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民國假山盆景

民國假山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3-03 07:11:20

『壹』 白族居住環境

白族是在建築史上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民族,歷史上他們不僅建造過大理崇聖寺三塔、弘聖寺一塔、下關佛圖塔,昆明東寺塔、西寺塔、拓東路經幢等偉大建築,也建立過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龍首關、龍尾關、拓東城(今昆明市)等著名城市。南詔後期還建造了令人嘆為觀止的五華樓。白族高超的建築才能也充分體現在民居建築上。

白族人民十分講究生活質量,不管在哪裡,他們都要努力為自己營造一二個舒適自足的居住環境,因而肯把聰明才智、精力和錢財用在民居建築上。他們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民居,諸如一坊雙漏廓、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

白族民居建築是由傳統的漢族民居建築經過漫長的發展和篩選逐步演變而來的。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深深受到白族傳統文化以及當地自然條件、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逐步陶冶形成了白族民居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所有民居建築的規模、質量總是受經濟條件的直接影響,概括起來,可分為一般中小型民居與大型民居。中小型民居規模較小、裝修簡單,是一般勞動人民的住房,常以滿足生活、生產需要為主。大型民居規模大,裝修豐富,一般是仕宦、地富、商賈住宅。白族民居當然也毫不例外地體現了這一特點。

白族民居院落布局為封閉式,房屋建於基地周圍,院落位於其中。一般民居院落是晾曬農作物之地,大型民居的院落的種植花木,美化環境的場所。正房朝東,絕大多數是坐西向東,是院落布局的一個突出特點。除在熱鬧市區的主要街道邊外,這種做法一般不受街向限制。取正房向東,因而往往將山牆或後牆對著街道。

白族民居平面組合較為規整,即使在不規則地形上,也力求內院規整。大型民居平面形式主要有:三合院,稱「三房一照壁」;四合院稱「四合五天井」;縱、橫向拼聯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稱重院。中小型民居亦有「三房一照壁」的三合院,較多的是:一字形的稱獨坊房;曲尺行的稱兩向兩坊;二字形的稱一向兩坊。其中「三房一照壁」因有其獨特風格而成為白族主要的傳統民居布局形式。

「三房一照壁」 是白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民居布局形式,數量較多,成了白族民居布局的主要形式。所謂三坊一照壁,就是由三幢三開間兩層房屋和一堵照壁圍成的院落。中間為正房,兩側為耳房,正房正面是照壁,三坊與照壁之間是寬敞的院子。有的受地形所限,不能建成完整的「三坊一照壁」時,也要爭取建成內院整齊,使成與之大體相仿的格局。其典型布局是由「三坊」房屋(分別為正房、廂房)及照壁圍城院落,庭院中種植花木。

三坊房屋,即三開間兩層。其位置及使用雖有主房,廂房之別,但其開間進深,在大理一帶,幾乎相等,而在劍川一帶,廂房稍小。三坊的地層,都為居屋,樓層都為儲存雜用,似乎儲存面積過於寬大。

照壁是這類住宅的特點之一,均為三疊水形式。它作為白族民居建築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建築形象,它的作用,除了用來反射陽光以增加院心及正房的光線外,主要是起到分割建築空間並增強和豐富整體空間層次的效果。在「三坊一照壁」的平面布局形式中,照壁所在的位置,如果無所謂照壁那無非就是一堵平直的圍牆。但在圍牆上突起一照壁,其效果就大相徑庭了(雖然圍牆也起到分割建築空間的作用)。照壁雖出之圍牆,但他的脊線要比圍牆脊線高,加上兩面均做有突出而分明的邊框線,使之赫然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部分。他的瓦面為廡殿式,四角出檐很深,向上翹起,形成如鳥翼伸展的檐角以及檐口各部分柔和優美的曲線。照壁的比例勻稱,長高比在1.4—1.7之間,接近黃金分割系數,具有比較良好的視覺形象。這樣,作為主要的、具有比較良好的視覺形象,它本身就已經具有輕快挺拔,十分完美的空間形式了。

和它對應的主要空間——院子,在它的襯托輝映下,主體性更加突出,給人的感覺也更加開敞大方。院子主要是滿足交通、採光、日照、通風及晾曬糧食等需要,又是美化居住環境的地方。在經濟較富裕的住宅里,常在庭院中的照壁前修建條式花台,種植花木。台前及兩端,再放可移動的石礅,上面擺放盆栽花木,或盆景假山。

門樓,是院落建築群組的第一建築形象,也是一個整體建築空間的入口,它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舊社會,門樓的規模代表著住戶的門第,顯示住戶的社會地位。白族民居建築中的門樓,經歷幾代白族匠人的精心創作,成了白族民居建築中最精緻、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形象。這里的門樓大體可分為有廈門樓和無廈大門兩大類。有廈門樓又稱「三滴水」,其歷史悠久,手法成熟,格式固定。一般是三間牌樓形制,其中分「出角」和「平頭」兩種。「出角」指有尖長的翼角翹起,檐下有斗拱裝飾,有的極為精緻華貴,過於限用於仕宦人家宅第,後亦為富豪宅第採用。「平頭」有廈門樓裝飾較簡,農村一般民居大門多採用。

無廈大門也稱「一滴水」,即普通的坡屋面式,屬於近期建築,形式無格律,手法也多變異,說明正處於尚未成熟階段。

無疑,門樓和照壁是白族民居建築中最有特色的建築形象。它們的功能雖不及主房和廂房那麼實在,但它們仍被當作主要建築來看待,甚至作為建築水平的標志。

「四合五天井」,也是白族民居的典型平面布局之一,由四「坊」房屋組成,與通常所見的四合院不同處是除有當中一個大院外,四角還各有一個小院,亦叫漏角天井,大小共五個院子,故稱「四合五天井」。各坊房屋,一般都為三間兩層。漏角天井中都有耳房,其一的地層為廚房。大理一帶院落中漏角較為寬大,可建兩間兩層耳房;劍川一帶則較為狹小,建一間兩層耳房。

住宅規模大時,常以「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為單元,根據不同的朝向和地形,作縱向或橫向拼接,組成重院。既反映其豪華氣派,又適應封建家庭幾世同堂、大家族聚居的習慣。

除門樓和照壁外,在白族民居建築中,還有「馬頭牆」、「麻雀台」等一些小巧精緻的建築小品,它們以其適中的體量,和諧的形體使得白族民居建築形象更加豐富,層次更加活躍。

白族民居的裝飾與他們對服飾、舞蹈、歌唱等其它藝術的熱愛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大理人民對藝術既有甚深之嗜好,故其寺、塔、庵、觀,以及私人住宅,皆有種種之裝飾壁畫及彩畫,或為圖案,或為風景,或為人物,或為花鳥,或為宗教故事……」可見,白族民居的裝飾是大有來歷的。近年來新建民居,雖不像舊民居那樣華麗,但在民居慣用裝飾部位,如格子門、梁房、柱礎、外牆檐下、山牆大門、照壁等處,都有簡朴大方的裝飾,繼承了民居建築藝術的傳統。

喜洲是滇西、大理一帶的著名鄉鎮,位於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目前大理州內白族民居保存得最多也是最完整的地方,這里的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風格。想要最全面地了解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精神,這里是最好的去處。

喜洲以四方街為中心,有7條街向四面輻射,青石鋪地的道路,臨街作坊商號多為兩層木結構建築,是現今大理州保存得最為完好的最有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築群。其中嚴、董、楊、趙家統稱四大家族,又各有千秋。位於古鎮中心的嚴宅是清末至上世紀初葉滇西著名商號「永昌祥」老闆嚴氏的宅院。嚴宅為「一進四院」格局,又稱之為「六合同春」,前邊兩院為「三坊一照壁」式樣,即南北西三面是樓房,東面是一堵白族建築特有的照壁。後邊兩院中,前院為「四合五天井」,後院為「小四合院」,為典型的傳統白族民居。董宅是民國時期喜洲傳奇人物、「錫慶祥」老闆董澄農的宅院,坐落於古鎮東北部。董宅結合了更多的中原建築中風格,將「三房一照壁」與「四合五天井」用中間的迴廊加以過渡,讓前後院落可以自由來往,形成「走馬轉角樓」樣式。而更有一幢完全西式風格的別墅建築在主體建築的西例,自成一體。最值得看的是董家大院里珍藏著的天然大理石珍品。

『貳』 我是學生想13,14好去宏村西遞玩,哪位朋友能給點建議給點建議比如路線住宿等等謝謝

住宿的話,我記得上次我們住在一家名叫『宏陽旅社』的點~~~老闆內跟老闆娘都是很好的人容~~~吃飯的話,千萬別去那些本土人家去吃~~~太坑人~~~
然後在宏村的牛大腸小腸里兜兜玩玩~~我覺得一天就能摸索完畢~~~
不過,建議你去爬爬齊雲山~山頂上有農家可以在那吃午飯,山下有漂流地~
嗯~如果你是一個人去,還是建議找個當地導游吧!那邊的人總會欺負下外鄉人~價也是。呵呵~祝你玩地開心!旅行愉快。

『叄』 請問現在去普陀山,給家人帶什麼紀念品回來,我是青島的

普陀山旅遊紀念品分兩大類:一是富有宗教色彩的工藝品,一是具有海島地方特色的土特產。在香華街(橫、直街)、法雨寺、慧濟寺、大乘庵、紫竹林、入三摩地等商業區和風景點周圍商店、商亭鱗次櫛比,各類工藝、紀念品琳琅滿目。這些工藝紀念品,有的從外地進貨,有的系當地生產。普陀山鎮政府和合興村均辦有旅遊工藝品、紀念品生產加工廠,並開設門市部,各大寺院設有法物流通處。
旅遊工藝紀念品主要有:佛珠、木魚、元寶、香爐、燭台、檀香木雕、黃楊木雕、陶瓷、石刻、鍍金觀音佛像、彌勒佛像、財神菩薩、如來佛像、金銀箔、進香袋、楊枝觀音像拓片、漢白玉觀音、玻璃鋼觀音、彩印小佛像、緬甸翡翠玉觀音、激光觀音、夜光觀音、菩薩護身佛、水晶佛字、佛像紀念章(泰國)、各色普陀山風景紀念章、水晶生肖章、木珠佛籃、銅鑄佛像、檀香 風景扇、風景手帕、木雕觀音台屏、海螺號、大海螺、用海螺貝殼製作的假山、盆景、塔亭 和動物、貝雕、貝殼、烏石子、金屬玩件串綴的各種項鏈、手鏈、瑪瑙、翡翠戒指、各種玉器 、玉鐲、雞心、珍珠項鏈、掛件、耳環、泥塑、竹編、生肖竹筷、龍鳳筷、牛角號、絨布動物;藝術書簽、導游讀物、佛經磁帶、梵音磁帶、各類經書、畫頁等多達300餘種。土特產有各種干海產品和催生子、九死還魂草等。遊客可在各風景點商場隨處購買。
香華街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清末形成商業區。原稱橫直街,普濟寺 東面一段稱直街,文昌閣至洪筏禪院一段稱橫街,全長300餘米,沿街商店鱗次櫛比。1979年改革開放後,為全山商業、飲食業中心區。1995年,將飲食業遷移至司基灣海鮮園,年底,將靠南整排木結構樓房拆造為磚木結構。成為主營旅遊紀念品和特色海產干品的街道,並改今名。
土特產
普陀佛茶又稱雲霧佛茶。五代時,山僧開始植茶,至宋稱盛。原為野生茶樹,生長在海拔288.2米高的佛頂山上。長年受雨露、雲霧、朝霞沐浴滋潤,葉厚芽嫩,輔以精心炒制,加泉水沖泡,濃郁香醇,以其獨特風味享有盛名,清代列為貢品。在清明前後2~3天開始採摘,鮮葉要求嫩、純,由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組成,芽長2.5~3.2厘米,手工炒製成 似珠非珠,似螺非螺蝌蚪狀。每500克干茶一般由6萬個左右嫩芽組成。外形仿江蘇「碧螺春」茶,條索捲曲、緊結,白毫顯露,形似螺旋狀,湯色嫩綠明亮,清香醇和,滋味雋永,鮮爽生津,有一定的葯療效果,史稱「鳳凰茶」。極品貯於銀盒,入貢朝廷。中品以小盒精裝售給香客,下品留給僧尼自用。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1979年,評為浙江省名茶之一。1984年在浙江省淳安召開全省名茶評比會上,獲省名茶合 格證書。1996年評為浙江省新、優、名特產品金鷹獎。為《中國名茶》一書收錄。
南海紫菜生長在海邊高潮帶礁岩上,片狀、膜質、無莖,長10~ 40厘米,寬3~10厘米,呈橢圓形,邊緣鋸齒狀,有紅紫、綠紫、黑紫等品種。民國二十四年(1935)10月,浙江省水產試驗場在梵音洞風洞咀一帶人工試養。現多用竹筏架近灘養殖,立春前採摘的叫冬菜,立春後採摘的為春菜,冬菜質優於春菜。紫菜富含碘、鈣、磷、鐵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蛋白質,可防治甲狀腺腫、水腫,對高血壓、高血脂及降低膽固醇有療效,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凡結積塊之病,宜常食紫菜。」食法簡便,曬干後貯罐,一年四季食用。
洛迦蓮子古為貢品,清代乾嘉年間,朝廷規定每年朝貢蓮子1斗。鄞縣全祖望《洛迦蓮》詩雲:「洛迦釋子荷帝德,年年一斗附使車。」道光間陳慶槐詩雲:「蓮子香清憶普陀,錦函貢入上方多。杭州織造門前路,聽說山僧年年過。」光緒間化聞和尚稟請裁免。
催生子海生小型貝類動物,產於本山及附近島嶼沙礫灘中,大似雛 蛤,小如珍珠,半球狀,底有螺紋,殼黃白色,似碧玉,傳對難產產婦有助產催生功效,故名。置於手掌粗看似無生命之石,其實久藏不壞不死,因名長生蝸;放盆中,滴入米醋,即能蠕動,如放入兩顆,會移至一處,故俗稱醋鱉,又稱「相思石。

有些和上面那位回答的一樣,從「南海紫菜」開始部分是不一樣的。

熱點內容
情人節寫給女友的信 發布:2025-08-01 22:22:52 瀏覽:975
雨晴花卉 發布:2025-08-01 22:21:31 瀏覽:251
獨月路櫻花 發布:2025-08-01 22:17:01 瀏覽:778
卧蠶情人節 發布:2025-08-01 22:10:28 瀏覽:897
丁香花五月綜合 發布:2025-08-01 21:59:09 瀏覽:657
防爆雙頭梅花扳手 發布:2025-08-01 21:44:06 瀏覽:329
阿浦盆景園 發布:2025-08-01 21:19:48 瀏覽:714
蘭花英文詞 發布:2025-08-01 21:08:21 瀏覽:444
花卉春季殺蟲 發布:2025-08-01 21:07:23 瀏覽:556
藍精靈花藝 發布:2025-08-01 20:55:38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