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千指佛手

盆栽千指佛手

發布時間: 2021-03-06 18:50:12

Ⅰ 佛手盆景要怎麼養

一、土壤:佛手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可用腐殖土、專河沙和泥炭屬土配製,按照6:3:1的比例混合,加入一點餅肥或骨粉作為基肥,有助於它的生長。

二、光照:佛手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長。可以把它放在向陽處,接受長時間的光照。但它比較害怕強光,所以在夏季需要適當遮陰,避免暴曬導致失水。

三、澆水:佛手喜歡比較濕潤的環境,除了及時澆水外,還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夏季需要多澆點水,避免土壤乾燥。天氣乾燥的話,可以往葉子上噴水。

(1)盆栽千指佛手擴展閱讀:

觀賞

佛手的觀賞價值不同於一般的盆景花卉。潔白、香氣撲鼻,並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到了果實成熟期,它的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並能時時溢出芳香,消除異味,凈化室內空氣,抑制細菌。掛果時間長,有3-4個月之久,甚至更長,可供長期觀賞佛手花朵。

佛手在中國廣東多種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開闊地帶,而在四川則多分布於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帶,尤其在丘陵頂較多。

Ⅱ 千手指是盆栽,請問千手指物語是什麼

物語是日本學問的一種體裁,一般有兩種,一類是類似中國古代演義、傳專奇之類的小說(屬像《源氏物語》《竹取物語》之類的),一類是像史詩類的。
如果是史詩類似物的話一般會起個地名、歷史事件或是偉人相關什麼的吧,像盆栽這樣浪漫的東西聽起來像小說,可能是講述和千手指有關的一個故事的長篇小說吧。

Ⅲ 盆栽佛手怎麼樣種植

1、促進幼苗營養生長,使其早日成株。第二、三年春天換盆時施餅肥、蹄片、骨粉做基肥,同時進行一次。

2、佛手喜酸性土壤,pH值應保持在5.3為宜;盆土的配比為腐殖土60%,河沙30%,泥炭土或爐灰渣10%。可每十天半月追施1次稀薄的肥水。水大易爛根,應採取試墒澆水的辦法,盆土表層不幹不澆,一次澆透,全年如此。

3、佛手最適宜的濕度是70%-90%。為此在乾燥季節應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也可向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濕度。佛手的適生溫度是15-30℃,高溫季節要移至涼爽通風而又遮陰的地方,氣溫低於5℃時須防寒。

4、佛手不易坐果,要用各種辦法促其坐果。在孕蕾期、開花前和開花後,都要追施有機肥,每周還要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液肥。然後進行疏蕾,畸形蕾、病弱蕾都要掰掉,不能留蕾過多,只能留靠近枝條頂部長勢最好的兩三個蕾,不能要求坐果過多。

5、佛手容易出現黃葉病和葉片脫落現象,發生黃葉病可澆灌1%的硫酸亞鐵溶液。如爛根要立即翻盆,把植株從盆中脫出沖洗根部,去掉爛根,消毒後栽於消過毒的素沙土中進行養護,使其逐漸恢復生機。

(3)盆栽千指佛手擴展閱讀:

一、生長習性

佛手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嚴寒、怕冰霜及乾旱,耐陰,耐瘠,耐澇。以雨量充足.冬季無冰凍的地區栽培為宜。

最適生長溫度22-24℃,越冬溫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適宜,年日照時數1200-1800小時為宜。適合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長。

二、產地分布

佛手在中國廣東多種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開闊地帶,而在四川則多分布於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帶,尤其在丘陵頂較多。

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有栽種。南方各省區多栽培於庭院或果園中。廣西、安徽、雲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出產。

Ⅳ 盆栽佛手怎麼種

佛手具有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生長環境的習性,並且對土壤和肥專水有一定的要求。因屬此,在盆栽佛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土壤。必須選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②澆水。平時保持盆土的濕潤,在生長季節和乾燥季節要多澆一點水;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澇;高溫季節早晚需向植株噴水。③施肥。當植株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施1次淡的礬肥水或營養液,開花後可用0.1%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追肥2次,間隔時間為10天。④修剪。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徒長枝、纖弱枝及交叉枝。⑤換盆。每隔2年換1次盆,並加入適量的營養土。⑥北方地區盆栽佛手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在晚秋霜凍前搬入室內,到第二年的清明和穀雨間搬出室外養護。

Ⅳ 佛手盆栽的條件有什麼

佛手盆栽須配製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加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家庭栽培一般在春季上盆。在室內栽培的要將花盆放在南陽台上,並注意通風。有條件的春季移到室外,夏季高溫應適當遮陰。佛手怕澇又不耐乾旱,平時應經常檢查盆土的干濕程度,盆土不能過濕,應偏干為宜,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果實生長期和秋梢的萌發期,應保證水分的供應,在高溫炎熱季節,除早晚澆水外,還要噴水。開花結果初期,為防止落花落果,不要澆水過多。秋季氣溫下降,澆水要適當減少,冬季佛手進入休眠期,澆水更要少些,盆土濕潤即可。用新配製的營養土栽培第1年不用追肥,第2年每隔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第3年春季新芽萌發前施入1次腐熟液肥,以後的兩次開花期都要施入腐熟液肥2~3次,即每隔10~15天施1次,能增加坐果率,如果肥料不足會造成落果。在孕蕾期葉面噴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在果實生長期間施肥量逐漸減少,並少施氮肥,多施鈣、磷、鉀肥。冬季不施肥。根據佛手長勢具體確定施肥種類:如植株只長葉不開花,這是氮肥過多,要停止施氮肥,改施磷肥;植株長勢不好,能開花但坐不住果,多是氮肥不足,應施氮肥;葉片黃綠或呈黑褐斑,是缺鉀肥所致,要施鉀肥;葉片發黃光澤暗淡是缺鐵,應施硫酸亞鐵,在北方特別要注意施硫酸亞鐵。霜降後移回室內,放在向陽處。冬季室溫6~15℃較適宜,不可太低,以防落葉。冬季澆水量要少,每周噴洗葉面1次,使其清潔。冬季不施肥。每年春季換盆,要用新的營養土。葯用部分是近成熟的果實。當果皮由深綠色變為淺綠色(不宜變黃熟)時採收,用刀順切成4~7毫米的薄片,及時曬干或烘乾。

Ⅵ 盆栽佛手果的養殖方法

佛手果,又名老香黃,也被稱之為「蜜羅」柑。
佛手為栽培品種,在我回國栽培歷史悠久,答主產於廣東潮州、肇慶、高要(河樂水一帶)、德慶、雲浮、四會、鬱南等地,稱「廣佛手」,為地道品。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葯用。
佛手果為廣東地道葯材「十大廣葯」之一,展翠
潮州佛手果為廣東名果之一。
佛手果作用:芳香理氣,健胃止嘔,化痰止咳。
希望本次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幫助,並得到採納。

Ⅶ 盆栽佛手的養護訣竅

佛手具有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生長環境的習性,並且對土壤和肥水有一定專的要求。因此,在屬盆栽佛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土壤。必須選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②澆水。平時保持盆土的濕潤,在生長季節和乾燥季節要多澆一點水;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澇;高溫季節早晚需向植株噴水。③施肥。當植株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施1次淡的礬肥水或營養液,開花後可用0.1%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追肥2次,間隔時間為10天。④修剪。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徒長枝、纖弱枝及交叉枝。⑤換盆。每隔2年換1次盆,並加入適量的營養土。⑥北方地區盆栽佛手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在晚秋霜凍前搬入室內,到第二年的清明和穀雨間搬出室外養護。

Ⅷ 盆栽佛手好養嗎

佛手具有喜溫暖濕潤抄、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生長環境的習性,並且對土壤和肥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盆栽佛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土壤。必須選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②澆水。平時保持盆土的濕潤,在生長季節和乾燥季節要多澆一點水;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澇;高溫季節早晚需向植株噴水。③施肥。當植株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施1次淡的礬肥水或營養液,開花後可用0.1%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追肥2次,間隔時間為10天。④修剪。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徒長枝、纖弱枝及交叉枝。⑤換盆。每隔2年換1次盆,並加入適量的營養土。⑥北方地區盆栽佛手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在晚秋霜凍前搬入室內,到第二年的清明和穀雨間搬出室外養護。

Ⅸ 千佛手怎麼養

千佛手的養植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選土:
千佛手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條件,盆土要用質地疏鬆的沙土與紅黃壤土,加入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混合而成,粘重鹼性土對其生長發育不良。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機肥,20%的田間土進行配製。
2、定植:
先要選好苗,要求根系發達、粗壯、分枝均植時期,秋植在9月至10月,春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前,先進行整枝、修根,保持完整的須根。
3、澆水:
千佛手上盆後,立即澆透壓根水,以後土見干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要防止盆內漬水,影響根系生長。澆水是種千佛手成敗的關鍵,4至5月後,氣溫升高,千佛手生長迅速,需水量增加;夏季炎熱高溫,除盆內泥土保持濕潤外,還應在周圍噴水,保持一定的環境濕度;秋天氣溫逐漸下降,澆水量可慢慢減少;冬天,樹體進入休眠,應搬入暖棚,盆上保持一定濕潤程度即可,防止過濕、過干,以免爛根或植株干萎。千佛手澆水還應根據苗株的具體情況靈活對待,小樹、弱樹少澆,大樹、壯樹多澆;果實膨期不宜澆水,以免落果。
4、施肥:
結合澆水追肥,盆栽千佛手施肥在一年中,可分四個不同階段:一是春分至芒種間,每隔7天左右要施薄肥,還可用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目的是增強樹勢。二是芒種至大暑間是盛花期和結果期,每隔3至5天要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濃些。此時多施磷鉀肥,目的是多開花少落果,並可進行人工授粉。三是大暑至秋分間,千佛手實正是膨大期,多用鉀、磷等復合肥,少用氮肥,否則果實推遲成熟期。四是白露到霜降期,采果後施稀薄磷鉀肥,控制澆水和氮肥,目的是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總之在結果初期要控制肥水,果實膨大期增施肥水。

Ⅹ 盆栽佛手要怎樣培養

養好佛手的關鍵是合理施肥、澆水與修剪,這是使盆栽佛手多開花、多結果的三項重要技術措施。

幼齡佛手春季上盆後,如盆土用的是肥力較高的營養土,一般當年可不再施肥。第二年春季每隔15~20天施一次腐熟餅肥水,連續施2~3次。8月中、下旬再施一次腐熟有機肥。第三年開始結果,可按常規管理施肥。一般穀雨前後出室,結合翻盆施足基肥,肥料以腐熟豆餅渣為主,加少量骨粉。緩苗後放室外背風向陽處,每隔10~15天施稀薄餅肥水一次,至現蕾後停施。孕蕾期用0.2%磷酸二氫鉀液噴布葉面1~2次。坐住果以後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雞、鴨糞水或餅肥水,連續施2~3次。為防止發生黃化病,宜每15~20天澆一次0.2%硫酸亞鐵水,以保持土壤微酸性。與此同時,生長期間需保持盆土適度的濕潤。夏季澆水要充足,並要經常噴洗枝葉和向花盆周圍地面灑水,以降溫增濕。雨季宜偏干,防止徒長。坐果初期澆水宜適當控制,以免水多落果。立秋後澆水要逐漸減少。北方霜降前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攝氏度以上。控制澆水,7~10天澆一次水便可。每周用與室溫相接近的清水噴洗枝葉一次,以防葉面沾染塵埃,引起落葉。

對於已形成骨架的植株於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剪除纖弱枝、過密枝及病蟲枝。由於佛手的短枝多為結果枝,故應盡量保留。夏季生長的徒長枝可剪去2/5,讓其抽生果枝。6~7月的夏梢宜適當摘除。秋梢需適當保留,以備第二年結果。佛手一年裡能多次開花和坐果,而且每個花序開幾朵到十幾朵花,其中有些花是退化花,不能授粉結果。凡長度適中,節間較短,葉厚枝粗的枝條坐果率就高,應該多留。開花時多留花序中上部子房肥大、花心發綠的花蕾。同時要注意老樹、弱樹多留春花結果;旺樹、壯樹多疏春花,多留夏花結果。當果實長到紐扣大小時要疏去部分幼果,這樣既有利果實個大而勻稱,又有利年年結果。

佛手為名貴的觀果樹種。葉色常青翠,果色金黃有光澤,果形奇特,堪稱一絕,而且散發出濃郁的檸檬香氣,其香氣久久不散,用來點綴書房、卧室,古色古香,十分雅緻。

熱點內容
國色牡丹酒 發布:2025-07-23 06:49:54 瀏覽:502
贈人玫瑰圖片 發布:2025-07-23 06:43:40 瀏覽:354
玫瑰金戒指圖片 發布:2025-07-23 06:38:45 瀏覽:16
七夕送女票 發布:2025-07-23 06:32:58 瀏覽:863
續寫黃瓜願意開一朵 發布:2025-07-23 06:27:35 瀏覽:7
滴水觀音花語 發布:2025-07-23 06:16:51 瀏覽:989
馬蘭花圖書 發布:2025-07-23 06:06:14 瀏覽:959
種盆栽賺錢嗎 發布:2025-07-23 05:52:14 瀏覽:686
櫻花任務1 發布:2025-07-23 05:37:22 瀏覽:784
碟子做盆景 發布:2025-07-23 05:15:58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