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提根法
『壹』 鴨腳木盆景提根的方法
鴨腳木提根方復法;(1)兩年一次開春後制翻盆換土,換土時更換成淺一些的盆。
(2)如果不換新盆可以每一年在5~6月份刨去盆面上的表土3~4厘米。
(3)每次翻盆換天土或者刨土後,每盆追加15~20克的復合肥撒盆面令其慢溶吸收。
桂林盆景協會理事——小甘
『貳』 樹木盆景為什麼要故意「露跟」「提根」
在大自然當中的那些樹木,因為常年的雨水沖刷,所以就讓靠近地表的根專部顯露出來屬,獨具一種蒼涼、古樸的韻味,而在盆景製作的過程當中,大家也會通過一些手法,來讓盆景的根部顯露出來,這些手法就統稱為「提根」。
露跟即盆景的臉面,一件盆景可以有一個觀賞面,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觀賞面。一般情況下,觀賞面應該作為向陽面,這樣可利用植物的趨光性,使其更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
盆土中的有機質被吸收干凈後,盆土會呈鹼性化,也非常容易出現結板的現象,翻盆換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使土壤更加疏鬆、透氣,有利於樹木生長。
(2)盆景提根法擴展閱讀
盆景種植的注意事項
1、很多樹種的根系生長過快,樹的根系盤結在盆底,已經不能與土壤接觸,有些根系開始逐漸出現老化現象,影響正常的吸收,此時若不進行換盆換土,植株就會出現衰退,影響樹樁長勢。
2、翻盆換土時,還可以結合蟠根進行,將樹樁生長較長的根進行蟠曲整形,使其逐步將根部露出,這個技藝處理在翻盆換土時,也顯得比較重要,也是翻盆的一個重要原因。
『叄』 提根盆景好看,製作難度大嗎新手可以製作出來嗎具體有什麼工序
『肆』 最牛盆景提根方法圖解
墊根法是常用的根部造型方法。墊根法即在盆景植物底面墊上根系無法穿透的硬物。是根系四向生長。
墊根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生長較弱的植株不宜進行,防止植株死亡。
墊根前剪去向下生長根系,多留四向生長根系,然後墊上硬物,並將剩餘根系用棕絲,稻草繩固定在硬物上,讓其定向生長。然後覆土正常栽植養護。
盤根法則用於根系柔軟的盆景植物根系造型。上盆或翻盆季節挖出植株,然後洗凈根部,適當修剪,然後將根部按一定造型盤曲編扎。根系編扎時用易於腐爛的棕絲稻草繩固定。
擠壓法也是根部造型的方法之一,即用硬物對主根生長空間進行限制,正常生長的根系成圓形,經擠壓限定後可得到板狀的主根。
圍套法是提根盆景常用的造型方法,將盆景根系挖出後,將根系用棕絲適當收攏,然後將植株植於瘦高的容器。限制根系擴張,使其向下生長。
提根盆景的製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一點一點的提根,切不可一次到位。常用高培法或沙培法。
這兩種方法差別並不大。高培法栽植時部分根部露出花盆,然後高培土覆蓋住所有根部,養護過程中澆水沖刷或用小耙慢慢去掉上層盆土,積年累月使根部慢慢露出土面。
沙培法即將盆景植於深盆中,下發墊土培土,上面覆沙至根部。養護過程中慢慢挖出細沙使其露出根部。
靠接補根法是常用彌補根系缺失的方法,可使盆景根系漂亮生長健壯。補根在生長旺季進行,選擇健壯的帶根小苗,將根部需要補根部位外皮去除露出形成層。
然後將小苗根繫上端削出形成層靠接在樹根上,用圖釘等固定。塗上癒合劑保濕,等癒合後除掉小苗上部。
『伍』 盆景提根技巧,後期怎麼養護
提根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甚至有些人有他獨特的方法,獨特的手藝。但是我們介紹內的是一些容普遍技巧,針對小白和大眾的,我們先主要講一下提根露根法,這是需要在換底盆的時候,將根逐漸往上提的一種方法,這時候需要注意,一定是要輕緩的往上提,切勿傷了根系,比如如果可以的話,進行一定的修剪。
『陸』 樹樁盆景怎樣得到漂亮的提根及造型
提根造型是樹樁盆景製作的一種重要手法,根的分布及造型直接影響盆景的觀賞性。樹樁回盆景答的提根是結合每年的換盆進行的。我每年換盆土都會適當的提高種植深度,然後象考古發掘一樣每天剝離一層薄薄的的土,有種成就感。
『柒』 請問直斜乾式盆景可以提根嗎
可以。盆景提根法主要有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和圓筒沙培提根法三內種。
1、深容盆高栽壅土提根法使樹樁栽於深盆之後,要經過2-3年,再結合翻盆,逐年將根向上提,才能使樹根裸露。 2、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在每次澆水時,提高水壺,使水沖於根部,逐漸將根部泥土沖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結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漸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 3、圓筒沙培提根法是待根長好後,把樹樁從圓筒中脫出,栽於淺盆,栽時予以適當整修造型,使根裸露於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