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樣式
㈠ 盆景有哪些造型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㈡ 夏天的紅梅盆景是啥樣式的
適量澆水 紅梅抗旱,不要過多過勤地澆水,一般旱情時再澆水,一次澆透。大雨過後或版連陰雨天,要及權時倒掉盆內的積水,注意排澇。在6月花朵形成時,要控制水分,以促進花朵分化。
擺放適地 把紅梅放置於花牆上,陽光充足,通風好,有利於頓枝,如果放在地面,根易通過漏不眼扎進地里,會促其旺長,造成開花疏而淡的狀況。
適當追肥 紅梅夏季不可多追肥,只在盆中撒一些顆粒氮肥即可,施肥多了容易造成瘋長,頓不住枝,往往出現"壯條無花"的局面。
保持光照 紅梅不怕曬,越是置於陽光充足處,越發生長良好。在炎夏盛暑時節,不要把它放在背陰處,也不要放在屋裡。
㈢ 迎春盆景製作有幾種樣式
適用於室內盆景是什麼?
下列植物凈化空氣很顯然,他們是常春藤,綠蘿,黃金樹(肉桂),發財樹,非洲茉莉,黃金葛,孔雀竹芋,散尾葵等。
其中,在24小時內,每平方米的常春藤葉表面可以吸收更多的每平方米甲醛(1.48毫克),而黃金葛葉面對氨(4.11毫克)的有害物質的顯著吸收上的裝飾這可能產生特別是甲醛,苯,氨等各種其它植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凈化。
除了這些植物,還有蘆薈,吊蘭,適合室內擺放虎尾蘭等植物。
許多適合植物的室內栽培也散發出芬多精殺滅有害微生物,如盆栽柑桔,香桃木,天門冬,大戟,仙人掌等。常春藤,無花果和蘆薈不僅對細菌,還可以吸收一些灰塵。
●放多少?由於
夜間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放出二氧化碳,它不應該放在卧室的植物太多;衛生間,書房,客廳,廚房裝修材料不同污染物質也不同,可以選擇不同數量,不同凈化功能的植物。
室面積根據佔地室內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凈化效果的影響的植物,純化的植物和植物的葉子表面積的大小來選擇。一般來說,在房間里,每10平方米放1-2盆草,可以達到去污的效果。植物應放在與房間的風格相匹配。在和諧的生存空間
盆景大小。客廳,房間面積比較大,盆景的擺放也應適當大些,前兩者的協調。在20多平方米的客廳裝飾花盆增長只有20厘米長的小山水盆景,那是太小了。
(2)放置高度合適。由於山水盆景應放在略低於視平線高度,以觀看婀娜的腳,以及湖泊的魅力。最好的家庭式的盆景懸崖上面的視平線以上幾架飛機,以顯示樹木上攻動能懸崖。
(3)品種搭配得當:一般家庭居室客廳面積不是太大,2-3盆景盆放置在室內;因為山水盆景,盆景樹和常綠花卉盆景類,哪一類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獨特的表達,因此應該放置在不同品種,不同類型的盆景展示多樣,更有趣。
(4)背景應該很簡單。一般盆景樸素無華。淡的背景要求也應該是簡潔,避免豐富多彩。背景常用白色,淡藍色或淺黃色。
(5),以便不影響植物的生長。室內盆景顯示,照明差,空氣流通不暢,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長產生不利,所以要轉置於陽光充足的地方,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在室內擺放一段時間後,應搬到室外盆景養護時間。
安排室內盆景,在一般情況下,積極性強,觀賞觀葉植物多好,如門廳,客廳過道處,根據房間的大小,這些海龜竹的妥善安置,印度橡皮樹,常春藤等,會給房間帶來生機。茶幾,書桌,床頭櫃上擺放一些小的盆栽花,明亮,活潑的玫瑰,串紅,仙人掌,菊花來裝飾空間,別有情趣,很高興能陶醉。和觀葉植物,他們喜歡溫暖寒戰積極性強,如吊蘭,文竹,蘆筍,小柏樹等,應放置在窗口通風處。
㈣ 如何使盆景長成各種形狀
盆景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特點,非一朝一夕之事,保持形狀也專需要一番功屬夫。中國盆景門派眾多,各門各派的盆景樣式也差異很大,以嶺南派的自然形態更具欣賞性。
盆景藝術來源於自然,創造於自然,縮尺成寸,畫地為籠,將大自然美景濃縮於一盆之內,是真功夫。
蟠扎、修剪、牽拉等功夫,一樣也不能少,沒有點真功夫,很難做好。
建議樓主最好在盆景的相關專業網站上學習後再進行實踐。
如:
http://bbs.cnpenjing.com/
http://www.cnpenjing.com/
http://www.pjcn.cn/
㈤ 梅花寫意盆景有哪些樣式
梅花寫意盆景是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內與梅花盆景的完美結合,其畫面容優美、意境深遠、內涵蘊厚,繼承並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盆景技藝於一體,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為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韻的珍貴藝術品。
我們一般將梅花寫意盆景分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硯式等。其中,完全沒有水景的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內並不「貯水」,而是以細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雖不見水,卻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在山體上預留種植穴,然後在種植穴里種植小型梅花;硯式就是以硯狀石板代替盆缽,以白色石板為多,其上植梅點石,石板沒有邊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㈥ 樹樁盆景造型有哪幾種形式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㈦ 盆景的盆缽有哪些款式
傳統的規則式造型樹木,宜用長、寬、高三項尺寸相差不大的較深的圓盆、方盆、六角版盆、海棠權盆之類,曲乾式、臨水式、垂枝式等也可用此類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雙乾式、多乾式、連根式、附石式、叢林式等多採用長方形或橢圓形較淺的盤,方向不明顯的樹木宜用圓形、方形一類較淺的盆;文人木多用較淺的盆,使樹木顯得高聳飄逸,超凡脫俗。放置配件的樹木盆景也宜用淺盆,以突出配件作用。從發展趨勢來看,當代盆景藝術崇尚自然,大多採用較淺的盆缽,以突出表現根部之美(當然懸崖式例外)。以直線條為主的樹木,則盆的線條也宜剛直,可用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各種有稜角的盆缽,集中表現一種陽剛之美;以曲線條為主的樹木,則宜用圓形、橢圓形以及各種外形圓深的盆,充分顯示一種陰柔之美。配盆也常用對比法,如高聳挺拔的樹木可用矮腳盆,矮壯。橫斜的樹木可用高腳盆。大懸崖式有時反而採用中等深度的盆缽,以突出下垂枝的長度。
㈧ 盆景入門必讀,如何確立最佳觀賞面
1,確定盆景觀賞面。
對到手樹樁要多角度觀察,反復思考,最終確定觀賞面。(1),根部,多以大的根的側面為觀賞面。(2),幹部,斜干,臨水,懸崖,多以最能體現其斜、臨、懸的一面為觀賞面。(3),對於直干或大樹型(直干)類的,要考慮乾的滄桑度較強的一面為觀賞面。其次考慮讓大的根系的側面作為展示面。當然這些確定方法不會是完全統一的,有時還會相互沖突。這就要綜合研判,突出重點,突出性格,找出最佳方案,對樹樁將要被塑成什麼樣式的盆景,在心中有一個大概的圖畫。
2,定干。
定干也叫截樁。怎樣截樁?盆景屆有一種說法,叫「三分原則」(懸崖和提根除外)。舉例來說,假如一棵盆景高度為120厘米,那麼將其等分為三段,即每段長度為40厘米,那麼截樁位置就是在80厘米處,餘下的40厘米為將來盆景結頂的高度。
對懸崖式盆景樹樁,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懸崖式盆景要求樹樁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1),存在拖根。(2),樹樁有彎度,且有3節以上(幹上枝與枝之間的一段為一節)。因此,懸崖式樹樁的留樁高度就要在3節以上。
另外,盆景樹樁樁身形狀往往是確定的,因為樁身較粗硬,不容易後天再進行塑形。所以,只能依據樹樁干型,對結頂部分主幹進行造型,結頂部分主幹要隨下部干型而走,保持整個干身協調穩定,自然,流暢,曲折向上,一氣呵成。
㈨ 什麼是盆景風格
1.中國盆景如何分類?中國盆景早先主要分為樹樁盆景和水石盆景兩大類。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盆景事業的發展,人們根據造景的主要材料及其他基本要素,約定俗成地將盆景劃分為①樹木盆景(又稱樹樁盆景)、②山水盆景(又稱水石盆景)、③水旱盆景、④附石盆景、⑤微型盆景、⑥壁掛盆景、⑦異型盆景等。
2. 什麼是盆景的風格和流派?中國盆景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由於受到不同地方的自然條件、文化傳統、風土人情、欣賞習慣的影響,出現了異彩紛呈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藝。不同的創作者,由於生活閱歷、思想方法、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的不同,往往在作品中表現出富有修改的藝術特色呈現出個人風格。出類拔萃的個人藝術風格,很容易受到人們的欣賞和認可,通過耳聞目睹,師傳口授,在一定的地域流傳開來,就形成了地方風格。這種由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地方風格,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會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流傳,從而形成藝術流派。<BR>創作規律和藝術特色是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產生的,它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風格和流派也會變化和新生。
3. 中國盆景有哪些主要流派?<BR>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各地地理因素不同,文化風情有異,盆景流派也異彩紛呈。就樹木盆景而言,在1981年國家城市建設總局科研成果------《中國盆景藝術的研究》中,對我國樹木盆景的主要流派作了概述。它們是:①以廣州為代表的嶺南派,②以成都為代表的川派,③以江蘇省蘇州為代表的蘇派,④以江蘇省揚州為代表的揚派,⑤以上海為代表的海派。一時被稱為中國樹木盆景之「五大流派」。除了上述主要流派之外,還有不少重要流派頗值一書,如歷史悠久的通派盆景(以江蘇省的南通、如皋為代表)、徽派盆景(以安徽省歙縣為代表),大氣磅薄的浙江盆景,形神別具的湖北盆景以及以榕著稱的福建盆景、以檉柳見長的中州盆景、以果樹聞名的徐州盆景,還有風格雄渾蒼勁的台灣盆景等,均有各自鮮明的藝術特色。就山水盆景而言,由於它是自然山水景色的縮影,移天縮地,小中見大,富有詩情畫意。山水盆景的創作,既離不開師法自然,又少不了參照畫意。盡管各地所取石種有所不同,但反映的客體內容以及表現形式、加工方法等基本類似,故一般不作流派論。
4. 川派盆景有何藝術特色?川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是虯曲多資,蒼古雄起。常見樹種有金彈子、貼梗海棠、銀杏、羅漢松、紫薇、六月雪、梅花、火棘等。造型有規則式和自然式之分。規則式的盆景,採用傳統的棕絲蟠扎技法,藉助「彎」、「拐」,形成樹身的扭曲,富有獨特的韻律感。干型格式大致有「滾成抱柱」、「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法」等10種。蟠扎枝形有平枝、滾枝、半平半滾等。格律之嚴謹,唯當地功力深厚之藝人方能熟知和操作。自然式盆景常以山石相配,既具畫意,又富有當地風光特色。另外,還有一種以銀杏樹乳製作的盆景,古樸有趣,為四川所獨創。
5. 蘇派盆景有何藝術特色?蘇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是老乾虯枝,清秀古雅。多取天然老樹樁作為樹坯,師法自然,刪繁就簡。規則式造型,習慣將枝條攀紮成平而略垂的片狀,片多呈橢圓形,中間略隆起,狀似「雲朵」分布錯落有致,結頂亦呈扁平的「雲朵」狀。常用的樹種有松、柏、榆、雀梅、三角楓、黃楊、紫薇、銀杏、石榴、枸杞、梅花等。傳統的造型方法,系採用粗細不同的棕絲,運用「攀」、「吊」、「拉」、「扎」等手法,擺布好結構,再以修剪的方法逐步出細,故有「粗扎細剪」之說。規則式盆景一般要求枝片茂密豐滿。自然式盆景則枝葉疏密有致,層次參差錯落,古樸自然,雅趣橫生。
6 . 嶺南派盆景有何藝術特色?嶺南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為挺茂自然,飄逸豪放。典型的造型式樣有雄健繁茂的大樹型,扶疏挺秀的高聳型,瀟灑豪放的飄逸型,多干株連的連根型等。構圖活潑,野趣天然。常用的樹種有榆、朴、福建茶、九里香、雀梅、榕樹、羅漢松、三角梅、六月雪、紫薇、水橫枝(梔子花)等。另有一種傳統的規則式造型稱「將軍樹」或「古樹」,主幹蛇形直立,兩側多支垂臂橫出,枝片呈托狀,頂部呈扁平盤狀,姿態嚴謹。多以羅漢松或榆、九里香紮成,今已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