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印染畫
Ⅰ 如何自己手工印染布料,把自己喜歡的圖案印在布上不要掉色
你如果會繪畫的話就簡單多了 你只要買到丙烯顏料然後畫在上面就可以了是不褪色的 要不就是麻煩點的了 要製作模版然後在用丙烯湛用印在上面
Ⅱ 印染手帕與畫手帕的區別
一個是機械化,一個是人工
Ⅲ 印染的鑒賞
我國古代印染不僅顏色多,色澤艷麗,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將青(即藍色)、赤、黃、白、黑稱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綠、紫、粉等色,也稱間色。染料來源分為礦物顏料和植物染料兩大類。染紅色的礦物顏料有赤鐵礦和硃砂。早在山頂洞人時期即使用過赤鐵礦,但因它是暗紅色,故以後用於囚犯服色。硃砂又叫丹砂,色澤鮮亮,距今四千多年的青海柳灣墓地一男屍下就撒有硃砂。黃色有石黃(硫化砷)和黃丹(氧化鉛),青色為天然銅礦石,白色為鉛粉和白雲母,黑色為炭黑。植物染料中的紅色可以從茜草、紅花、蘇方木等中提取,黃色從梔子、姜黃、槐花中提取,青色是採用藍草製成的靛藍,故有「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名句傳世。黑色主要從胡桃樹、柿子樹、櫟樹等中得到。當用某種染料染色時,人們發現:織物每浸染一次,顏色便加深一些。由此,染色工藝便從簡單的浸染發展到套染及媒染。新疆吐魯番唐墓出土的絲織物有二十四種顏色,其中僅紅色就有銀紅、水紅、猩紅、絳紅、絳紫。黃色也有六種之多。在原色套染的基礎上,還出現了不同染料的套染技術,使織物的顏色更加豐富。到清代,有關染色的色譜和色名,由天然色彩的縱橫配合發展至數百種之多。媒染早在春秋時已出現,即在染色中使用媒染劑。如用植物染料染黑色時,加一點青礬,便可提高色牢度。在染色方法上,絹、紗及棉布等都可以先織後染。而錦、綉等則需要先將絲線染色再織。我國古代曾把印花織物通稱作「纈」,所以印染工藝又分為﨟纈、夾纈和絞纈等數種。①﨟纈,又稱蠟纈,即蠟染。秦漢時期,西南少數民族首先掌握了用蠟防染的技術。它是用融化的蠟在織物上畫出圖案,然後入染,煮出蠟,顯出色地白花。由於蠟凝結後的收縮或加以揉搓,產生出許多裂紋,入染後,色料滲入裂縫,成品的花紋上往往出現一絲絲不規則的紋理,形成獨特的裝飾效果,蠟染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②夾纈。秦漢時已有,盛唐極為流行。它是用兩塊雕鏤相同圖案的花板,將布帛夾在中間,在鏤花處染色,成為花紋。其圖案特點是花紋對稱,具有均衡規律的美。夾纈可染二、三種顏色。③絞纈。是民間常用的一種印染方法。通常可分兩種:一是用線將布紮成各種花紋,釘緊後入染,釘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圖案,具有暈染的效果。另一種是將穀粒包紮在織物上,然後入染,形成各種圖案花紋。除上述主要印染方法外,春秋戰國時還出現過凸版印花等工藝。至 1834 年法國佩羅印花機發明前,我國一直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手工印染技術。
Ⅳ 想請教哪種印染方式能把圖案或者圖片完全跟衣物印染在一起,不要像貼在衣服上一樣,就是像染進面料里的一樣
數碼印花,有這樣噴油墨的機器的。
Ⅳ 印染畫對幼兒有什麼好處
印染畫主要看印染材料,材料多少都是有點壞處的,只是多與少的問題,一般的印染畫只要沒有特別大的氣味都是沒什麼大問題的,幼兒的免疫力相對成人會差點,不要長時間接觸就行。
Ⅵ 扎染,冷染什麼意思,用的什麼染料,可以自己畫上去嗎
冷染和扎染用納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扎染和冷染都不可以自己畫上去。
1、冷染
冷染就是把紮好的織物放入配製好的染液里浸泡一段時間,染完後用冷水清洗,解結,熨平。經過一定的時間,再沖洗、解結、脫水、烘乾。這期間染液的濃度與溫度都對染色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冷染真的是一種感性而敏感的工藝。
2、扎染
扎染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工藝特點是用線在被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後,再進行印染,然後把打絞成結的線拆除的一種印染技術。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
(6)盆栽印染畫擴展閱讀
扎染產品被廣泛用於婦女的衣著,在「搜神後記」中就有「紫纈襦」(即上衣)、「青裙」的記載,而「紫纈襦」就是指有「鹿胎纈」花紋的上衣。
史載盛唐時,扎染技術傳入日本等國,日本將我國的扎染工藝視作國寶,至今在日本的東大寺內,還保存著我國唐代的五彩絞纈。
近代大理染織業繼續發展,周城成為遠近聞名的手工織染村。1984年,周城興建了扎染廠,帶動近5000名婦女參加扎花,80%以上銷往日、英、美、加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供不應求。
Ⅶ 如何做印染畫
用各種顏色的顏料分別調在不同的盤子里,然後安一定規律在紙巾、布等材料上繪畫圖案
Ⅷ 跪求印染調色技術,怎麼才能看出布料的色光
1、你必須對常用的染料單色色光非常熟悉
2、你手底下必須有部分布樣以供參考
3、你需要時間練習
4、你要認真跟你的師傅學習,不要急躁。半年內你就可以打好小樣,兩年內就可以調色調的不錯了
Ⅸ 自己在家怎麼染布
現在又一種叫趣味手工印染布的東東,你可以到淘寶上搜易下, 具體的步驟是
現在很多人都想盡辦法令自己的東西顯得有個性,而最有個性的東西非自己親自動手DIY製作出來的莫屬了!今天我們介紹一種簡單易學的趣味手工印染技術,讓你在家裡就可以DIY出一件富有個性的衣服.如果你沒有做過手工印染的話,建議你先在舊布或舊衣服上嘗試,再拿自己心愛的衣服來手工印染.在開始製作之前,我們先准備一些工具或者材料,分別有:染料(或油畫染料)、海綿粉撲、硫酸紙、刻紙刀、膠墊、亞麻布、洗筆盒、餐巾紙、雙面膠帶、白布等.下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手工印染布吧!
第一步,先動動腦構想好自己想印染的圖片,把整體圖畫出來,調好自己喜歡的顏料以作備用;
第二步,把你喜歡的圖案或圖形在硫酸紙上描繪出來,然後用刻刀小心地把圖案或圖形刻出來,按照圖形分別刻出各版紙型;
第三步,根據整體圖找好印染版型的位置,用雙面膠帶固定在亞麻布上;
第四步,將顏料混合少量的白乳膠,再用海綿粉撲蘸取調好的顏料,先在紙巾上拭去多餘的顏料,然後試印到呈現出顆粒狀效果,以垂直上下、內淺外深的方式開始印染;
第五步,用白色暈染圖形的邊緣處;
第六步,用同樣的方法印染其他圖形;
等全部圖案印染完之後用吹風機吹乾,再用一塊白布覆蓋在圖案上,以熨斗熨燙3-5分鍾定色就完成了!
Ⅹ 唐代的印染工藝有哪些
唐代的印染工藝相當發達,主要有夾纈?蠟纈?絞纈?凸版拓印技術和鹼印技術等?刺綉在唐代有了飛躍的發展?唐代的刺綉除了作為服飾用品外,還用於綉作佛經或佛像,針法絕妙,效果甚佳,還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宗教意識?
唐代的印染業相當發達,出現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藝,比如凸版拓印工藝等?唐代印染工藝還包括夾纈?蠟纈和絞纈,其中的夾纈工藝起源並鼎盛於唐代,以至於成為了當時最普通的染色工藝?
我們知道,在染一件衣服之前,一定要把有油污的地方清洗干凈?在煮染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攪動,防止一些地方打絞成結?
因為有油污或紐絞成結的地方容易造成染色不均或染不成色,會使得衣服深一塊淺一塊,花花斑斑,十分難看?
然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卻通過總結這些染色失敗的教訓,使壞事變好事,創造出獨特的印花技術,這就是夾纈?蠟纈和絞纈,我們通常稱之為「古代三纈」?現在人們將三者通稱為「夾染?蠟染?扎染」?
夾纈即現代所說的夾染,是一種直接印花法?夾纈是用兩塊木版,雕鏤同樣的圖案花紋,夾帛而染,印染過後,解開木版,花紋相對,有左右勻整的效果,是比較流行的,最普通的一種印染方式?
日本正倉院迄今還保存著唐代自我國輸入的「花樹對鹿」?「花樹對鳥」夾纈屏風?
夾纈的工藝種類比較多,有直接印花?鹼劑印花,還有防染印花,比較傳統的是鏤空花版,「盛唐」時期才採用了篩網印花,也就是篩羅印花?
鏤空花版的製作是在紙上鏤刻圖案,成花版,爾後將染料漏印到織物上的印染工藝?用鏤空紙花版印刷的花形,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線條不能首尾相連,留有缺口?
從1966年至1973年吐魯番出土的一批唐代印染織物的花紋觀察,紗織物花紋均為寬2毫米的間歇線條組成,白地印花羅花紋花瓣葉脈的點線互不相連接,呈間歇狀,絹織物花紋均為圓點和雞冠形組成的團花,皆為互不相連接的洞孔?
這里出土的茶褐地綠?白兩套色印花絹中,第一套白色圈點紋,這些小圓圈除一些因拖漿形成的圓點或圓圈外,凡印花清晰的,其圓圈均不閉合,即圈外有一線連接?這些都是鏤空紙花版所特有的現象?特別是這些小圓圈的直徑不過3毫米,圈內圓點直徑僅1毫米左右,這絕不是用木版所能雕刻出來的?這種印花版,是用一種特別的紙版鏤刻成的?
吐魯番出土的唐代印染標本表明,至遲在「盛唐」以前,我國絲織印染工人就已經完成了以特別鏤空紙花版代替鏤空木花版的改革工藝?
蠟纈即現代所說的蠟染?它的製作方法和工藝過程是:把白布平貼在木板或桌面上點蠟花?點蠟的方法,把蜂蠟放在陶瓷碗或金屬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殼火使蠟熔化,便可以用銅刀蘸蠟作畫?
作畫的第一步是確定位置?有的地區是照著紙剪的花樣確定大輪廓,然後畫出各種圖案花紋?
另外一些地區則不用花樣,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畫出大輪廓,便可以得心應手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浸染的方法,是把畫好的蠟片放在藍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後取出晾乾,便得淺藍色?再放入浸泡數次,便得深藍色?
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色的圖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後,在淺藍色上再點繪蠟花浸染,染成以後即現出深淺兩種花紋?
當蠟片放進染缸浸染時,有些蠟跡因折疊而損裂,於是便產生天然的裂紋,一般稱為「冰紋」?有時也根據需要做出「冰紋」?這種「冰紋」往往會使蠟染圖案更加層次豐富,具有自然別致的風味?
蠟染方法在唐代的西南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廣泛流行?蠟染花布圖案生動別致,不僅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而且遠銷國外,頗受歡迎?
日本正倉院藏有唐代《象紋蠟纈屏風》和《羊紋屏風》,紋樣十分精美?
絞纈即現代所說的扎染?常見的方法是先將待染的織物根據需要,按一定規格用線縫紮成「十」字形?方格形?條紋等形狀,然後染色,染好後曬干,把線結拆去?由於染液不能滲透,形成色地白花,花紋的邊緣則產生暈染效果?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穀粒包紮在釘扎部分,然後入染,便產生更復雜的花紋變化?
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唐代的「絞纈裙」,由絳紫?茄紫等色組成菱形網狀圖案,精巧美觀?
絞纈有100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絞」,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後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
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絞纈產品特別適宜製作婦女的衣裙?
唐代還有凸版拓印技術?特別是在甘肅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團窠對禽紋絹,這是自東漢以後隱沒了的凸版印花技術的再現?
此外,西漢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印花織物,是用兩塊凸版套印的灰地銀白加金雲紋紗?凸版拓印技術發展到唐代,有用凸版拓印的敦煌出土的團窠對禽紋絹,這是這種工藝的實物再現?
唐代鹼印技術,是用鹼為拔染劑在絲羅織品上印花?它是利用鹼對織物的化學作用,經染後而產生不同色彩的花紋?
還有用鏤空紙板印成的大簇折枝兩色印花羅,是更精美的一種?吐魯番出土的蠟纈煙色地狩獵紋印花絹,其中騎士搭弓射獅,駿馬賓士,犬兔相逐,周圍點綴飛鳥花卉,表現了一派生動緊張的狩獵場面,技藝精湛?
印花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