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控頂
A. 我的黃金萬兩盆景已經快一米高了,怎樣可以控制它的高度。
參看「頂端優勢」與「側抑制」。
這個是很簡單的生物學理論。
估計你連高中都沒上過,什麼都不懂。
去網上搜搜這兩個詞彙吧。
採納我哦,親。
B. 盆景修剪時,哪些枝條要修,哪些不能修
打頂的原理是去掉莖的生長點,抑制生長素分泌,去除頂芽的分生組織,可控制加回高和答抽長生長,有利於加粗生長和加速果實發育。目的是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使植物多開花結果,因為需要打頂的一般都是果樹與較常見藤類植物。也叫"去除頂端優勢"。
D. 冬季盆景的修剪有哪些技巧
冬季盆景修剪技巧:冬季修剪大致可分為兩大環節:初剪與精剪。
初剪:就是對樹形進行總體的修整,是宏觀上的總體把握。首先將內部的櫱生枝及基幹枝上的細枝、弱枝、病枝全部剪除,對徒長枝可適當短截。確保來年的新梢從粗壯的枝上抽發,促成良性循環,使樹木永葆青春。然後從整體出發,對樹木盆景進行修剪造型。講求層與層、片與片之間的虛實、輕重、疏密、聚散、弛張、藏露等關系,達到整體均衡和諧、分枝有序、過渡自然,將整個樹木盆景的氣勢與神韻充分顯現出來。精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更深入一步,具體考慮到每一枝的去留、所留的長短以及芽眼的方向等問題。由下到上,由內到外,由局部到整體,分枝分片嚴格遵循「一枝見波折,兩枝分短長,三枝講聚散」,「上短下長、外短內長、背短面長、逆短順長」的原則進行修剪。要求作者胸有成樹,對每枝的所留長度、角度都做到恰如其分。
如一根枝條,一般在其左右兩側都有芽眼(有互生和對生之分)。對於互生枝條如欲使枝條向右發展,就在欲留枝條理想長度的右側芽眼前方把枝條剪斷。因樹木有頂端生長優勢規律,第二年春,前端右側芽苞便可首先萌動抽梢,就達到向右發展的目的了。枝條所留長度,要因勢制宜,因枝而定,宜短不宜長,通常留三節左右。翌年春即可從基部抽發新梢,使植株枝粗節密,波折有力,過渡自然。
修剪的同時可輔用金屬絲對徒長枝、叢生枝、平行枝、反向枝、交叉枝等枝進行吊拉扎縛處理。對於間距較大的散枝,可用金屬絲彎成「S」形牽引吊拉。用此法宜在11月上旬以前進行,因此時樹木尚未完全進入休眠期,宜於整形。若在嚴冬季節進行,樹木已進入休眠期。樹液早已停止流動,蟠扎後枝條易枯竭死亡。
精剪:精剪時還要考慮到局部服從於整體。上部枝條適當強剪,下部枝條相對弱剪。原因有二。一是上部枝條通風採光條件好長勢強,要適當控制頂端優勢。下部條件差長勢弱,適當改善下部條件,調節營養,供應充足,以確保樹木長勢均衡。二是考慮到各枝片的採光角度。若上部枝條過於豐滿稠密,會影響下部枝葉的通風採光,日久會造成長勢不均,甚者會致使下部枝條脫葉死亡。
E. 比較高的盆栽植物往一邊倒的很厲害,怎麼糾正過來
這是龍血樹。
防止倒下來的最好辦法是換個大盆,並適當修剪部分枝葉,回讓它長得更勻稱豐滿答些。剪掉的部分可以扦插,能長成新的植株。當然,只要讓身邊會種花的人幫你操作。剛修剪後可能一段時間會比較難看,等到新葉長出來就好了。室內光照不足,如果一直不控制頂端生長,以後會長成甘蔗那樣的。
F. 杜鵑花上盆的盆景樹頂要怎樣處理
杜鵑花盆景栽培完成後,要檢查樹頂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盆景的形式不同,對樹頂的要求也不一樣。曲乾式的樹頂,一般都要養成饅頭形的頂冠,才能與下面的枝片取得協調。方法是將主幹頂梢彎曲至水平或水平以下,以後多方位向上長的小枝通過修剪,使之短而緊密,形成圓厚的樹頂。其大小要從整體來衡量,最忌諱頭重腳輕或尖瘦無力。
懸崖式的樹頂因超出盆外,又在低處,要處理得瀟灑自如。傾斜式的,可讓其自然下垂,保持總體呈瀑布狀飄灑而下,不強調加工,任其自然生長。頂部上翹的,都要有平展的枝片,不宜過小,樹頂的大小、形態,涉及整體的重心平衡,因此比一般的枝片講究。直乾式盆景的樹頂到預定高度時,摘除頂梢,控制頂部生長,形成下大上小的自然錐形樹冠,具有端莊挺拔的神韻。
G. 梅花盆景頂端的新葉萎縮是為什麼下面的葉子都長得很好。在線等
梅花一般病蟲還少,紅蜘蛛啥的,一般你是養在家了,這東西不存在,看來是冬季沒有修建,春天了沒有施肥。呵呵
南方北方也不一樣,我有電子版的梅花養殖資料,你要嗎?!
1.栽植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冬。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2.光照與溫度 喜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若處在庇蔭環境,光照不足,則生長瘦弱,開花稀少。冬季不要入室過早,以11月下旬入室為宜,使花芽分化克分經過春化階段。冬季應放在室內向陽處,溫度保持5℃左右。 3.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小能過濕過干,澆水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干透澆透。施肥也合浙江超山
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復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4.整形修剪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溫度0-5℃並濕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5.花期控制 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 -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溫接近。 生長習性 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H. 如何快速矮化盆景樹樁
我們知道盆景按照大小可以分為大型盆景,中型盆景和微型盆景。而盆景的大小則是由樹樁大小決定的,有時遇到喜歡的樹樁,可是太高,怎麼辦呢?這就涉及到今天所講的問題,如何對高大的樹樁進行矮化處理。當然除了矮化高樹樁外,也要維持矮樹樁矮小採取一定措施。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方法來快速促進樹樁矮化。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一點關於盆景樹樁的矮化經驗與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盆友們還有哪些更好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更多的園林盆景花卉養護管理技巧,可以關注我,不定期更新最新的養護管理信息,讓您也能輕松成為養護能手!謝謝支持!覺得有用可以點個贊唄!您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I. 十大盆景名貴樹種排名
十大盆景名貴樹種排名為:柏類盆景、松類盆景、羅漢松盆景、黃楊盆景回、榕樹盆景、古梅盆景答、銀杏盆景、五針松盆景、六月雪盆景、九里香盆景。主要介紹前兩種:
一、 柏類盆景,堪稱為盆景之王。柏樹和松樹齊名,有松柏長青、青松翠柏之說。
松樹盆景的最主要特點還有四季常綠、耐寒耐高溫、耐乾旱等,可以說是最耐乾旱的樹種,當盆景愛好者出差或工作繁忙時,不用擔心心愛的松樹盆景會被輕易渴死。 中國國產的松樹中,最好的是山松即馬尾松。山松樹形是松樹中最優美的,因而非常珍貴。若控針得當,山松盆景不僅不亞於五針松盆景,甚至可與松中皇後大阪松盆景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