花,產量低,品質差。

莧菜田間雜草較多,每次採收後,需要及時將田間雜草拔除。

5.採收 莧菜是一次播種,多次採收的葉菜。春播莧菜在播種40~45天,株高10~12厘米,具有5~6片真葉時開始採收。第一次採收結合間苗,拔出過密,生長較大的苗;第二次採收用鐮刀進行割收,保留基部5厘米左右。待側枝長到12~15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三次採收。春播莧菜畝產為1200~1500千克。夏、秋播種的莧菜,一般在播後30天開始採收,生產上只採收1~2次,畝產量在1000千克左右。

2. 盆栽馬齒莧的種植步驟及養護要點,你知道哪些呢

馬齒莧,又名馬萵苣,是夏秋兩季常見的野菜。是葯食兩用植物,全草可入葯;種子可以明目,可以作為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以作為酸味蔬菜和飼料。現在許多朋友喜歡在陽台上種菜。其實馬齒莧也可以盆栽。事實上,這種花,當植物木質化時,就變成了觀賞盆栽和藝術品。被人們戲稱為「貴族」。而且由於其良好的寓意和四季常青的綠葉,成為許多盆栽愛好者追求的對象。那麼在培育馬齒莧 tree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才能達到完美的轉化呢?

此外,馬齒莧常作為嫁接的主體,用於嫁接「向日葵」,生長效果非常好。很多朋友在家裡都能嫁接成功,成活率很高,培育出來的植物也很漂亮。當然,嫁接前一定要抓住機會,把兩者的生長狀態結合起來,否則,一個處於生長高峰期,一個已經進入半休眠狀態。嫁接後,這些嵌在一起的莖葉很難長在一起,成為一體。以上是盆栽馬齒莧。其實盆栽馬齒莧保養的很好,莧菜土壤肥沃,耐旱澇,生命力強。喜歡吃馬莧的朋友可以在陽台上種幾盆,只要保養好了,就會長出一茬又一茬。

3. 野外有哪些常見的「草葯」

小菊有空去山裡撿野橄欖果,在路上看到一些野生植物,感覺特別眼熟,仔細一看,還真的有幾種植物是具有葯用價值的,它們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之處,很容易讓人忽略,不識貨的就會把它們都當作雜草,其實它們的葯用價值極高。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野外常見的3種“草葯”,看看你都見過嗎?

3.石松

石松又叫做伸筋草,獅子草等,這種野生的石松葯用價值還是挺高的,它的莖分枝多,分出來的枝又分出很多岔枝,看起來就像是脈絡一樣,很漂亮。一般在石頭上、岩壁上較為常見,入葯可有效降溫降壓以及治療風濕病發熱,我們可以在夏季以及秋季進行採收。

想要種植石松也不是不可以,這種植物本身生命力就比較頑強,不需要太過費心就可以長勢旺盛。在栽種石松前,需要把備好的土壤給浸濕了,然後將石松分株栽種入土,株與株之間的距離要遠些,大概距離60厘米即可。養殖期間,要注意補充水分、養分、除雜草,有條件的可繼續採取分株繁殖。

所以說平時在農村山上或野外見到這3種草葯,可別亂踩哦,第2種帶有毒性,建議不要隨意觸碰。

4. 無土栽培的植物有什麼

無土栽來培就是不用自然土壤源,也不用以土壤為基礎配製復合肥和類似的復合肥,僅利用供給植物生長的營養液或能代替土壤的並且具有適合植物生長的各種栽培基質來栽培植物的方法。
無土栽培可以分為噴霧栽培、水培和固體基質栽培三種方式。噴霧栽培和水培都不是用水而是用營養液。凡是營養液可以循環的固體基質栽培都叫水培。無土栽培的研究是先從水培開始的,所以有人誤以為無土栽培就是水培,其實水培是無土栽培中的一種方式。
無土栽培是農作物栽培的高新技術,它是涉及植物生理學、農學、氣象學、化學、農業工程學等多學科的技術。它對於農業工廠化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5. 種植野韭菜一畝能掙多少錢

人工可以種植野菜嗎?種植野菜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收益?哪些品種適合人工栽培?
根據現場調查,香椿可能是商場中最貴的常見野生蔬菜,售價超過40元35元每斤並不少見。經過仔細計算,一跟香椿芽的價值就有1元,相當於蝦的價格。並且,新上市的野生藜蒿也有20元/斤的凈價,比鱸魚還要貴幾元...然而,蔬菜銷售商仍然說價格不是問題,但貨源是大問題。

人工種植野菜每畝收益有多少?哪些品種適合人工栽培?
野菜有這些優點
1.野生蔬菜生長在自然環境中,具有很強的抗病性和抗蟲性。化肥和殺蟲劑很少在種植過程中使用。這種種植方法保持了野菜無污染、品質純正的特點。
2.它順應了當前在城市悄然涌動的回歸自然的消費潮流。野菜可以直接食用,被列為綠色無污染蔬菜。它不僅迎合了人們的口味,也滿足了人們吃「放心蔬菜」的要求。
3.野菜品種多樣,風味獨特,口味新穎,營養價值高,具有一定的葯用和保健功能,享有天然「綠色食品」和「優良林產品」的美譽。
野生蔬菜種植前景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日益向天然、無污染、無污染的食品方向發展。然而,野生蔬菜從種植環境到食用價值都完全符合人們對健康食品的追求。
由於市場對野生蔬菜的需求很大,經濟效益也很好,許多地方的農民都把野生蔬菜帶到他們承包的地里進行人工栽培。目前,野生蔬菜的栽培已經從一般的露天栽培發展到溫室和小棚覆蓋栽培,這延遲了以前只能在短時間內供應到一年四季的野生蔬菜的供應。因此,種植野菜是農民致富的好方法。
一畝野菜掙多少錢?
中國有6000多種野生蔬菜,經常零星食用多達100種。目前,人們對野生蔬菜的開發還不夠重視。它們的利用率相對較低,基本上處於自收自吃或零星銷售階段。很難形成工業規模。大量野生蔬菜尚未進入市場。
據野菜種植者介紹,種植野菜的經濟效益是普通葉菜的兩倍,野菜種植簡單,產量高。以馬蘭為例,每20天或更長時間可以收割一次莊稼。一次可收獲近1000公斤,每畝收入在1萬至2萬元之間。
中國的野菜也受到外國商人的青睞,年需求量為200萬噸。它們已出口到日本、韓國、歐洲、東南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和台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野生蔬菜具有特殊的葯用價值,如果食用不當,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例如,通常食用朝鮮薊(青青蔬菜)會引起脾胃虛寒、血瘀氣滯;灰色蔬菜、莧菜、苜蓿、金合歡花等。還含有一種對陽光過敏的物質,有些人在食用後會患上這種疾病。因此,在野生蔬菜的開發利用中,必須注意品種選擇和規模擴大,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人工種植野菜每畝收益有多少?哪些品種適合人工栽培?
哪些野生蔬菜品種適合人工栽培?
有許多種野生蔬菜適合人工栽培,但是它們應該根據季節和當地的泥土和氣候來決定。例如,野生蔬菜如香椿和馬齒莧可以在南方種植。如果東北人喜歡吃蒲公英,他們可以在那裡種些蒲公英,這也需要根據當地市場需求來選擇。
常見的耐寒野生蔬菜包括
薺菜、面條菜、茵陳、野生大葉蒲公英、普通野生蒲公英、菜用板藍根、水芹菜、馬蘭頭、魚腥草、珍珠菜、柳蒿、紅養心菜、綠養心菜、小根蒜、地參、甘露子、菊花腦、山苜楂、曲曲菜、大青葉、香蜂草、香椿等、野韭菜、蕨菜、曲曲菜、菜用枸杞、薄荷等。
四種常見野生蔬菜的營養價值
薺菜在我國分布廣泛,營養價值很高。它富含蛋白質、糖、脂肪、粗纖維、磷、鈣、胡蘿卜素等營養元素和十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
香椿的蛋白質和鈣含量是蔬菜中最高的,維生素C和磷含量也很高。
蕨菜被稱為長壽蔬菜,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人體所需的其他營養物質。蕨菜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
馬齒莧肉質豐富,營養豐富。能抑制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它被譽為「天然抗生素」。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蘋果酸、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能有效補充營養。

6. 請問農村裡你見過最漂亮的野菜是什麼菜

說起馬齒莧很多朋友肯定會不認識,甚至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不過小花卻對它有很深的情感,在小的時候這種植物承包了小花的童年。對於我們莊家人來說它是一種難得的寶物,說它渾身是寶都不為過,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將馬齒莧作為盆栽植物種植,種植好的情況下它的觀賞性不亞於常見的花卉植物。種植之前需要准備土壤,這里我們就不可以用田園土種植了,因為田園土如果不經常的鬆土,一段時間之後土壤板結透水性,透氣性都比較差。

盆栽種植的馬齒莧枝條都比較粗壯,為了形成老樁需要用支架將枝條襯托起來,直到它成為木質為止。等到馬齒莧的根部成形之後進行修剪,根據自己的審美,將它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生長會很旺盛。它喜歡充沛的雨水,所以我們種植的時候要一個星期澆水一次,澆水之後隔一個星期施肥,只要保證半個月左右施肥一次就可滿足它的生長。

7. 莧菜怎麼吃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不知道莧菜就是莧菜,買菜的時候用手一指,也不問叫什麼名字,買回家反正就是炒或者煮,大家都是這么做的。特別之處在於這種菜煮出的湯是紫紅色的,吃起來也有點奇怪,不像其他蔬菜那樣要麼偏苦要麼清甜,能夠歸個類,這菜的味道就是很難形容,不是不好吃,但也不是特別好吃。

每年菜市場有賣的時候會買來吃幾次,不賣的時候真就想不起來吃。有人叫它旱菜、紅汗菜,也有人叫它小米菜。等我知道原來它就是莧菜的時候,已經很多年過去了。


莧菜最常見的吃法是用蒜清炒,連張愛玲都知道這種做法,說「炒莧菜沒有蒜,根本不值得一炒。」

她住在上海時,有時候到對街的舅舅家去吃飯,會帶莧菜作為「伴手禮」:「莧菜上市的季節,我總是捧一碗烏油油紫紅夾墨綠絲的莧菜,裡面一顆顆肥白的蒜瓣染成淺粉紅。在天光下過街,像捧著一盆常見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紅花,斑斑點點暗紅苔綠相同的鋸齒邊大尖葉子,朱翠離披,不過這花不香,沒有熱呼呼的莧菜香。」


熱乎乎的莧菜一定要有點湯水泡著,再用那點湯水來泡飯最完美。莧菜水把米飯粒染上色,米飯不能煮太軟,要能吃出嚼勁,慢慢白嚼,那種滋味只有在家裡吃飯才能體會得到。

莧菜最細嫩的時候,連根都可以洗干凈一起吃,微微甜,這方面有點像菠菜。莧菜也是縮水比較嚴重的蔬菜,買回來枝繁葉茂的一大把,用大盆水清漂幾次,炒出來之後,只不過平鋪一盤的分量。不過這點量也就夠了,一家人一頓吃完,新鮮莧菜少有吃剩菜的。


蒜炒莧菜很簡單,洗好的莧菜切段,鍋里燒熱,倒油,拍三五個蒜進去炒炒香,然後把莧菜倒進去就行,注意瀝一下水,別連盆翻底倒,莧菜本來就會炒出一些水來,不瀝水的話就成莧菜湯了。菜入鍋後用鍋鏟三翻五攪莧菜就縮水了,撒鹽調個味就可以起鍋,嘛,家常菜的味道嘛。


莧菜可以做湯,用植物油還是豬油都可以,個人覺得味道差別不大。做成湯菜的莧菜個性比炒菜要鮮明,能吃出野菜香,當然,也有可能純粹就是蔬菜的澀味而已。加個皮蛋,好吃度又不同了,皮蛋臭臭的味道和這類菜特別搭,皮蛋蛋黃炒碎一些再加湯和莧菜一起煮,好吃。


莧菜長得快,可以長得又高又壯,江南人特別是紹興那邊的人就會把粗粗的莧菜梗做成臭莧菜來吃。臭莧菜梗泡到發粘拉汁兒,就可以撈出來吃了。澆上香油隔水蒸,可以與臭冬瓜臭豆腐一起蒸,做成「蒸三臭」,味道可以想像,隔著屏幕也能聞得到。吃莧菜梗有技巧,不是整個嚼,而是嘬,把裡面的汁兒嘬出來就行,剩下的渣就棄了。


比起炒莧菜,把莧菜直接清水煮熟,不放油鹽,連湯帶渣撈到大海碗里,湯多菜少,撒上辣椒鹽,澆上生抽,拌拌吃也很好吃。辣椒鹽最好是用燒過的帶著香味的糊辣子,混一些鹽進去,做出的蘸水就極香,吃其他清水菜也可以用這個來做蘸水。聽起來這么吃沒什麼亮點,實際上泡飯效果極佳,有特別鮮香的味道,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反應。大家有機會可以試一下這種吃法。

8. 莧菜的吃法怎麼吃最好

紅莧香蛋餃
材料:雞蛋(2隻)、紅莧菜(250克)、豬絞肉(90克)、清雞湯(500ml)、蔥花(1湯匙)、油(2湯匙)、鹽(1湯匙)

做法:

1、往豬絞肉內,加入1/4湯匙鹽和1湯匙蔥花抓勻,腌制15分鍾。

2、雞蛋打散成蛋液;紅米莧摘取嫩葉,洗凈瀝干水備用。

3、燒熱2湯匙油改小火,加入2湯匙蛋液,放入適量肉餡。

4、將蛋皮對折壓緊,做成蛋餃,夾入碟中。

5、接著將蛋液和肉餡全都做成蛋餃,排放於碟中。

6、燒開半鍋水,加入1湯匙鹽,放入紅米莧焯至菜葉變軟,撈起過冷河瀝干水。

7、燒開鍋內的雞湯,依次放入紅米莧和蛋餃,加蓋以中火煮沸,即可出鍋。
莧菜鵪鶉蛋

食材

莧菜180g、鵪鶉蛋150g、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花椒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香油適量。

做法

1、莧菜切段。

2、鵪鶉蛋小火煮至殼能順利剝開。

3、剝去鵪鶉蛋的殼。

4、爆香蔥、姜、蒜、花椒,放入莧菜炒。

5、放入鵪鶉蛋,調入鹽攪勻。

6、出鍋前放入蒜粒,調入胡椒粉和香油。

9. 花的種類大全

梅花、桃花、牡丹海棠、玉蘭、木筆、紫荊、連翹、金鍾、丁香、紫版藤、春鵑 杜鵑花、石榴花權、含笑花、白蘭花茉莉花梔子花、桂花、木芙蓉、臘梅、免牙紅、銀芽柳、山茶花、迎春花 常用草本花卉:春蘭、香堇、慈菇花、風信子、鬱金香紫羅蘭

金魚草、長春菊、瓜葉菊、香豌豆、夏蘭、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蓮、芍葯、福祿考、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建蘭、鈴蘭、報歲蘭、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蘭、瓜葉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臘紅、三色堇、百日草、雞冠花、一串紅、

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盞菊、非洲鳳仙花、菊花、非洲菊、觀賞鳳梨類、射干、非洲紫羅蘭、天堂鳥、炮竹紅、菊花、康乃馨、花燭、滿天星、非洲菊、星辰花、三角梅、飛燕草、黑種草、黃海罌粟、藍花綠絨蒿、虞美人 、醉蝶花、羽衣甘藍、香屈曲花、

諸葛菜、麥仙翁、絲石竹、高雪輪、三色松葉菊、鴨跖草、生石花、寶綠、半支蓮、土人參、葒草、紅菾菜、地膚、雁來紅、雞冠花、千日紅、落葵、鳳仙花、送春花、月見草、花亞麻、石海椒。

10. 馬齒莧可以治受風嗎

慎重--首先馬齒莧並不治痛風,家中親人痛風試過幾年沒有效果,相反感覺有不對的現象。說可以的都只是--反正也吃不糟,也許幾天你自行就緩解了,有人就對號入座了,仔細測試過的沒用,甚至還覺得有不利。絕對負責回答,就是希望不要耽擱

熱點內容
藝景盆景 發布:2025-08-02 19:32:45 瀏覽:135
天竺牡丹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9:37 瀏覽:377
我就是一朵小菊花 發布:2025-08-02 19:29:36 瀏覽:511
水蘇花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5:52 瀏覽:16
畫荷花林 發布:2025-08-02 19:24:28 瀏覽:832
刺愧花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3:07 瀏覽:347
謝人惠梅花 發布:2025-08-02 19:23:00 瀏覽:833
漯河蘭花碗 發布:2025-08-02 18:57:22 瀏覽:689
櫻花怪在哪打 發布:2025-08-02 18:41:02 瀏覽:557
花中隱士菊花的插花欣賞 發布:2025-08-02 18:40:54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