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三剪
① 什麼時候修剪盆景最合適
山茶花(詳情介紹)
很多剛入花行的夥伴們,對養山茶花都有著一知半解的疑問,究竟山茶花是越長越旺好呢?還是要定期的修剪打理呢?然而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句半句能說清楚的,下面我們就重點闡述下山茶花的修剪。
一、修剪山茶花的目的
1.使形態、冠副漂亮,提高觀賞價值。
2.修去弱枝,保留壯枝,促發新枝,提高植株活力。有不少朋友在沒搞清楚茶花修剪的作用之前就稀里糊塗地亂剪一氣,其後果可想而知!
二、修剪山茶花的最佳時間
1.春芽萌動前
茶花修剪的最佳時間一般選擇在新芽萌動之前一個月左右修剪最好。福建、江西、雲南、廣東北部等南方地區,可選擇在春節前20天左右(即陽歷1月中旬前後),長江流域的低海撥地區,可在春節前後修剪。不管是南方還長江流域,均不能過早或過晚修剪,過早修剪天氣太冷容易凍傷植株,過晚如果茶花新芽已萌動,會消耗大量營養而嚴重當年生長。
2.夏秋分化型
絕大多數茶花一般都在春季開花,它的花芽是前一年夏秋開始分化的,修剪必須在花後進行,如果冬春修剪,就會剪掉許多花芽。如果修剪過晚,這些不該有的花芽會消耗掉許多養分,從而影響開花的質量和數量。
3.當年分化型
少數品種茶花有當年秋季就開花的,如國內名種秋牡丹、花牡丹等,一般到10月中下旬就能開花,它不需要夏秋分化型那種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春化作用(即低溫時間)而直接當年開花。當年分化型秋季開花的茶花,它的花芽是在當年新梢上形成並開花的,不需要經過低溫,這種品種的茶花修剪可在休眠期進行(不過這種品種的茶花比較少)。
花芽分化型其實有三種,除上面提到的二種外,還有一種是「多次分化型」,雖與本文對不上,但筆者想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多次分化型是指一年當中能多次抽條,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的花卉,如我們都知道的月季花就是這種。春季第一次花芽有的是在去年形成的,一年之中只要不斷抽生新枝,就能連續開花。因此,在生長季節每當花謝以後,應立即進行修剪,促使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發,進而抽生新的花枝,為再次開花做准備。
山茶花(詳情介紹)
三、山茶花修剪注意事項
1.在修剪之後至新芽萌發之前這段時間內,最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並在新芽萌動時噴一次葉面肥,可使春季發芽更有活力。
2.如果茶花是地栽,且條件允許的,可在修剪之前的小陽春季節(約陽歷的11月份),以茶花主桿地徑的12倍左右為直徑,以主桿為中心,圍主桿一周將側根斬斷,以促進萌發更多新根,為來年更好地生長打下基礎,應注意的是,此方法只適於南方冬季氣溫較暖和的地。
關於山茶花的修剪就介紹到這里,如果很是不舍被剪掉的枝葉,那麼也可以選出優良的枝條來做扦插繁殖,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利用哦!
② 盆景如何修剪
盆景忌諱枝是指盆景製作造型中不良的枝型,需要修剪或通過蟠扎改變枝型的枝。忌諱枝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生枝:樹干左右相互對生的枝稱對生枝。對生枝猶如門閂插入樹幹上,又稱門閂枝,應根據上下出枝的情況保留枝位合理的枝,剪去另一枝。
處理好忌諱枝是盆景創作中的必備技能,掌握了它就能使盆友的技藝更上一層樓。
③ 盆景的剪枝方法
盆景的修剪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和盆景的藝術造型要求相結合。造回型與正常的管理修剪答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造型期間,將樹木的枝幹培養到粗度適合時,每根枝幹上剪掉一段,如以此為第一節枝的話,那麼以後在它上面生出的橫枝為第二節枝,當第二節枝長到粗度適合時,再將其剪掉一段,使生出第三節枝,以此類推,使生出第四節枝、第五節枝……。每節蓄多長,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須根據造型需要而定,要靈活處理,達到疏密有致,才能富有畫意。修剪的時期要分別樹種不同對待。一般落葉樹種宜在落葉後發芽前修剪,常綠則宜在生長旺盛時修剪,觀花樹宜在花後修剪此外,春夏季宜讓樹木生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使營養物質有所積累。同理,對生長勢強的可勤剪,弱的則少剪或不剪。
對已加工成熟的樹木,為保持其樹型不變也需經常修剪。修剪不僅可以保持原有樹形,還可適當變化,使其更美觀。但要慎重,要有一定的藝術創作能力。一般來說,凡是交叉枝、平行枝、車輪枝和一些不美觀的枝都需修剪。病枝則必須剪除。寸密的枝葉也宜適當疏剪,以利透風和透光。
④ 盆景怎麼修剪盆景修剪技巧大全
第一要摘心,為抑制樹木盆景的生長促使側枝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梢嫩頭內。
第二要摘芽,樹容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第三要摘葉,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械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使樹木一年數次發新葉,鮮艷悅目,提高觀賞效果。
第四要修枝,樹木盆景常常生長出許多新枝條,為保持其造型美觀,須經常注意修枝,修枝方式應根據樹形來決定。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均應及時剪去。
第五要修根,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發達的樹種,須根密布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
⑤ 盆景修剪技巧圖解哪裡可以找到
網路經驗。
盆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版現自然權景觀的藝術品。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⑥ 家養盆景榕樹的剪枝方法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1) 摘心
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2)疏芽
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3)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濕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4)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5)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6)疏枝
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疏枝還要使樁形更優美。
⑦ 盆景應該如何修剪
盆景如何修
盆景樹木不斷生長,如果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會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藝術價值。盆景如何修剪?盆景修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摘心
為了抑制盆景樹木長高,促使側枝發育平展,可摘去樹木的枝梢嫩頭。

總之,剪是操作可視的,如何剪是思維潛在的,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修剪,實際上如何剪除了把握植株特性外,很大程度上屬藝術審美范疇,絕非「剪」字可蔽之,就上述而言,也僅是修剪應涉及的幾個環節而已。
⑧ 盆景剪枝後要怎麼處理
確定修剪部位觀察芽點,一根枝條,不論對生、互生或者輪生,一般在修剪部位左右兩側都有芽眼,如欲使枝條向右側發展,就在欲留枝條理想長度的右側芽眼前把枝條剪斷。因為樹木的芽有頂端生長優勢規律,在枝條頂端的芽生長最快,在右側芽眼的新枝生長後,就達到向右側發展的目的了。
如果修剪時不看枝條頂端芽眼趨向而隨便修剪,當新枝長出後才發現,按樹勢應向右側發展的,結果卻向左側發展了。為達到預期目的,還得進行蟠扎,既費時又費工,蟠扎出來的枝條也不自然。
(8)盆景三剪擴展閱讀:
盆景剪枝注意事項:
1、剪遲不剪早:一般都認為冬季樹木停止生長,是修剪枝條的最佳時機,強調應該冬剪。這個觀點是不夠全面的。准確地說,應該是部分樹種可以進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後,枝條看似乾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會生長出新芽。
2、剪粗不剪細: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對尚未木質化的新枝進行短剪,希望當年再長出側枝後再剪,一年內剪兩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幾級枝托。正確的做法是必須等枝條木質化及大致長到預定的粗度再剪,這樣側枝長出必然形成較佳的角度。
3、剪肥不剪瘦:對枝進行短剪後,枝托上很長時間不發新芽,即使發了芽,側枝生長也不旺盛,這是因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壯芽,快長新枝。用肥量在不至產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長旺季,可以間隔著澆一次水、澆一次肥。
⑨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樁坯培植,枝芽叢生,刪留不確定,難以下剪,或構思創意有失偏頗,導致錯剪,其雖可調整,但卻延長蓄枝及其造型的時間,因為定托是結體構架的前提,應據樁材直、斜、曲、卧、懸、臨水等個性特徵,溶入作者構思意象,留枝定托,刪除所有雜枝贅芽,集中養料,蓄養所留枝,以期盡早進入修剪,製作環節。
2、協調修剪:枝托蓄養瘋長,何時修剪,剪到什麼位置,應有個粗細長短的對比,其貫穿於盆樹造型製作的始終,相關於盆樹結體構架的各個部位。其間有枝與乾的比例,枝托彼此間的比例,枝托內部主、次脈的梯級對比等等,都須在剪前明確,胸有成竹,意在剪前,這樣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確細剪:枝芽的角度、枝椏歧出走向、相互間的參差錯落,體現枝托在空間上下左右伸縮迴旋,角度選擇不當,盡管可通過蟠扎彌補,但畢竟不如自然狀態,所以在選擇芽點角度時,不能只顧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對該枝走向、空間狀態,以及與其它枝托等相互關系,不僅要明確,而且要「超前」構思,有所判斷,避免機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顯示盆樹總體樹態,即所謂通常所說的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構圖等。在此,個別枝梢的長短應服從於整體,把握點、線而融於整體面之中。整體觀察,局部修剪,全面調整,此時盆樹基本上趨於豐滿成熟,屬於造型製作的收拾階段,其重心在於枝托的長短開合及外廊的整體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