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草的盆栽
㈠ 麥黃草(百蕊草)的秒植方法
1、扦插栽培法
採集健康無病的麥黃草莖段,用清水洗凈並剪成10–15厘米長。將麥黃草莖段浸泡在處理葯劑中,處理葯劑配方為每1000毫升蒸餾水+1–5毫克萘乙酸+6-苄氨基腺嘌呤1-3毫克。
將浸泡後的莖段用清水洗凈,扦插到育苗田中。育苗田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水溫保持在20℃左右,切不可過高或過低。
通常一個月後麥黃草即可生長到30厘米左右,這時可以移栽到想種植的地方。
2、石芽粘土包裹栽培法
選取一個容器,容器大小根據要種植的麥黃草數量決定,一般選用深70厘米的水桶,往水桶中灌55厘米深的水。選取個體飽滿、大小一致的麥黃草石芽若干,與粘土或淤泥混合在一起,覆蓋在水桶底部,粘土深度不宜超過5厘米。
如果是夏季,水桶頂部需蓋遮光簾,防止水溫過高。麥黃草在水溫20℃時生長較快,水溫超過24℃則會導致其生長停滯甚至死亡。
將水桶靜置5天左右麥黃草即可發芽,發芽後可將粘土與麥黃草整體取出移動到需要種植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在水塘或湖泊中丟入粘土包裹的麥黃草石芽,粘土會自然沉底。
㈡ 野生黃草長什麼樣!有哪些功效野生黃草能人工陪殖嗎
野生黃草屬於蘭科植物中的石斛種,是名貴的中葯材,我國將之列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野生葯材物種
野生黃草能人工陪殖,盆栽石斛需用泥炭苔蘚、蕨根、樹皮塊和木炭等輕型、排水好、
透氣的基質。同時,盆底多墊瓦片或碎磚屑,以利於根系發育。栽培場所必須光照充足,對石斛生長、開花更加有利。春、夏季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使假球莖生長加快。9月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使假球莖逐趨成熟,能促進開花。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秋季施肥減少,到假球莖成熟期和冬季休眠期,則完全停止施肥。栽培2~3年以上的石斛,植株擁擠,根系滿盆,盆栽材料已腐爛,應及時更換。無論常綠類或是落葉類石斛,均在花後換盆。換盆時要少傷根部,否則遇低溫葉片會黃化脫落。
從全球來看,石斛主要分布在北緯15°31′至南緯25°12′之間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但在我國則主要分布於北緯30°以南地區,北緯30~35°之間也有少量的分布。我國有76種石斛分布。
在我國的76種石斛屬植物中,有近40種作葯用。某些葯用石斛品種長期出口,享譽東南亞及歐美的一些地區。
迎春石斛
㈢ 麥黃草的俗名是什麼
麥黃草,本身就是俗名。
麥黃草,正式名稱:菹草。菹草另有一個俗名,叫蝦藻。
菹草,是眼子菜科眼子菜屬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
菹草具近圓柱形的根莖。莖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於節處生出疏或稍密的須根。葉條形,無柄,長3至8厘米,寬3至10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約1毫米與托葉合生,但不形成葉鞘,葉緣多少呈淺波狀,具疏或稍密的細鋸齒;葉脈3至5條,平行,頂端連接,中脈近基部兩側伴有通氣組織形成的細紋,次級葉脈疏而明顯可見;托葉薄膜質,長5至10毫米,早落;休眠芽腋生,略似松果,長1至3厘米,革質葉左右二列密生,基部擴張,肥厚,堅硬,邊緣具有細鋸齒。
穗狀花序頂生,具花2至4輪,初時每輪2朵對生,穗軸伸長後常稍不對稱;花序梗棒狀,較莖細;花小,被片4,淡綠色,雌蕊4枚,基部合生。果實卵形,長約3.5毫米,果喙長可達2毫米,向後稍彎曲,背脊約1/2以下具齒牙。
解剖特徵;莖具皮下層;皮層中無機械束;維管柱為「多束型」,具多條木質管道;內皮層由胞壁增厚不明顯的O型細胞所組成;花序梗中無散生機械束。
菹草是世界廣布種。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廣泛生長在湖沼、池塘、河溝和稻田。菹草的生長時期與大多數水生植物有所不同,冬、春生長良好,對水域的富營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㈣ 溪黃草的生長習性
常成叢生於山坡、路旁、田邊、溪旁、河岸、草叢、灌叢、林下沙壤土上,海拔120-1250米溪黃草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區都能生長,常野生在溪邊濕地、村邊、溝邊、田邊及林下。 溪黃草屬長日照植物,喜光照,在充足的陽光下,種子發芽良好,植株生長健壯;溪黃草怕積水、怕泥土板結,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培種植,低窪積水土壤容易引起爛根。
㈤ 溪黃草的功效
溪黃草的功效: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
溪黃草為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大,粗壯,有時呈疙瘩狀,向下密生纖細的須根。莖直立,高達1.5(2)米,鈍四棱形,具四淺槽,有細條紋,帶紫色,基部木質,近無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
溪黃草是民間草葯,俗稱土黃連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症。
(5)黃草的盆栽擴展閱讀:
溪黃草的禁忌:
1、孕婦忌服。很多人用溪黃擦泡茶喝,但是孕婦是切忌食用的,溪黃草味苦,性涼屬於涼茶類,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流產。
2、兒童上火,生黃痘服用溪黃草一定要在醫生的診療下服用,不宜喝多。
3、不能長期服用溪黃草,長期服用會適得其反,加重肝臟負擔。
4、野生的溪黃草有毒副作用,短時間大量服用和長時間大量服用都可能產生毒副作用,影響腎小管的健康。
5、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食用,因為此葯性涼。
㈥ 這種黃色的是什麼花
孔雀草
別名:黃菊花、五瓣蓮、老來紅、臭菊花、孔雀菊、小萬壽菊、紅黃草、緞子花。為菊科萬壽菊屬植物。株高30至40厘米。羽狀復葉,小葉披針形。花梗自葉腋抽出,頭狀花序頂生,單瓣或重瓣。花色有紅褐、黃褐、淡黃、紫紅色斑點等。花形與萬壽菊相似,但較小朵而繁多。開花時,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兒上,黃橙橙的花朵布滿梢頭,顯得絢麗可愛。孔雀草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適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葉對生,羽狀分裂,裂片披針形,葉緣有明顯的油腺點。頭狀花序頂生,花外輪為暗紅色,內部為黃色,故又名紅黃草。因為種間反復雜交,除紅黃色外,還培育出純黃色、橙色等品種,還有單瓣、復瓣等等品種。花期從「五一」一直開到「十一」。
㈦ 這是什麼花
艷山姜
(學名:Alpinia zerumbet(Pers.) Burtt. et Smith):姜科山姜屬植物,株高可達3米,葉片披針形,基部漸狹,邊緣具短柔毛,兩面均無毛;圓錐花序呈總狀式,下垂,花序軸紫紅色,分枝極短,小苞片橢圓形,白色,頂端粉紅色,蕾時包裹住花,裂片長圓形,乳白色,頂端粉紅色,唇瓣匙狀寬卵形,子房被金黃色粗毛;種子有稜角。4-6月開花;7-10月結果。
產中國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熱帶亞洲廣布。
該種花極美麗,常栽培於園庭供觀賞。根莖和果實健脾暖胃,燥濕散寒;治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葉鞘作纖維原料。
㈧ 求蓋老屋屋頂的黃草,山東臨沂的。
這東西只有在蒙陰、平邑、費縣、沂南等山區有,現在賣的不多,如果真想要,建議你到山區找當地村民,讓他們幫助你上山割,你只要出些勞務費就可以了。
㈨ 麥黃草的俗名是什麼
麥黃草又叫:菹草、蝦藻、蝦草。
麥黃草為沉水性多年生草本。花期3~7月份,果期4~9月份。種子、根狀莖及芽苞繁殖;根莖在正常情況下,繁殖迅速;芽苞系由側枝形成的短枝,葉片密集,通常葉片基部肥厚寬大,邊緣常有銳齒,芽苞脫落後沉於水底。有些地區在水層較深的水田中危害水稻,影響其生長。
經濟價值
1、在園林用途上是湖泊、池沼、小水景中的良好綠化材料。
2、草食性魚類的良好天然餌料。我國一些地區選其為囤水田養魚的草種。 還可作綠肥。
3、幼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
(9)黃草的盆栽擴展閱讀
(一)環境價值
菹草對鋅有較高的富集能力,用含鋅混合廢水栽培一個月左右,體內含鋅量超過原來含鋅量的8倍;菹草對砷的凈化能力更強,它的自然含砷量在6ppm左右,但在含砷酸氫二鉀、硫酸鋅、氯化汞、重鉻酸鉀各2ppm混合廢水栽培下,菹草體內的含砷量可超過原來含砷量的16倍。
(二)治理策略
1、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
2、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
3、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㈩ 電視劇《非親父子》中,求一花的名稱
這花是叫石斛蘭,別名:石斛、石蘭、吊蘭花、金釵石斛。優質的石斛又名:耳環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風斗、西楓斗,霍斛。學名/拉丁名:Dendrobium
現常指代各類石斛製品。包括:鐵皮楓斗,銅皮楓斗,黃草石斛等。石斛是我國古文獻中最早記載的蘭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千年以來它一直和靈芝,人參,冬蟲夏草等一樣被列為上品中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屬清潤,清中有補,補中有清。
【科屬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冬目或蘭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亞科: 樹蘭亞科 Epidendroideae
族: 石斛蘭族 Dendrobieae
亞族: 石斛蘭亞族 Dendrobiinae
屬: 石斛蘭屬 Dendrobium
屬 名:Dendrobium為希臘語dendron(樹木)與bios(生活)二字結合而成,意為附生在樹上。
【概 況】
石斛又名石斛蘭,為蘭科石斛屬植物。原產於喜瑪拉雅山上和周圍,是我國古文獻中最早記載的蘭科植物之一。由於花形、花姿優美,艷麗多彩,種類繁多,花期長,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和關注,在國際花卉市場上佔有重要的位置。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廣泛栽培,尤以東南亞最盛。其中以泰國產量最大,1993年年產3600噸石斛蘭,1994年出口義大利6290萬支、荷蘭1425萬支、德國1170萬支,還出口日本和北美。另外,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我國台灣也有一定數量生產,主要出口國家有荷蘭、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和日本。菲律賓以自產自銷為主。在亞洲,日本是石斛蘭最大的進口國,1993年市場銷售230萬盆、銷售額為2800萬美元,占盆栽花卉銷售的第六位。
我國規模化生產石斛時間較短,主要從20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很快。至今,在廣東、昆明、福建等地均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在盆花和切花生產方面基本上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石斛蘭屬是蘭科植物中最大的一個屬,原產地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全世界約有1000種。我國約有76種,其中大部分分布於西南、華南、台灣等熱帶、亞熱帶和秦嶺以南各地。生長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之間,常附生於樹上或岩石上。此屬為附生蘭,其形態性狀變化多樣。
假鱗莖叢生,圓柱形或稍扁,基部收縮;葉紙質或革質,矩圓形,頂端2圓裂;總狀花序;花大、半垂,白色、黃色、淺玫紅、或粉紅色等,艷麗多彩,十分美麗,許多種類氣味芳香。
石斛蘭屬復莖附生蘭,有近千多種原種,是蘭科植物中大屬之一,原生地分布很廣,從亞洲的日本、台灣到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直到澳洲、紐西蘭都有石斛蘭的蹤跡。日本的春石斛與泰國、新加坡、夏威夷的秋石斛,最為著名,尤其,提起泰國就使人聯想到秋石斛。
石斛蘭分為兩種,一為春石斛,即Nobile系列,春季開花,花梗在兩側莖節抽出。另一種為秋石斛,花在秋季開,花梗由莖頂抽出,每梗著花可達一、二十朵,花形有大花蝴蝶蘭型(Phalaenopsis系列)和小花捲瓣
栽培上分為溫帶型落葉種(春石斛)和熱帶型常綠種(秋石斛)。春石斛的花一般生於莖節間,花期約20天,多作為盆栽觀賞。而秋石斛的花一般著生於莖頂部,花期超過一個月,主要用於切花觀賞。假鱗莖可供葯用。繁殖用分株、莖段扦插或無菌播種。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用疏鬆、透氣的基質,如蕨根、苔蘚或樹皮塊盆栽。生長季節保持潮濕和半陰,適當施肥;冬季適當乾燥和較強的陽光。越冬溫度10℃以上。
常見品種
金釵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蝴蝶石斛和大量雜交優良種。
【形態特徵】
石斛為多年生落葉草本。莖叢生,直立,上部略呈回折狀,稍偏,黃綠色,具槽紋。葉近革質,短圓形。總狀花序,花大、白色,頂端淡紫色。落葉期開花。
【品 種】
1.常見栽培品種有
凱布1號(K.B.No.1),花白色。
大熊貓1號(BigPandaNo.1),花紅色。
粉色鑽石(PinkThamond),花粉紅色。
王朝(Dynasty),花粉紅色。
泰國白(ThailandWhite),花白色。
薩賓(Sabin),花粉紅色。
索尼亞(Sonia),花紅色。
白塔(WhiteTower),花白色。
蓬皮杜夫人(MadamePompudoaur),花紫紅色。
凱薩(Ceasai),花復色。
最近,荷蘭又推出石斛新品種奇約尼星團(StarstChiyoni),花黃色,多莖型,早春開花。
2.常見同屬觀賞種有
密花石斛(D.densiflorum),花金黃色,唇瓣橙黃色。
白花石斛(D.nobilecv.Albiflorum),花白色,唇瓣中心深褐色。華麗石斛(D.superbum),花淡紫紅色,唇瓣紫紅色。
偏向石斛(D.secunm),花淡紫紅色,唇瓣橙黃色。
聚傘石斛(D.thyrsiflorum),花白色,唇瓣金黃色。
蝴蝶石斛(D.pHalaenopsis),花玫瑰紅色。
【生態習性】
常附生於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樹幹上或岩石上。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18~30℃,生長期以16~21℃更為合適,休眠期16~18℃,晚間溫度為10~13℃,溫差保持在10~15℃最佳。白天溫度超過30℃對石斛生長影響不大,冬季溫度不低於10℃。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凍。
石斛忌乾燥、怕積水,特別在新芽開始萌發至新根形成時需充足水分。但過於潮濕,如遇低溫,很容易引起腐爛。天晴乾熱時,除澆水外,要往地面多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常綠石斛類在冬季可保持充足水分,但落葉類石斛可適當乾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石斛野生林中,但栽培上還是比較喜光,夏秋以遮光50%、冬春以遮光30%為宜。光照過強莖部會膨大、呈黃色,葉片黃綠色。但日照充足,秋季開花好,開花數量多。
土壤宜用排水好、透氣的碎蕨根、水苔、木炭屑、碎瓦片、珍珠岩等,以碎蕨根和水苔為主。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和組培繁殖。
①分株繁殖
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將生長密集的母株,從盆內托出,少傷根葉,把蘭苗輕輕掰開,選用3~4株栽15厘米盆,有利於成型和開花。
②扦插繁殖
選擇未開花而生長充實的假鱗莖、從根際剪下,再切成每2~3節一段,直接插入泥炭苔蘚中或用水苔包紮插條基部,保持濕潤,室溫在18~22℃,插後30~40天可生根。待根長3~5厘米盆栽。
③組培繁殖
常以莖尖、葉尖為外植體,在附加2,4-D0.15~0.5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其分化率可達1:10左右。分化的幼芽轉至含有活性炭。椰乳的MS培養基中(附加2,4--D和6-苄氨基腺嘌呤各0.1毫克/升),即能正常生長,形成無根幼苗,將幼苗轉入含有吲哚丁酸0.2~0 .4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中,能夠誘導生根,形成具有根、莖、葉的完整小植株。
【栽培管理】
盆栽石斛需用泥炭苔蘚、蕨根、樹皮塊和木炭等輕型、排水好、透氣的基質。同時,盆底多墊瓦片或碎磚屑,以利於根系發育。栽培場所必須光照充足,對石斛生長、開花更加有利。春、夏季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使假球莖生長加快。9月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使假球莖逐趨成熟,能促進開花。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秋季施肥減少,到假球莖成熟期和冬季休眠期,則完全停止施肥。栽培2~3年以上的石斛,植株擁擠,根系滿盆,盆栽材料已腐爛,應及時更換。無論常綠類或是落葉類石斛,均在花後換盆。換盆時要少傷根部,否則遇低溫葉片會黃化脫落。
【病蟲害防治】
常有黑斑病、病毒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
石斛花姿優美,色彩新艷,盆栽擺放陽台、窗檯或吊盆懸掛客室、書房,凌空潑灑,別具一格。在歐美常用石斛花朵製作胸花,配上絲石竹和天冬草,真有歡迎光臨之意。至今,廣泛用於大型宴會,開幕式剪綵典禮,享受貴賓待遇。在許多國家把石斛作為每年6月19日的父親節之花。
【葯 用】
名稱:石斛
類別:補益葯
拼音:SHI HU
拉丁:Herba Dendrobii
別名:林蘭、禁生、杜蘭、金釵花、千年潤、黃草、吊蘭花
葯用部位:莖
葯材性狀:鮮石斛: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長約30cm,直徑0.4~1.2cm。表面黃綠色,光滑或有縱紋,節明顯,色較深,節上有膜質葉鞘。肉質,多汁,易折斷。氣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環草石斛:呈細長圓柱形,常彎曲或盤繞成團,長15~35cm,直徑0.1~0.3cm,節間長1~2cm。表面金黃色,有光澤,具細縱紋。質柔韌而實,斷面較乎坦。無臭,味淡。
栽培要點:
產地:四川、貴州、雲南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採收。鮮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採收後,除去雜質,用開水略燙或烘軟,再邊搓邊烘曬,至葉鞘搓凈,乾燥。鐵皮石斛剪去部分須根後,邊炒邊扭成螺旋形或彈簧狀,烘乾,習稱「耳環石斛」。
地道沿革:性味歸經:微寒;甘;歸胃、腎經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干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加倍),宜久煎;或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熱病早期陰未傷者,濕溫病未化燥者,脾胃虛寒者(指胃酸分泌過少者),均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