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盆景
㈠ 菊花可以做得到盆景嗎
可以做,任何植物都可以製作盆景,只是製作方方法和製作出來的效果不同。菊花為菊科菊屬專多年生宿根屬草本植物或亞灌木。其品種繁多,花型豐富,色彩各異,每年的深秋季節傲霜綻放,深受人們喜愛。菊花的品種很多,適宜製作盆景的是植株茁壯、主幹粗、葉節短、葉片小、枝杈密、花朵小而且繁多、花期長、花色好的小菊品種以及其他花型美觀、株型自然的菊花品種。一般在每年的11月花謝後從根部切離帶有新根的壯芽,另行栽植,冬季放在陽光充足的冷室內,溫度不宜過高,也不要澆太多的水,保持盆土稍濕潤即可,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莖枝纖細瘦弱。等第二年的3月下旬天氣轉暖時,將其移到室外,栽入較大的瓦盆內,以後加強水肥管理,使植株生長旺盛。到了5月至6月就可以造型了。[盆景藝術交流]菊花盆景的製作與管理 http://qbar.qq.com/u2010274/r/?228
㈡ 菊花盆景單株怎麼栽培
你說的單株菊花是九月菊的專業養護的一種藝菊,叫獨本菊!
樓上回答不專錯,就是幾個關鍵點:屬1、使用扦插苗不要使用分櫱苗;2、上盆開始用土很少,盆高的1/5--2/5即可,這樣為了之後的獨本菊的矮化;3、七月之前多控水、少施肥,讓它多生根,逐漸增加盆土;4、進入七月下旬加大澆水、施肥,促進菊花生長,但還要進行矮化,可使用B9矮化處理,也要注意使用吡蟲啉、多菌靈防止病蟲害發生;5、大約八月上旬適當控水,促進花芽分化,隨後繼續加強養護;6、好好呵護,十月中下旬開始吐蕾綻放!
祝你好運,請支持採納,謝謝!!
㈢ 盆栽菊花怎麼養殖方法
菊花盆栽養殖技術:
盆土
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後大盆,經2-3次換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製成混合土壤。澆透水後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移至向陽處。
澆水
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澆水最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沖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變干時再澆,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摘心與疏蕾
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㈣ 種植菊花盆景可有前景嗎
有沒前景要看能否創新。
㈤ 如何養菊花(盆栽)
盆栽菊花越冬:一是留根,二是存芽。留根越冬的,花後剪去老本,清理回土面,澆一次透水,答放在有陽光的冷室,以0℃左右為宜。盆土保持微潮,不可久濕。來春3月中旬,移到室外避風向陽處養護一段時間,可分株繁殖,也可原盆或地栽養枝,准備扦插繁殖。
存芽越冬的,秋末冬初選發自根莖的出土高2厘米的第一代新芽扦插,連土中2厘米部分一起挖出。用培養土和面沙土各半摻勻裝頭號筒盆,每盆插5~7枝。插土深度以原出土位置為准。而後放在有陽光的室內,室溫保持3℃左右,盆土微潮,忌高溫,防風干。來春3月中旬移至室外,先放避風向陽處鍛煉1周後,即可分盆或下地栽植。有條件的可於入冬時,在避風向陽處,開辟陽畦(冷床),把老根連盆或脫盆帶土保存。盆插的也可放入陽畦越冬,冬季用薄膜覆罩防寒,溫度保持0℃左右,土壤微潮即可。天氣回暖時注意通風。4月即可移出陽畦栽植。
㈥ 盆栽菊花有哪些
菊花種類這概念太過寬泛,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一、依色分類。這是我國最早的分類法。宋代劉蒙《菊譜》就是依色將36個品種分為黃17品、白15品與雜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類。按菊株高矮分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類。
三、依花期分類。按開花季節不同,分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為早、中、晚3類。
四、1982年全國園藝學會在上海召開的全國菊花品種分類學術討論會,將秋菊中的大菊分為5個瓣類,30個花型和13個亞型。現列舉如下(亞型從略):
(一)平瓣類:寬頻型、荷花型、芍葯型、平盤型、翻卷型、疊球型。
(二)匙瓣類:匙荷型,雀舌型、蜂窩型、蓮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類:單管型、翎管型、管盤型、松針型,疏管型,管球型、絲發型、飛舞型、鉤環型、瓔珞型、貫珠型。
(四)桂瓣類: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類:龍爪型、毛刺型、剪絨型。
五、依種型、品種演化次序和栽培、應用進行分類。具體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狀況下花徑小於6厘米):
(1)小輪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狀況下花徑大於6厘米):
1.瓣子花類(舌狀花以平瓣為主):
(5)單瓣型、(6)復瓣型、(7)蓮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帶型。
2.管子花類(舌狀花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盤型、(14)披散型、(15)松針型、(16)舞環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類(筒狀花呈托桂狀):
(18)托桂型。
4.畸形花類(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開裂若龍爪等):
(19)毛刺型、(20)龍爪型。
六、依菊花品種對短日照的不同反應分類。將菊花品種分為極敏感品種(遮光到現蕾為15~19天)。較敏感品種(遮光到現蕾為20~24天)、敏感品種(需25~29天)、不敏感品種(需30~34天)和極不敏感品種(需34天以上)。
還有一種分類的參照:
一.按自然花期
1夏菊 花期6-9月
2秋菊 花期10-11月
3寒菊 花期12月-翌年1月
二.按花直徑
1大菊 花徑10CM以上
2中菊 花徑6CM-10CM
3小菊 花徑6CM以下
三.整枝方式與應用
1獨本菊 一株一莖一花
2立菊 一株多干數花
3大立菊 一株數百至數千朵花
4懸崖菊 通過整形成懸垂式
5嫁接菊 一株花的主幹上嫁接各種花色的菊花
6案頭菊 株高20CM左右,桌面擺設
7菊藝盆景 由菊花製作的樁景或盆景
㈦ 盆栽的菊花有什麼好處
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
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菊花不僅供觀賞,布置園林,美化環境,而且用途廣泛,可食。可釀、可飲、可葯,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聯系。菊花有其獨特的觀賞價值,人們欣賞它那千姿百態的花朵,奼紫嫣紅的色彩和清雋高雅的香氣,尤其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氣節,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體現。今日菊花仍然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㈧ 菊花盆栽要注意什麼
盆栽菊花,在管理上比地栽菊花要費事一些。大體上說,管理好菊花有項工作需要留心做好。
1)要選好合適的土壤。如果是扦插的菊花,扦插成活後要選陰天或多雲天及時上盆,盆土要選疏鬆、肥沃帶砂質的土壤。在植株不斷長大的過程中,要經過次換盆。定植時,如能用六成腐葉土、一成餅肥渣、三成砂質土壤,就能使植株長得枝繁葉茂,並可減少花枝遭病蟲害侵蝕的可能性。
2)要合理澆水。澆水是否合理,對菊花生長的好壞有重要的關系。首先,要做到適時澆水,比如,夏天炎熱的季節,水分蒸發得快,宜在清晨澆一次水,傍晚再補一次「葉水」。澆葉水時,宜用細眼噴壺對整個菊花植株及地面噴,以增加菊花周圍環境及空氣中的濕度,但不要把盆土澆濕,以免菊苗徒長。春季時,菊苗幼小,澆水宜少不宜多,多則反而妨礙根系發育;冬天花枝已基本停止生長,處於越冬期,植株本身對水分消耗量少;加上天氣寒冷,土壤中水分的蒸發也很少,須嚴格控制澆水。總之,澆水要根據菊花生長的不同時期、不同季節、不同的當天氣候(溫度和空氣濕度)來決定澆水的次數和澆水量。比如,雨天不必澆水,陰天少澆,晴天則多澆;氣溫低時少澆或不澆;炎夏季節宜多澆;春、秋兩季適量澆,寒冬季節應控澆或不澆。還要注意:澆水的水溫要和當時的土溫一致或接近,切不可在炎熱的季節,用冰涼的井水去澆,這樣對花卉會造成嚴重的生理傷害。此外,澆水宜用細眼噴壺緩緩噴澆,不可用猛水沖澆。不論什麼季節,澆水都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爛根、枯黃,甚至植株死亡。
㈨ 盆景菊花可不可以食用
答案是肯定的。
菊花除具有觀賞價值之外,還具有葯用、飲用和食用等經濟價值。
菊花,別名:菊華、秋菊、九月菊、甘菊、日精、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鞠、金蕊。
菊花的食用價值
用菊花釀酒,陶淵明之前就有了。相傳漢武帝時,宮廷中即有重陽節飲菊花酒的儀式。據劉歆《西京雜記》卷三記載:菊花初開,與莖葉一同採下,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始熟,稱作菊花酒。飲菊花酒風俗一直流傳下來,唐玄宗時的社會名流「飲中八仙」,其中一位擔任過左相的李適之,《唐書》其傳記寫道:「凡天子饗會游豫,惟宰相學士得從,秋登慈恩寺,獻菊花酒稱壽。」宋人史鑄在他的菊譜中說,「漢俗九日獻菊酒,以祓除不祥。」南宋吳仁傑的《離騷草木疏》講述那時菊花酒釀造方法:說八月採收菊花,曝干,浸酒中,隔一段時間,便可飲用;並說當時諸洲縣所產菊花酒,差不多都是這樣釀造的。清代《食物本草會篡》亦記載了釀造配方,說:「菊花酒,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用甘菊花煎汁,同面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葯亦佳。」菊花酒釀制現今仍有。菊花酒清涼甘美,是強身益壽佳品。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陶淵明詩雲「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餘聲,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便是稱贊了菊花酒的祛病延年作用。傳說中重陽節飲菊花酒還能辟邪祛災。
菊花入茶,雖不比菊花酒那樣古老,但也堪稱源源流長。唐代學者陸羽著有《茶經》,他是一位品茗行家,僧人皎然有詩《九日與陸羽飲茶》,寫道:「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看來菊花酒已很普及,被稱作俗人的口味,而飲菊花茶則是高人雅士的興致。宋朝史鑄《白菊集譜》介紹:「菊花古人惟以泛酒,後世又以入茶,其事皆得於名公之詩。」他說的「名公」,應當是指陸羽,或者還有李白,他們都寫過精彩的飲茶詩。至宋代,菊花茶風行於世,孫志舉《訪王簿同泛菊茶》詩曰:「妍暖春風盪物華,初歸午夢頗思茶。難得北苑浮香雪,且就東籬擷嫩芽。」洪遵《和弟邁同台》詩中有言:「戶小難禁竹葉酒,睡多須借菊苗茶」;陸游《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詩中句:「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這都是兩宋時代以菊代茶或與茶同烹的明證。如今,菊花仍是茶用主要香料之一,產於浙江的杭菊,河南的鄧菊,河北的祁菊,以及安徽歙縣的貢菊、滁縣的滁菊、毫縣的毫菊,都是有名的甘菊。尤其是杭菊,泡茶微甘而香,生津潤喉,堪稱佳茗。
「研暖春風盪物華,初回午夢頗思茶。難尋北苑浮香雪,且就東籬擷嫩芽。」菊花茶香氣濃郁,提神醒腦,而且有疏風清熱、養肝明目、降壓通脈的作用;早起時,用化妝棉蘸菊花茶汁輕敷眼周,更可消除黑眼圈。菊花也適宜與多種花、茶一起泡水飲用,功效更為顯著,如以下幾種菊花茶飲。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消脂降壓、減肥輕身,適用於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壓患者。三花茶: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除了入酒入茶,菊花自身也是別具特色的清涼飲料。古人曾說:「用甘菊曬干,密封收藏,間取一撮,如烹茶之法,謂之菊湯,用作消渴者。」如今,民間多有泡水飲用的,特別是到了炎熱夏季,如菊花蜜飲: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鍾,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而固體菊花晶飲料,早已為我國廣大消費者熟悉。
http://ke..com/view/414907.htm?fr=aladdin#1