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盆景
1. 刺玫怎麼養
種子處理:把刺玫果種子浸泡在5%紅糖和5%的多菌靈溶液中36小時,然後撈出,與版過篩的濕河沙按種子與河權沙的體積比1∶3混勻。放在25℃條件下催芽,當有30%至40%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
種植與分株定植:壟播一般株距20厘米,鎬穴深5厘米,每穴4至5粒種,播後覆土3厘米踩實,最後澆透水。也可在春季萌發之前或秋季落葉之後,分株頭一年母株分櫱根苗,按株距50厘米、行距100厘米,開穴直徑25厘米、深30厘米,穴內施入適量腐熟肥,與土拌勻後,將用生根劑處理好的幼苗植入穴中,將根系舒展開,覆土壓實,澆透水,蓋土稍高於地面。
田間管理:小苗出3至4片真葉時,及時拔除雜草,施1次液體腐熟肥,待花苞露紅中耕時節,施1次腐熟肥或硫酸銨等。旱季注意灌溉,以免影響花的質量和產量。雨季要防澇排水,以防爛根及病蟲害。秋季要剪1次長枝、病蟲枝、衰老枝,留健壯有形的枝條。
2. 虎刺梅盆景如何製作
觀賞盆宜採用長方形或橢圓形紫砂淺盆。合栽式突出主樹,配植的幾棵樹干矮專些,以作襯屬樹。叢林式可選擇樹干高矮不一。粗細合理的植株進行精心布置,使植株疏密得當,土次分明,種植時?系要舒展,適當提裉、露根,定植後修剪枝葉,剪去過密枝葉及重疊枝、多餘枝、枯枝。盆面點綴小型山石、配件、然後澆透水,鋪上青苔,灑水1欠後,放於陰涼處。
上盆後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養護,保持盆土濕潤,注意遮陽。葉片返青.生出新葉時,施1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促使植株返青,發根多。
夏天放於陽台的虎刺盆景應移到大盆景樹下,避免強光直曬,早晚要澆透水1次,澆水時不能淋及花朵,以避免落花,使植株不結果。結果後澆水不要經常灑到果上,以避免落果,影響觀賞。
生長季節每月施少量稀薄液肥1次,肥料以磷鉀肥為主,以促進發裉,使枝葉茂盛,葉面亮綠,也有利開花、結果。
3. 從外面買回來的盆景刺梅,放在沒有陽光的地方可以嗎
刺梅喜光,喜暖,忌寒。如果你不換盆就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換盆的話需要緩苗就要放到能照到適量散光的地方,總之不能放在沒有陽光的地方。
刺玫瑰種植方法:玫瑰對土壤要求不高,只需含有一定腐殖團粒結構較好的培養土便可,只要做好以下三個環節就能很好地生長:① 玫瑰是耐旱怕澇的植物,旱生植物幾乎都是怕澇植物,如果是盆栽就要用無釉陶土盆栽培,嚴格把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如果頻繁給玫瑰澆水(特別忌諱在濕度大蒸發量少的陰雨天過度澆水),玫瑰的根就會猶如做「腌泡菜」般被泡爛(和水培原理有本質區別)而死亡。② 任何植物都只喜歡清淡的施肥,施予濃肥(特別是化肥)會導致局部爛根而死亡。根據植株和盆的大小,每1-1.5個月用20-40粒復合肥(或氮化肥)均勻地施於盆邊1寸土下,或者每月澆一至二次經充分發酵的淘米水等清淡的水肥。只要葉綠花艷生長狀態良好就無需再施肥。③在室內栽培植物,不能長期置於光線不足的廳室里,要不定期經常抬到有陽光的地方去補充光照。植物沒有光合作用,就會停止製造生長所必須的養分,會喪水分和養分的生理循環(光泵作用),會出現黃葉、爛葉、爛根,直至死亡。玫瑰和月季的生長習性完全一致,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是白黴病和蚜蟲(其他蟲害較少也易捕捉)。玫瑰花對土壤沒有很嚴格的要求,在室外花園栽培,只要選擇向陽、不低窪積水、周邊樹木不多的地方種植,土質含有一定腐殖的老土即可。每年開春前鬆土一次(趁機在離根部200厘米的地方深施20-30克復合肥),經常清除周邊的雜草,玫瑰極易生蚜蟲和一些其他食葉害蟲,可用一般農葯殺滅(數種交替使用,以防害蟲抗葯性)。經常下雨導致空氣濕度太大,葉片很容易生白黴病,可用專治白黴病的農葯防治。對盆栽月季染上的蚜蟲,可用棉簽蘸上50度以上的白酒進行多次(蚜蟲會掉落盆土躲避)塗抹殺滅(室內不宜用農葯)。【播種方法】:用播種盤或盆子,播種所用的介質要干凈且沒有病蟲害及含肥料,裝好介質後先澆濕。播種時可用撒播或點播,但是以點播比較節省種子,每個種子一顆一顆的播,種子與種子的間距可依1個手指頭的寬度為依據。播種完後輕微的覆蓋干凈的介質,覆蓋的厚度以不超過種子厚度的兩倍為佳,細小的種子可以不用覆蓋介質。播種完後以保鮮膜封住盆子的表面,並且在保鮮膜上戳數個洞,一方面可以保濕,一方面可以防止種子受到外力的影響。最後將種子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靜待發芽。當發現已經發芽,應將盆子移至光線明亮處,但不可直接在太陽底下暴曬。當小苗高度頂到保鮮膜,可以除去保鮮膜。等到小苗長出兩片葉子時,可將其放在早晚有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產生徒長,這時也可以開始施肥,使用三要素比例20-20-20的速效肥,稀釋2000倍,每周施用一次。當小苗葉片約有5片以上時,就可以移植至其它盆中了!
5. 我在花市買一盆刺梅,5元的那種,聽說很容易養活,不過最近她根部附近的葉子都發黃了,不知道嚴重么
水多了,一般發黃是缺磷,找點含磷的肥料一補就行.
我老媽養的都快10年了,就放窗戶上,朝南.不用太費心.
6. 虎刺梅盆栽應該用什麼土壤
刺梅又稱鐵海棠、麒麟刺、虎刺,為大戟科多刺直立或攀援性灌木。高可達1米以上,皮刺錐形、堅硬。葉片倒卵形至矩圓形匙狀,長5~6厘米,成叢生於嫩枝上。二歧聚傘花序生於枝條頂端,花序梗長;總苞基部具2鮮紅色苞片,倒卵圓形,直徑1~1.2厘米,可持續數月不落,是觀賞的重點,另有變種,總苞白或黃色。
同屬植物種類極多,與該種近似的種還有:長葉白花虎刺梅和紫紅花虎刺梅。
用扦插法繁殖,容易成活。春秋兩季,剪取1~2年生枝條,長7~10厘米,放陰處數日晾乾傷口,扦插在以粗沙為介質的插床上,保持粗沙稍干,5~8周可以生根。用直徑8厘米的小盆栽植,放在明亮而無直射光處,保持盆土稍干,3周後移至陽光下栽培。要注意的是虎刺梅分泌的白色乳液有毒,接觸後可使皮膚紅腫奇癢。
盆栽要求用沙質壤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2的沙土和少量肥料配成。生長時期2~3周施肥一次,休眠時期停肥。2年左右春天換一次盆。由於其枝條細長而較軟,隨植株長大,可用竹棍或鐵絲紮成不同形狀的支架,將枝條牽引捆縛其上。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的虎刺梅,喜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有較強的耐乾旱能力。春、夏、秋三季可放在陽台或露天陽光下。陽光充足,開花多,花期長,苞片顏色鮮艷;光線不足,苞片顏色暗淡;長期光線不足,則只長葉不開花。10月初要從室外移回室內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室內溫度要在15℃以上方可開花。溫度低,葉片脫落,進入休眠狀態。生長時期給予充足的水分,當盆土表面2厘米深處變干時澆水。但休眠期應保持盆土乾燥,待盆土干時才澆水,否則植株易腐爛。
通常秋冬開花,花小,不顯著。但花的苞片非常好看。是很受歡迎的秋冬室內花卉。適於我國北方秋、冬、春三季乾旱的氣候。
圖6-38 虎刺梅
7. 刺梅花的養殖方法 盆栽刺梅花怎麼養
虎刺梅又名大麒麟花、鐵海棠、萬年刺。屬大戟科大戟屬。原產非洲馬達加版斯加島西部。中國有引種,權各地廣泛栽培。
用疏鬆的泥炭土或腐葉土盆栽;生長期2~3周施一次肥;保持盆土中有充足的水分,但不能積水。抗乾旱能力強,多日不澆水不會乾死。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夏季可搬至室外陽光下栽培。喜高溫,冬季室溫15℃以上才能開花。冬季溫度低,應少澆水。
據了解,虎刺梅渾身上下都帶「毒」。虎刺梅會釋放出刺激性的難聞氣味,其花全株有毒,白色乳汁毒性強。誤食會有嘔吐、腹瀉現象。種過此類植物的土壤中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學致癌物的激活物質。因此,不宜室內養殖。(來源:夏庄花木大世界)
8. 黃刺梅可以盆栽嗎
宜於草坪、林緣、路邊、庭院等等處叢植,還可作花籬,尤其適合種植在松柏等常綠樹木前面,其深綠色的背景更能襯托出花色的明麗,還可瓶插觀賞。
9. 刺梅的養植方法
1、在生長期既可放置室內窗口,亦可室外栽培,但忌烈日爆曬。
2、光回照充足,加上足夠的肥料答和溫度,一年四季均能開花,反之,只長葉,少開花或不開花。
3、栽培土壤可用腐殖土加砂三分之一拌和後上盆種植。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
4、除盛夏外平時盆土要偏干忌濕,澆水太多太勤,亦引起爛根,這是養好養活刺梅的關鍵。
5、在春秋季節的生長期,可各追施氮鱗甲混合肥2-3次。
6、刺梅因屬直立式藤本植物,長大長高後枝桿易倒狀,可用竹片等物綁扎後支持之,或用竹片搭架,紮成各種形態的景觀,如球形或動物狀等,則更為有趣可觀。
(9)刺玫盆景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喜暖,喜光,耐旱,忌濕,畏寒。好生於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夏秋季為生長期,冬季室溫在3℃以上能安全越冬。如在15℃以上,加上充足的陽光,仍能繼續開花。
冬季室溫若能保持在15℃以上,整個冬季能開花不斷。濕度太低葉片會全部脫落,進入休眠。花期要求陽光充足,每半個月施用一次追肥,有機液肥或復合化肥均可。宜於疏鬆砂質土生長。
廣泛栽培於舊大陸熱帶和溫帶,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