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牡丹盆栽
洋牡丹盆栽萎蔫處理方法
1、調整溫度
調整好周邊的溫度,保持在適宜范圍內,夏季時應注意多開窗透透氣,保持涼爽的氣候環境,冬季時移到溫暖的室內,提高溫度。
2、避開強光
洋牡丹生長中需光,但是耐不住強光暴曬,一旦長期暴曬在烈日下,會使植株缺水,導致長勢不良,引起葉子下垂、萎蔫。光不強時可以多見見陽光,養在向陽處,夏季時避開直射的烈日,防止水分蒸發、流失,曬傷後移到陰涼通風處。
3、調整水分
盆栽的洋牡丹對水分比較敏感,如果澆水不足,一直缺水發干,會引起葉子下垂、萎蔫。如果給洋牡丹澆灌過多的水分,也會引起積水從而爛根,影響到葉子。在土壤乾燥時,應注意澆水從而補充好水分,在水多時要注意控水,同時鬆土、通風,排出積水。
洋牡丹的生長環境
洋牡丹性喜冷涼環境,喜光,也耐蔭,忌酷熱,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生長適溫10℃-20℃;6月後塊根進入休眠期。
洋牡丹原產於以土耳其為中心的亞洲西部和歐洲東南部,性喜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濕潤、生長環境疏蔭,不耐嚴寒冷凍,更怕酷暑烈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夏季進入休眠狀態。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
Ⅱ 嬌氣的洋牡丹花,怎麼養
一、地栽土質
如果是露天移栽,要把它種在有陽光沒有積水的區域。用常見的栽培土,用PH適中或者是微微的鹼性的土也是可以的。它適合比較透氣的肥沃的土,土要夠深厚,要能夠排水。
二、盆栽用土
如果移栽在盆中,在盆的底部要用小石子鋪上,要有3~5厘米厚才能方便它排出多餘的水。盆中的土最好用黃土混合一些餅肥,或者是把動物的糞便和普通的園土還有粗糙的沙子進行混合。在移栽之前,要注意讓它的根給舒展開來,不能讓它捲曲。種進去之後用手把土給壓嚴實一些,讓根和泥土可以緊密的接觸,它才能更加容易成活。
三、土壤施肥
1、上盆之後,要給它把水給澆透,放在陰涼的地方讓它慢慢恢復。正常管理的時候可以把它放在溫暖有光照的地方,要保證有充分的陽光。
2、新上盆的花,不能立馬給它加肥,特別是不能用濃度很大的肥料,不然它的肉根會發霉。
3、新種的花在半年以後就可以慢慢加一些動物的糞便或者是其他薄肥了。在它的成長期間要經常給它鬆土,每15天左右給它用一次復合肥。
4、種植一兩年以後它就可以每年都長花了,它一般是在四月長花,在長花之前可以給它加一兩次的液肥。花長出來後的半個月可以再加一兩次液肥,在酷暑天氣可以給它加乾肥,幫助它的花芽萌發。
拓展資料: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
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Ⅲ 怎麼照料盆栽花毛茛啊,就是洋牡丹~~~急!!
我也剛買了2周。
花期澆水要適量均衡,保持土壤濕潤,
缺水將影響開花,致使專花期短屬、色彩
不艷,葉片黃化。開花時遇高溫強光
的天氣,及時遮陰,通風降溫,防止
葉片變黃。如溫度保持在15℃至18℃,
及時剪掉開敗的殘花,花期可長達1至
2個月.喜涼爽及半陰環境,忌炎熱,適
宜的生長溫度白天20℃左右,夜間
7~10℃,既怕濕又怕旱.
Ⅳ 洋牡丹盆栽葉子發黃為什麼
1、缺少水分
洋牡丹葉子發黃可能是由於缺少水分所導致的,可以將洋牡丹整個浸泡在水盆之中,可以等都根系吸足水分之後再將其拿出,浸泡的時間可以在1個小時,之後可以放在陰涼並且通風的環境中。
2、土質不適
洋牡丹對於土質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若是使用透氣能力比較差的,對於根系會受到損傷,從而也會出現葉子發黃的現象,此時需要對於黃葉進行修剪,之後選擇疏鬆排水能力比較高的土質進行栽種,會緩解發黃的現象。
3、通風不良
洋牡丹放置在室內的環境中養殖很容易出現發黃的現象,主要是由於通風不良所導致的,需要加強通風環境,同時提高濕度環境,向植株上噴灑清水,也可以將其擺放在室外的環境中養殖幾日。
4、缺少光照
洋牡丹若是長期缺少光照,也會出現黃葉的現象,這是由於葉綠素產生受損所導致的,需要及時的將其移入至有光的環境中,增加光照時間,每日光照時間可以在6~8個小時之間最佳,可以避免再次出現黃葉的現象。
Ⅳ 牡丹花怎麼盆栽
牡丹系強陽性植物,性喜溫暖、濕潤,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陰,不耐寒、旱,在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只能盆栽,在溫室或其他保護地保持12C~15C氣溫越冬。室溫低於 5C。葉片轉黃脫落,低於 0C,即遭凍害。耐修剪,發枝力強。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但以富含有機質,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長最好。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繁殖,早春至晚秋隨時可插,以梅雨季成活率最高,冬季只能在溫室中進行。插穗以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最好,長10厘米左右,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葉片,切口要平,插於沙床,每天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插後三周生根,生長45天後,即可上盆。
栽培技術
光照不足,花蕾易脫落,花朵縮小,每天日照不能少於8小時。桑葉牡丹對肥料需求較大,在栽培中要及時補光。盆栽桑葉牡丹,一般於4月出房,出房前換盆,適當整形修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冠,生長期澆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澇,通常每天澆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地面經常灑水,以增濕降溫,防止嫩葉枯焦和花朵早落。10月底天涼後,移入溫室,溫度保持在12 C以上,並控制澆水,停止施肥。栽培場所通風不良,光照不足,常發生蚜蟲、蚧殼蟲、煙煤病等,應注意改善環境條件和選擇合適農葯噴灑防治。
Ⅵ 盆栽洋牡丹葉子垂下來怎麼救
盆栽洋牡丹出現垂頭現象,可能是養護管理工作沒做好,因為洋牡丹的莖稈比較細軟,因此很容易出現垂頭現象,可以通過追肥的方式來改善這種情況,但在肥料的選擇上,我們要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通常追施磷鉀復合肥,少量施入氮肥。
氮肥不宜過多,因為如果攝入的氮元素超量的話,往往會引起枝葉徒長,不僅會讓洋牡丹的莖長得更細長,讓垂頭現象更嚴重,而且會影響開花,降低觀賞性。而合理追施磷鉀復合肥,不僅能促進開花,讓花朵開的更加絢爛和碩大,同時還能達到讓植株的莖枝增粗的效果。
通過合理地追施磷鉀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洋牡丹增粗促花的作用,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花頭下垂的現象,同時也能提高盆栽的觀賞性。但無論施什麼肥都要避免濃度過量、肥效過強,否則都可能對植株帶來不良生長現象。
(6)洋牡丹盆栽擴展閱讀:
播種繁殖以種子繁衍後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後築成70-80厘米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以3-4厘米為度,播種後覆土與要面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牡丹壓條法利用枝條能產生不定根的道理而進行的繁殖方法,將枝條壓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壓埋,不脫離母株,土壤保持濕潤,技條被埋處生根,然後剪掉栽植,成為新株,同樣屬牡丹的無性繁殖法。
Ⅶ 洋牡丹乾花製作方法
在防銹的容器中,倒人份甘油和2倍的熱水,充分混合,直到澄清混合物為止。然後將花或枝葉放入熱混合劑中,時間以花枝的厚薄而定。待取出後,放在於燥通風、溫暖、無直射光的地方,一般4—6天就可以乾燥。
也可先在選好的容器里鋪上2—3厘米厚的硅膠粒,將牡丹放入,花朵或水平,或朝上,在花的四周,加入硅膠,直到埋住整個花朵,再用塑料袋密閉,時間約一個星期。
拓展資料
洋牡丹,學名花毛茛(gèn),學名:Ranunculus asiaticus(L.)Lepech.,芹菜花,陸蓮花,為毛茛科、花毛茛屬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色豐富,多為重瓣或半重瓣,花型似牡丹花,但較小,花直徑一般為8cm~1ocm;葉似芹菜的葉,故常被稱為芹菜花。原產於歐洲東南部和亞洲西南部。1596年英國人引入進行人工栽培,在園林和切花中很常見。
現在各國多有栽培,荷蘭、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栽培較多,並且培育出許多切花和盆栽品種。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荷蘭、日本等引種,作為切花、盆栽和春季花卉展覽用花在個各大城市栽培有。
盆栽花毛茛以分株繁殖為主,通常在秋季9~10月進行。留盆休眠度夏的塊根挖出後,抖去泥土,用手順其自然長勢掰開。每個分離部分必須帶有一段根頸,且有1~2個新芽,3~4個小塊根。隨後放入1%KMnO4溶液中浸泡3~5min消毒滅茵,稍晾乾後栽植。離盆休眠度夏的塊根,為防止塊根腐爛、出芽整齊,消毒後要進行催芽處理。選蔭涼、通風、避雨處,鋪一層5cm厚的干凈濕河沙,將塊根倒插在濕沙中,只埋入萌芽部位,其餘部分露出。
Ⅷ 如何種植洋牡丹
花毛茛(gèn),學名:Ranunculus asiaticus(L.)Lepech.,芹菜花,陸蓮花,為毛茛科、花毛茛屬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色豐富,多為重瓣或半重瓣,花型似牡丹花,但較小,花直徑一般為8cm~1ocm;葉似芹菜的葉,故常被稱為芹菜花。
花毛茛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球根分株繁殖、種子繁殖及組織培養繁殖。
球根分株繁殖具有生育周期短、開花早、株型大、開花多及栽培較容易等特點,但是其分株繁殖系數低,繁殖速度慢,遠遠滿足不了規模化生產的需求。種子繁殖的倍數高,色艷,但開花少、生育期較長,如果不採取降溫措施提前播種,要到3、4月份才能開花,而且對栽培水平的要求較高。組織培養繁殖花毛茛塊根雖然繁殖系數高、速度快,但對接種時期和外植體的選擇要求較為嚴格,繁殖技術較難且成本較高,實際生產中有一定難度。所以用播種法生產花毛茛商品球根,然後用球根生產成品花毛茛以提高花毛莨盆花栽培效益。
分株在9-10月進行,將塊根帶根莖掰開栽植。
盆栽花毛茛以分株繁殖為主,通常在秋季9~10月進行。留盆休眠度夏的塊根挖出後,抖去泥土,用手順其自然長勢掰開。每個分離部分必須帶有一段根頸,且有1~2個新芽,3~4個小塊根。隨後放入1%KMnO4溶液中浸泡3~5min消毒滅茵,稍晾乾後栽植。離盆休眠度夏的塊根,為防止塊根腐爛、出芽整齊,消毒後要進行催芽處理。選蔭涼、通風、避雨處,鋪一層5cm厚的干凈濕河沙,將塊根倒插在濕沙中,只埋入萌芽部位,其餘部分露出。經常噴冷水,保持河沙不幹燥不積水;同時每周噴灑一次50%多茵靈可濕性粉刺800倍液進行消毒,防止塊根腐爛。塊根在低溫下緩慢吸水膨大後,約20d,芽萌動如米粒且生出新根時栽植。栽植不宜過深,埋住根頸部位即可。過深不利於出葉;過淺不利於發根。出苗前控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齊苗後再逐漸增加澆水量。
但由於塊根短小密聚,分株不易,且倍數太低,因此生產上常用種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