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盆景養護
A. 盆栽菖蒲如何種植
盆栽菖蒲的關鍵點:
1、菖蒲的分株的最佳時間:穀雨(4月14日菖蒲生日過後進入生長旺盛期);
2、植料:疏鬆的砂質壤土(仙土,植金石、蛭石、河沙、赤玉土、營養土等混合的土壤);
3、施肥:適量有機顆粒肥置於盆面(菖蒲的施肥也比較糾結,不肥則葉色泛黃,又不耐肥);
4、澆水:葉干土濕(喜濕潤,忌乾旱。日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但澆水過多,也易造成葉黃);
5、光照:菖蒲喜陰,但還需要散射光(建議平時養護可以放置於大中型盆景的樹蔭下);
6、剪葉:越修剪葉越細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修剪次數也不易過於頻繁,定期去除腐葉和黃葉,使之保持最佳的觀賞效果。
拓展資料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發狀須根。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00(-150)厘米,中部寬1-2(-3)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花序柄三棱形,長(15-)40-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6.5(-8)厘米,直徑6-12毫米。
花黃綠色,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2.5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長圓柱形,長3毫米,粗1.25毫米。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6-9月。
B. 剛買了盆菖蒲,不知道怎麼種植,有什麼技巧嗎
菖蒲,為常見的水生植物。多以水培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數十年不枯。栽培時,可依個人喜好、放置地點、株體的大小,選擇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將菖蒲莖段洗凈,去除老根、過長根,在濃度為2~3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小時後,以卵石、石子、粗河砂充填固定在盆中,加水置於光線充足處即可。
日常除及時補水外,定期在水中添加少許營養花用復合肥,便可生長繁茂。菖蒲耐寒,冬季無需特殊養護,只要將枯枝殘葉清理即可。
C. 菖蒲盆景怎麼養殖
養蒲基本常識
首先是夏遮陽, 冬日曬.土透水,濕度大,通風好。
澆水
澆水以盆土濕而不漬為原則,水不足,小盆經不起乾旱.會使植株生長受到影響,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放置水盤只是觀察水盤內的水量,視情況增減,陰雨天氣需要注意排水,一般雨後會用噴壺沖洗葉面。
日常打理
菖蒲是個愛干凈的東西,葉片常時間被水粘連。通風不好的情況下會腐爛,所以隔日清除腐葉很重要!一:影響觀賞,二:保證其良好得生長。有時還需要根外追肥一兩次。古人用壅以鼠糞或蝙蝠糞,用水灑之.
一句話;直接給蒲葉噴水,要注意通風透氣,要不然容易爛葉,尤其是高溫天氣。
植料
土養的可以用透水性強的砂質土,土只要疏鬆。有蒲友用細顆粒植金石+細顆粒仙土也種的不錯。山泥保水保肥性強,植蒲草葉更蔥綠,為了提高透水透氣性,可少量摻加些河沙等粗料,適時鬆鬆盆土。這樣解決了保水、利水、透氣和養分問題,菜園土種植,小顆粒山土蓋盆面也好試一下。
環境
在樓上天台,太陽光不能直曬,遮陽網光,通風良好,菖蒲喜濕潤,需以室外濕潤之處最佳。
環境濕度低,花盆下面放置水盤一隻,盤內盛植金石,再注水,水量大致不會超過所鋪植金石顆粒為准,近水,濕度更大,基本滿足了蒲草生長需要。
蒲棲堂菖蒲」公眾號 裡面有系統的關於菖蒲的養護及菖蒲的文化知識
D. 菖蒲盆景怎麼養
菖蒲的盆景怎麼養?你說的是唐菖蒲吧?唐菖蒲呢?一般就是春天用她的那種種子,就是像荸薺的樣子的那樣的,埋在花盆裡面,讓它發芽,然後就會開花的,到了夏天開花
E. 龍根菖蒲如何養護
一、土栽菖蒲。
1. 菖蒲配土:
配土應首選顆粒狀的土壤,既保水又透氣,可以選擇蛭石:煤渣:赤玉土:營養土=2:1:2:5的方式配土。
2. 上盆:
在上盆時應注意保護其龍根,防止龍根斷裂,因為菖蒲的龍根要長多年才能長成。
3. 栽種環境:
溫度:菖蒲一般在室溫下生長良好,也可以忍受4℃的低溫。
澆水:菖蒲喜濕,需要大量澆水,保持盆土徹底濕透。由於蒲草喜歡偏酸性的水,可以將水處理成偏酸性再來澆灌菖蒲。
施肥:生長期間每半個月施准液肥一次。
擺放:家庭種植時,一將其擺放在中等強度的光亮處。
二、附石菖蒲。
1. 石頭選擇:
造型奇特、表面有孔道能讓菖蒲紮根其中的石頭即可。
2. 種植方式:
將菖蒲根部泥水洗凈,找到合適的位置,用線將其根綁在石頭上,再種上泥土,五六個月後便可用水將泥土沖去,線剪斷,注意動作一定要輕。
3. 養殖環境:
由於附石菖蒲沒有土壤提供養料,所以補充養料的唯一途徑就是在用水上。可以選擇用養過魚的水來澆菖蒲,因為這部分水會溶有一定的養分。
4. 注意事項:
附石或和石頭組合成盆景時,切記蒲草是起點綴作用,奇石才是主景,種植時不要喧賓奪主了。還有,蒲草也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哦。
F. 石菖蒲怎麼養殖
石菖蒲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
石菖蒲喜陰濕環境喜,不耐陽光暴曬、不耐乾旱。宜回選擇陰涼潮濕宜密答林下種植。
2、根莖繁殖
春季挖出根莖,選帶有須根和葉片的小根莖作種,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後蓋土壓緊。
3、管理
栽後生長期注意拔除根部雜草,鬆土和澆水,切忌乾旱。並追施人糞尿2次。以氮肥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在每次收獲投井下後,對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後又可收獲。
4、病蟲害防治
石菖蒲蟲害有稻蝗,危害葉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
(6)菖蒲盆景養護擴展閱讀
石菖蒲生長習性:
喜陰濕環境,在郁密度較大的樹下也能生長;但不耐陽光暴曬,否則葉片會變黃。不耐乾旱。稍耐寒,在長江流域可露地生長。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為挺水生長)。
地理分布:
分布於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中國產黃河以南各省區;印度東北部至泰國北部也有。
G. 北方室內怎麼養菖蒲
冬季氣溫低,菖蒲處於半休眠狀態,需水量減少,可減少澆水頻次,比如兩天一次。
針對北方冬天這種比較乾燥的季節,在原有的菖蒲盆器下面再准備一盆清水,把原有菖蒲放在清水裡,水位高度大概在原有菖蒲盆器的1/6處,這樣能保持菖蒲周圍空氣的適度,避免出現黃葉。
北方冬天比較冷,菖蒲應養在室內;南方視情況而定,當溫度接近0℃時,應把菖蒲抱進室內蒔養。菖蒲喜陰,不能暴曬或直曬,但需要散射光,可以把菖蒲放在有斑駁散射的光照下。
如作為盆栽養護的話,冬季要注意保暖,家裡沒有暖氣或者空調的可以用塑料袋子連盆底一起套上,底部扎幾個孔透氣就好。
(7)菖蒲盆景養護擴展閱讀
菖蒲種植的注意事項
1、菖蒲可以通風,但風不要太大,不然水分容易流失,就會引起葉片發黃,另外修剪的話不能大修大剪,這樣菖蒲會元氣大傷,不利於葉片的光合作用。
2、因空氣乾燥,多發生秋冬季節。需加強空氣流通,並經常使用霧化噴壺使葉片多吸收水分。如有條件也可使用空氣加濕器。
H. 家裡養菖蒲有什麼好處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
去病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於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菖蒲劍葉盈綠,端莊秀麗,是室內盆栽觀賞的佳品。
用菖蒲製作的盆景,既富詩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氣中微塵的功能,可免燈煙熏眼之苦。[4]
驅蟲
菖蒲還是極好的「綠色農葯」。將菖蒲根莖500克搗爛後,加水1-1.5千克熬煮兩小時,經過濾所得的原液,兌水3-6千克,可有效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稻螟蛉、蚜蟲、紅蜘蛛等蟲害。
觀賞
菖蒲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豐富的品種,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得以充分應用。菖蒲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布景用。葉、花序還可以作插花材料。園林上叢植於湖,塘岸邊,或點綴於庭園水景和臨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觀賞價值。[4]
室內觀賞多以水培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數十年不枯。栽培時可依據個人喜好、放置地點、株體的大小,選擇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將菖蒲莖段洗凈,去除老根、過長根,在濃度為2克/升~3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小時後,以卵石、石子、粗河砂充填固定在盆中,加水置於光線充足處即可。日常除及時補水外,定期在水中添加少許市售營養花肥或復合化肥,便可使其生長繁茂。菖蒲耐寒,冬季無需特殊養護,只要將枯枝殘葉清理即可。[4]
葯用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驅蚊蟲;莖、葉可入葯。
I. 菖蒲盆景怎麼過冬方法介紹 這樣給菖蒲過冬最安全哦
菖蒲的生長環境
菖蒲生於海拔1500~1750米以下的水邊、沼澤濕地或湖泊浮島上,最適宜生長的溫度20~25℃,10℃以下停止生長。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中越冬,喜冷涼濕潤氣候,陰濕環境,耐寒,忌乾旱。
菖蒲的繁殖方法
1、播種:將收集到成熟紅色的漿果清洗干凈,在室內進行秋播,保持潮濕的土壤或淺水,在20℃左右的條件下,早春會陸續發芽,後進行分離培養,待苗生長健壯時,可移栽定植。
2、分株:在早春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杴將地下莖挖出,洗干凈,去除老根、莖及枯葉、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干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
菖蒲的盆景製作
1、配土:菖蒲栽培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佳,砂質土壤生育亦良好,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小盆栽盆底可墊1水盤,以保持水分。
2、栽植:菖蒲的栽植深度一般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為宜,同時灌水1~3厘米。盆栽菖蒲應該選擇不會漏水的盆,內徑大概在40~50厘米,並且盆底需要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應露出泥土面,加水1~3厘米即可。
菖蒲的盆景養護
1、澆水:菖蒲喜濕潤,忌乾旱,日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但澆水過多,也易造成葉黃。
2、溫度:菖蒲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18~28℃。
3、光照:菖蒲栽培處宜擇半蔭處,避免強烈日光直射,若能接受50~60%光線,生育自能旺盛而葉色柔美。室內擺飾擇窗緣光源射入處,若生長勢轉弱,應即時移出室外,並接受柔和的陽光能恢復生機。
4、施肥:菖蒲在生長季節的適應性較強,可進行粗放管理。在生長期內保持水位或潮濕,施追肥2~3次,並結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厘米以下)。
5、分栽:菖蒲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露地栽培2~3年要更新,久植過於擁擠時應強制分株,換土後再栽植,盆栽2年更換分栽1次。
6、修剪:菖蒲越修剪葉越細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修剪次數也不易過於頻繁,定期去除腐葉和黃葉,使之保持最佳的觀賞效果。
J. 石菖蒲在家裡養怎麼養 石菖蒲怎麼養殖
1、家庭水養附石菖蒲盆景只能浸根,切不可將葉子浸濕。如果放在室外如陽台上養殖,建議將其置於大盆景下面,這樣可以為其搭建一個可以遮陰,讓其避免強光直射卻又光線明亮的生長環境。讓其處於風餐露宿的環境中,生長態勢更好。
另一方面,將其置於這樣的生長環境中,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還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避免因天氣炎熱而消耗更多的養分,為植株保持良好的長勢提供有力條件。
2、適合家庭水養的附石菖蒲盆景,植株的根系多為大塊的老根,老根從泥土中突兀蜿蜒,猶如生龍活虎般,觀賞效果非常獨特有充滿奇趣,只是那樣的老根塊不易獲得而已。有條件的盆友不妨一試。
不過,即便是相對獨立的菖蒲幼株,我們也可以將其輕輕捏成一團,再施以棕櫚皮將其包裹在一起放置在水盆中進行水養。但採用此法進行水養,須確保菖蒲的根系很短。如果根系太短而不容易將其成團包裹起來,那麼我們可以使用棉線將這些相對獨立的株苗纏繞成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縛棉線的力度不能過大,以免傷害到老根,只要能將其困住即可。然後用棉線多纏繞幾圈以起到相對的穩固作用,避免這些幼株會輕易鬆散開來。經過養護一段時間之後,這些相對獨立的植株根系會相互交叉和纏繞,抱團生長,再也不易自然脫散了。而且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通常植株自然抱團生長之後,棉線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腐爛,既不會傷害到植株根系,也不會影響附石菖蒲盆景的觀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