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圖書
㈠ 清華媽媽辭職轉行賣書月銷1000萬,她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網路社交平台被一位清華媽媽刷屏,據悉她從原有公司辭職之後轉行做兒童圖書銷售,月銷售額高達一千萬,很值得人敬佩。
不少粉絲也會私信想馬蘭花提問有關孩子教育的問題,她也樂於分享,促進粉絲間互相幫助,十分注重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
每個全職媽媽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獨特的活法,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去評判他人,馬蘭花也認為這是她繼續做下去的動力,是一件特別值得做的事情。
㈡ 清華媽媽馬蘭花辭去高薪工作,轉行賣書月銷1千萬,期間經歷了哪些磨難
大概下讀了一下這個故事,也談不上什麼磨難吧。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找到了商機而已。不過,我在這里要給大家一個善意的提醒:有穩定工作的人千萬不要辭職哦。這樣風險非常大的。除非你已經確定找到了一條發財致富之路。
㈢ 清華媽媽馬蘭花辭職轉行賣書月銷1000萬,背後有著怎樣的勵志故事
去年初因為疫情的原因,她留在家裡帶娃。就在此時,她會拍一些娃娃的小視頻發到小視頻網站。卻發現有的小視頻會帶來非常大的瀏覽量及粉絲。這時她就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利用這個流量和粉絲來進行帶貨賣貨的話,那不是會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嗎?然後她說干就干,賣她最熟悉的項目——圖書。結果一發不可收拾,賺了大錢。
㈣ 關於讀書的訪談錄
時間:2010年9月11日 地點:家中
采訪人:劉欣萌
被采訪人:媽媽
萌萌:媽媽,今天我要對您做一個有關讀書方面的采訪。
媽媽:好的。那你就隨便問吧!
萌萌:媽媽,我想了解一下你小時候的讀書生活。您小時候的書籍豐富嗎?您都看些什麼書?
媽媽:嗯,我小時候書比較少。我一開始都看連環畫,如《楊家將》、《大鬧天宮》、《馬蘭花》等。每次我都看得津津有味,不厭其煩。畢竟書比較少,有時走在路上,看到流動書攤,就會花一分錢看上一本,但那是比較奢侈的事情了。
萌萌:媽媽,我現在的書種類可不少了。
媽媽:是呀!你現在科普類、童話類、文學類的書籍可不少,但是,你讀書的速度可不如我。小時候,我們互相換著書看,看書速度可快了,這可真應了那句話「書非借而不讀」。你現在都到了高年級了,讀書還只是泛泛而讀,是不是缺少一些讀書的方法呢?
萌萌:是的。讀書有哪些方法呢?
媽媽:我覺得書要先「泛讀」,再「精讀」,從薄讀到厚,再從厚讀到薄。
萌萌:那「從薄讀到厚,再從厚讀到薄」,是什麼意思?
媽媽:從薄讀到厚的意思就是在讀得過程中,要做筆記和心得,畢竟」不動筆墨不成書」。因為書中有了自己的東西,所以變「厚」了。從厚讀到薄就是讀出了書中的「靈魂」,品出了書中的「精髓」。
萌萌:媽媽,您還有什麼讀書經驗,再給我傳授傳授。
媽媽:再就是「溫故而知新」。一本書,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你現在讀過不少書了,等你回頭再讀,你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嘛。平時讀書,積累也很重要。我小時候也有積累本,看得多了,積累的也多。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寫了。
萌萌:我現在正在積累呢!
媽媽:記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你現在積累多了,對你的寫作會有幫助的。
萌萌:讀書要積累,媽媽,我記住了。其實書對我的幫助真不少。當我一開始寫作文時,總想不出寫些什麼,有時心裡感觸很多,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但看書時,一看到作者和我有相似的經歷,看到那一句句優美的語言,便馬上覺得:呀!這不正是當時我想說的嗎?作者把自己的心理表達得淋漓盡致,我怎麼就沒想到呢?現在,我已經喜歡上讀書了,它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媽媽:既然這樣,我就希望你與好書交朋友,不斷地積累,願書香伴你成長!
萌萌:好!媽媽,我會和好書交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