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英參盆景

英參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3-09 04:48:24

⑴ 金彈子盆景怎麼翻譯

金彈子盆景
Diospyros armata bonsai
Diospyros armata miniascape
potted landscape of Diospyros armata
...
供參

⑵ 什麼盆栽

一、葉門鐵 葉門鐵四季常青,葉片很是寬大,一般能達80厘米長,而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不需要過多管理就能生長旺盛。雖然生長速度緩慢,但壽命很長,在客廳中養上一盆還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養護: 1、保持室內溫暖濕潤,氣溫不要低於10度,否則會出現不良反應; 2、放在室內有散光照射的地方進行養護,長期不見光時葉片容易發白; 3、葉門鐵對水分要求不高,等到盆內土壤幾乎完全乾旱之後再澆水即可。二、平安樹 這種植物是在客廳中擺放的首選之一,它擁有著美好的寓意,象徵著平安祥和的良好願景,寄託著對家人的祝福。除此之外,平安樹還能起到清新空氣的作用,很適合在客廳中擺放一盆。養護: 1、平安樹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但也具有很強的耐陰性,因此這種植物對養護環境並不怎麼挑剔,可以隨意選擇地點進行擺放; 2、平安樹不耐旱,要注意把握澆水次數,也要防止盆內積水; 3、夏季清晨可以給其葉片表面噴灑一些清水,以達到保濕效果。三、鴨腳木 鴨腳木也屬於常見的一種大型觀葉植物,放在客廳中除了具有綠化環境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凈化污染物質,去除室內空氣中的甲醛,而且據說鴨腳木還有一定的驅邪避災的作用。養護: 1、鴨腳木喜愛溫暖半陰的環境,室內養護的時候夏季注意遮陰; 2、冬季要保溫,室內溫度不低於5度; 3、鴨腳木能耐乾旱,澆水不必過於頻繁。四、散尾葵 散尾葵的葉片常綠,整體形態優美端莊,放在客廳之中,可以為家中增添些許清新精緻的美感,而且這種植物還能夠有效凈化空氣中的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養護: 1、平時養護注意保持盆內濕潤,夏季避免澆水過多引起積水爛根; 2、可以每半個月施加一次有機肥; 3、散尾葵能夠耐半陰,可放在有散光的位置進行養護。五、龍血樹 龍血樹也有個更為人們所熟悉的名字,「不老松」,它的葉片形狀很像一把奪鞘而出的寶劍,放在客廳中別有異國風情。且這種植物具有很好的風水作用,實有一舉兩得之效。養護: 1、龍血樹喜陽光充足的高溫環境,要放在有光照的地方進行養護; 2、冬季特別注意禦寒,室內溫度不要低於5度。六、螺紋鐵螺紋鐵的葉片呈螺紋狀,細長而富有光澤,姿態很是端莊挺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能夠吸收室內的甲醛等有害氣體,很適合養在客廳之中。 養護: 1、喜半陰,對日照要求不高,可以養在客廳中有散光照射的地方; 2、對水肥的要求不高,澆水不必過於勤快,半個月澆一次就行,如果感覺沒有必要,完全可以不施肥。七、龜背竹 龜背竹的壽命很長,因此還有健康長壽的寓意,可以放在年長者的客廳之中,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好效果。並且龜背竹夜晚具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能夠凈化室內空氣。養護: 1、龜背竹耐陰,最忌強光照射,要放在較為陰涼的地方養護; 2、澆水的頻率可以適當加快,不要讓龜背竹時刻處在乾旱的環境之中; 3、冬季適當保溫,溫度不要低於5度。八、發財樹 發財樹如果養護得當,高度可達1.5米以上,形態端莊瀟灑,可以用來當做室內的裝飾品。而且風水學上說,在家中的東南方向放置一盆發財樹,有助於招財進寶,還能讓家中所有人都變得精神煥發。 養護: 1、喜陽光照射,不要將其長時間置於陰涼的角落; 2、喜肥,生長期內可以每半個月對其施加一次液體肥; 3、發財樹喜高溫環境,尤其冬季注意保持溫度在15度以上。九、虎皮蘭 虎皮蘭的葉片上有淺綠色的條紋,整個葉片看上去黃綠相間,就像是虎尾一般,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養護: 1、每半個月澆一次水,土壤保持較高的排水透氣性; 2、盡量少施肥,想要讓其生長快速,可以每年換一次盆。十、琴葉榕 琴葉榕這種植物的樣貌很是美觀,整體細長精煉,又不乏精英般的干練氣質,經常出現在一些歐洲家居雜志之中,極富異國氣質。在客廳中養護一盆可以大大提高整體家居的時尚氣質,而且養起來也很方便。養護: 1、多澆水,尤其是春夏兩季正值生長期的時候; 2、喜陰,可在陰涼地區養護,但可定期讓其接受散光照射,這樣有利於其健康生長。

⑶ 淺談盆景與插花藝術的 文章

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

⑷ 世界上盆景最美的是那個國家

這一盆「南國風情」,大榕樹枝繁葉茂,鬱郁蔥蔥,盆中一個「老人家」坐在樹下垂釣內,悠然自得容,作為鎮園之寶,出價600萬都不賣!


▼這棵盆栽樹有800多年歷史了,看盡了多少人間滄桑,時間和藝術是無價的,現在僅放在主人園區供遊客觀賞


▼這盆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並有著不平凡的經歷,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倖存者,二戰結束後被捐贈出去象徵永續

▼日月更迭,一棵樹長成一盆小森林,這棵樹在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為「守望者」,已經捐贈給國家植物園

▼再帶你看看這盆紅楓樹,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一盆神秘的紫藤,紫中帶藍,燦若雲霞,宛如夢幻

▼星星點點的蘋果花也是一盆盆景,不知什麼時候可以結出小蘋果呢?

▼美麗的杜鵑花,簇簇擁擁的粉,似嬌羞的姑娘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就是這樣吧

▼小小蘋果樹,長出一顆大蘋果,有點讓人擔心細細的枝幹能不能掛住了

▼一棵優雅的小紫藤,紫中帶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

⑸ 六月雪的養殖方法,六月雪盆景怎麼養

六月雪是茜草科常綠小灌木。葉細小,對生橢圓形,全緣。花期6~版9月,花小而密,白權色,小白花猶如雪片掛滿枝頭,故名六月雪。其枝條纖細,分枝濃密,適合整枝修剪造型,適宜庭院栽培,作低籬、盆栽或作盆景。
原產中國東南、中部及越南,現各地廣泛栽培,北方適盆栽或作盆景。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喜溫暖、陽光充足、濕潤的環境。除原種六月雪外,栽培有金邊六月雪及紅花六月雪2個變種,金邊六月雪在半陰處栽培。
六月雪可修剪成叢生或單株疏枝形,平時注意摘心,修剪病枯枝、過密枝,短截徒長枝。北方在秋季移入室內栽培,可放在茶幾、書桌角等半陰處。冬季不要施肥,1~2天可向葉面噴水1次,使葉面保持潔凈。盆土應保持半濕。

⑹ 盆景人參在東北放在室外能過冬嗎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我國的東北山區的森林地帶,對生長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分布地區是有限的,而且在野外條件下,生長非常緩慢,參根要生長三五十年才能達到50克重

人參對土壤也有一定要求,它喜歡生長在棕色森林土上,而且需要比較豐富的腐殖質。在闊葉林里,由於常年枯枝落葉的堆積和腐爛,產生了許多腐殖質,土壤結構比較疏鬆,因此能滿足人參的需要。
人參是喜陰植物,喜愛散射光和較弱的陽光,最怕強烈的陽光直接照射。而這種生長條件,在東北的闊葉林內最為理想。
人參也是耐寒植物,氣溫在15~20°C是生長發育良好,氣溫高於30度,就會停止生長,溫度再高便會死亡。相反,冬季它在-4c0度是不會凍死,仍保持著生命力,第二年春天可繼續生長。

上述條件,只有我國東北林區才有。特別是長白山地區,地處海拔450~12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帶,那裡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氣溫在-17度,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在22度,而且土壤為棕色森林土,森林內闊葉樹有椴、柞、樺、楊等,透光適中,這些都是人參生長的理想環境條件。

⑺ 人參可以盆栽嗎

一、人參可以盆栽。
二、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郁閉度0.7-0.8。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長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數百米的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產於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人參的別稱是 黃參、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被稱為中葯國寶。
三、生長環境
1、人參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參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2、喜寒冷、濕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干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四、保存方法
人參因含有較多的糖類、黏液質和揮發油等,

所以容易出現受潮、泛油、發霉、變色、蟲蛀等變質現象。人參的貯藏方法有幾種:
1、常規保存法:對確已干透的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保存即可。
2、吸濕劑乾燥法: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將人參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
3、低溫保存法:這是較理想的方法。人參在收藏前要曬干,最佳的暴曬時間以上午9時到下午4時之間,但人參不宜長時間暴曬,同時供葯用的人參已達到一定的乾燥程度。一般只需將人參在午後翻曬1-2小時即可。待其冷卻後,用塑料袋包好扎緊袋口,置於電冰箱冷凍室里,就能保存較長時間。

⑻ 蘇派盆景的簡介

在中國的盆景中,蘇州又是起源較早、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根據記載,蘇州的盆景成於唐宋,興於明清,盛於當代。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隱石湖時,就曾以英石、靈璧石、 太湖石製成盆景,放在幾案上,還冠以「天柱峰」、「小峨眉」等名稱,供親朋好友觀賞。明清時期,蘇州的盆景藝術已較為普及,富戶疊山造園、平民設盆置景,成為一種時尚。明代黃省曾《吳風錄》載:「閭閻下戶亦飾小山盆島為玩」。清代,虎丘山塘一帶盆景製作十分興盛,較大的盆景園圃就有10多家。當時的詩人沈朝初在《憶江南》里說:「蘇州好,小樹種山塘。半寸青松虯干古,一拳文石蘚苔蒼。盆里畫瀟湘。」清代末期,由於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蘇州的盆景逐漸衰落。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文學家周瘦鵑參與盆景技藝的復興後,蘇州的盆景才再度引起人們關注。周瘦鵑有思想,有點子,他和朱子安亦師亦友,周向朱學盆景技法,朱向周學盆景文化,使作品擺脫匠俗。到五六十年代,蘇州的盆景在技藝上逐步形成「蘇派」風格,影響遠播海內外。
蘇派盆景有樹樁盆景和水石盆景之分,前者於盆內栽植高不盈尺的古老樹樁,經精心剪扎和培養,千姿百態,生機盎然;後者以拳石片岩,藝術加工後巧妙綴於盆內,「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蘇派盆景還特別講究盆與架的選擇,若配置得宜,有相得益彰、錦上添花之妙。
近40多年來,盆景藝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虎丘新辟的萬景山莊,陳列盆景數以千計,集蘇派盆景藝術之大成。

熱點內容
梅花三弄鋼琴譜 發布:2025-07-27 02:04:02 瀏覽:463
盆栽大葉海棠圖片 發布:2025-07-27 02:03:23 瀏覽:10
七夕節不送禮物給男朋友 發布:2025-07-27 01:39:23 瀏覽:336
鉤織花卉盆景 發布:2025-07-27 01:39:14 瀏覽:110
每個人花語 發布:2025-07-27 01:30:03 瀏覽:551
櫻花醫師 發布:2025-07-27 01:16:48 瀏覽:347
喜酸土壤盆栽 發布:2025-07-27 00:48:54 瀏覽:477
情人節哪裡有巧克力買 發布:2025-07-27 00:45:58 瀏覽:146
穿藤金蘭花 發布:2025-07-27 00:35:56 瀏覽:903
酒店前台綠植牆 發布:2025-07-27 00:34:02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