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煙薯25
❶ 煙薯25種植時間
煙薯25需在移栽種植前2個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開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採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相應的種植時間:春煙薯25:3月下旬至4月初。
秋煙薯25:8月中下旬左右。
冬煙薯25:十月上中旬左右。
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適期,此時常年早春氣溫回暖基本穩定,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後10厘米地溫達15℃以上時即可開始栽秧,上年冬或當年初提早翻耕曬白,種植時再起壟整畦。畦帶為寬50cm,4月上、中旬根據苗床出苗速度陸續剪苗插植,採用線平插方式,增加薯苗入土節數以提高結薯數。每畝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
(1)盆栽煙薯25擴展閱讀
1、種植在排水較好的丘陵地塊,盡量不種植在平泊地塊,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盡量起高壟,壟高30厘米左右。
2、生長前期可適量澆水,以促苗成活,生長中後期(7月份以後)盡量不澆水,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
3、剪去根部1~2厘米,待剪傷口癒合後(一般第二天)栽插,種植密度每畝4000~4500株,一般要求壟距75厘米,株距19~21厘米。
4、生育期保持在145~155天,過長容易導致薯形過大、過圓、裂皮、暴筋,對低產地塊可適當延長。
❷ 哪種土地適合種植「煙薯25」
煙薯25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幾乎土壤里它都能生長。耐酸鹼性也好,在土壤ph4.2-8.3范圍內能 夠適應。這是煙薯25的優點之一。
但要獲得高產,以土地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ph5-7為最適宜.土層深厚疏鬆,保水保肥,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和塊根增重。
通透性好,供氧充足能促進裉系的呼吸作用,有利於根部形成層活動,促進塊根肥大,也有利於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加快氧分分解,供根系吸收。
❸ 煙薯25怎麼種植
煙薯25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對溫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煙薯25喜暖怕冷,低溫對版其生長有權害,當氣溫降到15℃,就停止生長,低於9℃,薯塊將逐漸受冷害而腐爛;在18~32℃范圍內,溫度越高,煙薯25生長速度越快,超過35℃則對生長不利。塊根形成與膨大的適宜溫度是20~30℃,以22~24℃最適宜。
煙薯25需在移栽種植前2個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開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採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相應的種植時間:春煙薯25:3月下旬至4月初。
秋煙薯25:8月中下旬左右。
冬煙薯25:十月上中旬左右。
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適期,此時常年早春氣溫回暖基本穩定,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後10厘米地溫達15℃以上時即可開始栽秧,上年冬或當年初提早翻耕曬白,種植時再起壟整畦。畦帶為寬50cm,4月上、中旬根據苗床出苗速度陸續剪苗插植,採用線平插方式,增加薯苗入土節數以提高結薯數。每畝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
❹ 煙薯25什麼時候收獲
我們小於鮮森跑過各個地區,各地的收獲時候都不同,前後差了一個來月,正常來說從九月中旬開始就陸續有煙薯收獲
真正大量上市的時候一般在十月份,尤其是國慶節後集中上市。
❺ 煙薯25紅薯口感怎麼樣
煙薯25最大的特點就是糖心,烤著吃特別香甜,還會流蜜。烤薯界的杠把子真的是非它莫屬。
表皮是紫紅色,薯肉是橙黃偏橘色的,顏色比較鮮艷,烤好的煙薯吃起來口感很黏糯,味道香甜。
拓展資料
栽培技術
整地
冬前深翻,春天栽植之前起壟,壟距80公分,壟高25-30公分,建議單壟單行栽植,煙薯應該粉碎麥茬旋耕後起壟。配合起壟使用顆粒地下害蟲葯,每畝地要使用高鉀肥和翠姆微生物菌劑。
栽苗
單壟單行春薯一米5棵,夏薯一米6棵,即一畝地春薯3000棵,夏薯3500棵左右栽苗,建議斜栽或平栽,禁止直栽。
種植要點:
種植在排水較好的丘陵地塊,盡量不種植在平泊地塊,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盡量起高壟,壟高30厘米左右。
生長前期可適量澆水,以促苗成活,生長中後期(7月份以後)盡量不澆水,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
剪去根部1~2厘米,待剪傷口癒合後(一般第二天)栽插,種植密度每畝4000~4500株,一般要求壟距75厘米,株距19~21厘米。
生育期保持在145~155天,過長容易導致薯形過大、過圓、裂皮、暴筋,對低產地塊可適當延長。
科學施肥,一般每畝施發酵成品雞糞6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混勻後,隨起壟機械撒入壟內,或人工開溝施入壟底,盡量不施土雜肥(雜菌太多),如用必須充分發酵腐熟,以畝施400~500公斤為宜,集中施入壟底。
❻ 百度知道煙薯25那裡產的最好
煙台產的最好,「煙薯25」 這個品種是煙台市農科院選育的,煙台地處北緯37°,被史學家、地理學家奉為「神奇的緯度」,神奇得賦予了紅薯與眾不同的口感。它的表皮黃色薯肉桔紅,顏色鮮艷,瓜型紡錘,口感細膩,粘糯甜度大,曾被評為全國最好吃的甘薯。煙薯252011年在全囯甘薯食用品質組競賽中,食味被評為第一名。
拓展資料:
營養價值
煙薯25富含β—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粘液蛋白等成份,有潤滑關節、通便、預防維生素A缺乏症、防癌的功效,是老人和孩子適宜的食品。
烤紅薯方法
❶將地瓜洗凈;烤箱溫度調至220度,雙面模式;
❷將地瓜放到網格上,這樣上下受熱均勻。為了防止地瓜油滴到加熱管上,可以在網格下方放置一個鋪好錫紙的烤盤接地瓜油。
❸根據地瓜大小不同,60-150分鍾可以將地瓜烤透,特別大的地瓜需要時間更長。
❼ 煙薯25紅薯可以自己留種嗎
可以自己留種種植,是利用紅薯根莖,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紅薯,埋在版地里,然後等他申權根發芽,長出葉子和莖干,然後再剪下莖干利用插秧繁殖。
種植要點:
種植在排水較好的丘陵地塊,盡量不種植在平泊地塊,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盡量起高壟,壟高30厘米左右。
生長前期可適量澆水,以促苗成活,生長中後期(7月份以後)盡量不澆水,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
剪去根部1~2厘米,待剪傷口癒合後(一般第二天)栽插,種植密度每畝4000~4500株,一般要求壟距75厘米,株距19~21厘米。
生育期保持在145~155天,過長容易導致薯形過大、過圓、裂皮、暴筋,對低產地塊可適當延長。
科學施肥,一般每畝施發酵成品雞糞6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混勻後,隨起壟機械撒入壟內,或人工開溝施入壟底,盡量不施土雜肥(雜菌太多),如用必須充分發酵腐熟,以畝施400~500公斤為宜,集中施入壟底。
❽ 「煙薯25」的種植技巧有哪些
種植要點:
1、種植在排水較好的丘陵地塊,盡量不種植在平泊地塊,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盡量起高壟,壟高30厘米左右。
2、生長前期可適量澆水,以促苗成活,生長中後期(7月份以後)盡量不澆水,否則容易導致暴筋、裂皮。
3、剪去根部1~2厘米,待剪傷口癒合後(一般第二天)栽插,種植密度每畝4000~4500株,一般要求壟距75厘米,株距19~21厘米。
4、生育期保持在145~155天,過長容易導致薯形過大、過圓、裂皮、暴筋,對低產地塊可適當延長。
5、科學施肥,一般每畝施發酵成品雞糞6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混勻後,隨起壟機械撒入壟內,或人工開溝施入壟底,盡量不施土雜肥(雜菌太多),如用必須充分發酵腐熟,以畝施400~500公斤為宜,集中施入壟底。
(8)盆栽煙薯25擴展閱讀
繁殖方式
甘薯為異花授粉作物,自交不孕,用種子繁殖的後代性狀很不一致,產量低。因此,除雜交育種外,在生產上都很少採用有性繁殖。由於甘薯塊根、莖蔓等營養器官的再生能力較強,並能保持良種性狀,故在生產上採用塊根、莖蔓、薯尖等無性繁殖。
中國北方,早春氣溫較低,應用苗床加溫育苗,能延長甘薯生長期,提高產量。
1、薯塊
育苗繁殖:為甘薯生產中普遍應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塊周皮下潛伏不定芽原基萌發長苗,然後剪苗栽插於大田,或剪苗插植於采苗圃繁殖後,再從采苗圃剪苗栽插於大田。此法雖然對勞力、土地利用不經濟,但易獲得優良苗。
直插繁殖:利用小薯直接插種於大田,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窩瓜),或者小薯淺插,母薯大半露出土表,使之木質化,控制母薯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小薯(窩瓜下蛋)。這種方法用種量大,易感染病菌,生產上應用較少。
2、莖蔓
利用春薯田剪苗作秋冬薯田插植用或在秋薯田剪苗插植於苗圃繁殖,越冬後,再剪苗栽插於大田,在華南南部冬暖地區應用較普遍。這種方法,操作粗放,可節省勞力土地,比較經濟。
如能注意良苗選擇未必比苗床苗差。但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發育逐漸低落退化,薯形變小,小薯率增加,產量減低,故須於2-3年後用種薯育苗,更新一次。
❾ 煙薯25多種植多長時間收
煙薯25需在移栽種植前2個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開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採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煙薯25和普通的紅薯種植方法方面基本沒有什麼區別,畢竟都是紅薯。首先是育苗,然後選擇壯苗來移栽。和普通的紅薯一樣,煙薯25也是需要先育苗,然後在移栽的。而育苗的方法也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之前農夫也介紹過了,所以這里就不啰嗦了。但是關於選苗還是要說一下,因為煙薯25能不能高產,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選苗,經過試驗壯苗一般比弱苗增產10%以上。所以在扦插紅薯苗之前,選苗很重要,建議選擇苗齡在35-40天內的,並且葉片健壯、莖粗而節間勻、莖葉都具有本品種的特性的紅薯苗才行。
其次是要做到適時栽植,適當密植。紅薯栽種沒有巧,全靠栽種得早。其實太早了也未必是好事,容易發生凍害,尤其是露地種植的紅薯。但是適時栽種還是很重要的,而煙薯25雖然產量較高,但是其生長期也是比較長的。為了高產,生長期最好控制在130-150天左右,而種植密度建議在畝扦插4000-4700株。太密了地下的紅薯長不大,而太稀了,產量也不高。
再次是水肥管理。煙薯25適應能力是強,但最好是種植在排水良好的地塊,半沙或沙土地更好。而且紅薯是喜鉀肥的農作物,煙薯25地比普通的紅薯品種更喜鉀肥,因此在扦插前施足底肥,並且要多施鉀肥,一般每畝施成品有機肥80-120kg,氮磷鉀復合肥10kg,硫酸鉀15kg。把它們都充分混合均勻以後,然後一起隨起壟機械撒入壟內,或人工開溝施入壟底。當然了施農家肥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充分發酵腐熟以後才可以的,建議每畝施400-500kg為宜,可以採用集中施入壟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