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歲蘭盆栽
1. 墨蘭盆栽的過程有哪些
墨蘭盆栽宜選陶盆,最好用口小、較深的蘭花盆,這樣有利於植株生長。盆底排水孔要比一般花盆為大,有2~3個底孔,花盆的大小與深淺依植株大小而定。在花盆底部墊上一層較厚的填充物,如用碎磚塊或碎盆片作盆底填充物,因其本身有許多細小的孔隙,能吸收水分;如果用專門燒制的圓形黏土顆粒作蘭花盆底的填充物,效果更好。一般需墊至盆深的1/5~1/4,再放入粗粒土及少量細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後栽植。用草炭土栽培,或草炭土與沙配製作栽培土,或北方闊葉林下的腐殖土,尤其是栗樹林下的腐葉土是十分理想的蘭花盆栽用土;或用30%腐殖土和70%沙壤土配製而成,不能用鹼性土和黏性土。配製盆土時加入有機肥,如腐熟的干牛糞,也可以在培養土中加入少量經過發酵的各種餅肥、馬蹄、牛羊角屑作基肥,或在春季將上述有機肥埋在盆邊的土中,但不可與根直接接觸。施鉀肥,有條件的用草木灰。有人將麥稈、蘆稈、雜木燒成灰放在蘭花盆土的上面,厚度3厘米,不放其他肥料。第2年把原有草木灰除去,再鋪放新的草木灰。每年如此,可使蘭葉色澤青綠,葉片厚而硬,植株粗壯,分櫱多,花多,花色純正,病害少。或施用草木灰浸出液1~2次,效果也很好。還可用無土栽培,各種無土栽培的基質幾乎都可以用來栽培墨蘭。可選用蛇木屑、水苔、腐葉土、木炭、龍眼樹皮、椰子殼等混合使用。培養土最好消毒,暴曬3~4天,或用蒸汽消毒。栽培時將根系散開一些。老葉靠邊、新葉放在中心。盡量不讓根系接觸盆壁,然後添入配製的營養土到花盆高的4/5處,填實,以中央稍高為好。栽培深度以齊蘆頭為度。最後用細嘴噴壺噴水,澆透為止。如在分株時傷口較重,應讓傷口癒合後再栽,或對傷口消毒,或栽後2天再澆水,以防病菌侵入導致腐爛死亡。放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在室內栽培的每15天轉換花盆方向1次,使墨蘭四面受光,植株均衡生長。
2. 報歲蘭的種植方法
盆栽基質常用腐熟的樹皮塊、泥炭土和腐葉土。澆水注意清潔,避免用自來水直接噴澆。盛夏每天澆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春季易罹病。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乾旱,冬季盆土不宜過濕。
3. 想買一墨蘭盆栽但不知道怎麼養哪位養花人士知道
【養護需知】
▲ 光照:冬季陽光質弱,春季陽光柔和,適宜蘭花生長,可接受全光照。自初夏至仲秋光照時間長,光質強,於蘭花生長不利,需要遮光蔽蔭。
▲ 溫度:適宜溫度為20℃—28℃,20℃以下生長緩慢,25℃以上生長迅速,達到30℃即被迫進入休眠狀態。
▲ 水分: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蘭花,須暴曬一天之後才能應用。澆水用噴壺,不要將水噴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澆水時間,夏秋兩季在日落前後,入夜前葉面乾燥為宜。冬春兩季,在日出前後澆水最好,還要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以利墨蘭生長。
▲ 土壤:適宜於疏鬆透氣,利水保肥,含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 栽培地點:要求通風好,具遮陰設施。家養墨蘭多在室內越冬,冬春無需採取加溫措施,即可安全度過嚴寒時期。如在庭院或陽台背風向處越冬,可用塑料薄膜建臨時溫棚。
【病蟲害防治】
▲ 蘭花主要病害有:黴菌病,又名白絹病。多發生在霉雨季節。起初在土面和葉的基部產生白色菌絲,致使假鱗莖腐爛。
▲ 防治方法:除去帶菌土壤,用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噴治。黑斑病,又名炭疽病。常發生於高溫多雨的夏季。初起葉上出現褐色斑點,並加大增多,變成黑點。多危害新芽,嚴重時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加強通風,降低濕度;用65%的代森鋅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防治。每半月1次,連續3次。在濕度較大並通風不良時,常發生介殼蟲危害。介殼蟲俗稱蘭虱,很難根除。可用20%氧化樂果乳油500—800倍液防治。
喜歡花卉盆栽的朋友可以訪問夏莊田園官方網站~
4. 「報歲蘭」通常什麼時候發芽如何養護
蘭花種類很多,喜歡養殖它的花友也是各有所愛。家庭養殖蘭花,墨蘭是比較省心的。新手養蘭,從養殖墨蘭開始,更能增加養殖信心。春天來了,大部分花友的墨蘭花期已經結束,開始進入又一季的生長旺季,此時的養護不可疏忽,做好春季四點重要養護,葉片墨綠長勢快,無花也美麗。
墨蘭花後要長新葉,此時需氮鉀肥較多。剛修剪換盆後不要急於給它施肥,緩半個月左右,再增施緩釋肥或速效復合肥顆粒。也可以每20天左右施一次花多多的水溶肥,肥效能均勻釋放,促進葉片生長。
5. 墨蘭如何澆水
墨蘭在冬季約5~7日澆水一次,盆土以偏干為好;因這時氣溫較低,植株細胞的含水量低些會更有利於墨蘭的越冬。春季開始澆水量應逐步增加;至初夏每日澆水一次,一直持續至秋季,再逐步減少。澆水時間,夏秋兩季在日落前後,入夜前葉面乾燥為宜。冬春兩季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還要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以利於墨蘭的生長。
墨蘭的養殖方法:
1、光照
墨蘭對光照的要求高一些,光照不足將導致植株纖細瘦小,抗病力弱外,還明顯影響墨蘭的生長。春季遮光20%~30%.夏季遮光40﹪~60﹪。9月下旬至12月花芽生長期可開始增加光照。秋季多見陽光有利於花芽形成與分化。溫室種植墨蘭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輔助光對開花極為有利。
2、溫度
墨蘭的生長適溫為25~28℃,休眠期適溫為白天12~15℃,夜間8~12℃。它不耐3℃以下的低溫,即使是僅有短暫性的2℃以下的低溫也會產生凍害。
4、肥料
墨蘭的栽培多選用飛土壤的基質,一般3~9月宜選用氮較多的肥料,如尿素。10月應施含磷,鉀較多的肥料,如磷酸二氫鉀。也可用墨蘭的專用肥。濃度一般以0.1%~0.3%為好。同時在開花後的4~5月和秋天的9~10月份應每月施加1~2次追肥。追肥的種類可以新漚熟的餅肥為主,骨粉.魚粉等均可加以選用。
5、蟲害
如果通風差、濕度大,墨蘭易發生黑斑病和黴菌病危害。黑斑病常危害新芽,嚴重時整株枯死,除加強通風、控制空氣濕度外,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黴菌病導致根莖腐爛,可用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主要有刺吸式口器介殼蟲和紅蜘蛛,若發現蟲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5)報歲蘭盆栽擴展閱讀:
墨蘭養殖方法的注意事項:
1、可以將墨蘭擺放在東向、南向、西向陽台上進行管理,其中以東向、西向陽台的栽培效果為較好,在南向陽台上應該避開日光過強之處。
2、如果墨蘭的根在生長的環境下缺氧閉氣,蘭菌就會死亡隨之也導致蘭株死亡,因此種蘭的泥土或植料不能板結。也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因為未腐熟的肥料在發酵時會將土壤,植料內的氧氣消耗掉,造成土壤植料內缺氧引致蘭菌及蘭根死亡。
3、墨蘭生長好壞全靠養護管理,栽培地點要求通風好,具遮陰設施。墨蘭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蘭花,須暴曬一天之後才能應用。
6. 盆栽蘭花養殖方法
《蘭花盆栽分株繁殖方法及管理》
繁殖,蘭花
蘭花是我國聞名的十大名貴花卉之一,其超凡脫俗、氣質高雅令中外名人志士和普通百姓所稱贊、所陶醉、所傾倒、所喜愛。如今,盆栽蘭花走進百姓家庭已漸成潮流。本文就蘭花分株繁殖技術作一介紹。[蘭花]
分株繁殖為無性繁殖,把成簇的叢蘭株,以兩代以上的連體為單位,分離另植的最為傳統的繁殖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活率高,增株快,開花較早,確保品質特性等優點。[蘭花]
一、分株繁殖的條件和時機
分株通常在種植管理後經過二三年生長,蘭株已經長滿全盆時進行;也有為提高發芽率,或快速增加繁育品種的數量,對具有4株以上的連體蘭簇進行分株;還有為防止芽變奇株的退化,對僅是一老一新連體子母簇株進行分株。[蘭花]
蘭花分株繁殖,一般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為保證成活率,常在氣溫為12℃~30℃之間進行。按其生理特徵,最佳時機是在花期結束時。因為此時蘭株的營養生長疲頓,不僅新芽沒有萌發,而且連芽的生長點也尚未膨大,分株不易造成誤傷。同時,花期已結束,一般不會再有花芽長出,也就不存在因分株而損害花芽問題。另外,通過分株,還可以促進營養生長的活躍,提高蘭株的復壯力和萌芽率。[蘭花]
二、分株繁殖的方法和程序
1、起苗:對於已長滿盆的盆蘭,脫盆時不可強行將其拔出,否則對蘭株損傷太大,或拔斷株葉,或斷根太多。因此,應毫不吝惜地將蘭盆敲破,取出蘭苗。然後抖掉根團中的基質,進行分簇。如果基質板結或粘膩,就只能用水沖散後再分簇。如果尚未長滿盆的盆蘭,可用手指扒除盆面基質,用力拍打蘭盆周邊幾下,再用木棒從盆底中孔往上頂松基質,然後雙手握住盆緣,用手指夾住蘭株盆,將蘭盆半懸空倒立後加以搖晃,便可倒出蘭苗。.
7. 墨蘭怎麼養
墨蘭
-
主要生長習性
⑴喜陰,而忌強光
墨蘭多生長於擴葉林間。墨蘭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約為春季晨光之半,光的飽和點約為夏季中午光強的10%~15%。這就充分地證實了墨蘭是典型的陰性植物。陽光過強,極會產生日灼害。因此冬春宜有60%~70%的遮蔭密度;夏秋宜有85%~90%的遮蔭密度。
⑵喜溫暖,而忌嚴寒
墨蘭的生長適溫為25~28℃,休眠期適溫為白天12~15℃,夜間8~12℃。它不耐3℃以下的低溫,即使是僅有短暫性的2℃以下的低溫也會產生凍害。
⑶喜濕,而忌燥
墨蘭原生於雨水充沛的南方擴葉林中,喜濕而忌燥。生長期需要有75%~80%的空氣相對濕度,冬季需要有50%以上的空氣相對濕度。基質表面偏干,就需盡快澆水,切勿偏干過久。
⑷喜肥,而忌濁
墨蘭的葉與假鱗莖均含有大量的磷,其老根也有極強的吸收磷的能力,因此墨蘭的需磷量較少;墨蘭株粗葉闊,對氮的需求較大。墨蘭葉闊,需要較多的鉀素營養,株葉的木質素與纖維素才能有效地增多而增強株葉的支撐力,不至於軟弱不支。因此墨蘭對肥料三要素的適合比例為氮35%:20%:45%。
墨蘭雖喜肥,但切忌肥料濃度高和頻頻施肥,而是要求化肥0.1%,有機液肥1%~0.2%,每隔15~20天施1次。
8. 報歲蘭的養護
墨蘭的栽培管理技術
墨蘭又名報歲蘭、拜年蘭。葉叢生於橢圓形的假鱗莖上,葉片劍形。深綠色,具光澤。花莖通常高出葉面,在野生狀態下可達80厘米—100厘米,有花7朵—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針形,淡褐色,有5條紫褐色的脈,花瓣短寬,唇瓣三裂不明顯,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月—3月,品種甚多,少數在秋季開花。
墨蘭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和海南、台灣等地。它要求雨量充沛和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ph5.5—ph6.5)土壤。生長在蔭蔽度高達90%的林蔭下。
一、栽培的基質
我國傳統盆栽蘭花多用其原產地林下的腐殖土,當地人稱為「蘭花泥」。這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蘭花的優良盆栽用土。在北方栽培蘭花,一般都用腐葉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爐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製。
二、分苗與消毒
分盆時,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蘭苗的基部,將盆倒置過來,並輕輕叩擊盆的周圍,使盆與盆土分離,再細心將土坨輕輕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蘭根,剪去腐爛根、斷根、枯葉及乾枯的假鱗莖,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將蘭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倍液中進行消毒。殺滅傷口附近的病菌。
三、上盆
盆選好後,種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蓋以大片的碎瓦片,並鋪以窗紗,接著鋪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蘭株(蘭株根系的分布要均勻、舒展,勿碰盆壁),然後往盆內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鱗莖的葉基處。並在泥表面再蓋上一層白石子或翠雲草,既美觀又可保持表土濕潤。接著用盆底滲水法使土透濕後取出,用噴壺沖凈葉面泥土,放置蔽蔭處緩苗,一周後轉入正常管理。
四、管理
墨蘭屬半陰性植物,要求「暖和、濕潤、散光、通風」的環境條件。生長好壞全靠養護管理。栽培地點要求通風好,具遮陰設施。墨蘭對水分的要求主要是視氣溫高低,光線強弱和植株生長而定。明朝的高濂在《蘭譜》附錄中《培蘭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這十二字訣確是養蘭之經驗也。墨蘭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蘭花,須暴曬一天之後才能應用。澆水用噴壺,不要將水噴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夏季切忌陣雨沖淋,必須用薄膜擋雨。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在日落前後,入夜前葉面乾燥為宜。冬春兩季,在日出前後澆水最好,還要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以利墨蘭生長。
五、施肥
墨蘭施肥「宜淡忌濃」,一般春末開始,秋末停止。施肥時以氣溫18攝氏度—25攝氏度為宜,陰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種類,有機肥或無機肥均可。生長季節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蘭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後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葉片。施肥必須在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的危險。
六、病蟲害防治
墨蘭由於通風差、濕度大,易發生墨斑病和黴菌病危害。除加強通風、控制空氣濕度外,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黴菌病導致根莖腐爛,可用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主要為刺吸式口器介殼蟲和紅蜘蛛,發現蟲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若註:墨蘭就是大葉蘭
9. 養墨蘭用什麼土
一、墨蘭喜濕喜陰,植料的選擇上保水性強的植料比例大一些較好,養墨蘭用的泥土如下:
1、中國傳統盆栽墨蘭多用其原產地林下的腐殖土,當地人稱為「蘭花泥」,這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墨蘭的優良盆栽用土。
2、在北方栽培墨蘭,一般都用腐葉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爐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製。
二、墨蘭(學名:Cymbidium sinense (Jackson ex Andr.)Willd.):又名報歲蘭,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內。葉帶形,近薄革質,暗綠色。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較粗壯,一般略長於葉;花的色澤變化較大,較常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淺色唇瓣,也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較濃的香氣;萼片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花瓣近狹卵形;唇瓣近卵狀長圓形;蕊柱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0月至次年3月。
三、墨蘭適合在南方種,在廣州蘭圃、芳村的蘭花基地,大部分用塘泥種,比用石子、乾苔、厥根、樹皮等介質種的好打理,並可延長換土、換盆周期。可以到花店買袋裝干塘泥,一般花店都有,但不要敲成比大拇指稍大的塊狀即可,千萬別磨碎了。
拓展資料:
1、墨蘭還叫報歲蘭、入歲蘭,因為它的花期正在二十四節氣之尾的大寒季節 ,每年公歷元月開放。這時,農歷舊的一年將終,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令人喜慶的立春節氣和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這時,墨蘭花開,頌墨蘭之品格,受墨蘭之啟迪,愈加喜愛墨蘭的不為世俗、寂寞幽香、獨守高雅。
2、張九齡《感遇·其十》為張歸隱回鄉(廣東始興)時所作。其詩曰:「……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馨香歲欲晚,感嘆情何極。白去在南山,日慕長太息。」這詩中所提到的南山即張氏的家鄉始興南山(在今廣東邵關市東南郊一帶)。據《廣東通志·曲江古跡》載:「張丞相園在城南南山下。」這一帶歷來產墨蘭,從「馨香歲欲晚」句看,很像是寫墨蘭。
3、另一種說法是依據南宋末期越時庚《金漳蘭譜》中對幾種蘭的描述來推測。其「吳蘭」條曰:「色深紫,有十五萼,干紫英紅,得所養則歧而生,至有二十萼。花頭差大,色映人目,如翔鸞翥鳳,千態萬狀。葉則高大剛毅勁節,蒼然可愛。」類似的品種還有陳夢良、潘花、趙十四、何蘭,均開紫色花,《金漳蘭譜》在後文把這類花統稱為紫花。吳應祥、吳漢珠編著的《蘭花》第77頁中稱「宋代《金漳蘭譜》」的紫蘭多指今之墨蘭。
4、除心啟、吉占和編著的《中國蘭花全書》第90頁墨蘭條內也稱:「墨蘭又稱報歲蘭,也是中國傳統觀賞的蘭花,早在南宋就有品種的記載。」金漳位於閩南,此地歷來盛產墨蘭,以上說法不無道理。可惜《金漳蘭譜》對各種蘭只有簡單的文字描述,沒有圖譜,原種已失傳,其文字也沒出現墨蘭、報歲蘭等詞,而統稱為紫蘭。只憑花深紫色,於紫英紅,葉則高大等語很難予以確認,因當地所產的某些大葉建蘭、大葉寒蘭的植物形態也有類此的。盡管如此,古之某些紫蘭即為今之墨蘭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