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地柏盆景
㈠ 地柏盆景有哪些繁殖方法
地柏盆景的繁抄殖培育:地襲柏的繁殖可在3~4月剪取1年生的健壯枝條作插穗進行扦插,也可在生長季節進行壓條繁殖,都很容易成活。成活的小苗應先培養2~3年,等其長到一定的粗度和高度後再造型。此外,還可到市場上購買栽培數年的地柏苗木製作盆景,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有栽培數年的地柏苗木出售,甚至有些還經過簡單的造型,但這種造型是粗糙的,且千篇一律,藝術性不高,因此還要再重新造型,進行二度創作。有時園林部門進行綠地改造,會淘汰一些地柏老株,可選擇其中形態佳者製作盆景。對於購買的裸根地柏或其它來源的地柏老樁應先栽種在較大的瓦盆中,栽種前可在較粗枝幹、根系的傷口處塗抹紅黴素葯膏、燒傷膏等葯物,以避免細菌侵入,影響成活,等其活穩,長出新的根系後,再進行造型。
㈡ 爬地柏如何測土配方施肥
答:爬地柏為柏科圓柏屬,常綠針葉匍匐性灌木,別名鋪地柏、匍地柏、卧松。爬地柏枝條爬在地面沿水平方向伸展,不能直立向上生長,很大的植株高度也不會超過70厘米。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栽培比較普遍。
爬地柏原產於北半球的高山上,耐寒力極強,可忍耐零下20℃左右的低溫,在華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區均可露地越冬,在高溫下生長不良。要求充足的陽光,不怕日光暴曬,也比較耐陰,喜乾燥的氣候條件,在潮濕的環境下針葉發黃。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砂土、黏壤土和石灰質土壤上均能生長,較耐乾旱和瘠薄,在低窪的濕地上根系常常腐爛。
在華北北部和西北園林中地栽時,應栽在小型庭園的背風向陽處,否則會枯黃脫葉。最好栽在朝南的坡地上,以防雨季地面積水而爛根。在花卉栽培中主要是用來培育樹樁盆景,用腐葉培養土上盆,根據株棵的大小栽入圓盆或方形筒盆中。它們的針葉短小,顏色藍綠,相當古樸,並且生長快,容易栽培和養護,更為可貴的是能自然匍匐而伸出盆面,不用彎曲和蟠扎即可自然長成臨水式盆景,稍加牽引又可製成懸崖式盆景,還可用幼苗作成微型盆景。
盆栽時可2年翻盆換土1次,如果生長正常則不必換入大盆。養護時應掌握寧干勿濕的澆水原則,5~7月間共追肥3次,其他季節不必追肥,並應多見陽光;如果在室內陳設,應經常搬到院內或陽台上通風透光,盛夏季節不要在室內陳設,否則基部的針葉會大量脫落。冬季最好放在冷室越冬,以順應其冬季休眠的生長規律,不用見直射光,盆土應保持相對乾旱,如果冬季室溫過高,來年春暖後會大量脫葉。
㈢ 地柏盆景有哪些形態特徵
地柏盆景基本檔案:學名:Sabinaprocumbens;
別名:鋪地柏、爬地柏。
科屬:柏科、圓柏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日本,我國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廣泛栽培。
形態特徵:常綠小灌木。樹皮赤褐色,呈鱗片狀剝落。枝茂密柔軟,匍地而生。葉全為刺葉,三葉交叉輪生,葉面有兩條氣孔線,葉背藍綠色,葉基下延生長。球果球形,帶藍色。內含種子2~3粒。
生活特性:喜歡光照充足,通風好,濕度教大的地方,冬季耐寒性好,黃淮地區可露天越冬。
生長特點:陽性樹種,生長較慢。
㈣ 迎客松和地柏的區別
科屬不同:
迎客松,松科 松屬 黃山松。地柏別名鋪地柏,爬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小灌木。
外形不同:
迎客松高大茂盛,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乾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
地柏屬於常綠小灌木,枝葉生得茂盛而又十分柔軟,匍匐在地,葉片為刺葉,纖細而悠長,並呈輪生狀態,球果為藍色。地柏的觀賞性很強,造型千姿百態,可被製作成各類盆景。
圖片對比如下:
地柏
㈤ 鋪地柏盆景什麼時間栽培最好
2.3月份
㈥ 鋪地柏做盆景放家裡可以嗎
完全可以。
㈦ 爬地柏的景觀用途
岩石園、地被、 盆景。在園林中可配植於岩石園或草坪角隅,又為緩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各地亦經常盆栽觀賞。日本庭院中在水面上的傳統配植技法「流枝」,即用本種造成。有「銀枝」、「金枝」及「多枝」等栽培變種。
㈧ 地柏盆景怎麼養
一般在養地柏盆景的時候,用的花盆要深一些,而且土壤也要有肥力和良好的透水性。保留它的主根,適當的修剪掉一些小毛根、殘根、枯根等。栽種時將植株放在盆中,固定好位置埋上土就行。
別名鋪地柏,爬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小灌木。原產於日本和我國。地柏一般無直立主幹,葡伏生長,枝葉茂密,層次分明,葉小翠綠,四季常青,姿態雅緻,壽命較長,易於造型。地柏適應性強,喜陽光也能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微酸、微鹼性土壤巾均能生長。
㈨ 鋪地柏盆景放客廳好嗎
鋪地柏盆景放在客廳是比較好的,因柏木類的植物在人們的心中有龍的象徵,是吉祥的植物,把這類的植物盆景放在客廳是較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