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培育黃豆
⑴ 種黃豆,用盆栽種,那個植物可以維持多久,是不是每年都可以產豆,可以生長幾十年
黃豆的生長過程
大豆的一生要經歷種子萌發、出苗、幼苗生長、分枝、開花、結莢、鼓粒、成熟等過程。可分為6個生育時期。
(一)種子萌發和出苗期胚根首先從胚珠珠孔伸出,當胚根伸長到與種子等長時稱發芽。胚軸伸長,種皮脫落,子葉隨下胚軸伸長露出土面,當子葉展開時稱出苗。條件適宜,播種後4—6d即可出苗。田間半數以上子葉出土即為出苗期。
(二)幼苗期從出苗到花芽分化前為幼苗期。出苗後2片子葉展開,其幼莖繼續伸長,上面的2片對生的單葉隨即展開,此時稱單葉期。隨著幼莖不斷伸長,長出第一片復葉時稱3葉期。3葉期地上部分增長速度較慢,地下根系生長較快形成根瘤。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開始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料。幼苗期大約20—25d,占整個生育期的l/5,這一時期是長根期;應注意蹲苗,加強田間管理,達到苗全、苗勻、苗壯,為豐產打下基礎。
(三)花芽分化期從花芽開始分化到始花為花芽分化期,也是分枝期。一般約經25—30d。當復葉出現4—5片時,主莖下部開始發生分枝,同時分化花芽。人豆花芽的分化和現蕾是在短口照條件下進行的。花芽開始分化過程是:先出現半球狀花芽原始體,接著在它的前面形成事片,再形成筒;繼而分化出龍骨瓣、翼瓣和旗瓣;環狀的雄蕊原始體相繼分化,在雄蕊中央雌蕊開始分化,並出現胚珠原始體;隨後進入胚珠、花葯原始體分化,花器官逐漸長大,最後陸續形成花蕾、花粉和胚囊,完成花芽分化。花芽開始分化,植株進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並進時期。這時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同時注意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株壯、枝多、花芽多、花健的要求。
(四)開花結莢期從始花到終花為開花期,從軟而小的豆莢出現到幼莢形成為結莢期,出於大豆開花與結莢是並進的,所以這兩個時期通稱開花結莢期。大豆花很小,著生在葉腋或莖的頂端,每個花簇上著生的花數,因品種和栽培條件不同而異。大豆落花落莢率高,因此每個花簇結莢數較少。大豆開花以上午6—9時為多,由現蕾至開花一般為3—7d。胚珠受精後,了房逐漸膨大,形成軟而小的綠色幼莢,當莢長lcm時,稱為結莢。豆莢的生長是先增長,再增寬,最後增厚。開花結莢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的時期,是需要水分和養料最多的時期,同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在前期苗全、苗壯、分枝多的基礎上,花期應加強肥水管理,並使通透良好,以達到花多、英多、粒多和減少花英脫落的要求。
(五)鼓粒期。從豆英內豆粒開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體積和重量時止稱鼓粒期。開花後10d內,種子內的干物質積累增加緩慢,之後的7d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質是在這以後大約21d內積累的。鼓粒期約30—40d。鼓粒完成時的種於含水量約90%。鼓粒期是大豆種子形成的重要時期,此時大豆生育是否正常將決定每英粒數的多少、粒重的高低和種子化學成分。此時乾旱或多雨致澇能造成死英、秕粒、粒重下降而嚴重影響產量。保證種了正常發育要滿足兩個條件:①植株本身貯藏物質豐富,根系不衰老,葉片的同化作用旺盛;②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
(六)成熟期葉片受黃脫路,豆粒脫水,呈現品種固有性狀,這時種子含水己降至15%以下,直到搖動植株時英內有輕微響聲,即為成熟期。 此時應當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種子和植株變干,便於及時收獲,同時防止肥水過多造成貪青晚熟,影響及時收獲和倒茬。此期天氣晴朗乾燥可促進成熟且有利於提高品質。
⑵ 大豆如何盆栽
進行種子處理,提高發芽勢。播前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進行曬種提高生長版勢,播時用0.1%—0.2%鉬酸權銨或根瘤菌(0.5公斤菌劑拌種10公斤種子)拌種。據試驗,經過種子處理後的根瘤形成早而多,長勢快,分枝早,結實率和飽莢數提高,增產達10%—20%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深耕20—25厘米,反復耙碎後起龜背形壟畦1.2米(水田),旱坡地可寬些,以防積水爛根。前期特別在三葉期,黃豆特別需鉀磷肥,故要畝施土雜肥1500公斤、火土灰或草木灰600公斤、磷肥10公斤、復合肥20公斤,拌勻後作底肥,然後開穴播種。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深耕20—25厘米,反復耙碎後起龜背形壟畦1.2米(水田),旱坡地可寬些,以防積水爛根。前期特別在三葉期,黃豆特別需鉀磷肥,故要畝施土雜肥1500公斤、火土灰或草木灰600公斤、磷肥10公斤、復合肥20公斤,拌勻後作底肥,然後開穴播種。
⑶ 怎麼種黃豆
種植黃豆前平整土地施肥商情達不到需要澆水造商掌握適宜溫度播種掌握播種不宜過深
⑷ 在室內種植的黃豆幾天能發芽(盆栽)
至少二三天,最多兩周。黃豆長的很快
⑸ 如何在花盆裡種黃豆
將黃豆放在水中浸抄泡,待其發襲芽,埋入土中。
⑹ 黃豆盆栽怎麼種植方法
一、選種催芽
種植黃豆小盆栽之前,需要挑選出種植要使用的黃豆,要選那種光滑、個頭大且飽滿的黃豆,這樣的黃豆在種植後會更容易發芽。選好後要將黃豆放進裝水的容器里,每天都要進行換水,差不多3天左右種子就能發芽了。
二、准備盆土
准備好一個適合的盆土,花盆的大小可根據實際的情況隨意選擇,盆底最好是有排水孔。准備的土壤要細,如果使用大塊的土壤是不利於黃豆發芽的,准備的土壤也不能過於的疏鬆,不然後期會固定不了小盆栽的根系。
三、進行種植
在種植前要先在盆土裡澆一些水,差不多能將土壤攥成一個團就行,土壤里水分太多也是不行的。在土裡挖幾個小洞,將黃豆放到洞裡面,並適當的覆蓋一層細土或者是青苔。最後,讓土壤保持一個濕潤的狀態,並在生長期間適當的見見陽光即可。
強免疫力
黃豆含40%的蛋白質、20%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每一公斤黃豆所含蛋白質相當於2.5公斤瘦肉,3公斤雞肉和12公斤牛奶所含的蛋白質;黃豆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動物蛋白相似,接近人體需要的氨基酸比值,易被機體消化吸收,可以加強機體免疫力,增強體魄。
防止膽固醇
黃大豆中含有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吸收,對於血脂含量高和動脈硬化的患者來說,大豆是一種很理想的營養保健品。
促進胃消化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我們用黃豆打豆漿時,豆渣都被我們廢棄掉了,其實黃豆渣中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人體的消化吸收,加速腸胃的蠕動,防止便秘,加快身體里廢物的排泄,還可以降低腸癌發生的風險。
⑺ 怎樣種黃豆
適期播種:夏播大豆在小麥收獲後,只要墒情適宜,即可播種。最佳播期為6月10日至25日,最晚不能遲於月上旬。
施肥方式:在一般情況下,肥種分開,施於種側下4-5厘米,化肥用量可以調節。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銨20公斤以上時,可分層施入:上層種肥深度5-7厘米,施肥量佔1/3;底肥深度10-16厘米,施肥量佔2/3。
或者在前茬作物收後,把發酵好的有機肥均勻的撒施於地表,然後用耙將肥料耙入土中,糞、土充分混合後進行深翻,翻後耙瓶耮細起壟,也可平種大豆。
合理輪作:最好選正茬,不重、迎茬種植。
細致整地:根據前茬作物進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業時不起大土塊,不出明條、垡塊,要扣嚴、不重、漏。
土壤水分:整地後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種時應為22%左右,確保種子正常吸水出芽。
(7)盆栽培育黃豆擴展閱讀: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大豆(4)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占總吸肥量的80%以上。
黃豆:
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20厘米;小葉寬卵形,紙質;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苞片披針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針形,被伏貼的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
莢果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花期6-7月,果期7-9月。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
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於禽畜飼料。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最重要的豆類。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學者大多認為原產地是雲貴高原一帶。也有很多植物學家認為是由原產中國的烏蘇里大豆衍生而來。現種植的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通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的。
大豆起源於中國,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漢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3年)編的《史記》中,頭一篇《五帝本紀》中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
卜慕華指出:「以中國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時代有了甲骨文,當然記載得非常有限。在農作物方面,辨別出有黍、稷、豆、麥、稻、桑等,是當時人民主要依以為生的作物。」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於槐。出於沮石之峪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於卯。」
⑻ 發芽的黃豆怎樣土培盆栽
如果你是要種黃豆芽,就把豆子放在水裡【水面蓋過豆子就可以】浸泡三四專天,每天換屬一次水,豆子發脹了、有白芽子了,就把它撈出來,均勻的撒在一個大腳盆或大竹筐里,再灑些水,用報紙全部蓋住,以後每天灑一次水……這樣豆芽就出來了。 如果是種到地里的,照上面的方法浸泡,有白芽子了,把它種到土裡就可以了啊
⑼ 怎麼將黃豆養成綠葉小盆景
我先准備好透明的塑料杯子、泥土,還有紙巾和黃豆種子。然後在杯子周圍鋪好紙巾,並把泥土放一大半在杯子里,接著,我在杯子和紙巾的中間放5顆種子。最後,我把剩下的一小部分的泥拈碎放入杯子內(種子離表面大約一厘米深),灑了一些水,使紙巾完全濕透。這樣種子就種好了。
過了一天。我來到窗檯前觀察種好的種子。我發現,種子的顏色有些變化。本來種子的顏色是黃色的,但過了一天一夜,種子的外表有些淡了,且感覺有些透明,種子顯得特別飽滿,種皮也有點裂開。
又過了兩天。我又來到窗檯前觀察種子。我向杯子里一望。驚奇地發現,種子竟然崔芽了。種子外表的殼裂開了。從裡面鑽出了嫩芽,嫩芽的顏色是淡黃色的,稍微帶點青色。芽的頂端尖尖的,這就是芽頭。芽頭正轉變方向,向下生長。我腦中出現了一個凝問:種子的芽為什麼會向下長呢?這樣不是不能鑽出土了嗎?
又過了一天,我再次來到窗前台觀察種子。通過我的仔細觀察。種子現在和崔芽時有很大的變化。崔芽時,種子的殼只是破裂了,但現在大部分已經脫落了。種子里的葉子離開了本來的位置,離表面近了,有兩棵已經鑽出了泥土,本來合攏的,現在已經展開了,中間還有一個小芽。我還發現每根芽的葉子都有兩片,一片當中細藤。像一個愛心的形狀。葉子下部有些彎曲,像一個馱背的老公公。
五天後,當我再次來到窗檯時,杯子中有好多棵嫩綠的小豆苗了。有的是兩片葉子,有的已有四片了,不過中間兩片比較小。我還發現它的葉子都是兩片兩片對生的。
現在知道這種子剛長出來的芽為什麼向下生長了。那是因為剛長出來的不是芽,而是根,所以它要向下生長。
當我又一次來到窗檯觀察時,我傷心極了,因為我沒有好好保管,我種的那幾棵黃豆不知怎的都掉在地上,全死了。豆苗雖然全死了,但是通過這實驗我還得到了不少知識:黃豆的種子由種皮、胚、子葉組成,胚可分成胚根和胚芽,胚根發育成黃豆的根,胚芽發育成黃豆的莖和葉,發芽時先長出來的是根,黃豆的葉子都是兩片兩片對生的。
播種日期:2月12日
種皮裂開: 2月15 日,我在倒水時看見種皮裂開來了,看到一個白色的豆瓣。
長出胚根: 2月18 日,我在開始倒水時看見胚根長出來了,胚根向下生長,好像在吸收水分。
長出胚芽: 2月19 日,我在觀察時看見胚芽長出來了。尖尖的白白的胚芽向上生長,它要吸收水分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跟人吸收氧氣一樣。
胚根生長: 2月21日,我在觀察時發現胚根開始伸長了。胚根伸長了一二厘米,長成豆芽的根。
胚芽生長: 2月22日,我在倒水時,無意中發現胚芽開始伸長了,鑽出土壤,在土壤上面像個逗號。
子葉出土: 子葉有點白有點黃,好看極了。
長出真葉: 2月26 日,我又去看了,胚芽的逗號型不見了,長成葉和莖,葉子綠綠的,嫩嫩的,美麗極了,葉子下面是兩片子葉有點黃。
子葉萎縮: 2月29 日,我又去倒水,看到兩片子葉癟了,很黃,萎縮了。
其他情況: 3月2 日,黃豆芽現在長成一株秧苗了,葉子有4片了,莖有5厘米左右了,秧苗的根很長,有三四厘米了。秧苗綠油油的,很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