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都成了
1. 什麼盆景四季常青
1、石蓮
石蓮別名因地卡,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具須根。花莖高15-60厘米,直專立,常被微乳頭狀突起。屬莖生葉互生,寬倒披針狀線形至近倒卵形。分布於中國陝,甘,湘,鄂,川,黔,桂,滇,藏等地區。
2、萬年青
萬年青分布於中國和日本,根狀莖粗1.5-2.5厘米。葉3-6枚,厚紙質,矩圓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綠色,縱脈明顯浮凸;鞘葉披針形,長5-12厘米。花葶短於葉,長2.5-4厘米;穗狀花序長3-4厘米,寬1 .2-1.7厘米;具幾十朵密集的花;花被長4-5毫米,寬6毫米,淡黃色,裂片厚。
3、常春藤
常春藤葉柄無托葉有鱗片;花枝上的葉橢圓狀披針形,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淡黃白色或淡綠白以,花葯紫色;花盤隆起,黃色。果實圓球形,紅色或黃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
4、枸骨
枸骨又名貓兒刺、老虎刺等,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形奇特,碧綠光亮,四季常青,入秋後紅果滿枝,經冬不凋,艷麗可愛,是優良的觀葉、觀果樹種,在歐美國家常用於聖誕節的裝飾,故也稱「聖誕樹」。
5、綠蘿
綠蘿屬於麒麟葉屬植物,大型常綠藤本,生長於熱帶地區,常攀援生長在雨林的岩石和樹幹上,其纏繞性強,氣根發達,可以水培種植。
2. 盆景藝術的歷史及現狀
盆景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
盆景是由栽培觀賞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園發展演變逐漸形成的。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距今7000餘年)遺址中發現繪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證據。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距今1700餘年)有盆栽花卉的畫面,畫面是一個圓盆,盆中栽著6支紅花,盆下配有方板幾架,形成植物盆缽幾架三位一體的藝術造型,與現代的盆景極為相似,有人認為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於盆景起源的確切時間,有待今後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證實。
對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認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證據就是在陝西省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武則天之子)墓的甬道東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畫。所繪這一盆景和現代盆景非常近似。可見當時盆景已成為觀賞珍品,作宮苑御用。同時受到魏、晉、南北朝山水畫興起的影響,應用寫意山水畫理的「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手法,使用山石與植物相互組「景」,則簡單的「盆栽」而發展成具有意境的「盆景」。另外,在故宮博物館內保存一幅唐代畫家閻立本繪的《職貢》圖,圖中有這樣一個畫面:在進貢的行列中,有一個手托淺盆,盆中立著造型優美的山石,這和現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進貢的行列中,還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這些畫面足以證實在唐代盆景已經形成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3. 盆景的前景如何
前景看好,個人認為從形式上向兩頭發展,即大型盆景和微形盆景.從用材來看偏向果蔬盆景和花卉盆景.
4. 請問盆景什麼是老樁
盆景老樁就是秋天,春天,從山上挖回的長得奇形怪狀老樹根,有的是10年以上,有的回是幾十年的老樹根。答
老樁即可單株成內景,又可數株組合,支撐不同風格的盆栽小品,都具有很容好的裝飾效果,用於布置窗檯、陽光以及光照充足的 室內等處,時尚自然,趣味盎然。
(4)盆景都成了擴展閱讀:
盆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
把老樹根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裏」、「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枝幹造型,壯美為佳,不求枯古,但求蒼勁;收尖漸變,不落錐形模式;結頂自然,不結成「大屋頂」而富於變化;層次活潑多變,過渡自然,既有節奏,更富韻律;動勢飛揚在於表達主題,形隨意定,不拘一格,以達到「自然的神韻,活潑的節奏,飛揚的動勢,寫意的效果。」
5. 家裡養的一盆盆景,老是長出徒長枝,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
6. 什麼叫盆景
盆景其實是一種傳統的藝術造型,主要分為山水盆景和樹樁盆景,有著版自己獨特的藝權術魅力與意境。山水盆景多是先選好主題,之後打造山石草木使其成為自然縮影;樹樁盆景則多是利用樹木的老乾樹樁,設計造型使其千姿百態。
盆景是傳統造型藝術
很多人容易將盆栽和盆景混為一談,那什麼是盆景呢,其實盆景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藝術造型,和盆栽簡簡單單將植物種植在盆中不同,它有著一定的美感,需要進行精心的培育和藝術加工後,才能製作成功。
其實在生活中常見的盆景主要是山水盆景以及樹樁盆景,各自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這樣的盆景通常都是以山石、植物和水、土等作為原材料,隨後將其搭配設計,使其成為大自然的縮影,帶有深遠的意境。
對於山水盆景來說,需要先選好以一個盆景主題,隨後依據主題去選擇適合的山石進行加工,將其勾勒雕琢出想要的造型,之後再在上面種植或者是搭配草木,輔之以鳥獸等進行襯托,使其成為小中見大的藝術造型。
樹樁盆景則所示用樹木的老乾樹樁設計而成,利用樹樁的自身的形狀,將其設計修剪,或者是利用金屬絲進行捆紮彎曲,從而讓樹樁呈現斜干、懸崖、附石等形態,形成千姿百態的盆景造型,具有不一樣的風格魅力
7. 最受歡迎的盆景是哪種
國際上受歡迎的「十大盆景樹種」,5成出自日本,第8種我國很常見
一個全球經濟化的時代,大大的地球,再在21世紀組合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大夥在強大自身的時候,也學會了如何去欣賞對手的優點,所以在一個行業之中,大家是相互競爭的對手,但是又相互促進發展的盟友。對於現在的園藝行業也同樣是一樣的,現在就來看看在國際上,很受人歡迎的這「十大盆景樹種」吧,欣賞一下盆景的國際之美。
8. 怎麼成為一個盆景高手
1,不用純凈水抄的。但是可以用生根粉,非常有效。 2,一般的盆景換盆一個星期到十天以後就基本可以穩定了,如果十天以後葉子還是有生氣,那就是已經開始生根了。 3,有的植物就是適合在室內擺放的。但是樹樁類盆景的話,基本上都要放在院子里接受陽光雨露的。放在室內即使照的到太陽,但是也沒有室外通風。也就是說如果盆景放在室外,即使是不太會養的人也可能養的很好。如果放在室內,如果是高手來也可能養的不怎麼好。 4,養了幾年以後盆景的根已經布滿花盆,這時候泥土也沒有養分了,就需要換盆。
9. 盆景有哪幾種類型
盆景是我國園林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以「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精心設計手法,集中再現了大自然的山水勝景、神采風姿,成為源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藝術珍品。
中國盆景主要有四大類:盆花自然造型、樹樁盆景、山石盆景、微型盆景。另外,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盆景新品種不斷出現,如超微型盆景、貝殼盆景、戲文盆景、根畫掛屏盆景等。
盆花自然造型是對盆花進行技術加工,如修剪、攀扎等,使盆花變得蒼老古樸,形態多姿,新穎別致,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樹樁盆景取材於老樹根,以樹干造型為主體,將大自然或園林中古老樹木縮影於此,再配以山石、花草、亭台,反映出一幅大自然的美景。盆景樹樁有用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還可到荒山野地、石隙崖壁去挖掘一些形象十分蒼勁奇特的雜樹老樁。
山石盆景以山石為主體,點綴一些亭閣、人物、船橋之類配件,表現出大自然的美妙風光。做盆景的石料有三類:
1、硬石類,質地堅硬,不吸水,不易雕刻。如斧劈石、太湖石、千層石等,這類石講究氣勢,宜作山峰。
2、軟石類,質地疏鬆,吸水性好,易加工,適宜種苔蘚、藻類,常用來製作特寫景。
3、非石類,如木炭、煤渣、貝殼等都可用來製作加工成盆景。
微型盆景的尺寸一般在10厘米以下。所選的植物品種突出一個「小」字。如小葉女貞、小葉黃楊、六月雪、迎春、枸杞、石榴、雀梅等,再配以小草、苔蘚。
10. 為什麼會有盆景
知識點:自然界的每種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響,人們通過技術手段干預松樹的生長,就是這種影響的一種表現。
清代龔自珍有篇《病梅館記》,記敘的是江南的一些養梅花的人為了當時人們的審美需要,人為干預梅花的生長:「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他看到這種狀況感到很痛心,便買回一些被摧殘的梅花,盡量恢復他們的自然狀態。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