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盆栽模型下載
A. 葉子像芭蕉葉的盆栽植物有哪些
美人蕉、蟹尾蕉,地涌金蓮、綠巨人等
B. 急求!葉子有點像芭蕉葉的盆栽植物是什麼應該怎麼養!公司里有10盆,其中一盆水分挺多的,
紅金鑽蔓綠絨
紅金鑽蔓綠絨,天南星科喜林芋屬植物,紅金鑽蔓綠絨版莖短,葉長圓形,葉片權較大,葉片深綠色,光亮鮮艷,葉背磚紅色,葉邊緣紫紅色。
形態特徵
葉面剛質亮度,葉柄粗壯挺立,葉片肥厚舒展,散發著油亮的光澤,葉芽和新抽葉為鮮紅色,葉鞘深紅玫瑰色。株高可達85cm左右,冠幅達110cm,葉長達44cm,葉寬達30cm,是一種優良的觀葉植物。
C. 一種盆景 葉子像芭蕉葉形狀 有主幹 是像木頭似的 這是什麼植物 急求!謝謝
琴葉榕
D. 誰有芭蕉葉的CAD模型啊
自己勾一個出來吧...不會太久的
把圖片插入到CAD裡面用樣條曲線來勾畫出來.
CAD--插入--圖像管理器--附著--
E. 葉子像芭蕉葉的盆栽圖片
竹芋 孔雀竹芋 網路圖片可以驗證
F. 盆栽芭蕉的新生葉子怎麼變黃了
芭蕉葉子變黃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以下是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水分管理:
澆水過多,盆土積水久濕,造成土中缺乏氧氣,導致部分須根腐爛,因而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引起嫩葉變成淡黃色,花葉也相繼逐漸變成暗黃色。發現後應立即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鬆土,使盆土透氣良好。發病嚴重的,需要將整個土地從盆中脫出,置於干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滲出,待下垂的枝葉復原後再重新栽入盆中。
澆水過少,或長期澆半截水或漏澆,使葉片的水分蒸發大於吸收,造成水分供不應求,也會引起葉片發黃。旱黃是從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枯焦脫落的,嚴重時葉柄下垂呈萎蔫狀。發現後需馬上將花盆移至陰涼處,向葉面上噴些水,並澆少量水。以後隨著莖葉逐漸恢復挺拔,再逐漸增加澆水量,若此時驟然澆過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細胞質壁分離,原生質受到損傷,而引起花卉死亡。
二、施肥
施肥過多,特別是施氮肥過多而又缺乏磷、鉀肥時,容易引起葉片變黃,表現為新葉肥厚,葉面大都凹凸不平,老葉逐漸變黃脫落,嚴重時葉尖乾枯,甚至整個葉片焦黃。遇到此情況應立即施肥,增加澆水量,讓肥料從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陳土,並用水洗沖土坨,換上部分新的培養土,再將植株重新栽入盆內。
施肥不足,尤其是長期未施氮肥或未換盆土,土中氮素營養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需及時倒盆,將植株脫出,換上一個大一號的盆,裝入新的疏鬆肥沃培養土,將其重新栽好。澆透水後放半明處緩苗。待其恢復生長後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復合化肥。
G. 北方室內如何盆栽芭蕉屬
芭蕉需要較大的空間,室內一般是養不了的。芭蕉一名甘蕉,俗名水芭蕉。系芭蕉科芭蕉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色嫩綠可愛,葉大達3至5米長,寬40至70厘米,植株高達5至7米。花自仲夏開至仲秋。花大如酒杯,色紅如蓮花者為紅蕉,色白如蠟者為水芭蕉,花似象牙為牙蕉。 芭蕉是極好的庭蔭樹種。宋代李易安有詞雲:「窗前誰種芭蕉樹,蔭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餘光分外清」。唐代姚合的《芭蕉屏》中有:「芭蕉叢叢生,日照參差影。樹葉大如牆,作吾門之屏。稍稍聞見稀,耳目得安靜」。 芭蕉原產亞洲東南部和我國南部。性喜暖,喜光而能耐陰,適應性強。生長溫度為15.5至35℃,適溫為24至32℃。越冬需用稻草包莖,用土壅根保護以防凍害。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沖擊性沙壤土,PH5.5至6.5最為適宜。 繁殖用吸芽分株法。當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時即可分株,另栽即成新株。地栽芭蕉不宜原地久植,一般3至5年需更換一次新地,長勢則旺。芭蕉苗長1至2片葉時,用婦女用的簪子或粗針在莖基處橫刺兩眼,則能抑制生長,用來裝配盆景是極好的材料。用一長方盆栽1至2株莖葉婆娑的芭蕉幼苗,再配以秀石和撫琴的人物,即成「蕉石奏琴」盆景。
H. 有一種長得像芭蕉樹得盆栽不知道名字,求教!
橡皮樹吧 追問: 不是的, 橡皮樹 背面有毛毛,這個植物兩面都是光滑的,而且葉子比橡皮樹大,有點像芭蕉葉
I. 這是什麼花室內綠植,一米五左右,大葉,類似芭蕉
鶴望蘭,又名來天堂鳥花或極自樂鳥花,為旅人蕉科鶴望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葉片頂端急尖;葉柄細長。花數朵生於總花梗上,下托一佛焰苞;佛焰苞綠色,邊紫紅,萼片橙黃色,花瓣暗藍色;雄蕊與花瓣等長;花葯狹線形。花期在冬季。
鶴望蘭主要包括5個品種,分別是白花天堂鳥、無葉鶴望蘭、邱園鶴望蘭、考德塔鶴望蘭和金色鶴望蘭。
J. 芭蕉的栽培技術
芭蕉多採用分株繁殖,宜在月上旬進行。分株時,先在芭蕉周圍,用鐵鍬或鋤頭將泥土挖開,讓小芭蕉頭和匍匐莖根裸露出來,再用鋒利快刀從母體上帶匍匐莖根一起切下,切下的小芭蕉頭就是分株繁殖的種苗。如果種苗的匍匐莖根已長有須根,就可直接栽於庭院或作盆栽觀賞。如果切下的種苗沒有須根,可先用育種苗床填上素砂土育根,埋入沙質苗床前,要考慮以後盆栽的需要,可適當剪短匍匐莖,便於今後上盆。在操作時要注意不能損傷根瘤。培育未生根幼苗,以3~4厘米的株行距為宜,栽培時將小芭蕉頭全部埋入沙土中,澆透水分,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溫度掌握在10~25℃之間,幼苗很快就能長出須根。
當嫩芽沖出土壤表面時,便可從苗床中挖起,再植於庭院、窗前,或上盆栽培,成為一棵完整的植株。在中國中部地區進行芭蕉的種苗繁殖,在秋末蕉葉凋萎時,剪去枯葉,壅土護根。殘留莖桿用稻草從莖桿基部向上包紮。到次年4月上旬再將稻草解除。當根上長出許多幼株時,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時前坑中施入有機肥為底肥。目前對芭蕉進行大規模的種苗生產多採用組織培養的方法。 選地整地
選用陰涼潮濕肥沃的地方,以溝、坎、堤、壩、塘邊,尤其以窪地為宜。如果選用坡地,要選土層厚、水肥來源好的地方。整地時要把土刨松,把土塊打碎,以便栽植後「走馬鞭」(即地下莖)蔓延,及時串土生長。
移栽
芭蕉分蔸移栽一般在深秋至次年早春進行,因為這時芭蕉正處在休眠期,分蔸移栽對植株損害輕,也容易栽活。分蔸時要在已生長5年以上的芭蕉林中,選取當年才從走馬鞭上發出的新蔸莖。走馬鞭要選植株四周的,因為這樣的走馬鞭須根發達,串土力強。同時,要避免挖斷走馬鞭,並要求每蔸上有2~3個一年生的莖。移栽時每窩栽植的蔸莖數要因地塊制宜,一般在坎、堤邊每窩栽2~3個;在窪地每窩栽1個即可,因為窪地陰涼潮濕,水土條件好,植株易長大。栽植時要把蔸莖直立放在事先已挖好的栽植窩內,放好後,用較細碎的豬、牛、羊糞拌少量肥土填蓋即可。 蔸莖栽好後要隨即用稻草、茅草或地膜覆蓋好,以防止凍害。等大地回暖後再揭開覆蓋物。栽後3~4年內要每年施肥蓋土1次,以促進繁育生長。施肥蓋土要在春季大地回暖、心葉開始生長時進行。把豬、牛、羊糞或土雜肥整細,均勻撒在蔸莖上面,再取肥土覆蓋。瘠薄地塊要多施些糞肥,肥沃的地塊可少施些糞肥。此外,嫩莖開始生長時還應防止牲畜踐踏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