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梅花盆景
放置場所:梅花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梅花雖較耐寒,能傲霜凌雪開花,但仍性喜溫暖,適生於南方氣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區培養,冬季宜置於室內越冬。
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注意不幹不澆,防止盆中積水。從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發至形成期間,須進行"扣水"處理,即讓盆土干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復數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新梢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生,而後再逐漸恢復正常澆水。
施肥:應注意施肥季節,一般在翻盆時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餅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修剪:要使梅花盆景既古樸蒼勁,又長勢健壯,開花繁多,修剪極為重要。因為梅的花芽是在當年生新枝上形成的,故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僅留2~3個芽,並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才能使翌年花繁色艷,梅花的修剪可分為下列幾種:
1.疏枝:即將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疏剪去。做到"老枝不動,留強去弱"的疏枝原則。
2.短截:即在疏枝的基礎上,將花後一年生枝條截掉上部。截短的程度要根據造型需要及生長勢來定,長勢好的可少截一些,長勢差的則可多截一些。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可適當留下少數長枝。短截時還要依據枝條的方向、角度,選擇芽口的方向,以達到疏密有致。
3.摘芽:即在4月前後當年生葉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根據芽的部位、疏密及樹木造型的需要,摘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芽。對於老幹上的芽則隨發隨摘。
4.摘心:即在6月下旬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將頂芽摘去,以控制枝條的生長,一般長度宜在15~30厘米。對於萌發力較差的梅花,可提前進行摘心,促其重新發芽。梅花的樹齡過大時,往往樹勢變弱。為使衰退的梅樹"返老還童",可採取下列措施:
①逐年分批地剪去主幹上的側枝,或者將側枝逐年進行短截,直至從基部去除,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②更新粗枝,須注意傷口的保護,以防止病蟲害的侵入。
③將梅盆下地培養,最好選擇通風透光、土壤肥沃疏鬆之地,並同時對枝條進行疏剪。翻盆:梅花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3月開花後為好,冬季11~12月亦可。翻盆時去掉舊土1B3~1B2,剪去枯根,修短過長的老根,換以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或凍松的塘泥土,摻拌礱糠灰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梅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縮葉病、煙煤病等。蟲害主要有梅毛蟲、蚜蟲、天牛、軍配蟲、刺蛾等。病害可用0.5%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灑防治。梅干如發現天牛幼蟲蛀入樹干,可用敵敵畏1份加輕柴油0.5份,以棉團蘸塞蟲孔,再以濕泥封口。用葯物防治蟲害時,應避免使用樂果,否則會造成落葉,甚至導致死亡
『貳』 梅花小盆景怎麼製作
梅花寫意盆景是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與梅花盆景的完美結合,其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內涵蘊厚,繼承並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盆景技藝於一體,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為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韻的珍貴藝術品。
我們一般將梅花寫意盆景分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硯式等。其中,完全沒有水景的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內並不「貯水」,而是以細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雖不見水,卻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在山體上預留種植穴,然後在種植穴里種植小型梅花;硯式就是以硯狀石板代替盆缽,以白色石板為多,其上植梅點石,石板沒有邊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寫意盆景製作的方法:
(1)立意 製作寫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較多,例如將松、竹、梅合植,取其「歲寒三友」之意;將梅、蘭、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故梅花寫意盆景的意境還可取自於詩情與畫意,使詩情畫意融於盆景之中。梅花寫意盆景的主題很多,如「疏枝橫斜浮暗香」、「寒雲侵曉月」、「斷橋煙雨梅花瘦」、「百卉前頭第一芳」、「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一樹梅花一放翁」、「梅妻鶴子」、「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等等。
(2)製作 立意之後,就可動手製作。製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進行。
①選梅樁。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梅樁應以梅花的自然景觀為依據,形態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樹形態為宜,通常多為直干、斜乾和臨水式,懸崖、樹干彎曲程度大的曲乾式等均不適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適宜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梅花寫意盆景表現的是較大范圍的梅花自然景觀,有山、有水、有綠地等。如果使用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或過度變形的梅樁,則與寫意盆景表現的環境極不協調而影響整體效果。
②選盆。製作梅花寫意盆景多選用淺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製的木製淺盆。盆淺,能顯示曲折婉轉的水岸線,盆幫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無排水孔。盆的顏色以素靜、典雅為上。盆形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宜。這樣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張白紙,梅花寫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這張白紙上作的畫。
③選石。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石材有龜紋石、英德石、卵石、石筍石、斧劈石、千層石、雪化石、鍾乳石等,不同的石種在質地、形態、紋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採用何種石種應根據作品表現的內容而定。同一盆盆景應用一種石料。而在同一種石料中,又要注意顏色的一致、形狀的協調、紋理的相通。用於不同環境的石頭,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邊的石頭要平而薄,給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覺。岸上散置的石頭以及與樹木配合造景的石頭,要求有較為美觀的形狀。用於近處的石頭,紋理可以清晰一些;用於遠景的石頭,紋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沒有山石,也可用形態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狀根等材料代替,因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狀根的外觀都有些類似石頭。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蘭花、小五針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類及苔蘚等。依據藝術表現的需要,梅花寫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築、人物、動物、舟楫等擺件,來表現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如放牧、垂釣、冬歸樵等,使觀賞者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恰當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時,要注意在內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無合適的配件,寧可不用,切不可隨意湊合。擺件的質地有陶質、瓷質、石質、金屬質等數種,在梅花寫意盆景中以陶質為好,其質地與梅花、盆缽及山石較協調。
⑤布局。製作時,先將梅樁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當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淺盤中疊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為水體,坡岸應曲折有致。然後在梅樁周圍點綴一些小植物,並適當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時不應雜亂無章,更不能喧賓奪主,必須根據景緻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這些工作後,最後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鋪上苔蘚,給人一種草地的感覺。鋪種青苔一可增添景觀,二可對土面起保護作用。苔蘚有很多種類,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種為主,再配以其他種類,既有統一,又有變化。鋪種方法:先以噴霧器將土面噴濕,然後將鏟來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貼於土面,邊貼邊壓實。製作完成後,最後用刷子和抹布將梅樁樹干、石頭及盆洗刷干凈,並用噴霧器全面噴一次水。若要將其做成雪景,可用噴霧器將製作好的梅花寫意盆景全部噴濕,然後將事先准備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篩內,懸於盆景上方,用手指輕輕彈擊小篩外壁,讓石膏粉垂直落在山體以及盆內的梅樁、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這樣製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礬石或珍珠岩簡單鋪灑而成。
(3)製作後的管理 製作好後的梅花寫意盆景,一般擺置於光線條件好且通風的室內環境中,這樣花期較長,可欣賞1個月有餘。由於盆中土淺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蘚,故在觀賞期間要經常向土面噴水,以保持濕潤,若失水,輕者苔蘚枯死,梅花花蕾不開放,重者梅樁乾死。另外在此期間不要給梅樁施肥,因為只要保持濕潤,花蕾就能開放,若施肥,不僅對開花不利,而且有礙觀賞。梅花是對溫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溫度若偏高,花就開得快、謝得快,觀賞期就縮短了,所以室內溫度以偏低為宜(10℃左右)。花謝後,要及時將梅樁換回泥土盆中進行正常的周年管理。
『叄』 梅花在園林中有哪些應用
中國園林是一門綜合藝術,她自然、清新,且極富詩情畫意,在世界園林上獨樹一幟。梅以韻勝,以格高,自古深得人們喜愛,已成為中國造園的特色樹種之一。再加上其橫斜疏瘦、色雅香清、傲霜鬥雪的特性,更使其成為園林應用中的佼佼者。
(1)梅花專類園 梅花專類園,一般稱為「梅園」,其景蔚為壯觀。每當花開時節,滿園梅景燦爛如霞,猶如一個香雪海。我國古代出現了許多賞梅勝地,如宋代陸游有梅花詩雲:「二十里中香不斷,青陽宮到浣花溪。」明代馮夢禎《西山看梅記》載:「武林梅花最盛者,法華山上下十里如雪……」現在,我國賞梅名園更多,據統計有近30個,如武漢梅園、南京梅花山、無錫梅園、上海澱山湖梅園、昆明黑龍潭公園、青島梅園、成都杜甫草堂梅園等,其中有的以花梅取勝,有的以果梅為主。
(2)梅花群植 除梅花專類園外,梅花在庭園中也可群植。三五成叢或更多群植,以形成小梅林、梅嶺、梅徑等景觀。
(3)梅花孤植 梅花樹形古樸蒼勁,較適宜在園林中孤植欣賞。草坪上、雪松前及景牆邊等環境,梅花孤植皆可得到良好的觀賞效果。梅花品種繁多,有些品種的樹形更為突出,如『虎丘晚粉』、『昆明小跳枝』、『白須硃砂』等,這些品種孤植,更具有觀賞價值。
(4)「歲寒三友」傳統配置 松、竹、梅,人稱「歲寒三友」。將松、竹、梅配置一起構成「歲寒圖」,是中國園林的傳統造景手法。梅,傲雪凌霜,獨步早春;竹,虛懷若谷,凌冬不凋;松,蒼勁古樸,四季常青。將它們合植一起,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宋代樓陽有詩雲:「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5)梅花繞屋及伴亭 我國自古就有「梅花繞屋」的習慣。《園冶》有雲:「梅繞屋,余種竹。」明代王稚登有詩雲:「竹寒沙碧堂成處,移得官梅繞屋栽。」我國造園,大都以建築物為主體,但好樓須有好花映。梅花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掩映於亭台樓閣間,既可豐富藝術構圖,又可協調周圍環境的自然景觀。
(6)梅花倚石 景石是我國古典園林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梅花倚石,其景自出。梅因石而更老,石因梅而更奇。宋代徐致中有詠梅詩雲:「石畔長來枝易老,竹間瘦得萼全清。」
(7)梅花臨水 梅花冰清玉潔,是配植水景的重要植物之一。水景是中國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謂無水不成景。寒池清清,溪流淙淙,梅花弄影,堪然入畫。「會被清池寫疏影,一枝分作兩枝妍」,梅花臨水在我國園林中應用較早,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此例,如「何當與春日,共映芙蓉池」(梁·吳均)。梅花品系中的垂枝梅,其枝條自然下垂,瀟灑飄逸,尤易臨水。
(8)梅花花籬 在日本園林中,有梅花用作花籬的實例,如日本丸子梅園將白色單瓣梅花密植成片,花開時,遠望猶如一條潔白的飄帶。在我國,以梅作花籬在園林應用中則少見。
(9)梅花盆景 梅花盆景是以盆為「紙」,以梅花、山石等為「繪」,通過藝術處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現了大自然中梅之神貌。我國梅花盆景較盛行,清代的《盆景偶錄》中,將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梅花為十八學士之首。我國梅花盆景造型有許多藝術流派,如疙瘩梅、劈梅、順風梅、屏風梅、游龍梅、滾枝梅、自然式等。
(10)插梅清供 梅花插花的應用在我國出現較早,至少應在魏、晉之際,如《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雲:『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梅花不以華麗取寵,而以韻格為勝,所以其插花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插梅的主要方式一般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掛式插梅三種。
『肆』 紅梅、蚊母、雀舌黃楊盆景在修剪和養護方面有共同點嗎
我們知道市場上一些有經驗的盆景苗商會在盆景生長期和休眠期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選擇合適的時間對盆景進行修剪盤扎和日常管理。但是真正一些喜歡盆景卻對盆景養護修剪的盆景小白愛好者來說,對他們簡直就是噩夢般的存在。舉個例子,有個盆景愛好者,他家裡同時買了紅梅、蚊母、雀舌黃楊盆景,買回來之前長勢十分喜人。
小結:不管是紅梅、中華蚊母盆景,還是雀舌黃楊盆景,在養護和修剪時,都要尊崇它們的生長習性,同時還得尊重大自然的規律。很多時候,盆景的養護管理,管理的就是一種心態,只要在保證樹勢強健、在不同的節氣加強相對應的養護管理,再輔以簡單的人工修剪盤扎,再差的樁體也可以是一盆可琢之玉。
『伍』 怎樣製作梅花寫意盆景
梅花寫意盆景是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與梅花盆景的完美結合,其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內涵蘊厚,繼承並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盆景技藝於一體,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為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韻的珍貴藝術品。
我們一般將梅花寫意盆景分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硯式等。其中,完全沒有水景的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內並不「貯水」,而是以細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雖不見水,卻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在山體上預留種植穴,然後在種植穴里種植小型梅花;硯式就是以硯狀石板代替盆缽,以白色石板為多,其上植梅點石,石板沒有邊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寫意盆景製作的方法:
(1)立意 製作寫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較多,例如將松、竹、梅合植,取其「歲寒三友」之意;將梅、蘭、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故梅花寫意盆景的意境還可取自於詩情與畫意,使詩情畫意融於盆景之中。梅花寫意盆景的主題很多,如「疏枝橫斜浮暗香」、「寒雲侵曉月」、「斷橋煙雨梅花瘦」、「百卉前頭第一芳」、「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一樹梅花一放翁」、「梅妻鶴子」、「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等等。
(2)製作 立意之後,就可動手製作。製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進行。
①選梅樁。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梅樁應以梅花的自然景觀為依據,形態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樹形態為宜,通常多為直干、斜乾和臨水式,懸崖、樹干彎曲程度大的曲乾式等均不適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適宜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梅花寫意盆景表現的是較大范圍的梅花自然景觀,有山、有水、有綠地等。如果使用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或過度變形的梅樁,則與寫意盆景表現的環境極不協調而影響整體效果。
②選盆。製作梅花寫意盆景多選用淺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製的木製淺盆。盆淺,能顯示曲折婉轉的水岸線,盆幫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無排水孔。盆的顏色以素靜、典雅為上。盆形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宜。這樣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張白紙,梅花寫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這張白紙上作的畫。
③選石。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石材有龜紋石、英德石、卵石、石筍石、斧劈石、千層石、雪化石、鍾乳石等,不同的石種在質地、形態、紋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採用何種石種應根據作品表現的內容而定。同一盆盆景應用一種石料。而在同一種石料中,又要注意顏色的一致、形狀的協調、紋理的相通。用於不同環境的石頭,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邊的石頭要平而薄,給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覺。岸上散置的石頭以及與樹木配合造景的石頭,要求有較為美觀的形狀。用於近處的石頭,紋理可以清晰一些;用於遠景的石頭,紋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沒有山石,也可用形態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狀根等材料代替,因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狀根的外觀都有些類似石頭。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蘭花、小五針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類及苔蘚等。依據藝術表現的需要,梅花寫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築、人物、動物、舟楫等擺件,來表現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如放牧、垂釣、冬歸樵等,使觀賞者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恰當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時,要注意在內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無合適的配件,寧可不用,切不可隨意湊合。擺件的質地有陶質、瓷質、石質、金屬質等數種,在梅花寫意盆景中以陶質為好,其質地與梅花、盆缽及山石較協調。
⑤布局。製作時,先將梅樁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當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淺盤中疊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為水體,坡岸應曲折有致。然後在梅樁周圍點綴一些小植物,並適當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時不應雜亂無章,更不能喧賓奪主,必須根據景緻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這些工作後,最後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鋪上苔蘚,給人一種草地的感覺。鋪種青苔一可增添景觀,二可對土面起保護作用。苔蘚有很多種類,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種為主,再配以其他種類,既有統一,又有變化。鋪種方法:先以噴霧器將土面噴濕,然後將鏟來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貼於土面,邊貼邊壓實。製作完成後,最後用刷子和抹布將梅樁樹干、石頭及盆洗刷干凈,並用噴霧器全面噴一次水。若要將其做成雪景,可用噴霧器將製作好的梅花寫意盆景全部噴濕,然後將事先准備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篩內,懸於盆景上方,用手指輕輕彈擊小篩外壁,讓石膏粉垂直落在山體以及盆內的梅樁、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這樣製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礬石或珍珠岩簡單鋪灑而成。
(3)製作後的管理 製作好後的梅花寫意盆景,一般擺置於光線條件好且通風的室內環境中,這樣花期較長,可欣賞1個月有餘。由於盆中土淺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蘚,故在觀賞期間要經常向土面噴水,以保持濕潤,若失水,輕者苔蘚枯死,梅花花蕾不開放,重者梅樁乾死。另外在此期間不要給梅樁施肥,因為只要保持濕潤,花蕾就能開放,若施肥,不僅對開花不利,而且有礙觀賞。梅花是對溫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溫度若偏高,花就開得快、謝得快,觀賞期就縮短了,所以室內溫度以偏低為宜(10℃左右)。花謝後,要及時將梅樁換回泥土盆中進行正常的周年管理。
『陸』 精品掛碧盆景圖片有嗎
給您個口訣 您自己玩一盆盆景吧 畢竟自己的東西有一點成就感吧
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一枝見波折,二枝分長短,三枝講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長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寧折勿彎、寧斜勿直。
盆景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活的雕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錯枝,就怕立錯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山無樹,近大遠小。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龍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
清座使人無俗氣,閑來當署起清風。
諸山落水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去強留弱;去粗留細。
審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顧右盼兩彎半,雲頭雨腳美人腰。
不幹不澆,澆則必透。
見干見濕;薄肥勤施;
景樹無根似插木亭子觀尖,盆景觀腳。
春抹異位芽,
夏剪強弱枝;
秋天應追肥,
冬剪所以枝。
雜木盆景管理歌
病蟲宜早防。
冬天正是時。
及時清落葉。
消滅越冬卵。
噴射"石硫劑;
春來樹無恙。
剪枝五去五留法
去遠留近、去大留小。去直留曲,去中留邊,去高留低。
雜木盆景日常管理歌
春日澆水宜早上,
加強光照防徒長。
增施"磷鉀"有機肥;
枝壯葉厚節徑短。
夏日最好避西曬。
防止葉片早枯焦。
氣溫下降及時肥。
酷暑盆景分外妖。
秋季西風落葉黃,
扣水減肥理應當,
植物體內轉機制;
勤查調整樹可安。
冬季防寒是主要。
高處放置是首要。
室內越冬見光照;
充分休眠盆景好。
盆景花卉施肥有一套要領
「四多」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後多施。
「四少」肥壯少施,發芽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嶺南盆景:
脫衣換錦,一展三變,春芽秋葉,夏茂冬藏
下長上短,里長外短。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
盆樹四條件:根露、干粗、枝密、葉細
盆樹四大家:黃楊、金雀、迎春、絨針柏。
盆樹七賢:黃山松、纓絡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盆樹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冬珊瑚)、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臘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嶺南盆景「蓄枝截干法」
蘇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頂」的整形法
揚州盆景「一寸三彎雲片式」造型法
海派盆景「剪扎並施法」
浙江的「」高乾式"浙派
安徽的「扭旋式」徽派
山東的「屏風式」
四川的「蚓曲式」川派
福建的「氣根式」
嶺南盆景枝托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爪;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
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
揚派盆景樁必古老,片必平整,技法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
製作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
蘇派盆景技法: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
海派盆景技法扎剪並重,細扎細剪。
野樁採挖:落葉樹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樹正處休眠;常綠樹可常年,最好是在春、雨季,關鍵在於須根全。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意在筆先。
千山皆入畫,只取一峰青。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峰則太華千尋,-勺則江湖萬里。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黃金分割法。
合攏則通體聯絡,拆開則逐物有姿。
不等邊三角形構圖原理。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只畫魚兒不畫水,此中亦自有波濤。
-炬之光,通體皆明。
客隨主行。陪襯烘托。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形斷意連,跡斷勢連。
神龍見首不見尾。
山欲高,盡出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
遠眺視其勢,近觀視其質。
近觀有露,露則其質;遠眺有藏,藏則意現。
景越藏,境界趆大。
巧拙互用,粗細兼施。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山之體,石為骨,樹木為衣,草為毛發,水為血脈,寺觀林落橋梁為裝飾。
石本頑,樹活則靈。
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盆景根、干、枝修剪十六忌
根忌:回根、片根、逆根。
干忌:S干、逆干、奪主幹。
枝忌:片枝、平行枝、內側枝、切干枝、交叉枝、超長枝、車輪枝、對生枝、蛙腿枝、逆枝。
近宜細膩,遠宜概括;
下宜清晰,上宜模糊;
近樹宜大,遠樹宜小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
鳥鳴山更幽,蟬嗓林愈靜。
以鬧求靜,動靜相襯,均衡相宜。
賓主分明,參差有致,顧盼有情。
繁中求簡。
千里之山豈能盡奇,萬里之水不能盡秀
虛實相生。
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疏密有致。
露者為實,藏者為虛,
有藏有露,則虛實相生。
平淡奇特,剛柔互濟。
漏、透、瘦、皺。
一彎二拐三出四回五鎮頂。
寧空勿實,超過5/10,多顯臃腫迫塞,少干3/10,則又鬆散單調。這個比例適用盆景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
盆景的布局最忌四平尺穩。
輕重不分、暄賓奪主
三遠法
古人雲:「山有三遠:
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
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迭,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渺渺」。
盆景造型十二大原則
意在筆先。
師法造化。
因勢造型。
動靜結合。
繁簡並用。
以小觀大。
陰陽向背。
主次分明。
比例協調。
顧盼呼應。
變化統一。
形神兼備。
妙用題名,畫龍點睛。
「語直無味,意淺無趣」。
盆景構景十種風格
——古:多為樹樁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為主,有「無松不古」之說,塑造古老蒼勁的形象。
——雅:取材以蘭為主,「無蘭不雅」形成幽雅,素樸的氣氛。
——清:取材竹子的常青植物,以竹為主,「無竹不清」,形成清秀明快的景觀。
——俏:多為觀花盆景,以梅為主,「無梅不俏」,形成奇麗多彩的美姿。
——幽:多為山林盆景,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等,構成如「青城天下幽」的叢林峽谷。
——雄:多為山石盆景,取材以石為主,配以樹木和建築,用相對高大的石料構成泰山雄姿般的景觀
——險:也是山石盆景,但要造成懸崖陡壁之勢。
——奇:以奇形石為主的山石盆景,構成如「黃山天下奇」般的景觀。
——曠:多為水石盆景,構成海濱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秀:也是山水盆景,用材有山、水、花木等構成如:峨眉天下秀」的美麗風景。
樹樁盆景澆水五看法
一看栽植用盆;
二看培養土;
三看植株葉片;
四看生長季節;
五看氣候。
一景二盆三托架
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圓筒沙培提根法;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
一年保活,兩年養根,三年養樹。
盆景製作的藝術表現手法
主次分明、虛實相生、疏密得當、動靜互襯、露中有藏、剛柔相濟、枯榮對比、形神兼備、巧拙互用、對比變化、平中之奇、不似之似、對立統一等。
盆景造型的形式
一。直干型(單干高聳式、單干矮壯式、單干健壯式、雙干高聳式、雙干健壯式、高聳叢林式、健壯叢林式);
二。斜干型(折斜式、橫斜式、直斜式、斜干叢林式);
三。直斜干型(矮壯雙干直斜式、高飄雙干直斜式、健壯雙干直斜式);
四。曲干型(直曲式、斜曲式、迴旋式、雙曲式、曲干叢林式);
五。卧干型(橫卧式、曲卧式);
六。懸崖型(全懸式、半懸式、半懸飛旋式);
七。臨水型(單干臨水式、雙干臨水式);
八。倒掛型(單干倒掛式、雙干倒掛式);
九。水旱型(半水旱式、全水旱式);
十。假山叢林型(峰嶺叢林式、丘陵叢林式、峭壁叢林式);
十-風動型(單干風動式、雙干風動式、叢林風動式);
十二。過橋型(單樹過橋式、雙樹過橋式、叢林過橋式);
十三。腐乾型(洞穴式、斧劈式);
十四。枯朽型《枯梢式、枯枝式、枯乾式(舍利干)》;
十五。怪異型(疙瘩洞孔式、靈芝式)。
意境美是盆景藝術的最高境界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貴在求其神韻。
松有高矮曲直,貴求其勁;
柏有怪奇枯榮,貴求其拙;
垂樹貴求其柔情,懸樹貴求其險奇,
花樹貴求其艷麗,果樹貴求其殷實,
春樹貴求其生機,夏樹貴求其繁茂,
秋樹貴求其紅葉,冬樹貴求其寒姿。
凡樹知其精神實質,才有神韻可求。
中正之勢:四平八穩、不倚不斜;
平和之勢:細雨和風、波瀾不驚;
興旺之勢:生機勃勃、青春煥發;
迎客之勢:躬身長揖、彬彬有禮;
清逸之勢: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突兀之勢:如佛頂山之頂佛、雲扶石之扶雲;
垂瀉之勢: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
雄勁之勢:飛鵬撲虎、虯龍翻江;
雄奇之勢:呑天化地、震撼蒼穹;
奇險之勢:危樓百尺、高峰墜石;
奇逸之勢:清高飄逸、超塵脫俗;
奇崛之勢:老乾虯枝、盤根錯節;
順勢:浮萍順水、隨波逐流;
逆勢:雲山倒卷、倒掛金鉤;
奔越之勢:揚鞭催馬、險渡關山。
中正之勢:四平八穩、不倚不斜;
平和之勢:細雨和風、波瀾不驚;
興旺之勢:生機勃勃、青春煥發;
迎客之勢:躬身長揖、彬彬有禮;
清逸之勢: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樹冠的布局要求
一、樹冠垂直、水平與均衡;
二、樹冠要回轉"挑頭";
三、樹冠要前傾。
達到樹形正面要露,後面要藏,藏露兼存,含蓄有餘的效果。
山水盆景的常見形式
1、近景式:
(1)懸崖式:該造型注意中心把握,雖要誇張,但要合乎情理。
(2)象形式:要在似象非象之間,咀嚼一番。不要過於逼真,也不能過於抽象難懂。
(3)怪石式:要做到形態舒展大方,奇而不失真,不能矯揉造作。
2、遠景式:
(1)峰:形態氣勢挺拔,要達到氣勢磅礴,巍峨聳立。
(2)巒:層層相連、形式圓轉、造型要穩健莊重、氣勢浩盪。
(3)磯:為突出江邊的岩石。
(4)峽:兩山夾著的水道。
(5)礁(島):江湖海中突出水面的部位。
(6)谷:兩山深處,天流水可通路者。
(7)壑:山中的旱溝。
3、水旱式:
(1)全旱式:此題材易用淺盆。
(2)半旱式:描寫水際一角。
4、掛壁式:
設計掛壁畫面要簡練秀麗,層次要豐實。寓意要深刻。
5、附石式:
狀如樹木自然長在岩石中,古樸而有野趣,可置於山水盆中。
6、供石:
所選之石要具備瘦、透、漏、皺、或做到形、神、色、紋、韻。
樹木盆景分類及造型方式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藝術處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
樹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為規則型、象形型、自然型3種,從發展趨勢看,以自然型為主。
1、規則型:多為傳統形式,有一定規范程式,造型工整嚴謹,適合廳堂或門庭對稱布置;氣氛莊重華貴。除揚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傳統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繼承法基礎上加以創新。如揚派盆景的「台式」、「巧雲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滾龍抱珠」、「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彎半的「文樹」、「武樹」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龍彎」盆景等。
2、象形型:以松柏類或觀花類植物剪紮成龍、鳳、獅、虎、象、鷹等飛禽走獸以及人物、圖案,並題以吉祥用語,如「龍鳳呈祥」、「二龍戲珠」、「萬象更新」、「大展宏圖」等,以供祝賀、喜慶、節日用。
3、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
其造型可概括為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斜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根據「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評比委員會研究決定,中國盆景分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種規格。
樹木盆景(按樹木高度分)
(一)大型8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8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山水盆景(按盆徑分)
(一)大型10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10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樹石盆景以盆的長度衡量。
竹草盆景似同樹木盆景。
文人樹的特徵
清,簡,秀,柔,雅,禪皆為文人,看意境非看形式。
松看皮、柏看骨
養盆景五忌
一、忌施肥。
二、忌乾旱。
三、忌水漬。
四、忌驟蔭。
五、忌午浴。
叢林式盆景四忌
一忌-刀切叢林;
二忌密不通風叢林;
三忌深盆大皿叢林;
四忌不修剪叢林;
樹樁盆景創作八宜八忌一宜主題鮮明,立意明確,忌創作不知想表達什麼,如何去表現。
二宜對作品成型後的高度、左、右展幅有一個甚本的認識;忌心中無數,聽之任之。
三宜對成型時間有一個基本的估計,忌心中無敷,操之過急。
四宜截樁到位,忌日後反復。
五宜立向明確,忌反復。
六宜定托准確,集中生長優勢;忌非造型枝培育過粗,人為地製造傷口。
七宜造型得勢,要枝誇張;忌平淡無奇,中庸媚滑。
八宜階段性培育目的明確,忌無目的一刀切。
山采樹樁求活五忌
一、忌淺埋;
二、忌頻查;
三、忌疏澆;
四、忌誤察;
五、忌心浮;
盆景造型需蟠扎,具體操作須得法;
舊時習慣纏元絲,費時費力常失敗。
一是接觸面積小,陷入韌皮損傷大;
再是松緊難把握,力度對抗易反彈。
改用尼龍包裝帶,緊纏密繞最實在;
彎曲自如隨所欲,以柔克剛不犯難。
若遇枝幹分叉處,纏繞到位加數匝。
又如彎急枝又粗,再加元絲來固扎;
若知粗度及長短,依據枝條有多大。
逢中彎作一小圈,叉向枝條再作彎;
圈中穿根鋼筋棒,尾端交叉緊固扎。
這里還須提一點,元絲下面襯墊塊。
膠帶元絲纏縛後,撬桿、拉環、定直彎。
待到枝幹定型日,再將各件來分解。
折卸物件妥保存,以便日後再蟠扎。
優秀的造型重點枝(俗稱要枝)
①飄枝:枝的主脈在平行中稍向下飄。為求得最佳的曲線美,節與節之間可互換出枝角度,加強節奏感,但不偏離主脈中軸線。
②探枝:高位出枝,主脈曲節起伏,與飄枝有相似的地方。其最大特點是在眾多比較統一的造型枝押異軍突起打破構圖的邊線。正如詩中的「一枝紅杏出牆來」。
③拖枝:主脈圓轉流動,與干身走向相同,有如關羽臨陣時所用的拖刀。多用在曲斜乾的造型中,有斷後押腳之意。
④跌枝:主脈在前進中突然向下曲折跌宕,變化強烈分明,下跌後流暢自然,多用在高聳的樹形中,起到彌補高腳部位少枝的空虛感。
⑤瀉枝:主脈一出枝即彎曲流動成下瀉狀,其間少曲節變化,有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氣勢雄渾。
樹樁盆景枝盤的促抑技法
一、強剪抑勢法;
二、半折抑勢法;
三、摘葉抑勢法;
四、置換抑勢法;
五、背光抑勢法;
六、葯物抑勢法。
神枝---------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稱為自然「神枝」。
舍利---------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其樹皮剝落,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為自然「舍利」。
借枝補位法
一、配株補空;
二、俯枝補空;
三、回枝補空;
四、折頭補空。
幾架:有樹根幾、枕頭幾、書卷幾,方幾、圓幾、異形幾,單幾、雙幾、博古幾等。要求工藝要古樸、線條要流暢、比例要協調、景物要呼應。
盆景修剪技巧
一、植物特性修剪:1.不平衡修剪;2、平衡修剪;3、帶葉修剪;4、預留修剪。
二、審美特性修剪:1.留枝定托、刪除贅枝;2.比例協調、修剪考究;3.角度取向,精確細剪;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
擬人法裁樁:(摘自中國花卉盆景雜志,我感到不錯,特此錄入)
樁材到手後,首先反復推敲,確定最佳正面。然後將主幹依其形態。走向按照擬人手法將其分為頭部、腹部、胯部(雙胯以下是根)。這三部確定後,其它具體部位就不會亂了方寸。
下面就樹樁盆景造形中的畄、舍、蓄、控"三大忌"、"五小忌"、"三大難得枝"、"五佳枝"分敘如下:
三大忌:
一忌鼻枝;鼻枝為無目枝,十分俗氣傷感,是損壞樁景形象的大敵。
二忌胸枝,胸枝為悶枝,是損壞樁景元氣的大敵。
三忌腹枝,腹枝為痞枝,是扼殺樁景前途的一大病枝。
五小忌:
1忌後勺枝;
2忌脖頸枝;
3忌腋下枝;
4忌頭頂枝;
5忌額頭枝
三大難得枝:
1。難得在耳部生枝,耳部有了枝,整個樁景有了苐一形象。
2。難得在肩部有枝,雙肩的仼何-側有枝,樁景前途有望。
3。難得在胯部出枝,主幹的胯部有大枝,意味著樁景的基礎良好,樁景前途遠大以至無量。
五大佳枝:
1。主幹的頰部(含腮部)或穴部有枝。2。主幹的胸上部左右兩側有枝。3。主幹的兩肋大致部位有枝。
4。主幹的後背大致部位有枝,也是上等的佳枝。5。老、大、粗、古主幹的腰兩側或後腰部位發了枝,也是上等的佳枝。
樹木盆景造型的基礎——主幹
主幹分直干、斜干、曲干、懸崖、劈干、跳枝、腐乾、連根、附石、卧干、組合等。
樹木盆景造型的骨架——枝杈
枝分飄逸枝、迴旋枝、斜跌枝、平展枝、上揚枝、自然枝、鹿角枝、雞爪枝、彎曲枝、曲折枝、風吹枝、垂簾枝、蔓曲枝等。
樹木盆景造型的生命——根基
根分放射形、側向形、蟠扭形、繞干形、垂絲形、盤龍形等。
樹木盆景的首要形象——樹冠
樹冠分扇形冠、半圓冠、傘形冠、三角冠、枯梢冠、禿頂冠、轉折冠、平頂冠、偏側冠等。
樹木盆景的生命象徵——葉片
葉片分心形葉、橢形葉、針形葉、掌形葉等。
樹木盆景的懷古追求——老態
表現形式有節疤、孔洞、殘缺、裂紋、斑點、脫皮、腐蝕、斷裂等。
『柒』 五色梅的主要價值
盆景
五色梅嫩枝柔軟,適合製作多種形式盆景。可加工製作成單乾式、雙乾式、臨水式、斜乾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五色梅的葉片較大,樹冠常採用瀟灑的自然型,也可刻意紮成圓片形。由於生長迅速、萌發力強,耐修剪,造型方法應以修剪為主,再輔以蟠扎和牽拉;五色梅的枝條直而無姿,可用金屬絲進行彎曲。也可用嶺南派「截干蓄枝」的手法進行造型。
綠化
五色梅花色美麗,觀花期長,綠樹繁花,常年艷麗,抗塵、抗污力強,華南地區可植於公園、庭院中做花籬、花叢,也可於道路兩側、曠野形成綠化覆蓋植被。盆栽可置於門前、G 堂、居室等處觀賞,也可組成花壇。 【葯用】:採集加工以根或全株入葯。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性味根:淡,涼。枝、葉:苦,涼,具臭氣。有微毒。花:甘、淡,涼。功效。根: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枝、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 治感冒高熱:五色梅根、算盤子根、崗梅根各31克,水煎服。 治筋傷:五色梅鮮葉搗碎,擦患處,然後以渣敷之。 治皮炎、濕疹痙癢:五色梅新鮮枝葉煎水外洗。 治腹痛吐瀉:鮮五色梅花10一巧朵,水燉,調食鹽少許服;或乾花研末6~15克,開水送服。 治濕疹:五色梅乾花研末3克,開水送服。外用鮮莖葉煎湯浴洗。 治小兒嗜睡:五色梅花9克,葵花6克,水煎服。 治肺結核咳血:五色梅花6~9克,水煎服。 【葯理作用】:五色梅有抑制脂質過氧化物形成的作用,抑制豚鼠不同組織的脂質過氧化作用的順序是:腎上腺>肝>腎>心>肺>腦。五色梅對肝臟磷脂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無影響,而顯著提高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
【各家論述】 《嶺南采葯錄》:洗濕毒疥癩。 《南寧市葯物志》:葉:治疥癩毒瘡,跌打止血。花:可止血。 《廣東中葯》:祛風止癢,消腫止痛,散毒,敷大腸瘍癰。 《廣西中草葯》:全草:退熱,殺蟲止癢,消瘡瘍。
【炮製】 1.凈制:除去雜質,鮮品即可入葯。
2.切制:取凈劑後的嫩枝,切段。也可將干品淋水稍潤,切段,曬干,篩去灰屑,即可入葯。
【宜忌】《福建中草葯 》:「孕婦忌服。」
【性味】 味苦;微甘;性涼;有毒
【歸經】 大腸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研末,3-5g。外用:適量,搗敷。 【毒性】枝葉具臭味,有小毒[15-18]。牛、羊食後可引起慢性肝中毒,發生膽汁郁滯症,症狀為高燒、體弱、步態不穩、腹瀉、繼之便秘和嚴重黃疸及光敏感。葉的乙醇提取物可使犬血壓降低、呼吸加速及震顫。馬纓丹烯粗晶對大鼠的LD50為20.3mg/kg[19]。
【毒理】有毒成分為馬纓丹烯A和B,主要傷害肝、膽囊及膽小管,引起膽囊麻痹。羊胃管給葯有毒劑量馬纓丹稀A為80mg/kg,B為200—300mg/kg[25]。
【注意】 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的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五色梅的枝葉與花朵中揮發出蚊蠅敏感的氣味,具有很強的驅逐蚊蠅功效,而氣味對人體無任何傷害。它不但驅逐蚊蠅效果好,而且花色艷麗多變,有「驅蚊七變花」的美譽,具有驅逐蚊蠅和美化庭院的雙重作用。
五色梅可採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花苗。果熟後採摘堆漚,浸水搓洗去 果肉,即獲種子。種子忌失水,可於秋季採取隨采隨播,或混沙貯藏,春季再播種。播後發芽階 段氣溫應保持在20℃以上。發芽率約為60%,南方播種苗當年秋季可開花。扦插多於5月份進行,取一年生枝條做插穗,每兩節成一段,保留上部葉片並剪掉一半,下部插入土壤,置於疏蔭下養護並經常噴水。1個月左右即生根,並生發新的枝條。植株分枝極多,沾土生根,故將柔 性枝條刻傷並壓入土中,待根系生長後即斷根分株。
『捌』 如何才能使梅花盆景更美
『玖』 新手怎樣選擇盆景樹樁
運用概括、集中、誇張等藝術手法,把大自然的風景搬到盆景之中,就成為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盆景。它追求「奇致」,講究新奇美,以達到耐人尋味、賞心悅目的目的。天然樹樁,千姿百態,令人眼花燎亂。而樁頭卻是樹樁盆景的基礎,與創作的成敗得失相關.如何選擇,非同小可。見仁見智,似乎都胸有成竹。殊不知,要獲得公認的佳品,遠不是舉手之勞。對一般愛好者來說,失之交臂者有之,選擇失當者有之.好樁修劣者有之。那麼.其中三味能否理出些頭緒來呢?筆者通過佳作觀摩、書畫借鑒、市場調查和創作實踐,初步歸納為「扭、曲、朽、包、疤、怪、老、根、壯、型」十字,以祈拋磚引玉。扭:扭轉、旋扭。即干或根的某生理面相對鄰段同一生理面的轉向。其特點是:紋理顯著,勢如蟠龍。如在全國首屆根藝展覽會獲一等獎的《龍的傳說》,其扭轉動勢.堪稱典範,倘作為盆景樁頭,亦不失為佳作。曲:彎曲。有屈折與柔彎之分。屈折,是干或根轉向而形成一定的角度〔即所謂硬角):虎刺和南天竹常出現此種形狀,頗有挫折等閑、屈鐵剛毅的氣質和不屈的生機;天然的一波三折更難能可貴。柔彎,彎而不成角,形成一定的弧線,勢如游龍,顯得靈活生動。梅花游龍樁用的就是此種柔彎誇張的手法。一寸三彎,更能產生極強的節奏感。盡管在花市上,—般化、無特色的直干樁無人問津,並不說明直干就毫無可取.如在叢林式盆景中,恰當地配置一兩株直干,能使景中線條富有變化從而產生剛柔相濟的效果。
朽:枯朽。下枯上榮,新陳代謝,枯木逢春,反差強烈。有道是:「黃昏過後有清晨,朽木樁頭枝葉嫩。」包:鼓鼓囊囊,有古拙的韻味和幽默感。常見??木、榆樹樁有鼓包。疤:疤痕。疤痕累累,意味著萬劫再復,體現頑強的生命力。怪:形狀奇特、迥異.異乎尋常。映山紅(春杜鵑)蔸就結構復雜,奇形怪狀者不少。老:即老齡樁頭。老而彌堅,令人產生閱歷滄桑的聯想。蒼勁古樸,有慈祥之感.根:這里此注意三點。①根的觀賞價值:懸根露爪,體現經受過風雨的洗禮;盤根錯節,意味著根基牢靠.不可動搖。正如《芥子園畫譜》所雲:「樹生於山腆土厚者多藏根,若嵌石漱泉於懸崖千仞鐵壁萬層之地,則岈古樹,每多露根,直若遺世仙人,清癯蒼老.筋骨畢露,更足見奇耳!」②根多、根壯,容易成活。③若上山採掘,在作業中應盡量避免損傷根系,尤其是須根。樁頭離土,立即用浸濕的吸水柔質材料(舊棉布條等)適當纏繞根系,再套上塑料袋並扎封袋口;或用濕青苔、腐葉等填充根須空隙,同樣用塑料袋包封.也可起保濕作用。要是在花木市場選購,則應注意根系是否因脫水而壞死。其判斷方法是:剝開一點根皮察看,變質發黑者,表明已壞死:壞死過多,栽活無望,尤其是赤楠、映山紅等難移栽的樹種。壯:壯實的樁頭,因其內在養分較多,易成活。壯實厚重,也給人以巍然不動之感。型:型式、樣式、款式,是景面構圖的粗略模式。它經過歷代名師巧匠的發掘、創新,見諸文字者有:直乾式、曲乾式、蟠乾式、斜乾式、卧乾式、雙乾式、一本多乾式、叢林式、懸崖式、臨水式、橫枝式、俯枝式、垂枝式、風吹式、劈乾式、枯乾式、枯梢式、枯峰式、禿頂式、疙瘩式、連根式、提根式、寄植式、象形式、附石式等.各有千秋.盡可參照,毋需拘泥。正如《介子園畫譜》指出的:「惟先矩度森嚴,而後超神盡變,有法之極.歸於無法。」又說:「當神而明之,不可死守成法。」何況,樹各有形.實際是隨遇而得.因材施藝者居多。至於諸如主、次,大、小,粗、細.高、低,長、短,遠、近,剛、柔,虛、實.疏、密,輕、重,強、弱,動、靜,起、伏,聚、散,藏、露,明、暗,曲、直,斜、正,平、奇,巧、拙,枯、榮等對比手法,以及對如何協調呼應、和諧統一.如何體現意境、風格以「發其神秀.窮其奧妙,奪其造化」等諸多深層次的美學問題的探討,遠非一篇短文能說清楚的,本文不宜細述。自然力造成的樁頭,很難十全十美,選樁者還得面對具體素材來權衡優劣,靈活取捨.切勿求全,多考慮彌補措施為宜。盆景為立體藝術,樹樁的觀賞面多多益善,四面有景更佳。野外挖掘的樹樁、因根系損傷減少,其吸收養分能力大為減弱,樹冠枝葉難以保全,栽活後,還得重新蓄枝造型。因此,我們選樁時應著重於樁頭基部的形態。樁頭基部選准了,主旋律就定了。一般來說,樁頭基部的形態較穩定持久,難作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