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小綠植
① 苔蘚植物有哪些
1、葫蘆蘚屬。
葫蘆蘚屬(Funaria)是真蘚目中最常見的蘚類。真蘚目在蘚類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遍布世界各地,是蘚類中的1個大目。
葫蘆蘚屬葫蘆蘚為土生喜氮的小型蘚類。經常習見於田園、庭園、路旁,遍布於全國。植物體高約2厘米左右,直立,叢生,有莖、葉的分化。莖短小,基部生有假根。葉叢生於莖的上部,卵形或舌形,排列疏鬆。葉有明顯的1條中肋,整個葉片除中肋外都是由1層細胞所構成。
2、黑蘚系
黑蘚系高山或寒地小形蘚類,石生或岩面薄土生,植物體棕色或棕黑色,叢生,但易散落。莖直立,全部由厚壁細胞構成,無分化的中軸,單生或分枝,老枝葉常腐朽脫落,新枝葉密集,莖葉細胞內含油滴。
3、泥炭蘚屬
泥炭蘚屬是水濕地區或沼澤地區的蘚類,植物體灰白色或灰黃色,有時紫紅色,叢生成墊狀,上部不斷生長,下部逐漸死亡,無假根。莖直立,頂端分枝短而密集,成頭狀,側枝叢生,有下垂的弱枝與上仰的強枝兩種。葉片由單層細胞構成,無中肋,葉細胞有兩種。
泥炭蘚屬植物約有300多種,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北溫帶分布較廣。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部高寒地區。
4、蘚綱
蘚綱全世界約14000種(也有人認為僅有9000種),中國約有1500種。主要代表目是泥炭蘚目、黑蘚目和真蘚目。多分布於溫暖濕潤而多雲霧地區的溪邊、陰濕土坡、樹干、岩面、懸掛於樹枝或稀附生葉面。現包括南極在內均有蘚類植物的蹤跡。
5、角苔綱
僅角苔目世界約300種,分為2科:角苔科Anthocerotaceae,包括花角苔屬Aspiromitus、角苔屬Anthoceros/Phaeoceros、樹角苔屬Dendroceros和大角苔屬Megaceros;短角苔科Notothylaceae,僅有短角苔屬Notothylas。
我國僅有10種。演化上具特殊意義,系統上獨立的一類植物。
② 苔蘚植物有哪些
青苔,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葫蘆蘚,牆蘚、地錢,泥炭蘚
③ 苔蘚能和哪些小植物一起養
你可能已經養過很多植物,但對苔蘚卻是完全陌生,別緊張,只要仔細閱讀下面的養護要點並遵循之,你會發現這個新夥伴並不難相處。
1.澆水對苔蘚來說,除了補充水分之外,還可以帶走積蓄在土裡的廢棄物質,讓土壤更潔凈。所有植物都一個原則:每次澆水都要澆透,苔蘚也不例外。多餘的水分會從排水孔排出。所以,用於放置苔蘚盆景的器皿最好有漏水孔,如果是玻璃器之類的,最好在容器里放置一些小石頭或小貝殼。積水會影響苔蘚的健康。給苔蘚澆水還要選擇恰當的時間。清晨為佳,切忌在較高溫度的陽光下澆水。至於什麼時候澆水,可以通過觀察苔蘚的生長狀態來決定,主要是觀察苔蘚的「芽」是否飽滿,是否有新芽綻出,顏色是否偏黃。
翠綠的苔球可以單獨欣賞,也可以搭配透明的玻璃花器。
2.適合苔蘚生長的環境和適合人居的環境非常相似:小環境氣候穩定、一定的濕度、通風透氣、適度的光照。它的最佳生活環境是戶外或接近戶外的環境,最好是朝東南的半陰半陽處。
3.清晨的露水和微弱的陽光是苔蘚們的最愛。很多人以為,苔蘚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想讓苔蘚長得好,就一定要給它一定的陽光,但是最好是微弱一些的散射光而非直射的強日光,比如,要讓苔蘚享受清晨的「日光浴。
4.苔蘚與其他植物有很大不同。一是它的根部基本只起到攀附固定植株的作用,主要依靠葉片吸收空氣中的水和微薄的養分。二是空氣濕度不夠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此時顏色就會變得灰綠,但這並不意味著苔蘚「死」了。事實上,進入休眠的苔蘚很強健,不畏寒暑,可耐數月,一旦接觸水分即現青翠。
5.培植苔蘚不需要特別的土壤,一般土壤都可存活,也不需要特別施肥。室內觀賞時應放在通風且明亮的位置。一定要保證通風,但風速不能太大。除了植物本身的綠意之外,還可以選用一些綠色的花器來點染春色。滿眼翠綠的效果有時是很驚艷的。
6.濕潤狀態下的苔蘚需要小心呵護,避免短時間內溫、濕度劇烈變化,避免重復忽干忽濕,避免暴露在過熱的陽光、冬季乾冷的空氣或空調風口下,否則活動狀態中的苔蘚細胞很容易受損。切記苔蘚最怕桑拿般的高溫潮濕。
7.日常養護寧可干一點,也不要過濕。自然乾燥休眠的苔蘚浸透水還能復原,但長時間濕漉漉的苔蘚,一旦溫度調節不善就容易損傷。
微暖的時節,苔蘚的綠一點點地從泥土裡綻放開來,在綠色苔球的「包裹」下,植物更加鮮明有趣,給蝸居的
④ 玻璃缸里能種苔蘚和小植物造景嗎
玻璃來缸里不能種苔蘚苔蘚微景觀,自是用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生長環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種造景小玩偶,運用美學的構圖原則組合種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
苔蘚微景觀會選用一些植物與苔蘚進行搭配造景,造景植物一般包括:狼尾蕨、網紋草、羅漢松、銅錢草、袖珍椰子等。此類植物形狀美觀、顏色翠綠且生長環境與苔蘚類似,喜歡濕度較高的環境。特別是蕨類植物最常用到[ 。
常見的苔蘚微景觀,其造景用的配件玩偶以宮崎駿系列動漫電影里的人物模型為主,尤其以龍貓系列玩偶最為常見,可愛的龍貓,奔跑的小梅等都是經典的苔蘚微景觀玩偶搭配。另外,小喬流水,小蘑菇、沉木、小柵欄、鵝卵石、河川沙等都是常用的配件。這些小配件被恰到好處的運用到苔蘚微景觀布景中,取到豐富景觀作用
⑤ 苔蘚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
莖葉導管葉脈假根
⑥ 苔蘚植物為什麼都長的很矮小,而且喜歡長在潮濕的地方
在植物界中,有些種類喜歡生長在潮濕的牆壁上,看去就象是大自然的一張張綠茵茵的「地毯」和「壁毯」。組成這種壁毯的最大類群就是苔蘚植物。 苔蘚雖然是植物界登陸後的一個進化旁枝,也屬於高等植物,但只是屬於高等植物中構造最簡單的一類。它們有莖有葉,形成常見的莖葉體(配子體),不能開花結實,只能象茵類、藻類、地衣以及蕨類植物一樣,以孢子進行繁殖。 苔蘚植物是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類型,但是大多數仍需生長在潮濕的地區,植物體的結構簡單而矮小最高的也只有幾十厘米。但是,由於苔蘚植物生長繁殖快,吸水能力很強,有的吸水量可為自身體重的幾倍以至十多倍,這在植物界中是很少見的。同時,它們具有能夠起固著作用和吸收作用的假根,而且莖、葉既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又能直接吸收大氣中的水分。因此,它們具有獨特的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在許多光裸的地方,如岩層、石面、天井、台階、古屋瓦成和牆壁等,它們都能捷足先登,成片生長。 在自然界中,苔蘚植物有它的特殊作用。首先,它們是植物界中能乾的「拓荒者」,我們可以這樣說,地球上如果沒有苔蘚植物當開發先鋒,那些裸露的環境,如砂地、灘荒、岩層等,將永遠是不毛之地。因為它們能夠分泌一種酸性溶液,不斷地融解岩面;在荒山野嶺的岩層和沙土上,經過苔蘚的苦心經營,比如積聚空氣中的灰塵,累疊自身的屍體和風化附闐的基質等,就能逐步形成一層富含有機質的薄土,為其它植物的生長創造條件。 其次,在改造沼澤方面,苔蘚具有特殊的本領。由於苔蘚植物生長快,吸水力強,往往可把沼澤地的積水吸干,其遺體又能填平低地,並且不斷地向沼澤中心擴展,使草本、木本植物接踵而至,這樣,原來的沼澤地就逐漸變成陸地。 再次,苔蘚植物與森林也有密切關系。森林常是苔蘚植物繁茂生長的場所。苔蘚飽含水分,有利於林地的水土保持和樹木的生長發育。但是,苔蘚在森林中大量吸收水分,也會抑制樹木生長,在長時間內能使森林毀來。同時,苔蘚植物過於繁茂,就會增大土壤的酸性,影響林木的生長,如果苔蘚的積層過厚,對樹種的萌發和林木的更新也不利。這是值得注意的。
⑦ 苔蘚如何養護
1、注意光復照:苔蘚植制物喜歡半陰,避免陽光直射,放在陰涼處生長,夏季要做好遮陽措施。同時也需要足夠的散光,清晨的陽光即可,做好通風工作。
2、水分:苔蘚喜歡潮濕,保持潮濕的生長環境,多用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澆水做到澆透,同時避免積水。
3、土壤:苔蘚喜歡偏酸性的土壤,選擇泥炭土混合腐葉即可。
(7)苔蘚小綠植擴展閱讀:
苔蘚澆水:
苔蘚的生長環境,潮濕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足有的潮濕度才可以生長出苔蘚,但同樣要有足有的潮濕度才有利於它的生長,所以日常養護苔蘚時澆水則是首要任務。但考慮到盆景中其它的植物存在,所以澆水時要選對方法。
選用較小的噴壺,把噴嘴調成噴霧狀,然後對其進行噴水,但要注意盡量不要噴濺到其它植物上。噴水的次數可以根據養殖的環境來決定;
若環境較乾燥,每天則需要進行2次至3次的噴水,若環境有一定的潮濕度,每天進行一次即可。
⑧ 微景觀植物養護小知識 苔蘚怎麼養
苔蘚就是平常叫的青苔。它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沒有莖、葉的分化,呈片狀構造的葉狀體;一種是有莖葉分化的莖葉體。
苔蘚植物的主要適應環境條件是溫暖和陰濕。夏季要防止曝曬,冬季要防止冰凍,最好放在溫室內,經常保持潮濕。
要想使能吸水的軟石生長青苔,可以採用移植的辦法。首先將陰濕處的泥盆或磚、地面上生長的青苔用刀仔細取下,研細後用毛筆刷在山石上。因為青苔是用孢子繁殖的,我們剪下來的青苔中就含有大量的孢子。為了使孢
子萌發後生長迅速,可以先將上水石置於肥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進行抱子種植。
某些樹樁盆景,尤其是小型盆栽或淺盆,在土層表面也往往覆蓋上青苔。它們一般也是用塊狀移植的辦法栽培的。將成塊的青苔均勻地平鋪在上面上,密切嵌合,然後壓實澆水,可立即獲得優美協調的效果。
⑨ 苔蘚植物植株一般很矮小,具有______和______,沒有______
苔蘚植物植株一般很矮小,具有莖和葉,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
故答案為:莖、葉;根
⑩ 苔蘚植物一般植株很矮小,主要原因是沒有___,莖和葉中沒有___.
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因此無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只起到固著作用,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不能為植株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其利用,所以植株比較矮小.
故答案為:根;輸導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