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對人的心理
1. 植物有情緒嗎
"在1966年2月2日前,我從來都沒想過會涉足生物感應領域的研究..."
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美國測謊專家。年少即熱衷於催眠,二次大戰後為美國中情局(CIA)延攬,從事催眠相關活動;1966年巴克斯特偶然發現了植物的特殊感應能力。這個發現改變了他的一生,讓他投入了全新的研究領域——生物的全域性通訊(Biocommunication)。
巴克斯特和他的試驗 視頻下載 (5.1M 強烈推薦)
新加坡育出可與人交流植物
新加坡理工學院的學生3月7日表示,他們已經對一棵植物進行了基因方面的改造,培育出了一種可以與主人進行交流的植物。當植物感覺「口渴」時,就會通過發光的方式將這一信息傳達給主人。
據路透社3月7日報道,具體做法是將一種從水母體內提取的可令物體發出綠色熒光基因轉移到該植物內。這樣植物在缺水「口渴」時會立即變得「閃閃發光」,可以運用這些學生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學生共同研製的一種光學感應裝置觀測植物是否發光。
「我的植物是有感情的!」
在有關生命的研究領域里非常著名的科學家巴克斯特在過去的60多年裡,一直在從事生物感應能力的觀測和實驗,他已經涉及到當代意識研究領域里的一些真空地帶。
在1959年,巴赫斯特在紐約設立了專門的實驗室,進行測謊儀的專門培訓和實驗,並成立了當時的全美第一所教授使用測謊儀的學校。
測謊儀是根據人皮膚中的電阻變化而繪出的圖線,來表達人的情緒變化狀態。測謊儀的1/3部份是膚電反應器,用圖線來反應人的情緒變化等。
1966年2月2日早晨7點左右,巴赫斯特在他的紐約實驗室里,在給牛舌蘭澆水的時候,發現了它類似人的情緒反應,進而對植物原始感應進行了歷史性的實驗觀測。
他回憶說,我在給植物澆水,是一盆牛舌蘭花。我想利用測謊設備測量它的電阻變化,還能測量出它的膚電感應。因為當水份到達葉尖時,夾在電極中間的葉子的導電性能會增強,我想我將看到畫出的曲線會呈現向上的趨勢。可是出乎意料,在澆水後,曲線的趨勢卻呈現著不斷向下,我把指標移到了上端,曲線連續向下滑。
我得到了一幅標準的呈現向下的膚電圖。如果是膚電反應,我們會解釋這段曲線代表著情緒波動,這段曲線代表著情緒恢復。整個這個圖曲線形狀,顯示了牛舌蘭花和人相同的情緒反應,我當時真是吃了一驚。
隨後我又做了另外的試驗,得到了一個高質量的觀察。他說,當時我不知道怎樣能使那顆植物感到害怕,我不能和植物講話,沒辦法和植物講話。
我的頭腦里突然閃出一念:我知道怎麽做,我要用火燒它的葉子。當時電極聯著一片葉子。當時我只是動了一念,我要燒掉那片葉子。這一念頭剛一出來,指標立即做出了劇烈的反應,一下子擺到了圖表的頂端,顯示了連續性的激烈波動,就彷彿用火柴真正在燒它的葉子,顯示出植物極度的恐懼。
巴克斯特說:在那一瞬間,我沒有碰那個植物,我離它大約15英尺,離儀器大約5英尺的距離,唯一的舉動就是我的大腦里閃出一念:我要用火燒它的葉子,只是想像,因為我不吸煙,沒有火柴,只是一種意向。當這個想法一產生,儀器指標一下子滑劃到頂端,我相信,它當時知道了我在想什麽。
我差點兒在早晨八點鍾跑到外面的大街上--紐約的時代廣場大喊:「我的植物是有感情的!」。
這次觀測對我,一個在科學領域里涉足很久的人震動很大,對我後天教育是很大的挑戰。
生物的這種原始超感功能,遠遠早於任何後天形成的能力。有些人認為人類曾一度有過這種本能,可人類現在通過這種本能的現象反過來在研究它。不管是否有人承認它,植物是具有一種心理特徵的感應能力,是能與人類進行某種雙向性的生物交流的。
今年已81歲的巴赫斯特現住在美國加州SAN DIEGO。那顆具有歷史意義的植物,現在在SAN DEIGO的實驗室里已長得觸及天棚那麽高。天花板已拿掉了幾塊。巴赫斯特說:每次拿掉一片天花板,它都要長高一英尺左右,即使他們出遠門,不在辦公室里,因為它的生長好象不受人的限制
2. 綠色植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地滋潤草木茂興隆吉慶」。這是《三元總錄》書中原句。是我國古代風水師們用來判斷一所住宅、一個村莊、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是否興旺發達的標准之一。
七十年代末,我剛剛接觸風水學,在《三元總錄》一書上看到「地滋潤草木茂興隆吉慶」。當時我似信非信,(在當時是封建迷信)。認為單憑土質的好壞、樹木的多少及其生長狀況就能判斷一個家庭的興衰,這太玄乎、太唯心了。於是,我帶著疑問,開始觀察附近各家住宅周圍樹木的生長情況,結果發現,凡是住宅周圍及庭院內有花草樹木,且生長旺盛,布局又合理的住宅(註:合理是指符合古人建宅的標准,即該有樹的位置栽上樹才好,不該有樹的位置若有樹反而不美),大都家庭經濟條件好,身體健康,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都體健聰明。這其中還有一些家庭成員是基層幹部。但其中有一家,則與上述不同,主房同樣是座北朝南,灶在東邊,大門朝南,(註:我國平原住宅大多都是座北朝南)。我去過這家,一進入這家院內,見不著陽光(樹木密度過大),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我心裡想,這家住宅周圍和院內的樹木生長的這么茂盛,應該是最好的住宅呀!?可是,恰恰相反,這家常年官訟連綿,口舌是非不斷,不是內仗,就是外戰。雖沒大病,小病不斷。女兒離婚,兒子失學。(註:官訟口舌主要有桃色事件引起)。
遇到這種情況,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就到處走訪拜師,在周圍幾十里,甚至百多里范圍內,只要聽說那裡有好先生,我就擠時間去拜訪,轉眼間,兩年過去了,我走訪了二十多位老先生,還是一無所獲。他們中間大多數說:可能是祖墳不好;有的說是命不好(即八字);還有人說住宅其它方位有凶等各種說法都有,真是眾說紛紜,五花八門,使你無所適從。
一九八一年春,一位同學的父親給我介紹:內鄉縣有位劉老先生看風水看得很好。我就騎自行車行程百餘里,去拜訪劉老先生。一見劉老,我心裡想:這位長者非等閑之輩,他身材高大魁梧,兩眼炯炯有神,額高廣而飽滿,聲響如洪鍾,雙耳垂肩,鼻高大而挺直,但雙顴略低,地頜不太豐滿,標准「甲」字相。我脫口而出,你老四十歲前運氣很好,不是首領,也是參某或什麼官兒,老人沒有回答,但很親切地讓我坐下,這時,劉老詢問我:「你來有何事」?我說明了來意,只見他老人家哈哈大笑「神奇!神奇」!我問他神奇什麼,他笑著說:「高興呀!……」晚飯時,劉老盛情地招待了我。飯後,將近午夜十一點了,劉老讓我早點休息,有話明天再說。
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心想:這老人真怪,一見面,我說他當過官,他不作正面回答,要是追問得緊,他只輕描淡寫地說:「要飯出身」。不,如果我說錯了,他為何對我這么地親近,這么地盛情。再者,他說「神奇!神奇」,神奇什麼?他又高興什麼?這種種疑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我興奮、激動,我難以入睡,翻來覆去思考著、思考著……
翌日,我和劉老整整地談了一天,劉老從周易八卦談起,上談天文,下談地理。結合陰陽二宅、四柱八字、中醫理論等等,劉老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通。當我提出院內樹木很密,且長勢非常旺盛,這樣的住宅為何不吉?他老人家只說了句「物極必反」。當時我不解其義,繼續追問:為什麼?老人家接著說:「一陰一陽為之道么!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純陰不生,純陽不長。這就是易經之道,也就是天道、人道、地道、自然之道。如果院內樹木過密,不能得到陽光的照射,導致陰氣過剩,從而使陰陽失調,這樣的人家,易招致陰人官訟口舌」(陰人:這里指女人)。劉老講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說:「真是名不虛傳,你老人家真偉大!學問一定很高」。「我沒什麼學問,只是好看書,尤其《周易》這本書,我一生都在研究她。利用她。比如說:昨天早晨,我剛開大門,兩只喜鵲在門前的樹上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於是我算了一卦,卦在本子上記著,」說著他將本子拿給我看:
辛酉年、辰月、辛酉日、問喜鵲叫何事 搖得坤之謙卦
` `世 ` `
` ` ` ` 世
` ` ` `
× 應 `
` ` ` ` 應
` ` ` `
斷曰:今天有同道來訪,西南方,二十五歲內,中等身材,排行老末」(那年我二十四,身高一米七,兄弟排行老小)。(註:老人家是按卦象、爻辭斷的)
「噢」!我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了老人家昨天說 「神奇」的含義。接著老人家給我講了他的身世。
原來是這樣,劉老解放前軍校畢業,後在國民黨部隊當過營長、團參謀長等要職,當時,他看到國民黨腐敗無能,一九四六年內戰全面爆發,他不忍心看到國人自己互相殘殺,毅然脫去軍裝,穿上破爛不堪的衣服,行乞要飯渡過三年時光。新中國成立後,定居於河南內鄉,(據他說原藉湖北)。
最後,劉老語重心長地說:「《周易》一書,博大精深,無所不包,無所不藏,他不但是占卜的書,也是我國古人哲學思想的精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能測人世間的一切吉凶禍福。更重要地是:《周易》是我們做人的行為首冊。三百八十四爻(爻辭),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准則。你年輕有為,要繼續學習,刻苦鑽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將來一定有用武之地」。臨分手時,老人告訴我:「你今後還有進校學習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回來後在老人的啟發下,我將其他書藉全部放下,專攻老人送給我的《周易》一書,當時沒有新書,且又不是文學作品,枯燥無味,都是繁體字,沒有標點。我就逐字逐句地慢慢研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讀不懂的句子,就請教當地老先生,就這樣我很快地掌握了《周易》的基本原理。我初步地認識到:《周易》是一部即符合自然規律又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更符合人體生命運動規律的書。但是,「地滋潤草木茂興隆吉慶」。應用在地理上,作為判斷一個家庭興衰的標准之一,非常之靈驗,只能用《周易》的陰陽學說來解釋。從科學上還是無法解釋,使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九八五年我進入農專學習,正好學了植物學、氣象學、遺傳學、土壤學、政治經濟學等學科。我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結合古人的風水學,我豁然開朗,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陰陽風水學是科學,不是迷信。並以此為題材於八七年寫了兩篇論文,當時因種種原因,未能發表。後來我認識了一位報社主任,他看了文章後說:「論述得很好,通俗易懂,論據充足。可惜我們不能發表,因為政策不允許。」就這樣,我盛怒之下,將其化為灰燼。
我們先來看看綠色植物生長發育的主要特性:
1、吸收地下的水分和養分;
2、吸收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碳氣體;、
3、放出對人體有益的氧氣;
4、光合作用;
5、蒸騰作用(從葉面毛細孔蒸發出的水分)。
綠色植物,不但能美化環境,改變自然環境條件,更重要地是:在其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對人體(動物)有害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綠色植物從葉面放出的氧氣可供人類和動物生存的需求;從根部吸收的水分,通過莖桿輸送到葉片中,除了供植物本身的生長發育需求外,一部分水分通過葉片的毛細孔變成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去(蒸騰作用)。溫度越高,蒸發力越強。從而改變了空氣中的溫、濕度條件,降低了空氣中的溫度,增加了空氣中的濕度,凈化了空氣。在炎熱的盛夏,使本來乾燥的空氣,變得濕潤、清新、涼爽。這樣就為人和動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生存條件。有利於人(動物)的身心健康,使人的頭腦清晰,情緒穩定,從而使人少生疾病或不生疾病。當然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更為有利。可見,綠色植物和水在陰、陽宅上是同功同用。更重要地是:人和動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又被植物吸收利用。由此可知,庭院內以及周圍的花草樹木對我們每個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心理狀況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人的身體和心理,心性,是關繫到人一生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也可說是內因)。毛澤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周易》的哲學思想,始終貫穿著陰陽平衡、陰陽共存,相互制約、相互依賴之思想,即對立統一思想。這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孤立只是暫時的。就人而言:一個家庭(即太極),男、女結為夫妻(兩儀既陰、陽)象徵著夫妻相互共存,相互依賴,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你追我趕,共同發展。夫妻生孩子(即四象)……。我們再來看一下人與樹木(植物)之間的關系:人栽種樹木,栽種——管理(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等)——成材。這是樹木(植物)依賴人類而生存,反過來,樹木(植物)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所放出的氧氣可供人類生存之需求。再者,人類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又供給樹木(植物)吸收利用。樹木長大成材後,可根據人類不同的需求,如造紙、建房,製作傢具,支援國家建設等等。這正是人和樹木(植物)相互依賴、相互共存、相互利用的辯證關系。可見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植樹造林,是何等地重要呀!
那麼,為何庭院內樹木過密反而不好(凶)?因為影響人類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氧氣、水分、光照、溫度、濕度,營養物質等。樹木密度過大,陽光不能照射到庭院內,使室內暗淡無光,院內的濕度過大,空氣流通性差,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導致室內經常陰暗潮濕,久住在這樣環境下的人,神志不清,認識模糊,情緒低下,不思進取。由此導致容易說錯話,辦錯事。故而使大人官訟口舌連綿,小孩失學,嚴重者易生病吃葯。古人則認為是陰陽失調,陰盛陽衰。陰陽不能相互制約,相互協調,而導致凶災。這正是「純陰不生,純陽不長」。
從我國的中醫學來看,導致人生病的因素是:1、內因——正氣不足;2、外因——邪氣侵襲。其中邪氣包括七情、六淫、飲食勞倦、外傷等等。
而六淫致病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註:淫是太過的意思。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在中醫學上正常的季節春夏秋冬風、寒、暑、濕、燥、火的變化謂之六氣;異常的變化則謂之六淫。):
季節氣候和居住環境。
「濕為陰邪,其性重濁,易於阻遏陽氣,使清陽不升,營衛不和,故多見頭痛如裹,身體沉重,四肢倦怠。」久住在陰暗潮濕的室內,導致濕邪流滯經絡關節,則使陽氣不能輸布,而見麻木不仁,關節酸痛重著。「因濕性粘膩,故濕邪為病,常常阻滯氣機,致使氣機的升降失常」。多見於胸腕痞悶,不思飲食,情緒不振,惡心嘔吐等等。由於濕氣粘滯難去,其致病往往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濕邪侵襲人體,最易損傷人的陽氣。尤以脾病最為明顯……。」可見居住環境對人類的生存的重要性。
「亢龍有悔」。這句話是乾卦上九爻爻辭,從這句話來分析,古人的觀點非常明確,這就是說:凡事都得有個度,比喻一切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意味著就要向另外一個方面轉化。這正是「物極必反」的真實寫照!
綜上所述,「地滋潤草木茂興隆吉慶」。是科學,是符合自然規律,是自然科學。只要我們認識了自然,抓住了自然規律,就一目瞭然。可見風水學即不是玄學,更不是迷信、偽科學。正是我們的祖先抓住了這一自然規律,經過歷代先哲們認識與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從而演繹出了以陰(- -)陽(一)為符號龐大的《周易》象數理論體系,「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故我認為風水學是自然科學,自然辯證法哲學。
3. 植物也有心理活動嗎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植物根部缺水時,葉子的光合作用就停止了。這時,如果在根部澆水,一般來說要隔好幾分鍾才能傳遞到葉子上。可是,在澆水的同時,光合作用馬上就恢復了。後來,又經過多次實驗證明,植物機體中有一種類似動物神經的系統,遍及全身,在各個部分之間傳遞消息。在植物的這種調節系統中,人們已經分離出了一種原質,這是任何神經系統都具備的。
198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植物生理學家曼多利經過4年研究以後發現,有些植物有一個纖維光學系統,在自己體內的組織中上下傳遞光,所用的方式像電話公司用來傳遞它的許多電話呼叫的那種方式。曼多利在完全不透光的蜂房式的小屋裡,依靠自己的觸覺將燕麥、綠豆和玉米的切片組織安放在單獨的容器里。接著她用一束氦——氖激光照射植物切片組織切開的一頭,或者照射未切開的一邊。隨後就用一排感光設備在被切開的一頭測量所傳遞的光。這束光可以沿植物莖,甚至繞彎把原來光型的真空映像傳遞2.5厘米以上。她發現,植物組織傳遞光的能力大約相當於玻璃纖維的10%。她在另一些實驗中發現,植物莖的遮光的一面傳遞光比亮的一面傳遞的要多。由於光加速植物的生長,人們認為,植物的這個獨特傳輸光的能力就是大多數植物的莖、柄在生長過程中往往向太陽的原因。
美國加利福尼亞國際商業公司的化學博士麥克•弗格在實驗中發現,植物被撕下一片葉子後,產生了明顯的反應,特別是植物能對他行為的動機和想法作出反應時,他入了迷。他認為,植物也存在一種可測的心理活動,植物會思考,也會記錄人的各種感情。
蘇聯心理學家維克多•普什金的研究更進了一步。他通過實驗發現植物確是有心理活動的。他先是用催眠術控制一個人的感情,用腦電儀與植物相連,然後對試驗者說一些愉快的事或懊惱的事,使他高興或悲傷。腦電儀上的圖像表明,植物同試驗者產生了類似的反應。
蘇聯科學家還發現,植物能夠預感到一些事情,例如,在暴風雨到來前,植物的莖和葉子都會出現一些異常的活動。人們准備進一步研究如何利用植物采預報天氣。
4. 植物花草為什麼能使人心情愉悅
植物開出的各種顏色的鮮花,是緩解人們緊張心理的良葯,尤其是象徵生機勃勃的綠色植物,對緩解焦慮心情、穩定煩躁情緒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進入大片的綠色草地,或者開闊的蔥郁樹林之內,就會感到心情舒暢。植物之所以能使人心曠神怡,是因為它們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釋放出大量氧氣,而氧氣充足的環境對人體的新陳代謝都是有幫助的。除此以外,植物王國中還有不少香料植物,它們釋放出的芳香物質,能使人提神醒腦,精神倍增。
5. 養花對人有什麼好處!
枝艷麗芳香的月季花擺在窗前,頓時給人以生意盎然和美的感受;一叢蒼郁蔥蘢的文竹放在案頭,立即呈現一派清雅文靜的氣氛;一盆芳香濃郁的蘭花擺在室內,芬芳四溢,令人心曠神怡;一樹密枝接掛的金柑,碩果累累於小巧中見到豐碩。
花,賞心悅目優美動人;花,歷來為人們視為吉祥、幸福、繁榮、團結和友誼的象徵。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賞花、養花的高雅風尚,在長期養花實踐中,不僅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而且有許多馳名中外的園藝巨著。
養花能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使人輕松愉快,消除疲勞,增進身心健康,還能鍛煉意志和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工餘暇時養花,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一個城市不能沒有樹木花草,或缺少樹木花草,它就會缺少鳥語花香的境界,缺少春、夏、秋、冬四時季相的變化,也就缺乏生意。隨著建設的發展,城市工廠林立,高層住房逐年增多,而目前我國城市綠化建設還較低水平,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只有2.46平方米,與國外城市相比差距甚大,如巴黎每人平均為24平方米,華盛頓每人平均為45平方米。城市綠化,除了擴大園林綠地建設外,搞好陽台綠化與養花,也是城市綠化美化不可缺少的內容,並具有重要意義。養花能凈化空氣,如龍柏、夾竹桃、鳳尾竹等不僅美觀,還能吸毒滯塵,減弱雜訊,防止污染,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如利用唐菖蒲監測氟化物,空氣中有十億分之一有害氣體時,這種植物就會出現葉子乾枯。天竺葵和夾竹桃能吸收二氧化硫。許多花草樹木甚至能分泌殺菌素,可殺死白喉、肺結核、傷寒、痢疾的病菌。養花還可以增加經濟收入,如茉莉、玫瑰、白蘭、代代、珠蘭等香花可熏茶。蘭花、梔子、月季、牡丹、杜鵑花等可提取香精。桂花可制點心、蜜餞。玫瑰可制玫瑰酒、玫瑰露等。
花卉中許多是珍貴的中草葯,如牡丹的根皮,是治高血壓症、散瘀血、除煩熱的名貴葯材。菊花是泡茶佳品,可消暑、降熱、驅風、明目等。月季花可活血、消腫、治婦女病等。蟹爪蓮和仙人掌可外敷,治療腫毒等。養花還可以換取外匯、積累資金,我國素有"世界花園"和"世界園林之母"之稱,花卉資源豐富,潛力很大。目前我國花卉、盆景、香料、香精等已有逐漸進入國際市場。
6. 植物也有情緒嗎
人有感情,很多動物有感情,植物是不是也有感情呢?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植物也有著豐富的感情,並且同人類一樣,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感情的影響。但是植物既不會發聲,也不會活動,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植物的喜怒哀樂的呢?
有位名叫巴克斯特的情報專家,在給庭院的花草澆水的時候,他腦子里突然出現了一個古怪的念頭,可能是經常與間諜、情報打交道的緣故,他竟異想天開地把測謊儀器的電極綁到一株天南星植物的葉片上,想測試一下水從根部到葉子上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結果,他驚奇地發現,當水從根部徐徐上升時,測謊儀上顯示出的曲線圖形,居然和人在激動時測到的曲線圖形很相似。
難道植物也有情緒?如果真的有,那麼它又是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呢?盡管這好像是個異想天開的問題,但是巴克斯特卻暗暗下決心,通過認真地研究來尋求答案。
巴克斯特做的第一步,就是改裝了一台記錄測量儀,並把它和植物相互連接起來。接著,他想用火去燒葉子。就在他剛剛劃著火柴的一瞬間,記錄儀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燃燒的火柴還沒有接觸到植物,記錄儀的指針已經劇烈地擺動,甚至超出了記錄紙的邊緣。顯然,這說明植物已產生了強烈的恐懼心理。後來,他又重復多次類似的實驗,僅僅用火柴去恐嚇植物,但是並不真正燒到葉子。結果很有趣,植物好像已漸漸感到,這僅僅是威脅,並不會受到傷害。於是,再用同樣的方法就不會使植物感到恐懼了,記錄儀上反映出的曲線變得越來越平穩。
到後來巴克斯特又設計了另一個實驗。他把幾只活海蝦丟入沸騰的開水當中,這時,植物馬上陷入到極度的刺激之中。試驗多次,每次都有同樣的反應。
實驗結果變得越來越不可思議,巴克斯特也越來越感到興奮。他甚至懷疑實驗是不是正確嚴謹。為了排除任何可能的人為干擾,保證實驗絕對真實,他用一種新設計的儀器,不按事先規定的時間,自動把海蝦投入沸水中,並且用精確到1/10秒的記錄儀記下結果。巴克斯特在3間房子里各放一株植物,讓它們與儀器的電極相連,然後鎖上門,不許任何人進入。第二天,他去看試驗結果,發現每當海蝦被投入沸水後的6~7秒鍾後,植物的活動曲線便急劇上升。根據這些,巴克斯特指出,海蝦死亡引起了植物的劇烈曲線反應,這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幾乎能肯定,植物之間能夠交流,而且,植物與動物之間也能發生某種交流。巴克斯特的發現引起了植物學界的巨大反響。但是有很多人認為這難以令人理解,甚至認為這種研究簡直有點荒誕可笑。其中有個堅定的反對者麥克博士,他為了尋找反駁與批評的可靠證據,也做了很多實驗。有趣的是,他在得到實驗結果之後,態度一下子來了個大轉變,由懷疑變成了支持。這是因為他在實驗中發現,當植物被撕下一片葉子或受傷時,會產生明顯的反應。於是,麥克大膽地提出,植物具備心理活動,也就是說,植物會思考,也會體察人的各種感情。人們對植物情感的研究興趣更趨濃厚了。科學家們開始探索「喜怒哀樂」對植物究竟有多少影響。
前蘇聯科學家維克多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先用催眠術控制一個人的感情,並且在附近放上一盆植物,然後用一個腦電儀,把人的手與植物葉子連接起來。當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後,維克多開始說話,說一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事,讓接受試驗的人感到高興或悲傷。這時,有趣的現象出現了。植物和人不但在腦電儀上產生了類似的圖像反應,更使人驚奇的是,當試驗者高興的時候,植物便豎起葉子,舞動花瓣。當維克多在描述冬天寒冷,使試驗者渾身發抖時,植物的葉片也會瑟瑟發抖。如果試驗者感情變化為悲傷,植物也出現相應的變化,渾身的葉片會沮喪地垂下「頭」。
為了可以更徹底地了解植物如何表達「感情」的奧秘,英國科學家羅德與日本中部電力技術研究所的岩尾憲三,特意製造出一種別具一格的儀器——植物活性翻譯機。這種儀器很奇妙,只要連接上放大器與合成器,就可以直接聽到植物的聲音。
研究人員根據對大量錄音記錄的分析發現,植物似乎有豐富的感覺,而且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比如有的植物的聲音會隨著房間中光線明暗的變化而變化,當它們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強光照射時,能發出類似驚訝的聲音。有的植物遇到變天、刮風或者缺水時,會發出低沉、可怕和混亂的聲音,彷彿表明它們正在忍受某種痛苦。在平時,有的植物發出的聲音好像口笛在悲鳴,有些卻似病人臨終前發出的喘息聲。還有一些原來叫聲很難聽的植物,當受到溫暖適宜的陽光照射或者被澆過水之後,聲音會變得較為動聽。
天南星科植物
7. 植物能感知人的情緒
植物能在生命漫長的過化過程中不斷適應新的環境,發展到今日的繁復多樣,甚至廣布至人類都難以涉足的地方。它們知道什麼時候的風對後代的傳播有利,知道怎樣與身邊的動物鄰居們和諧共處,能夠在恰逢時機的一剎那用不到一秒的時間使種子生根發芽……這一切,難道真是一群沒有任何智慧情感的「生命」做得到的嗎的確,現在植物這許多反應的機理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這已足以引發我們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深思了。我們只是大自然小小的一部分,我們不能與植物有直觀的交流,但並不代表植物就不會洞察人類的心理,這些自然界的生產者們身上的未解之謎,可能比我們曾經預想的還要多
8. 植物和人的心理有什麼關系
生物學是研究各種動物植物構造和習性的,心理學是專門研究人的思想的
9. 植物是否有心理活動
根據有關研究,植物是有心理活動的。
和很多學科一樣,植物心理學也有一段長長的過去和一段短暫的歷史。長長的過去可一直追溯到「神農嘗百草」時代,而短暫的歷史則起源於達爾文1870年發表的著作《人類、動物和植物的情感表達》。在該書的最後一章,他寫道:「作為擁有遠比人類和動物更長生命歷史的生物,很難想像植物不會發展出進化的最高形式:情緒。」這是學術著作中第一次出現植物有情緒的提法。
該觀點發表後,引起巨大爭議。當時的素食主義者聯合到達爾文家周圍散步抗議,認為達爾文剝奪了他們最後的希望。因為如果他們堅持「吃沒有情緒的生物」的信條,而植物有情緒的話,他們將吃無可吃。一些激進的素食主義者甚至用彈弓打了達爾文家的玻璃。
當時進化論的激烈反對者,混入素食主義抗議隊伍的牛津大主教威柏弗斯(W. Wilberforce)最先覺察到了植物情緒論的意義:「同進化論一樣,植物情緒論的本質,是消除人作為上帝之子的特殊性。
如果說達爾文曾試圖通過進化論告訴我們人腦和猴頭沒什麼區別,這次他顯然走得更遠——他想通過植物情緒論告訴我們,人腦和猴頭菇也沒什麼區別。」
麻省的物理學教授巴克斯特(A. Baxter)。曾為FBI設計測謊儀的他,解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如果植物有情緒,會以何種形式表現,如何測量,他認為,植物的情緒體現在水分循環和內部電流的細微變化上。為此,他設計了一個類似測謊儀的裝置,能夠放大並記錄植物細微的電流變化。
他利用這個裝置觀察到的現象是讓人震驚的。他發現,一些敏感類植物,如豬籠草、茅膏菜和紫薇(癢癢樹)在被人類撫摸時,會產生一個幾乎和神經脈沖相同的神經電活動;當在一群植物中間把一個同類植物連根拔起、劈成兩半時,沒被殺死的植物體內普遍出現電流反應,彷彿是在哭泣;在摘掉一片葉子的瞬間,葉子上的電流脈沖會消失,過一會又慢慢恢復,然後再慢慢消失,永久不見。這很像動物死亡的過程。
關於植物有心理活動的實驗:
萊比錫大學醫學博士兼物理學教授古斯塔夫在1842年最先發現花的靈魂自花心升起,在花中飄盪。
1966年2月的一天上午,有個名叫巴克斯特 的情報專家,正在給庭院花草澆水,他腦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古怪的念頭,竟異想天開地把測謊儀器的電極綁到一株天南星的葉片上,想測試一下水從根部到葉子上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
他驚奇地發現,當水從根部徐徐上升時,測謊儀上顯示出的曲線圖形,居然與人在激動時測到的曲線圖形很相似。
以上內容參考:植物心理學和巴克斯特效應 - 網路
10. 種植物對人的好處
1、綠色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
據測定,667平方米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4千克。能夠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有臭椿、銀杏、大葉黃楊、月季、紫薇、忍冬、木槿、美人蕉等。
能吸收氟化氫氣體的植物有桑、刺槐、檜柏、懸鈴木、李、五葉地錦、柳、女貞、草莓等。抗氯氣的樹木有冬青、沙棗、紫杉、櫟樹。海州常山、日本女貞、香樟、銀杏、柳杉、日本黑松等亦可吸收有害氣體。
2、綠色植物能夠凈化空氣
據測定,檜柏的蒙塵量(單位體積吸塵的重量)為20克/平方米。樹木覆蓋的地面比裸露地面減少粉塵20%。每公頃杉林每年可吸附灰塵36噸左右。長期在森林中生活的人,很少患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
3、綠色植物能減弱雜訊
綠色植物不僅可以吸收、過濾放射性物質,而且還可消除生活中的雜訊。實驗證明,有樹木的地區雜訊比無樹木地區可減少10分貝以上。
70分貝雜訊通過40米寬的林帶,可降低15分貝。雪松、龍柏、檜柏等的樹冠能吸收音量的25%左右,同時能將雜訊量的75%左右反射或折射出去,將雜訊消除,使森林寂靜無聲。
(10)綠植對人的心理擴展閱讀:
綠色植物的作用
1、觀賞作用
綠色植物的作用有哪些?它有著很好的觀賞作用。如今,花市上的綠植形態萬千,色彩也是多種多樣。
除此以外,還會對它們做一些的特別的造型設計,通過對綠植進行藝術性的修整,從而達到外觀靚麗,給人帶來一種視覺的沖擊。因此許多業主都會在屋內放置一些美觀又青翠的綠植來起到裝飾和欣賞的作用。
2、環保作用
眾所周知,綠植具有一定的環保作用,它能夠吸收家中所含有的有害氣體,從而凈化家中空氣,對人體健康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許多業主都會在屋內放置一些綠植來吸收甲醛,凈化屋內空氣。
在新居剛裝修完的時候,想要讓屋內空氣變得清新,這時就可以擺放一些大型的綠色盆栽在室內,使其有效的吸走室內的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