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多肉盆景
⑴ 多肉植物佛珠的作用
佛珠抄錦性喜富含有機質的、襲疏鬆肥沃的土壤。在溫暖、空氣濕度較大、強散射光的環境下生長最佳。喜涼爽的環境,忌高溫,夏季為休眠期,應停止施肥,並控制澆水。適宜生長溫度為12~18℃,不耐寒,冬季越冬溫度應不低於5℃。喜光,但夏、秋季高溫時忌陽光直射,應遮光50%。具較強的抗旱能力,忌水濕,喜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澆水過多或盆土排水不良時容易爛根。澆水應「寧干勿濕」,只需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由於根的分布較淺,上盆時可在盆底多墊些排水層。
⑵ 多肉佛珠怎樣種植好看
佛珠菊科千里光屬多肉植物,佛珠需涼爽、乾燥且全日照的環境版生長,耐半陰權,怕水澇,忌悶熱潮濕。每年的3月至12月為植株的生長期,夏季有短暫的半休眠(花友的環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莖變的脆弱,葉片間的間距會拉開很長。
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匍匐莖壯實,葉片飽滿,葉片的間距會相對緊密。佛珠生長速度不是太慢。繁殖可以直接剪下一長段。扦插非常簡單,把健康的佛珠一段取下晾乾傷口扦插在微微濕潤的沙土裡就可以,也可以直接放在土表。陰涼通風20天以上基本會長根,扦插時不要經常給水,不然會爛莖,扦插應該選擇生長旺盛的春季和秋季。
⑶ 多肉佛珠多久可以爆盆
1、土壤:可以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混合配土,也可以用熟牛糞與糟糠按比列配成土壤,或著簡單一點用腐葉土。
2、光照:佛珠喜歡半陰環境,光線過弱生長緩慢,顏色暗淡。光線過強會因為暴曬傷到珠體,引起吊蘭枯焦。生長溫度在十二到十八度左右,冬季不低於五度即可。
3、澆水:生長季節三到四天澆一次水,一般時候四到六天澆一次。
4、修剪:修時不單單剪掉多餘的部分,從花盆邊緣或者花盆邊緣靠裡面一點開始修剪。就是大家平時說的「打頂」。被剪掉的地方上面就會另長出分枝,打頂次數多分枝就越多,分枝多了自然就爆了。
5、花盆:爆盆跟花盆也有關系,可以選那種花盆底下有化纖線,能吊水(吸水)的,或者花盆下面要有添水口。
6、處理:剛剛剪下來的枝條怎麼辦呢?不要浪費了,另外拿一個花盆,填土,在離花盆邊緣處留有2-3公分的距離,枝條全部盤曲在花盆裡,最後再從上面覆土,用鏟子鏟一勺土,比較均勻的灑在上面即可,覆土一定不要蓋滿。用花灑澆水後放在陰涼處等待生長。
7、施肥:一般多肉1-2年換1次盆,不需要給多肉施肥過多,要"薄肥勤施",例如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這樣珠體更加翠綠肥大,觀賞價值更高。多肉植物很少害病蟲,一般春季會有蚜蟲,夏、秋季有蟎蟲。噴點1000倍三氯即可。放在通風和增加葉面濕度的環境下,有利於減少感染蟎蟲。
8、出新:剪下的枝條是完全盤曲在花盆裡的,等到有這樣探出頭的枝條就是出新了,這代表佛珠生根了,可以正常養護了。在這期間,沒必要給上太多的水,否則容易爛掉,當然給的水不充足的話,枝條會出現干癟的現象。
9、繁殖:佛珠主要靠扦插,帶葉插穗扦插成活率高,春、秋兩季都可以進行。想要佛珠快速的長大,後期的養護必不可少。別一看已經爆盆了就放在一邊不管了,光照、澆水、施肥每一樣都不能丟下,佛珠算是多肉裡面最簡單最省心的植物了,只要你能照顧到它,就能擁有一盆圓滾滾的佛珠。另外,正宗的佛珠外觀非常的水靈,珠子表面有一條透明線條,想要購進的花友可要看仔細。
⑷ 佛珠多肉植物怎麼移盆
佛珠菊科來千里光屬多肉植物自,佛珠需涼爽、乾燥且全日照的環境生長,耐半陰,怕水澇,忌悶熱潮濕。每年的3月至12月為植株的生長期,夏季有短暫的半休眠(花友的環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莖變的脆弱,葉片間的間距會拉開很長。
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匍匐莖壯實,葉片飽滿,葉片的間距會相對緊密。佛珠生長速度不是太慢。繁殖可以直接剪下一長段。扦插非常簡單,把健康的佛珠一段取下晾乾傷口扦插在微微濕潤的沙土裡就可以,也可以直接放在土表。陰涼通風20天以上基本會長根,扦插時不要經常給水,不然會爛莖,扦插應該選擇生長旺盛的春季和秋季。
⑸ 佛珠多肉植物怎麼養
佛珠的養殖方式應根據它自身的習性來進行。養殖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栽培土壤,佛珠性喜富含有機質的、疏鬆肥沃的土壤。因此,在選擇栽培土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入一定比例的顆粒土,防止土塊板結。
2、溫度和濕度,佛珠在溫暖、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下生長最佳。因此,在種植養護過程中,夏季應避免高溫,冬季也應注意防寒。如果遇到高濕環境,佛珠極易爛莖死亡,因此,夏季將盆花置於防雨蔭蔽內栽培,既避免的陽光暴曬,又可以能遮擋夏季暴雨。
3、陽光,佛珠適宜在強散射光環境下生長。因此,佛珠應擺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如窗檯、陽台內等。如擺放在室外,夏季應及早遮陽,入秋後,植株恢復生長,可撤掉遮陽網增加光照,並追施液肥。
(5)佛珠多肉盆景擴展閱讀
多肉植物佛珠,也稱為珍珠吊蘭,一粒粒圓潤的、肥厚的圓心形葉片,似一串串風鈴在風中搖曳,這就是它的葉子。因葉互生,生長較疏,圓心形,深綠色,肥厚多汁,似珠子,故有「佛串珠」、「佛珠"、」綠葡萄「、」綠之鈴「之美稱。還有人稱它為」佛珠吊蘭「、」情人淚"。它的莖纖細,頭狀花序,頂生,長3~4厘米,呈彎鉤形,花白色或褐色,花蕾是紅色的細條。
珍珠吊蘭葉形夜色較美,呈匍匐生長狀,可懸掛呈垂吊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也是人氣較旺盛的多肉植物品種之一。
⑹ 多肉植物佛珠怎麼養
澆水:應寧干勿濕,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版青翠權飽滿。
光照、溫度: 性喜溫暖濕潤,較耐寒,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可將盆花置於防雨蔭蔽內栽培,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培土、施肥: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蟲害預防:春季蚜蟲是其一,及時抹去或噴1500倍氧化樂果殺滅;夏秋季的蟎蟲為次,需用1000倍三氯殺蟎醇殺滅。注意通風和增加葉面濕度,可減少感染蟎蟲。
⑺ 多肉植物佛珠錦怎麼養
佛珠菊科千里光屬多肉植物,佛珠需涼爽、乾燥且全日照的環境生長,耐半陰,怕水澇,忌悶熱潮濕。每年的3月至12月為植株的生長期,夏季有短暫的半休眠(花友的環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莖變的脆弱,葉片間的間距會拉開很長。
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匍匐莖壯實,葉片飽滿,葉片的間距會相對緊密。佛珠生長速度不是太慢。繁殖可以直接剪下一長段。扦插非常簡單,把健康的佛珠一段取下晾乾傷口扦插在微微濕潤的沙土裡就可以,也可以直接放在土表。陰涼通風20天以上基本會長根,扦插時不要經常給水,不然會爛莖,扦插應該選擇生長旺盛的春季和秋季。
花友養護實例:
風箏的佛珠就是養在全日照的陽光房裡。生長期需保持土壤微濕,避免積水。土壤風箏就用了煤渣混合泥炭、少量珍珠岩,比例大概6:3:1。在盆土乾燥的情況下能耐零下2度左右的低溫,是室內的溫度,非露天。整個冬季基本斷水,5度以下就要開始慢慢斷水了,冬季盡量保持0度以上,不然溫度太低植株容易凍傷死亡,較不太耐凍。
當夏季溫度超過35℃時,整個植株生長會緩慢。這個時候應減少澆水,防止因盆土過度潮濕引起根部腐爛。並加強通風,適當遮蔭,避免烈日曝曬,整個夏季基本這樣養護,值得說明的是夏季,風箏並非整個季節都斷水,期間只給微量的水,不然肉質葉片會慢慢萎縮,澆水只在盆的邊上,一個月大概2次,在晚上7-9點左右給水,這個時候太陽已經下山去了,不會對植物的根部造成影響。
栽培中要避免長期雨淋,不然會爛莖。佛珠長的還是相對較快的,1~2年換盆一次就差不多了,初春頭次澆水前進行換盆。佛珠會長出很多分枝。
⑻ 誰有一株多肉植物佛珠的圖片注意,不是一盆,是一株,要長得茂盛點兒的。謝謝!
⑼ 新買的多肉佛珠怎麼養
如果是抄連盆帶根的就簡單了,暫時不要澆水,放在通風陰涼處,恢復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根部損害。待3-5天後第一次澆水,第一次少澆,再等一周左右第二次澆水,之後正常養護;現在冬天需水量少,澆水時間可以適當拉長;
如果是不帶根則需要小心重新栽種,栽的時候需要選用鬆散、透氣的土壤,選用淺一些的盆栽種,因為佛州的根系很淺。種的時候底部用一些陶粒或者大點的石子鋪地,利於排水透氣。這樣第一次澆水應在栽種一周左右,第一次澆水沿盆邊少澆土上,盡量不要直接澆根;以後3-5天噴壺給水,一個月以後正常養殖。
⑽ 多肉佛珠用什麼盆
養佛珠最好用吊盆,因為佛珠長得茂盛以後,會分出很多的枝條,並且垂下去,用吊盆養很容易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