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設計藝術
① 盆景藝術屬於什麼專業
盆景藝術是漢族特有的傳統藝術,園林藝術的珍品。
其屬於園林景觀專業。
② 製作盆景藝術品應注意哪些基本原則
盆景製作應主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師法自然,因材處理
盆景表現的是大自然的景象,因此一定要順應自然,符合自然規律。而且,盆景所用的材料,如植物、山、石、水、土等,都應具有一定的自然形態和色彩。特別是植物,還具有生命的特徵。因此,製作盆景時要按照不同材料的不同屬性,因材處理。如松柏類宜表現古樸蒼勁的風格,若用它表現婀娜的風韻則要失敗。
(2)主次分明
任何一件藝術品,各部分之間都不可能是同等的。必然有主有次。在進行盆景創作時,必須要採取一定的手段突出主體,以增強感染力。
突出主體,首先要確定主體的體量、位置和形狀,再考慮配體該如何配置。這樣,才更能取得整體的和諧統一。另外,主體的位置也很重要。一般來說,主體不宜放於盆的正中,也不宜放在盆的邊緣,而應稍偏向一側,放在視覺的重心處。
還可以通過體量、色彩、質地等方面的對比來突出主體。如一棵不太高的小樹,可通過安置一匹小馬作配件,突出樹體的高大來。在顏色上,主體用純度高一些、顏色鮮明一些的色彩,配體用稍灰一點的顏色來襯托主體,可對主體起烘托的作用。另外,還可以利用透視關系中的近大遠小、近清晰遠模糊的原理來突出主體。
(3)虛實相生,疏密得當
在盆景的創作中,虛與實是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實,給人以依託;虛,給人以想像。虛和實在盆景中應用非常普遍。比如,在山水盆景中,山為實,水為虛,通過山和水的結合,如水岸線的變化等,達到虛實相生的目的。就山石本身來說,山為實體,為使其虛化,我們在山上鑿洞引瀑,種植樹木。就水體而言,水為虛體,為使其實,可在水中放置小石或舟筏等。
在盆景創作中,虛實結合還指盆景各要素不能平均分配。要有節奏、有韻律地進行安排。用疏與密的變化來表現虛和實。
(4)顧盼呼應
盆景中各元素,如樹木、山石、水面和旱地,無論是主是次,是虛是實,是聚是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進行創作時,各個組成部分必須要有一定的呼應,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顧盼呼應體現在盆景的許多方面。如在景物的動勢方向上,在種類、形體、線條、色彩、質地、虛實、疏密和輕重等各個方面,均要取得顧盼呼應的整體一致感。如在製作山水盆景時,主峰應以剛直線條為主,則配峰也應有剛直的線條與之相呼應。又如,在主景中以某種色彩為主,那配景中也需要有這種色彩,這樣才能取得整體一致的感覺。
(5)露中有藏
古人說「景愈藏則境界愈大,景愈露則境界愈小。」所以,在盆景的創作中,適當地藏起一部分,可以在很小的范圍內表現出很大的境界,並能引起人們無窮的想像,以達到創作的深意。對於山水盆景來說,露中有藏就是使山峰之間互相遮掩,以豐富層次,增加景深。如要表現林木的幽深,則要注意樹木之間,前後樹干互相穿插遮擋,有露有藏。有露有藏是表現盆景意境的重要手法,要注意應用。
(6)巧拙互用
巧,即靈巧;拙,指樸拙,雅拙。巧和拙同樣能給人以美感。在樹木盆景中,往往樹木姿態愈古拙,愈能給人以美感。比如說梅花,花本身靈活飄逸,所以其主幹一定要蒼勁、古樸。才能體現其豐韻。在山水盆景中,山如果雄偉深厚,則山上之樹一定要精巧,與山形成古拙之對比方可。
(7)「三遠」法
「三遠」法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基本理論。按照人的視點高低,可分為仰視高遠,俯視深遠,中視平遠。在盆景製作中,要力求表現「三遠」。
(8)比例恰當
中國畫論中有「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理論,反應了盆景製作中各景物之間的比例關系。合理地處理景物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在小小盆缽中表現廣闊的景緻,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例如,用一拳頭大小的小石表現山峰,如單獨設景,則顯得過於矮小,如能在旁邊襯一黃豆大小的人物塑像,則會感覺石高如山,挺拔蒼峻。
(9)情寓於景
盆景是一門借景抒情的藝術。優秀的盆景不但能再現自然美景,更能引發觀賞者感情上的共鳴。所以在製作盆景時,一山一水,一木一草,都應滲入作者的情思,凝聚作者的情感,使觀賞者不但能看到盆中之景,更能體會到景中之情
③ 盆景藝術是中國歷史悠久的盆景藝術五大流派是哪五個流派
盆景是藝術美的創造,同山水畫和山水園林有著相似之處,很重視寫意和抒情。雖然師法造化,以自然為藍本,但又不僅僅是單純地摹擬自然景物。在創作上常常採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達到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審美效果。
盆景不同於盆栽的道理就在於此:盆栽僅僅是一種栽培方式,在盆缽中栽植樹木花草.未經藝術加工。而盆景則是栽培技術與造型藝術高度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優美的造型風格。同時,盆景中的樹木山石必須與盆缽、幾架相配合,互相協調襯托,才能構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藝術。
盆景藝術在歷史的沿革過程中,形成樹木盆景 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木盆景以木本植物工為主要 素材,是活的生命體,其製作技術較為復雜,大致 有挖掘、種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養護等 步驟。藝術上則要求具有老乾虯枝,清奇古雅,生 機勃勃,意韻深遠的效果。山水盆景則以山石、水、 土為主要材料,為無生命物質,其製作技術要求側 重於藝術境界,不論是層巒疊蟑,還是波光島影, 應能表現出山河的錦綉壯麗。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五大流派和兩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④ 盆景製作的藝術美有哪些作用
這一點有別於國畫,也不同於以自然美為主的園林藝術。盆景隨盆中植物的回年齡、季節、晝夜答、晴雨,呈現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自然的美。但是,它強調藝術造型、色調相意境,寓藝術於自然美之中。這種縮名出人川內袖珍,移古樹奇花作室景的盆景,正如陳毅同志評價的那樣,是一種"高等藝術"。
最後,盆景創作不僅要求和繪畫一樣,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而且要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和農業技術知識。如果技術措施施失誤,可能使幾代人的勞心咄血,幾百年的樹樁毀於一旦,付之一炬。所以盆景又是藝術和技術的結晶。
⑤ 盆景藝術與雕塑藝術,園林藝術,繪畫藝術相比較有何特點盆景藝術屬於什麼藝術范疇
繪畫,雕塑,園林是屬於室外廣泛的設計,而盆景設計是偏室內,手工型的,盆景藝術不僅要求美觀,還要顏色的搭配,盆與樹的搭配沒其他則不需要。
⑥ 盆景能設計成價值千萬的藝術品嗎
中國的盆景多數較老套,人為的樹木扭來彎去的,象批量生產的產品似的,多從整體打造一種意境和有故事的盆景是不是更有價值呢。
⑦ 誰能告訴我什麼叫盆景藝術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
盆景是從盆栽(盆植)進一不提高發展起來的。盆景與盆栽有根本的區別;盆栽只是將植物種於盆央之中,以供四時觀賞,其審美的對象,僅枝葉、花朵、果實等艷色形狀而已。而盆景除達到盆栽的觀賞目的外,還必須通過精心的藝術造型,表現出無窮的詩情畫意,表現出令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的自然美,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愛戀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藝術情感的寄託與抒發,是主觀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緻與情感的交融體,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自然神韻的凝聚,形神共現。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所謂美學,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所謂文學,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所謂科學,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
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參考資料:http://www.sgyl.cn/shownews.asp?id=171
盆景是我國古老、獨特的傳統造型藝術。是以植物、山石及其他構件等為素材,經過藝術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藝術品。
運用咫尺千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繁中求簡,對比誇張等藝術手法和特殊的園藝栽培藝術,把大自然的優美風姿,集中而典型地再現在小小盆缽中。是大自然美與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植物栽培技術和綜合造型藝術有機結合的結晶。它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它順乎自然之理,又能巧奪自然之功。
盆景是大自然美的縮影。是經藝術加工而成的自然美景的片斷,姿態優美生動。在創作過程中,常賦予一定的思想內容,並與中國詩畫、陶瓷、雕刻等藝術結合在一起,使優美的盆景富有詩情畫意,令人心馳神往。
同時盆景又是具有生命的藝雕,它隨季節的變化,給人們顯示出不同色調和藝術景觀,充滿著生機的美。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也有人喻之為「是有思想內容的無聲的詩,是有生命的立體畫」。
盆景經過藝術加工,既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又要有一定的形態,有一定的景觀。同時,盆景中的樹石必須和盆缽、幾架相配合,互相協調,互相襯托,才能構成完美的藝術形象,更充分地發揮盆景的藝術效果。
盆景不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可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綠化、美化、凈化生活環境,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目前雅俗共賞的盆景藝術已成為國內外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珍品。
參考資料:http://www.nmagri.gov.cn/news/about.asp?id=28070
⑧ 如果讓你完成一個大型盆景藝術你會如何設計
最好有一個主題才有方向。
⑨ 盆景的設計效果
盆景設計效果圖,就是對樹胚將來成型的面貌做個預測圖。筆者看國外的盆栽愛好者常對自己的樁材進行理性的分析,然後手工繪制或電腦合成,根據樹型的特點和樹的動勢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做出幾幅甚至十幾幅的效果圖來,最後根據最佳效果圖做出定向培植與加工。作為玩盆景藝術的人是有必要掌握效果圖的繪制,筆者自己就經常對自己手頭的樹樁進行繪制,幾年下來,有所收獲,與大家分享。 (1)優良的樹形①對樹乾的要求。樹木的各種形態都出於天然形狀,樹干應從基部一直往上節節收小,形似竹筍狀。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樹的比例,樹的基部、樹根與樹乾的造型等要配合得當。如樹干挺拔雄偉,是木棉形狀,樹頭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樹干是懸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長的偏根。除單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種樹形的干,要選擇圓渾而又迴旋曲彎,近頭部多坑槽的古樸老樹。
②對樹根的要求。樁景的樹木的基部應三邊或四邊長根,裸露土面生長,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徑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長,樹根的走向為向心輻射,成風車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這樣的樹根配合樹頭、樹干,便是上品的樹坯。
③對樹頭的要求。最好是相連頭,各自根,即每株樹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樹與樹之間又是同一母體相聯結的,這種樹頭叫叢林式樹頭,是十分難得的樹形。
(2)不良的樹形
①樹乾隆起、蛇行、死曲。對樹樁造型,不管選擇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懸崖乾等樹形,都以樹干為主。樹干有三忌:一忌樹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腫瘤一樣,使 樹形變得臃腫不自然,破壞了整株樹乾的造型。二忌蛇形樹干。樹乾的姿態,貴在按照樹乾的不同形態勻稱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樹干,則是連續左右彎曲,而且彎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卻幼小。三忌死曲。樹乾的彎曲,要順勢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無長枝,俗稱死曲,這種樹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採用。
②樹頭偏長、過大或無樹頭。樹頭是指樹乾的基部。樹木產生偏頭現象,是因為樹頭在生長過程中,受岩石等擠壓,造成發育不全,偏斜在一邊,搖搖欲墜,很不穩重,這種樹頭,不能選用。一般的樹頭是比樹干稍大一些,但頭部如果過大,樹干幼小,比例失調,形成俗話說的「香雞篤芋頭」的形態,很不雅觀,也不能用。絕大多數樹木的頭部都長得快,較肥大。但有的卻長成樹幹上部粗大,頭部瘦小,形成頭重腳輕,豎立不穩,即使樹干姿態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樹根偏長、回根。樹根偏長是指樹根集中長在一邊,如果長在右邊,則右邊基部肥大,而左邊基部發育不平衡,這種形態的樹頭,只適宜懸崖形的樹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樹形不應選用。樹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長,是有規律、有秩序伸長的,故樹根有的長成「人」字形,有的長成「眾」字形,有的四邊露蔃。但有的樹根,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客觀原因的影響,造成根系回轉、亂翹、臃腫,完全不符合樹木自然形態,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樹枝偏長。樹枝聚長在樹乾的一邊,長枝一邊的樹干必然肥大、膨脹,而空白一面的樹干多變成狹窄、偏身,缺乏美感,這種樹枝不能採用。 構圖是盆栽藝術處理開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關鍵,要因材料的實形構圖。
因為樹樁各有不同的本質和形態,它們絕大部分是自然成長的,加工時也要順其自然,力求簡單,不能牽強改造。如果製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樹為仿照藍本。而嶺南地區常見的木棉樹,其形狀高大剛健、雄偉、挺拔,顯示一種軒昂俊逸的氣概。如果在製作時,不根據樹形的特點,硬要將適合製作木棉型盆景的樹坯改造成大樹形、飄斜形、蟠曲形盆景,這不但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也製作不出精品來。所以,對於製作樹樁盆景,首先要區別樹種、判別樹形、反復觀察、再三琢磨研究,並在畫紙上畫出藍圖,或在腦海中描繪出大體輪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構思,然後按構思進行裁剪。這樣既保持了樹的風格,又將特有的妙處表現出來。 經過修剪定形的新樹樁頭,必須抓緊在其發芽前進行培植,因為此時樹木還在休眠期,吸收和蒸發作用不大。如榆樹、松柏類等可在大寒前後移值,九里香、雀梅等可在立春前後移植。因此,盆景愛好者一定要掌握每種植物發芽生長情況,提高培植的成活率。培植時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1)促根
要提高新頭樹樁的成活率,關鍵在於使它早生根並迅速生長。
根據植物的生理作用,每當機體受到創傷後,其細胞就受到刺激而加速分裂,以補其損失來達到生理平衡,這是再生的作用。要使新樹樁的根迅速形成,必須注意將主根末端切齊,讓新根從新的切面周圍生長出來。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較粗的樹根周圍,用利刀在不同的方向輕劈幾刀,一般從創口周圍會生出幼根,即使生不出根來,也不會影響樹樁的生長和美觀。根在微弱光線中比在強光中生長快,在無光線的環境下生長更快。根據這個道理,可將樹樁頭放在暗處或遮黑泥面,促其生根。還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齊催促樹樁頭生根。在催促生根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掌握供水量。不能讓根受水過多,如果灌水過多,新根還沒有生出來,而芽長多了,一旦水分不足或空氣乾燥,植株就易估死。其次,是選擇氣溫合適時培植。
(2)縮短樹樁離土時間
一般樹樁頭都是從山野間挖掘回來的,離時間少則三、四天,多則十天八天,如果擱置過久,樹木只有蒸發,而沒有水分補充,就很容易脫水枯萎,因此,一定要掌握時機盡快種植,縮短樹樁離土時間。
泥土是植物養料的主要來源,種新樹樁頭覆土時,要注意透氣、疏水,要把泥土輕輕壓實,使根部的每一條根都與泥土密接,做到根必附泥,泥必貼根。首先,根據樹樁頭的需要,把泥土打碎成合用的小粒,再把泥土分成粗、中、小三種,粗大的放在盆底和掌握的周圍,另放一些中、小的墊於樹頭,樹根不可貼盆邊或盆底,再把顆粒小的泥大量覆上,但裝入的泥土不可太滿,然後用小竹簽插入泥里,左右搖擺插實,使泥與根密貼為止。再將盆置入水內,使水自盆底孔滲入,上升盆面;也可以從盆面灑水,便要灑足,然後放在陰棚下培養。
(3)封口
新樹樁頭經過剪裁修整之後,有不少刀鋸斧鑿的傷口,這些傷口容易為細菌所侵入,小則傷害局部,大則牽連全株,因此封閉傷口是必要的。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蜜蠟、洋蠟、乳白膠塗抹傷口,或用布條包纏傷口。要注意的是,凡有舊傷口的,要一律重新削過或剪過,削剪之後,立即封閉。封閉傷口除可以避免細菌侵入之外,對於防止水分蒸發,也有一定的作用。
(4)輸水
剛種的樹樁頭,新根未生,原有的根受了傷,未能吸收水分,因而枝幹容易乾枯。一方面可在早晚用灑壺噴霧,灑濕枝幹,使樹皮濕潤。另一方面可用脫脂棉花(葯棉)濕水纏敷在每個傷口上,不使乾燥,這樣處理就可以不用蠟封。新種的樹頭,不宜多淋水,否則樹樁發芽過多,而根的生長慢,無法供應芽的蒸發需要,會造成樹樁枯萎。因此,必須盡可能節制水量,等到新根新芽發生之後,按照芽的多少,淋適量的水就行了。
植物的黑暗的地方容易生根,因此,新樹頭種好這後,應放置陰暗的地方,等萌芽後逐漸給予適度的陽光。待枝葉茂盛時,就可多給水分、多曬陽光,以利於植物的生長。
(5)施肥
新種的樹樁頭,一般都主為不能施肥,尤其是過早施肥會使樹樁頭「消化不良」。但實踐證明並不是這樣,只要能掌握樹樁頭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在新根長出後,爭取及時施以適當的淡薄液肥,更能促進須根的生長和枝葉的茁壯成長。
⑩ 在盆景製作中應遵循哪些藝術原則
20年盆來景愛好,本人覺的以下源這些原則比較重要:
1、植株健康、有活力;
2、回歸自然,讓盆景看起來如野外某處小景;
3、精心製作和養護,但又盡可能掩蓋製作和養護的痕跡,還是回歸自然;
4、樹、盆、景協調;
5、根無爪型,形同插木!植株的表現一定要體現遵循根、干、枝、葉的秩序,根是根本;
6、枝乾的過渡要和諧,遵循黃金比率的原則;
7、不要拘泥流派,或極及簡單的文人樹、或大氣磅礴的大樹型,美沒有標准!只要先做到自己喜歡,再去想怎麼樣做到讓別人喜歡。
不妥處請大師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