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花盆景
Ⅰ 白露的節氣習俗是什麼
相較於「兩至」、「兩分」,白露節氣的地位並不很高,但其民俗活動卻是非常的豐富多彩。
1.白露茶一提起白露,愛喝茶的人都會想到飲「白露茶」。白露期間,茶樹經過夏季的炎熱,此時正是生長的最佳時期。白露茶既不如春茶那樣鮮嫩,經不起泡,也不如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特別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歡。再者,家中儲存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上市,因此到了白露前後,愛喝茶的人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2.祭禹王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也選在白露時節。禹王就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辦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與祭禹王同時進行的,還有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問,《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保留節目,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企盼和嚮往。
3.吃龍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俗語。民間的大意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滋補身體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等於吃一隻雞那麼補,聽起來感覺太神奇了,哪有那麼誇張,不過相信還是含一些道理的。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重功效,還能夠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顆大,味甜核小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最好不過的了。不管是否真正大補,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適應了這一傳統習俗。
4.吃番薯許多地方的人們認為白露期間應多食番薯,因為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就不會發生胃酸和胃脹,於是就有了在白露節吃番薯的習俗。
5.十樣白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慣。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在這天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吃後可滋補身體,祛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就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吻合。
6.白露米酒釀酒習俗在四川很多地方歷來就有。尤其是白露期間,差不多家家釀酒。這時釀出的酒溫中含熱,微帶甜味,稱為「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佳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
程酒,古為貢酒,盛名悠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謂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於山下,名日『程酒』,獻同也。」《九域志》亦雲:「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酒別。」程鄉就是今三都、蓼江一帶。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說法。白露米酒的釀制除取水、選定節氣很有講究外,方法也十分獨特。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制),然後人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人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人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
清光緒元年(1875年)纂修的《興寧縣志》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杳閑談,「任謂劉杳日: 『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日: 『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於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風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來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往城市。
該酒由糯米、高梁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20世紀30~40年代,南京城裡酒店裡還有零售的白露米酒,後來慢慢消失。
Ⅱ 白露節還可以用草籽種草么
「白露有雨連秋分」:白露節氣有下雨的話,說明後期雨水比較多,甚至導致秋分的時候也是陰雨綿綿。在農村,有白露宜晴不宜雨的說法,那是因為白露的時候正是水稻、花生等農作物要收割的時候,特別是水稻收割前需要太陽好晴天,這樣好收谷,也好曬谷,而花生因為雨水多出現發芽爛根,不好採收的。所以白露下雨不是很好的兆頭。並且秋分之後就是准備秋播了,秋播前也不能下大雨,大雨土壤太濕,不能耕種,氣溫太低,種子發芽慢。
「麥種豆種不出門」:這句話說的是秋收之後的小麥和豆的播種。小麥什麼時候播種呢?其實有很多種說法,比如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應」,也有的是「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還有一句說「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寒露種河灘」,這小麥種植具體時間還要看各地具體地形和氣候情況,反正就是在秋分,寒露節氣前後種就比較合適。而毛豆種植主要是在南方,南方在秋季也是可以種植毛豆的,毛豆種植最好在白露前後種植,當然連續下雨天種植毛豆不好,這樣很難發芽,可能還會爛種子。
Ⅲ 白露濕花是什麼意思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時。
雲畔風生爪,沙頭水浸眉。
樂哉弦管客,愁殺戰征兒。
因絕西園賞,臨風一詠詩。
Ⅳ 白露節氣嫁節桂花行嗎
不行,白露節氣不適合嫁接桂花。
7月份是嫁接桂花的最佳時間
流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期4~6月,果實成熟期9~10月。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中性、微酸性、微鹼性均可適應。用流蘇嫁接桂花,親和力強,生長良好。用流蘇樹樁培植的桂花盆景可以放在家裡。穗發芽時嫁接時間一般較好。
當然嫁接桂花早春也是比較好,當年就能確定成活與否,利於管理。秋天也可以對桂花進行嫁接,高手嫁接成活率比較高。
嫁接砧木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白蠟和流蘇(別名油公子、牛筋子)等作砧木。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處剪斷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壯枝條長10~12厘米,基部一側削成長2~3厘米的削麵,對側削成一個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側約1/3處縱切一刀,深約2~3厘米;將接穗插入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綁緊,然後埋土培養。
Ⅳ 白露有什麼花
桂花、大麗花、美人蕉、米蘭、茉莉、珊瑚豆、夾竹桃、葉子花。紫色金花菊、金花菊、玉簪、八寶景天、三七景天。菊花、桂花、月季、醉蝶花。這些花都是白露時節開放。因氣溫和光照不同,可能時間上會有一定的差異。
Ⅵ 雲南白露花別名叫什麼誰知道
白花羊蹄甲
Ⅶ 白露時節有什麼花 白露開什麼花
白露時節(每年9月7日或8日)開花的花有大麗花、美人蕉、米蘭、葉子花、紫色金花菊、金花菊、玉簪、八寶景天、三七景天、菊花、桂花、月季花、醉蝶花等。
1、大麗花
大麗花(Dahlia pinnataCav.),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地瓜花,菊科、大麗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莖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壯。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花期6月-12月,果期9月-10月。
2、美人蕉
美人蕉(學名:Canna indicaL.):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全株綠色無毛,被蠟質白粉。具塊狀根莖。地上枝叢生。單葉互生;具鞘狀的葉柄;葉片卵狀長圓形。總狀花序,花單生或對生;萼片3,綠白色,先端帶紅色;花冠大多紅色,外輪退化雄蕊2-3枚,鮮紅色;唇瓣披針形,彎曲;蒴果,長卵形,綠色,花、果期3-12月。
3、玉簪
玉簪(學名:Hosta plantaginea(Lam.) Aschers.),又名白萼、白鶴仙,是百合科,玉簪屬的多年生宿根植物。葉基生,成簇,卵狀心形、卵形或卵圓形。花葶高40-80cm,具幾朵至十幾朵花;花單生或2-3朵簇生,長10-13cm,白色,芳香。蒴果圓柱狀,有三棱。花果期8-10月。
4、月季花
月季花(學名:Rosa chinensisJacq.):被稱為花中皇後,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有三個自然變種,現代月季花型多樣,有單瓣和重瓣,還有高心卷邊等優美花型;多數品種有芳香。月季的品種繁多,世界上已有近萬種,中國也有千種以上。花期4-9月,果期6-11月。
5、醉蝶花
醉蝶花(學名:Cleome spinosaJacq.):一年生草本植物。花莖直立,株高40厘米-60厘米,有的品種可達1米, 其莖上長有粘汁細毛,會散發一股強烈的特殊氣味;葉片為掌狀復葉,小葉5枚-7枚,為矩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花由底部向上次第開放,花瓣披針形向外反卷,花苞紅色,花瓣呈玫瑰紅色或白色,雄蕊特長;蒴果圓柱形,種子淺褐色。花期在6月-9月。
Ⅷ 觀察日記白露植物
觀察,是寫好作文的重要途徑。因為自己觀察到的真實、具體、印象深刻,不會和別人雷同,寫出來的作文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比如寫關於棉花的作文,怎樣指導孩子進行觀察呢?
為了方便孩子觀察,可以採用即時觀察的方法,時間短,見效快。
現在臨近中秋,馬上進入白露時節,棉花是什麼樣子呢?利用早起的短暫時間,和孩子一起觀察觀察吧。
依據行走的路線,由遠及近,先進行整體觀察:整塊棉田,鬱郁蔥蔥,生機勃勃。
之後,走進棉田,進行局部的定點觀察:有的花萼剛剛長出,嫩黃色的花朵含苞欲放。
白紫紅色的花朵,迎著朝陽,在微涼的晨風中,含羞地半開著。
有的花朵已經開敗,將要凋謝。
棉株上結滿了大小不一的棉桃,幾個,十幾個,三、四十個的都有。
飽滿、光滑、鮮嫩、茁壯、嚮往成熟和吐絮的棉桃。
已經吐絮的棉桃,潔白無瑕,豐收在望。
採摘過的棉花,果殼還是清新的。沒有摘凈的棉絮,向行人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同一時段的棉花,為啥有的剛剛含苞,有的正在結桃,有的早就成熟了呢?
Ⅸ 白露山上夏天有什麼花
白露山上夏天有很多花啊,百日草比較有特色各種顏色都有,花海時候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